1、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年级:姓名:15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
2、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闹,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困,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
3、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选编自费孝通再论文字下乡)材料二 在村庄中,我们可以见到的象征体系有很多,一如家族仪式、
4、族谱、宗祠等,二如宗教仪式和活动,三如口述的村庄历史和传说,四如一村特有的村风、村规等。这类象征体系反映的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节奏,而是村庄在应付各类事件时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象征体系的形成需要村庄成员保持相对的稳定,也需要有稳定的村庄外部环境。只有在持续的村内村外互动中,村庄成员才能形成共同的经验,并沉淀为共享的象征体系。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了不同村庄不同的社区记忆强度。社区记忆强弱不同的村庄在应付当下事件时,其应对方式是不同的。社区记忆强的村庄,村庄历史上的经验构成了当下人们调整自己行为的标准,故村庄舆论发达,村民更看重自身行为在村庄内得到多少承认。因此,社区记忆强的村庄
5、往往有着负责任的精英与关注村庄公共事务的村民。在应付来自外界的挑战或组织村内重大公益活动时,村庄易形成一种合作机制,因为每个村民都能感受到村庄舆论对他的压力,他在村庄公共事务中的表现会转化成人们对他的道德评价社区记忆弱的村庄,村民没有受到历史经验和村庄道德的引导和约束,各自行动的独立性较强,相互之间约束较少,村民多不注意自己在村庄中的声望和威信的积累,只看此时此地的得失。这样的村庄在遭遇重要事件时,其调动历史经验的能力差,促成村民之间合作的资源少,由此,村庄显得不是手足无措就是无所适从。曾经在电视上看到,郑州郊区两个村庄都是葡萄产区,由于村庄内部的组织资源差别大,导致全年水果销售情况很不同。甲
6、村有葡萄协会,通过葡萄协会联系到大的超市,不仅不愁销,价格卖的也高;而乙村因为郑州市24小时不准三轮车进出的规定,致使单家独户等待商贩上门收购的原有购销方式无法继续,而村庄又无计可施,葡萄只好烂在了地里。看来,是葡萄协会及时为甲村村民提供了闯市场的组织资源,而没有这种组织方式的乙村是很难想起利用协会的组织方式进入市场的。(选编自全志辉新乡土中国研究随笔)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常常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一个地方出生的人就在这个地方生长下去。B.乡土社会中,一个人碰着的生活问题,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得到解
7、决办法,因为语言就足以传递世代的经验。C.象征体系的形成需要稳定的村庄外部环境,只要在村内村外持续地互动,村庄成员就能形成共同的经验,并沉淀为象征体系。D.社区记忆弱的村庄,村民独立性强,相互之间约束较少,多不注意自己在村庄中的声望和威信的积累,只看此时此地的得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村庄象征体系的一项是( )(3分)A.子远村过春节磕头拜年 B.白鹿原白色神鹿的传说C.三江口村村民抗疫守则 D.社阳乡百姓祭祀徐偃王3.下图为材料二的思维导图,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月亮的叫声徐春
8、林我时常幻想先人的样子。头发蓬松,腰背佝偻,整天待在那个空着的角落。在我的思想深处,这样空着的地方很多。我感觉整个村子都是空着的,墙也是空着的。对于先人的故事,我知道的少之又少。前些年,爷爷像落叶一般被风吹走后,先人与我越来越近。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幻想一个地方,那是我的先人出走前的原点,也是他的老家,是我的祖藉地。想起那个原点,我必然会想起他一个人出走时的神情,以及他内心的焦虑。先人从湖北通山县南林桥镇来到江西修水县罗家窝村时,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艰难。他依靠勤劳俭朴,盖起了一栋坐南朝北的泥巴房子。那栋房子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原样。我的童年时光几乎都在这个屋内度过,好多的梦在这里破灭,又在这里被点亮。在
9、我的窗台外是一棵梨树,它高大的枝丫覆盖了屋顶。周围是枣树,橘子树。秋天到来,熟透的各种果实,不停地纠缠着我。雪梨从树上掉下来,落在地上溅成几块。拈起其中的一块放在口里,不用嗨,一股甘甜流入心田。我开始躺在懒阳下读旧书,在故纸堆里,一点一滴地寻找先人的印记。我对先人的了解,一半是爷爷讲给我听的,另一半是从旧书中获知的。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发生了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据说,我先人的父亲是江汉公学里的成员。起义爆发后,家人被牵扯在内,面临着全家被杀的危险,先人的母亲决定让他趁着天黑外逃。逃出没多久,身后便是熊熊大火,整个村庄照得通红。我的先人忍着悲痛,一路想着妈妈,想着以后空荡荡的生活。
10、当他醒来时,已经到了一个几无人烟的地方。一座低矮的破庙冒着淡淡的烟雾。从此,他就在庙里借居。几平方米的小屋,一扇朝东的小门。年纪尚幼的他,就懂得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艰辛。白天他躲在茅草丛中,不敢见人,只有晚上才悄悄地爬出来找食物。整夜趴着门框看月亮,看星星。月亮和星星承载着他不为人知的酸楚。我熟知先人埋葬的位置。清明节间,我会跟着爷爷一起去上春。一块小正方的墓碑,不到一尺的高度,字迹早已被岁月磨蚀不清,名字更是无法辨别。我站在墓碑前向北眺望,爷爷指着远方说,咱们老家就在那个方向,他是从山那边来的,他死之前,给墓碑谋好了方向,意思是生时没能回家,死后得时刻望着家人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晚秋时候,爷爷都
11、会去趟通山南林桥,每次去在路上都要耗费几天时间。那日,我从修水驾车往北,一路是滴绿的山。汽车追赶着灯光,奔跑在时光的隧道里。到了。这是2019年10月5日,这一天对于我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地方不小。风把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狗背着阳光跑来跑去。我开始在村子里寻找。走着走着,我远远地看见“夏氏宗祠”四个金黄色的大字,悬挂在一栋高大的祠堂门顶。在那个暮色四合的黄昏,我绕着祠堂忽深忽浅地走。“鼎春,子明公之子,字春平,生于辛面七月初八日成时。”我惊奇地在家谱上看到了我的名宇。记得爷爷去世前来过通山,那也是他一生里和通山的最后一次交会。他把我的名字写在了密密麻麻的名字的后头,希望后面的名字还能无穷
12、无尽地延伸下去。我还在村里继续寻找着,找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我总感觉还有未能找到的东西,那些东西似乎在风的缝隙里,怎么也不愿意着地。到底是什么呢?可无论我怎么努力,就是寻找不出来。南林桥的风景佳绝,我最喜欢的是黄昏或者午后一个人在村庄里行走,边走边唱。在四周无人的时候,或许还能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我看见一个孩童,半边脸紧贴着墙角,裸露着洁白的牙齿。我一直没有长大,在一个叫南林桥镇的地方来回游荡,偶尔会走进一场陌生的梦,而梦中人的名字我却都熟悉,村头的那棵大树,反复地变化着叶子,绿了,又黄了。从梦中醒来时,已是南林桥的半夜,我听见,月亮叫声悠长。(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13、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在第一段连用四个“空着”,写出了先人和“我”内心深处的空虚,为下文写自己踏上寻宗之途埋下了伏笔。B.拈起从树上掉下来的雪梨,躺在懒阳下读旧书,这些生活细节的美好与前文先人盖房的艰辛形成了鲜明对比。C.作者来到通山,“绕着祠堂忽深忽浅地走”,“忽深忽浅”写出了祠堂地面的坑洼不平,展现了祠堂的破旧。D.作者抒写回到通山后的感受,意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没有自己生命参与的祖籍地里是永远也长不大的。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爷爷在文中的作用。(6分)_6.请结合全文,赏析结尾“我听见,月亮叫声悠长”的含意和作用。(6分)_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
14、本题共6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12题。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劝学)材料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
15、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节选自师说)材料三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
16、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教其失者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7.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 此皆进学之道也B.蟹六跪而二螯 道而弗牵则和C
17、.君子生非异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D.所以尊师也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A.其曲中规 B.不耻相师 C.西望夏口 D.孔子师郯子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B.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C.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D.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18、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常用“步”“趋”“走”表示行走的不同方式。“步”为在堂下举足慢走:“趋”常用来表示小步快走,以示尊敬:“走”表示奔跑。B.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称文句中停顿的地方为“句读”。“句”是指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读”是指一句话后面的停顿。C.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等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D.“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劝学围绕“
19、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方面,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B.在师说中,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从师的道理”。C.礼记学记提到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D.礼记学记将“善学者”与“不善学者”进行对比,强调了善学者借助师长的重要性;以设喻的方式,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邀,吾未见
20、其明也。(3分)_(2)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4分)_(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3-14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大热五首(其一)戴复古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叶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注】陶鎔:亦作“陶熔”,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诗写“田夫”“田妇”“小儿”
21、“大儿”各司其职,可知农家生产是全家总动员,突出了插秧繁忙紧张的特点。B.杨诗中,有人招呼农人吃早饭并歇息一下,农人最后的答语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C.戴诗开头两句写尽夏日酷热炎蒸带来的灼人之感,三四两句紧承前两句,表达炎热熔化了万物,怎能不惹人怨恨?D.戴诗七八两句写六月劳作的辛苦,可与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相媲美,语言通俗质朴,贴近农人生活。14.请简析这两首诗构思和手法上的相同之处。(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题2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1)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2、与韩愈师说中“_,_”观点相同,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2)赤壁赋中通过蛟龙闻之起舞、寡妇闻之泣泪来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_,_”。(3)李煜虞美人历来为人称道,据说秦观有词句“飞红万点愁如海”就是化用该词中的以下两句“_,_”。(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表达了不向权贵低头弯腰的傲骨,点明了全诗的主旨。(5)姚鼐在登泰山记中以“_,_”描写了太阳即将升起时天边色彩奇异,瞬间又缤纷变幻的场景。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16.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熨帖(ti) 蹩脚(bi) 冰激凌 铤身而出B.札记(z
23、h) 发卡(qi) 一炷香 声名狼藉C.混沌(hn) 包扎(z) 万户候 叽里哐啷D.踮脚(din) 毛坯(pi) 碰钉子 残羹冷灸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军事指挥员并不对外发宣言,但是要和士兵讲话,要和人民接洽,这不是宣传是什么?B.世界文学的殿堂敞开着,谁也不能对它收藏之丰高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C.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D.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水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共和国的安全,弘扬
24、了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B.国家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赛的冲刺阶段,切忌不能落下一个贫困乡镇、一个贫困村庄、一个贫困群众。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经过精心谋划,打击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大批违法违规的房地产业务机构被查处和曝光。D.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主要原因是部分领导干部缺少担当导致的,这不仅会增加基层防疫成本,也会给返乡人员制造麻烦。19.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钟扬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
25、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巨大影响。C.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这样的安排?D.新词语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汉语自身的新造词和外来词,如“供给侧”、“高铁”“刷屏”、“作秀”等。20.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B.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C.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郭沫若的诗集红烛以崭新的内容和形
26、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其诗集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诗。B.地方志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志”的意思是记述、记载,表述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C.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文坛巨匠之一,诗歌短歌行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具有慷慨悲壮的阳刚之气,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D.赋是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一种文体,它的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有骚赋、骈赋、律赋、文赋等不同体式,赤壁赋属于文赋。22.风物,既可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这些风物往往承载着家乡的历史、文化,寄托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思。某校拟开展以
27、“风物乡愁”为主题的家乡采风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各题。(1)选择某一风物进行描述,并写出推荐理由。(5分)_(2)请结合你选定的风物,撰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个字。(3分)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种精神在激励我们,给我们前行的力量。结合上面这句话,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认识或体验。【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装、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衢州市2021年3月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语文1.(3分)【D】A.根据材料一
28、第1段: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不常实现。B.强加因果。C.材料二第2段,原文为“只有才”的逻辑关系,“只要就”将原意绝对化了。2.(3分)【C】“村民抗疫守则”不是村庄记忆沉淀而成的,不属于象征体系。3.(6分)(超过字数不给分)示例:村庄应对事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社区记忆强的村庄的居民行为方式两村庄应对销售难题时因方式不同而结果不同(或:两村庄组织资源差别导致葡萄销售情况不同)(大意对即可,须答到原因和结果两个层面)4.(3分)【C】“写出了祠堂地面的坑洼不平,展现了祠堂的破旧”错。从后文可知,此处作者通过“忽深忽浅”写出了作者与祖籍地之间若即若离的感觉。5.(6分)爷爷架构起了“我”与祖籍地之间
29、情感的纽带。爷爷对老家浓烈的情感,唤起了“我”对祖籍地的追寻,促使“我”踏上了寻宗之路。文章穿插对爷爷的叙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让故事的铺展更为合情合理。爷爷增进了“我”对先人的认知。爷爷帮助“我”了解了先人,爷爷的去世也拉近了“我”与先人的距离。(答“爷爷是帮助我了解先人和祖籍地的桥梁”亦可)(每点3分:作用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答到2点即给满分)6.(6分)照应标题;运用比拟的手法,使文章意味深长,引发读者的联想;表达先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先人和“我”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答出1点给3分,2点给满分)7.(3分)【A】A.之:均为结构助词。B.而:前者表并列,后者表转折。C.也:前
30、者为句末语气词;后者句中表停顿。D.所以:前者为连词,的原因;后者译为“用来的”。8.(3分)【D】例句:臣,把看做臣子,名词作动词。A.曲,弯曲程度,形容词作名词。B.耻,形容词作动词。C.西,名词作状语。D.师,以为师,名词作动词。9.(3分)【C】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10.(3分)【B】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11.(3分)【D】原文中强调的是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3分)12.(1)不明句读,不能解决困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他是明智的。(3分
31、。宾语前置1分,词类活用1分,句意通畅1分。)(2)君子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人师。(4分。所由,表示原因,1分;兴,成功,1分;废,失败,1分;句意通畅,1分。)13.(3分)【C】戴诗三四两句为语意的转折,意思是“炎热培育了万物,使之生长,人怎能怨恨炎热呢?”14.(6分)都是开篇点题。杨诗开篇直叙插秧其事;戴诗开篇直接描写天气的炎热。都使用了比喻手法。杨诗将农人的穿戴比作士兵的装束,突出劳动的紧张;戴诗将天地比作炽热的大窑,为后文农人的艰辛蓄势。都借天气凸显农人的辛劳。杨诗借雨天来表现;戴诗借炎夏来表现。都有对田间劳作的直接描写。杨诗前三联描写一家人插
32、秧的场景;戴诗七八句描写了炎夏水田劳作的情形。(每点2分,给满为止。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5.(6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5)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16.(3分)【B】A.“帖”当读“ti”,“铤”当写作“挺”。C.“混”当读“hn”,“候”当写作“侯”。D.“坯”当读“p”,“灸”当写作“炙”。17.(3分)【B】B.当用“不必”。A.接洽: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C.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D.炉
33、火纯青:现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18.(3分)【A】B.否定失当。“切忌”或“不能”删掉一个。C.中途易辙。把“经过”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面。D.句式杂糅。当删去“导致的”或改为“主要是导致的。”19.(3分)【C】A.句号放在引号里面。B.冒号改为破折号。D.删去顿号。20.(3分)【C】借代,诗中的“鞍马”代指“客人”。21.(3分)【A】红烛是闻一多的诗集。22.(1)【示例】南孔家庙,古建筑群肃穆凝重,历史悠久,洋溢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5分,点出风物1分,描述风物2分,理由能写出风物承载的历史、文化或寄托的情思2分。)(2)(3分)【示例】圣贤南渡建家庙 儒风浩荡
34、沐三衢(紧扣选定的风物,结合“乡愁”,使用修辞,每点1分。超出字数不给分)23.审题角度参考:第一档作文(52-60分),准确地阐述“一种精神”的内核,深刻地写出自己的成长体验或感悟。第二档作文(46-52分),围绕“一种精神”的内核,较好地写出自己的成长体验或感悟。第三档作文(36-45分),对“一种精神”泛泛而谈,能涉及自己的成长体验或感悟。第四档作文(36分以下),脱离材料,字数严重不足,套作、抄袭等。立意参考:1.精神的来源和阐述要清晰、具体。“一种精神”可以来自悠久的历史传统、革命年代的英模、时代楷模、身边的榜样等等。2.要写出精神的内核。阐述清楚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某种精神内核的理解
35、。3.要写出自己对精神的感悟。结合自己在成长中的认识或体验,具体阐述“一种精神”给自己的鼓舞或力量。译文:君子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人师。所以说老师的教学就是启发开导:(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劝勉而不强制,启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则平易近人;启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则引人思考。能做到关系融洽、平易近人,并能引人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开导了。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施教的人必须要知道。人们在学习中,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学得少,有的过失在于轻视学问,有的过失在于浅尝辄止。这四种过失,是
36、(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造成的。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教育,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而纠正学生的过失。大凡学习,尊重教师是难以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这之后他所教授的道理才能受到尊崇,道理受到尊崇,这之后百姓才懂得以敬重的心态对待学习。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请臣子在祭祀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时候,不把他当臣子对待;一是教师,不把他当臣子对待。根据大学的礼制,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以此来表示对教师的尊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功效加倍,学生从而感激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勤苦,但功效只有一半,学生从而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大树,先砍容易的地方,再砍伐枝干交接、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等到时间久了,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不善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对待提问的人,如同被撞的钟一样,用小力敲打,响声就小,用大力敲打,响声就大,待被撞的钟从容不迫地回响,这样之后钟才会缓缓地响完它的余音;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与此相反。以上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