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名师选题1选择题1、关于对流层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高度低,海洋高度高B.低纬度高度低C.中纬度高度高D.高纬度高度低答案:D【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2、2021年9月8日,新疆第一座光热发电站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正式进入并网发电期。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到中部集热塔,塔内熔盐被加热,高温熔盐流入热熔盐罐中。当需要发电时,罐中的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下图为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华北平原相比,哈密(9332E,4249N)太阳
2、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沙漠广布,地面辐射强A.B.C.D.(2)此光热发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关于此光热发电站说法正确的是()A.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B.夜间也能发电C.熔盐能增加发电量D.定日镜镜面均朝南答案:DCB【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3、下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B.乙地有暖锋过境,气温升高C.丙地未来几日可能出现伏旱天
3、气D.丁地受台风影响,为偏南风(2)此刻,关于乙、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A.乙比丙气压高B.乙比丙气温高C.乙比丙云量多D.乙比丙风力小(3)丁地附近的天气系统()A.夏季生成于我国的黄海海面B.移动路径受副热带高压影响C.气压最低值处的风速为最大D.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答案:DBB【提示】锋面气旋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BB4、下图示意某地理研究员绘制的某地区某日某时刻近地面的等温线分布状况,该时刻天气相对较稳定,风向主要受热力环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水库附近等压线与等温线的分布是()A.B.C.D.(2)四地的风向是()A.地西北风B.地东北风C.地西南风
4、D.地东南风答案:BC【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和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和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答】(1)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水库地区气温低于周边地区,则气压高于周边地区。结合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弯曲原理可知,水库地区等压线上凸,等温线下凹,符合条件的是图和图。B正确。故选B。(2)结合材料”该时刻该地区天气相对较稳定,风向主要受热力环流影响”可知,风向受气温的影响,湖区气压高形成湖风,并在向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地北部为低温中心,即其北部为高压,则地吹东北风;地东南部为高压中心,则地
5、吹偏南风;地南部为高压中心,则地吹西南风;地西部为高压,则地吹偏北风。C正确。故选C。5、飞机在航行过程中易受不稳定强乱流影响而发生颠簸,乱流的产生与某种自然要素有密切联系。下图所示为2006年512月期间由成都飞往拉萨的航行路线以及航行中出现颠簸的位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06年512月期间由成都飞往拉萨的航班主要飞行在()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2)推测与昌都一拉萨段相比,成都一昌都段发生颠簸次数较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飞行方向不同B.植被覆盖差异C.地形起伏较大D.山峰积雪较多答案:AC【提示】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一般
6、情况下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不适合飞行,平流层上热下冷,气流平稳,适合飞行,所以飞机一般飞行在平流层,但是从此题材料可知该航线路段基本上全段都有颠簸现象,由此可知,该期间主要飞行在气流不平稳的对流层,此题迷惑性较大,要注意。故选A.(2)成都到昌都段地势起伏大,对流层顶高度变化大导致飞行高度范围内气流运动剧烈颠簸次数较多,整个航线飞行方向都是向西,植被覆盖率应该是青藏高原地区差,这个与高空平流层的气流状况影响较小,山峰积雪应该是昌都到拉萨段更多。故选C.大气的垂直分层【解答】略略6、广西乐业县白洞天坑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达312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是天坑
7、形成的早期形态。冒气洞口直径仅78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内的空气与外界连通,温度变化大。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因洞口时常冒出较浓“白烟”而得名。下图为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冒气洞冒“白烟”最显著时段是()A.夏季日出时B.夏季正午后C.冬季日出时D.冬季正午后(2)推测形成天坑的地质作用顺序是()A.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溶蚀地壳陷落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坍塌C.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水平运动断裂坍塌D.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3)如果地下河消失,冒气洞的变化可能是()A.不会再“冒气”B.洞内冬季气温升高C.不再扩大成为天坑
8、D.“白烟”变淡或慢慢消失答案:CBD【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2)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答】(1)冒气洞的“白烟”本质是洞内相对暖湿的水蒸气上升冷凝而成。冬季,洞外因冬季风影响气温降低,洞内温度恒定为18,相对较高。同时白洞天坑有冷空气下沉,通过地下通道进入,迫使洞内温暖空气上升,出洞口后遇冷成雾珠,形成“白烟”,而冬季日出时与正午后相比,日出时温度更低,利于白洞天坑冷空气下沉,冒气洞冒“白烟”最显著时段是冬季日出时。故选C。(2)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石灰岩经地
9、壳抬升成陆地,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重力坍塌成天坑。推测形成天坑的地质作用顺序是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坍塌,B正确。故选B。(3)地下河流消失后,洞内缺少了水体对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作用,所以冬季洞内的气温可能降低,夏季气温可能升高,水蒸气含量会减少,B错误。但冒气洞本身与外界空气交换弱,冬季气温降低慢,温度还是高于外界,“冒气”现象存在,但是“白烟”因为上升气流减弱和水汽减少会变弱或者消失,A错误,D正确。地下暗河消失很可能是地下深处新的洞穴和暗河形成,导致上层洞穴暗河的水流渗流消失,冒气洞仍然有可能形成天坑,C错误。故选D。7、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为深水港,该港口由我国
10、投资建设,于2015年2月基本竣工,2016年年底全面投入运营。读“瓜达尔港及相关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X、Y代表1月或7月等压线,瓜达尔港1月、7月的风向分别是()A.东南风西北风B.东北风西北风C.西南风东北风D.西北风东北风(2)春分日上午9:30(当地时间),瓜达尔港某船员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该船员此时面向的方向是()A.东南方向B.正西方向C.西北方向D.正北方向答案:BC【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判断风向一般做垂直于任意两条等压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并拢朝向低压,大拇指的指向就是风向,一般偏转
11、30-45夹角即为实际方向。【解答】(1)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份陆地形成高压,7月份陆地为低压,可判断代表7月份等压线,Y代表1月份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向右偏,因此可判断瓜达尔港1月份的风向为东北风,7月份的风向为西北风。故选B。(2)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6点日出正东方向,18点日落正西方向,12点位于正南方向。据题干知上午9:30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则影子朝向西北方向;某船员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南方,说明该船员此时面向的方向是西北方向。故选C。8、2021年4月10日法国朗贡遭受了严重的冻害,当地农民点燃了数千只蜡烛保护葡萄园免遭冻害(如下左图所
12、示),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左图中农民的做法目的是()A.增强B.减弱C.减弱D.增强(2)右图中()A.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强B.多云的白天气温比较低,和有关C.使对流层大气明显升温的是D.雾霾天时,会导致在夜间减弱答案:D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点燃蜡烛,烟雾里存在二氧化碳,夜晚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从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选D。(2)可吸入颗粒增加,会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应减少,A错误;白天多云,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B正确;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C错误;
13、雾霾天,空气湿度变大,在夜晚增强大气逆辐射,D错误。故选B。9、在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中,分布着几百个如串珠一样排列于两侧沙脊之间的湖泊。湖泊全年水位基本不变且不结冰。湖泊水的理化性质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根系深的植物。沙丘和湖泊之间,每日午后会形成较大的“太阳风”。图为沙漠湖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地湖泊水的主要补给水源()A.大气降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2)“太阳风”的形成及影响,正确的是()A.“太阳风”的强弱与太阳活动相关,平均周期为11年B.沙丘上的气温因“太阳风”的刮起而变得炎热C.“太阳风”的形成与“海陆风”相似,与当地地形没
14、有关系D.“太阳风”刮起时,沙丘的沙流方向向上答案:BD【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据材料可知,该地极度干旱,降水少,湖泊水位常年稳定且不结冰,湖水理化性质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说明该地湖泊补给水源可能是地下水,而且研究者发现极度干旱的该区域沙丘顶部生长着根系深的植物,说明沙丘下有地下水,因而B正确。材料指出该地极度干旱,沙漠广布,因而降水少,A错误。图中无信息显示该处有冰川且冰川融水汇入需要经过地表,因而不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C错误。因湖泊理化性质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因而不太可能是地表水补给,因该地降水较少,因而季节性积雪少,融水也少,D
15、错误。(2)该地湖泊分布于两侧沙脊之间,据材料可知,每日午后即全天气温最高的时段,此时风向应由湖泊吹向两侧沙脊方向,因而当“太阳风”刮起的时候,沙丘上的沙子流动方向是向上的,D正确。此“太阳风”为当地人对刮风现象的形象描述,表示大风现象和太阳辐射有关。并非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没有关系,因而A错误。因风从湖泊吹向沙丘方向,因湖风相对潮湿凉爽,故“太阳风”会缓解沙丘上的炎热状况,B错误。太阳风与海陆风很相似,但其形成与地形也有很大关系。湖泊分布于区域中地势较低的谷地区域,谷风与湖风叠加,使风力较大,故C错误。10、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
16、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图1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图2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附近)地形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图2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A.B.C.D.(2)如图1所示,在图2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A.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B.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C.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D.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3)壶源溪流域多个乡镇荣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为了建设“美丽乡
17、村”,下列措施和行为合理的是()A.村民在河流中采砂取石,创收致富B.在河流周边建立规模化牲畜养殖场C.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和造纸厂D.适度开发漂流、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答案:CBD【提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解析:(1)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2)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3)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解答】(1)读图可知,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起飞场位于山脊中,错。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对。起飞场海拔约410米,山麓海拔在0-50米之间,两地落差约370米,对。根据经纬度,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错。
18、ABD错误,C正确。故选C。(2)读图可知,在甲地等高线稀疏为平地,A错误。由于白天山脊地区气温较夜晚高,上升气流强烈,B正确。甲地地势平坦,人类活动密集,可能有城市热岛效应,C错误。在乙地(为山脊部位)应借助山脊气流上升,而不是借助热气流上升,D错误。故选B。(3)在河流中采砂取石,会产生环境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错误。在河边建设牲畜养殖场会对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B错误。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等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C错误。可以适度开发漂流及农家乐等项目,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做到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11、2020年2月某日,济南天气晴朗。山东省气象台,利用探空气球探测大气温度、压力
19、等气象要素。下图为当天气象员绘制的气温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与济南当日气温垂直变化相符的曲线是()A.B.C.D.(2)气球在上升过程中()A.气压越来越低B.水汽含量不断增多C.体积不断缩小D.温度先上升后下降答案:BA【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底层,对流层厚度一般为816千米,平均12千米左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其顶部距离地面大约50千米,厚度约40千米。在对流层中气温是随着
20、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在平流层中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高的。因此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先递减后递增。故选B。(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在气球在上升过程中,气压越来越低。故选A。12、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的人为排放源主要包括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泄漏、水稻种植、反刍动物消化、动物粪便、燃料燃烧、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其中农业是甲烷的主要来源,而在甲烷的农业排放量中,32%来自反刍动物消化的排放,8%来自水稻种植。在2021年苏格兰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中美两国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特别提及要加大行动控制和减
21、少甲烷排放。据此完成下题。(1)甲烷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甲烷能()A.大量吸收太阳短波辐射B.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大量反射太阳短波辐射D.大量反射地面长波辐射(2)大气中的甲烷主要来源于()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B.大气中CO_的转化C.秸秆燃烧D.粪便和植物体腐烂(3)从理论上讲,减少甲烷排放的最有效措施是()A.提倡素食,减少畜牧养殖B.进行垃圾深度填埋C.提倡面食,减少水稻种植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BDA【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13、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受交替控制形
22、成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2)正确反映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3)常年受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下面四幅图中的()A.AB.BC.CD.D答案:ADC【提示】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图中的是赤道低压带,是东北信风带,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A错误。亚热带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C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影响形成,D错误。故选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
23、压带,气流下沉辐散,A、B为辐合,A、B错误。位于北半球,北侧为西风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D正确。C图是位于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C错误。故选D。风带为中纬西风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A图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B图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B错误。C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正确。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C。14、读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地比乙地气压高B.丙丁之间的气流方向:丁流向丙C.甲地一般天气晴朗D.乙地有利于污染物扩散(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从环境效益的角
24、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A.火力发电厂B.电子厂C.面包加工厂D.饮料厂答案:B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等压线特点“高压向上凸,低压向下凹”可知,甲地为高压,近地面较冷,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乙地为低压,近地面较热,盛行上升气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天气为阴雨,故ACD正确;丙为高压,丁为低压,同一水平面,高压指向低压,气流由丙流向甲,B错误,故选B。(2)甲地位郊区,且为高压,乙地为城市,且为低压,因此甲地和乙地之间形成了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为了减少对城市的二次污染,在城郊之间不可建设有大气污染的企业,选项中火力发电厂会产生大量大气污染,因此不可
25、以建设,故选A。15、物质发生相变过程输送的热量(如由地表水汽蒸发或蒸腾输送到大气中的热量)称为潜热,未经过相变输送的热量(如通过地面辐射输送到大气的热量)称为显热。清水河发源于山西五台县,流域海拔多在7513058m。下图为清水河流域平均水量平衡状况与热量支出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流域内蓄存水量达到年内最大值的时间最可能是()A.冬末B.春末C.夏末D.秋末(2)与秋季相比,春季清水河()A.降水补给多B.融雪补给少C.流量变率小D.河水含沙量大(3)夏季清水河流域显热支出最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B.地温低C.地表径流量大D.植被叶面积大答案:AC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
26、和主要环节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夏秋冬三季该流域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径流量,流域内蓄存水量增加:春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径流量,流域蓄存水量减少,因此冬末流域内蓄存的水量达到最大值。故选A。(2)与秋季相比,春季降水少,清水河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解冻土壤水补给为主,这两种补给方式(相比秋季的降水补给)对坡面侵蚀作用弱,河水含沙量小,且为持续、稳定的补给,流量变率小。故选C。(3)由材料可知,显热是指未经过相变输送的热量,如通过地面辐射输送到大气的热量。夏季流域内植被叶面积大,植物蒸腾作用强,潜热支出多,植被叶面阻碍地面与大气的显热输送,显热支出少。故
27、选D。16、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冰,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2)图示期间()A.北极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B.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C.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浓度大体呈负相关D.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浓度大体呈正相关答案:AC【提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
28、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据图示信息可知,左边纵坐标表示年平均海冰范围,数值越向上越大;右图中纵坐标表示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数值越向下越大。【解答】(1)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主要是海冰减少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上冰面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与大气作用关系不大。故选A。(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均海冰面积呈波动减少趋势,非逐年减少,A错。北极年均海冰面积20072012年先增加后减少,B错。北极年均海冰面积波动减少,年平均CO浓度呈增加趋势,二者大体呈负
29、相关,D错,C对。故选C。17、“海浩”是指海面上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2021年1月7日清晨,青岛经历寒潮天气时,青岛近海海域像开了锅,海面上“蒸汽腾腾”,海水仿佛被煮沸了一般;船只、海岛影影绰绰,仿佛置于云层之上,如梦如幻。下图为青岛近海海面出现的“海浩”奇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海浩”景观的形成反映出()A.海一陆间的水汽输送B.海气间的水热交换C.海面风力较小D.水温低于气温(2)“海浩”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干冷空气流经相对温暖的洋面B.暖湿空气流经相对寒冷的洋面C.干冷空气流经相对寒冷的洋面D.暖干空气流经相对温暖的洋面答案:B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
30、解析【解答】(1)略。(2)略。18、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曲线中()A.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2)影响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答案:DC【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答】(1)读
31、图,结合所学可知,数值最大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其次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图中低纬度数值小、高纬度数值大的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因为高纬度冰雪覆盖广,反射率高。综上所述,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表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故选D。(2)由分析可知,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结合所学可知,正午太阳高度是影响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和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故选C。19、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A.甲表示大气的保温作用B.
32、乙表示大气的削弱作用C.丙表示大气辐射D.丁表示地面辐射(2)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与之相关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与甲作用无关的大气成分是()A.氮B.臭氧C.水汽D.尘埃答案:CDA【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0、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珠峰北侧海拔53007000米为冰雪表面,昼夜盛行下山风,风力强劲,阵风达到78级,风速为13.920.7m/s。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冰川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风带、气压
33、带移动B.地面冷热不均C.水平气压梯度力D.空气质量体重(2)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A.冰雪覆盖面积大B.坡度和落差均大C.人类活动影响小D.冰雪厚度大答案:B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冰川风是冰川和冰川下面没有被冰川覆盖的区域,形成的热力环流,冰川覆盖区域,气温低,近面形成高压,没有被冰川覆盖的区域气温高,近面形成低压,因此就形成了盛行向下的风向。(2)冰川面积越大近面高压越强,风力越强。珠峰北侧冰川面积大,形成的盛行下沉风力大。综合题21、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至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
34、最低的是 。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 ,当地吹 风。 (4)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 (增强、减弱)。 (5)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东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 答案:(1);(2)ABA(3)B地;海(4)增强(5)东南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 000米高空附近A地等压面下凹,B地等压面上凸,B地上空的气压高于A地上空的气压(或点气压大于点气压,点的气压值相等,点气压又大于点气压,故点气压大于点气压)。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A为高压,B为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
35、由A到B,垂直方向上A地空气下沉,B地空气上升,从而可以画出热力环流为 ABA;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B地(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形成低气压),当地吹海风(风从海洋高压吹响陆地低压);如果区域温差加大,气压差增强,热力环流降增强;过A地高压垂直指向B地低压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稍微向右偏转30到45度,最终风向为东南风。【小提示】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等潜水线等;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在等温线图中可根据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
36、北半球;看疏密程度,等值线越密集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大,相反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小;在等温线图可判断半球位置、季节差异、影响温度的因素等,与洋流结合判断寒暖流等。22、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 三处;气压最高的是 处;气压最低的是 处。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 处,冷却的是 处。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 处位于海洋。 (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 ,丙处实际风向是刮 风。 (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
37、的作用是 (选择填空)。 A净化、增湿 B增温、增湿 C减湿、减温 D净化、增温答案:(1)B,D,E;A;C(2)甲;乙;乙(3)低;东南(4)甲;A解析:(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和垂直方向气压变化特征判断: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B、D、E三处;气压最高的是A处;气压最低的是C处。 (2)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甲处,冷却的是乙处。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乙处位于海洋。 (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低,丙处实际风向是刮东南风。 (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甲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
38、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净化、增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所以答案是:(1)B,D,E;A;C (2)甲 乙 乙 (3)低 东南 (4)甲 A。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判读等压面关键把握以下四点: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高空相反冷高压、热低压。风压关系: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近地面,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上升,冷下沉。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23、某同学尝试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
39、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环流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答案:(1)D(2)B解析:(1)由图可知,甲中有土层,而乙图没有土层;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辐射能力较强,产生的地面辐射也较强;乙箱中没有土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故产生的地面辐射也较弱;据此可以得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地面状况不同,地面辐射状况不同
40、,近地面大气获得的热量不同,升温幅度不同。故D正确,ABC错误。(2)由两幅图的差异可知,甲图下垫面为土层,乙图没有土层即为玻璃,而土层相对于玻璃而言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反射率较低,故温度较高,形成的地面辐射较强,故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气温较高。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答案是:(1)D;(2)B。【小提示】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原理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
41、的形式射向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此认知的基础上,暑期某中学组织了对内蒙古赤峰的研学旅行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同学们在赤峰,中午穿夏装,晚上穿棉服,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这种现象。图c为乌兰布统地区“阴阳山景观”,即阳坡分布着百花草甸,而阴坡分布着白桦林。(2)请解释乌兰布统阴、阳坡景观差异显著的原因。图d为玉龙地区的主要地貌沙丘。据考证,沙丘并非本地自产。(3)推断这种地貌的形成原因。 答案:(1)位于内陆地区,晴天多,云量少。中午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多,导致气温高,因此穿夏装;夜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对
42、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晚上气温低,需要穿棉服 (2)与阳坡相比,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使得森林得以生长 (3)玉龙地区的西北部,沙漠广布,为该地区提供了沙源;植被稀少,固沙作用弱;玉龙地处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动力足;大风将西北地区的松散物质搬运过来,遇到玉龙地区西部的高原、山地阻挡,风速降低,堆积于此 解析:(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该地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中午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多,导致气温高,因此穿夏装;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所以晚
43、上气温低,需要穿棉服。(2)阴、阳坡草甸和森林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造成的。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使得森林得以生长。阳坡气温高,蒸发强烈,水分条件差,所以生长着草甸。(3)材料显示“沙丘并非本地自产”,所以首先要阐明沙丘的沙源地,然后说明沙源地的沙粒如何到达该地。玉龙地区的西北部,沙漠广布,为该地区提供了沙源;植被稀少,固沙作用弱;玉龙地处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动力足;大风将西北地区的松散物质搬运过来,遇到玉龙地区西部的高原、山地阻挡,风速降低,堆积于此。【小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归纳一句话就是“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掌握太阳辐射
44、、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25、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创造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市区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方向。 (2)简要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3)若在图中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1)市区为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 (2)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城市建筑高且密集,不易通风散热 (3)不合理。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或卫星城排出的污染物会从近地面流向市区,加剧市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相互污染。 解析:(1)城市因排放的人为热多,气温高于郊区,市区为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为下沉气流。(2)“城市热岛”是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热量大,二是散热效率低。城市产热量大主要是因为城市人口集中,产业活动密集,产热量大,此外交通工具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热量。城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导致建筑物高大密集,不易通风散热。最终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