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报人:张凯亮2013年12月作业指导书讲稿煤炭地质勘查有关问题的讨论2024/5/22 周三1提纲一、勘查设计编写应注意的问题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应注意的问 题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024/5/22 周三2一、勘查设计1、设计编写前准备工作应到位(1)项目组专业应齐全:一般由测量、物探、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及预算编制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2)技术负责经验丰富:由煤炭地质勘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技术负责人。熟练掌握煤炭地质勘查规程、规范和规定,熟悉国家和地方煤炭产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3)收集前人地质资料应齐全: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物探、遥感资料
2、;勘查区前阶段地质报告和年度勘查工作总结以及科研工作等资料,掌握勘查区的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对已往工作进行综合评价。(4)进行野外实地踏勘:野外实地踏勘时,应穿越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复查前人钻孔的岩心,核对区内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调查生产矿井及老窑。了解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为勘查设计编写做好准备。(5)编制勘探设计前,还应了解煤矿设计部门矿区总体规化的要求。如矿区规模、井田划分、井型、开拓方式及影响矿井开发的关键问题等2024/5/22 周三3一、勘查设计 2、“绪论”一章的编写 各勘查阶段分节和叙述内容基本一致。按照作业指导书设计编写提纲编写即可。但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项目的目的、任务、
3、工作程度要求不同,应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及项目管理单位要求区别对待。容易出现的问题:(1)工作程度表达不准确;(2)自然地理中地面海拔标高叙述模糊或不准确;(3)矿业权设置情况交待不清楚 (4)预查、普查和详查阶段一般没有煤矿设计部门的意见,若详查阶段有煤矿设计部门意见(如根据普查成果初步编制了矿区总体规划),可作扼要说明2024/5/22 周三4一、勘查设计3、以往地质工作 各勘查阶段分节和叙述要求基本一致。首先介绍基础地质工作、接着叙述自煤田发现以来与本次工作有关系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历次地质工作的勘查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
4、及质量、主要成果、地质报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时的评价等(插入工作程度图)。容易出现的问题:(1)与本次工作没有太大关系,而且资料可利用性差,罗列一大堆,冲淡主题;(2)以往历次工作提交的主要成果,备案(认定、审批)情况,包括备案(认定、审批)时间、机关、文号等介绍不全面;(3)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地质勘查投入,对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没有重点反映,没有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详述。2024/5/22 周三5一、勘查设计4、区域地质、勘查区地质 这两部分内容是设计的重点章节之一,由于各勘查阶段取得的资料不同,各勘查阶段分节和叙述内容、要求也不同。(1
5、)区域地质 预查和普查阶段的勘查设计应详细叙述区域地质特征,包括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区域岩浆岩及区域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若预查区仅完成区域基础地质工作而未施工过煤炭勘查工程,区域地质特征的叙述则尤为重要。详查和勘探阶段的勘查设计,因在普查阶段已确定了勘查区地层层序,详细划分了含煤地层,区域地质就可以简述了。(2)勘查区地质 预查阶段的设计,勘查区地质方面由于资料少,反映的内容在深度上可能差一些,随着勘查工作量的不断投入,勘查阶段的提高,这部分内容应不断的充实。普查阶段“勘查区地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地层层序、构造基本特征以及对含煤地层和煤层的形成和保存的关系、岩浆岩的分布发育情况;详查阶段的设
6、计中充分体现普查工作在勘查区地质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且对含煤地层要进行详细叙述。勘探阶段的设计,就是要把详查在这方面取得的新资料和新认识补充进来,以井田为单位叙述。2024/5/22 周三6一、勘查设计5、煤层、煤质1、煤层分三部分进行叙述:即含煤性、可采煤层、煤层对比;无论哪个勘查阶段均应包括这三个方面。2、煤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即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煤的可选性、煤类风化和氧化、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等。但在不同勘查阶段由于取得的煤质资料和化验项目不同,分节可以不同。前一勘查阶段没有取得某一方面的资料,邻区又没有可参考的资料,就可以不体现这方面的内容。2024/5/22
7、 周三7一、勘查设计6、勘查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是指开展不同层次的勘查工作如何部署,原则一定要明确,它不等同于工程布置;工程布置是指单项勘查工作如何摆布,能否满足相应勘查阶段的资源储量类别、比例和总体控制程度的要求。切忌把工作部署、工程布置方案、工作方法混为一谈。首先应说明的是勘查工作部署的依据:即勘查方法选择、勘查类型(工程间距)确定;在此基础上工程布置的方案(包括采样方案);然后施工顺序及施工计划施工顺序及施工计划。2024/5/22 周三8一、勘查设计7、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章应对各种勘查技术方法(包括:测量、地质填图、地面物探、钻探、测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8、、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取样化验、编录及室内整理等方面的作业依据、工作方法、技术质量要求进行详细的叙述。技术要求严格按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内容具体,要求严密,便于实际操作。这一章很关键,只有详细的将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叙述到位,设计在执行过程中才可操作性强注意的问题:(1)作业依据:不能用过时的规范;(2)工作方法:(3)技术要求:一定要按照相关规范及任务书要求叙述到位。取样化验工作要有采样测试方案。2024/5/22 周三9一、勘查设计8、设计编写应注意的其他问题(1)项目的经费预算有明确的执行标准的,严格按照预算标准逐项预算;预算标准中没有的项目采用市场行情,但应依据充分。(2)各勘查阶段由于
9、研究程度不同,各章节内容叙述的深度、重点上有所不同。为了使勘查设计的重点突出、方便使用,应根据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对设计编写内容,包括章节设置、附图、附表等,进行适当调整。(3)设计执行过程中,地质三边工作应贯穿于始终。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合时,及时变更设计方案。设计变更的提纲按照“办法”执行,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前期工作情况、变更事由、变更方案及相关附图、附表、附件等。关于设计便跟的批复:执行18号文:“涉及施工方案整体调整和改变勘查手段的变更,由三大局提出变更方案”,基金中心批复。其它情况一律由三大局批复。2024/5/22 周三10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地质填图)煤田地质填图的有关
10、要求,规范很明确,编录方法和要求作业指导书也做了介绍。推荐填图用的几个表格。9、地质剖面测制表格(1)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2024/5/22 周三11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地质填图)9、地质剖面测制表格(1)实测地质剖面计算表2024/5/22 周三12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地质填图)10、测制地质剖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剖面方位:条件允许时,尽量从西、北西、南西、南端始测。自左至右总体方位保持在大于等于0到小于180。(2)剖面比例尺2024/5/22 周三13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地质填图)10、测制地质剖面应注意的主要问题(3)上覆地层是剖面测制的重点 测区内全层实测地
11、层剖面应不小于12条 的基础上,尽量多的测制上覆地层是剖面2024/5/22 周三14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地质填图)10、测制地质剖面应注意的主要问题(4)地质界线点和构造点密度2024/5/22 周三15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地质填图)11、填图地质点记录采用的表格 7.矿产信息 .8.标本等声像记录 .素描图 .记录人:检查人:日期:也可采用野外记录簿2024/5/22 周三16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地质填图)12、野外填图应注意的其它问题(1)设计中所表述的线距和点距,是一个大原则,并不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要笔直的把所有地质点等距的定在设计的路线上。地质点的作用是准确地控
12、制地质界线或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应该根据勘查区实际,考虑不同比例尺填图单位,布置在地质界线、煤层、标志层及构造等部位,并适当布置岩性控制点。(2)路线上地质情况及地质界线在空间的连接应详细记录。自然露头和地质特征分段连续描述,是分析研究成煤环境和聚煤特征的重要内容,应引起足够重视。(3)记录者本人对记录需修改时,可用铅笔规则的划去需修改部分,再重新记录或补充。不得用胶查擦去原记录。非受权检查者不得对他人记录修改。检查人员修改记录,其更正补充部分应签名以示负责。2024/5/22 周三17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坑探)13、坑探施工地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坑探工程的布置首先要服从地质目的,
13、所以坑探工程布置的总体原则应以达到地质目的为前提(不少探槽挖不倒基岩)。(2)坑探工程应避免设在悬崖、陡壁之下或其他不安全的场所。(3)探槽一般应选择在坡脊或坡脊两侧表土、覆盖层较薄(一般小于3m)地段,垂直于地层走向布置。布置时,应避开老窑、矸石堆及滑坡区,尽量不占或少占草原、青苗、林地或其他经济作物(4)探井、探巷的位置一定要考虑到排水及暴雨洪水的注入。(5)目前,一般地勘单位没有坑探施工的专职人员,多数雇佣民工或外包,所以在坑探施工前,一定要作好准备工作,组织好施工队伍及施工设备,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地质勘查坑探施工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2024
14、/5/22 周三18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坑探)14、探槽编录特殊问题的处理 素描壁局部地段未见基岩又不能继续深挖时,对壁地质现象与编录壁可对比且在对应部位基岩揭露较好的情况下,需加绘另一槽壁的对应地段。见右图 探槽素描图上凡宽度大于等于1mm能表示的地质体均应素描到图上;有对比意义的煤层、有益矿层、标志层、特殊成分和特殊成因的夹层、重要化石层等其厚度在剖面图上达不到1mm时应适当放大表示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如不呈层状的化石、包裹体、结核等不足1mm时,应从该点引出图外作一小幅放大的素描图,见右图 作大坡度探槽素描 图时,槽壁图可在标明基点及基线位置、方向、坡度及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严格
15、吻合的情况下,分段垂直上下移动,形成锯齿状,槽底图仍连续。见右图探槽方位变化大于15时,采用裂开或重叠法绘图时,探槽编录壁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连续绘制(因为编录壁及基线始终是连续的),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也是连续的,只是槽底裂开或重叠。(探井、探巷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和探槽原理相同)2024/5/22 周三19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坑探)15、坑探原始地质编录所采用的表格 一般采用两个表: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探槽、探井、探巷均可使用)。建议格式如下:2024/5/22 周三20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坑探)16、坑探编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原始地质编录资料
16、(包括文字记录、标本样品、素描图等)均应及时核对、整理,以达到文、图、实物完全一致,各岩性层花纹、代号等均应符合规定。(2)素描图上一般应保留基点、基线。(3)探槽中见到的煤层应画出小柱状。(4)样品分析结果,如果样品多,测试 项目多,一般不在素描图是上 体现,另外附表。(5)观察描述煤层时,要注意煤层的结构,并作出详细的分层。必要时需沿煤层走向掘进一定深度,以便对煤层进一步的观察、描述。(6)探井、探巷编录应随施工进度分段进行。在分段编录的全过程中,要求每次编录的基线布置都应从井口基点处统一从零米开始悬挂皮尺,以保证上次编录末端井深与这次编录的开始井深数据完全吻合,避免重新布设基点出现井深误
17、差。2024/5/22 周三21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钻探)钻探我们出台过质量验收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介绍也很细,说一下常出现的问题17、钻探原始班报表(1)工作内容、时间与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时间矛盾;(2)停钻时间较长时不观测孔内水位;漏水、堵漏不记录;(2)打煤部位经常出现涂改;(3)钻孔封闭内容不全面(水灰比、水泥标号等);(4)岩心不编号或编号不规范 岩心编号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回次快数法,用代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 号的岩心。:如138 即138回次,共8块编号岩心,本块是其中第2块,以 便与编录资料对应一致。2
18、28 82024/5/22 周三22二、野外施工及原始地质编录(钻探)18、现场地质管理及钻孔资料容易出现的的问题:(1)由于地质员管理松懈造成的班报质量差、岩心整理混乱时有发生(有时多个回次不贴小票、岩心不编号、箱无号)。(2)钻孔设计内容不全、不规范;(3)取煤报告、钻孔质量验收表和原始资料的数据不吻合;甚至出现见煤预告时间晚于打煤时间的现象;理论重量计算时煤心直径采用不准确、视密度采用值偏低;质量验收不严密。(4)封孔设计和封孔报告内容不全面;启封检查不到位(打偏、空堂)。(5)钻孔质量不能按时进行室内正式验收。(6)没有按时采样、送验。(7)化验指标不齐全(如判别褐煤、长焰煤的最高内在
19、水分)。(8)煤层顶末、底初同回次穿过。2024/5/22 周三23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19、勘查线上工程间距的问题 勘查线上相邻钻探工程间距(孔距),除煤层产状近水平、煤层厚度无明显方向性变化的勘查区可与线距一致按均匀间距布置外,一般应以其揭穿同一层主要煤层空间坐标联线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基本线距的原则确定。具体工程布置 的把握:2024/5/22 周三24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0、煤层的稳定程度(1)四项,以厚度变化规律、发育范围为重要指标衡量,而且以定性评价为主。因定量评价不成熟。煤炭工业部1984年“矿井地质规程”曾经是定量指标评价,
20、现在修改为定性评价了。(2)不提倡以厚度变异系数作为主要指标评价;不提倡“煤层结构”、“煤类、煤质”在煤层稳定程度评价上的绝对化倾向(3)规范规定:一层可采煤层原则上只有一个煤层稳定型别,但特殊情况也可特殊处理。(4)规范局部可采煤层定义的理解。局部可采煤层不能确定为较稳定煤层。(引自倪斌先生讲座资料)。(5)不可采煤层算不算资源储量的问题?2024/5/22 周三25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1、煤层对比煤层对比往往需要动用标志层、层间距、沉积韵律、古生物化石、煤岩特征、微量元素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判断。倪斌先生强调:对比方法重视地震波阻抗反演成果。主要用于组、段对比;
21、重视测井曲线的形态对比(举例)工作区内的对比可靠性结论:报告中应明晰表述;“普查报告”慎用“对比可靠”。2024/5/22 周三26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2、勘查中断层查明程度的判定(安徽省淮北矿区孙町煤矿补充勘探报告)根据钻探,地震对断层的控制情况,将落差20米的断层控制程度分为查明、基本查明和查出三个级别。查明断层:有一个以上钻孔穿过并有多个高级别地震控制点,断层性质、产状、落差均已查明者;基本查明断层:有一个钻孔穿过,并有少量地震控制点或地震控制程度为可靠者;(引自倪斌先生讲座资料,我对于查明断层的理解)倪斌先生很赞成在报告中准确表达断层的查明程度,而且倪局长
22、还给我们推荐了两个表:2024/5/22 周三27 断层破碎带确定依据一览表 断层控制情况一览表 2024/5/22 周三28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3、高硫煤、高灰煤的问题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份、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矿井所采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分的煤矿,必须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中的含硫份、含灰份达到规定的标准。(高硫煤液化、煤化工时是有益的)对已建成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分的煤矿,应当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国土资源部函:高硫煤应单独算量
23、,但列入开发利用方案或主管部门批复设计利用的高硫煤应列入资源总量所以倪斌局长认为指标中的硫分,规范修订时可考虑是否去掉2024/5/22 周三29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4、煤的可选性简选样采测数量及样品质量“煤样重量及代表长度”、“煤芯长度、重量采取率”。可选性评述不能 照搬化验室的资料 建议增加一个表:表 尽量采取邻区大样。煤层样品号指定灰分0.1可选性等级2024/5/22 周三30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5、煤的测试指标的表示。在报告编写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基准,不同符号的表示。不要混淆、搞错。(实际工作中,可以参考下表)2024/5/
24、22 周三31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6、煤质测试异常点的处理 首先全面分析异常原因,凡属于采样代表性差的问题,一经发现立即作废;凡属于测试造成的错误,一经查实重新测试;属自然因素造成的异常,要作出解释,从中探索自然规律,详细论述;对于暂时无法确定的原因,异常值不参与煤层煤质的统计,其测试成果要在报告中单独列表保留,并作文字说明,当作存在问题中,以便下一步勘查中研究。322024/5/22 周三32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7、视密度在估算煤层资源储量的重要性 视密度是资源储量估算的重要参数,它的误差将直接导致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报告
25、中常见问题:(1)样品数量不足(规范所要求的10%,是指样品很多的情况下;而有些预查项目由于见煤点较少,10%的代表性差);(2)样品代表性差(正常的煤质点,不能取自黄铁矿聚集等煤质指标不正常的地段)。332024/5/22 周三33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28、样品的内、外检问题 (1)建议共、伴生的有益矿产,如锗、镓等稀散元素,测值较高可能具有工业价值的,煤样最好送外检;(2)对于暂时无法确定的原因煤质异常值样品,最好送外检;(3)报告中应说明内、外检率及合格率,建议报告中列表统计、反映各批次原分析数量、内检和外检数量、内检和外检率、内检和外检合格率。(说明:内检
26、是否存在偶然误差,外检否存在系统误)。2024/5/22 周三34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 问题的讨论29、瓦斯样的采取现在很多报告出现样品少,不满足规范要求。这件事应充分引起重视。(有的不进行现场解析、不及时送样)。352024/5/22 周三35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30、资源储量“同级别外推”“外侧还应有工程见煤点控制”(国土资发200740号)。能不能“连续外推?”2024/5/22 周三36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 题的讨论31、资源储量估算单元不是越小越好以最常采用的地质块段法为例,估算越小估算过程越繁琐。矿床的总储量就是各个
27、块段的储量的总和,当圈定块段时,必须遵照块段划分的原则,即尽可能具有较大的面积(引自胡魁先生观点)另外提一下:资源储量比例的事37大块段?小块段?2024/5/22 周三37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3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除达到规范要求外,以下各方面应充分重视:(一)水文地质(倪先生)强化浅部老空水及煤层底部含水层突水的勘查研究高度关注火烧区钻孔封闭质量详查阶段应抽水,一般不预算涌水量。(二)工程地质除煤层顶底板按规范做岩石力学样外,软弱地层煤层硬度、抗压强度等的也要采样测试。(如二连海拉尔盆地群)2024/5/22 周三38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
28、讨论33、煤系(煤层)中的主要其它有益矿产矿产规范要求:选择1-2孔作基岩光谱分析,分析时注意评价以下项目(选择测试项目时注意):煤层气(煤层瓦斯)油页岩放射性铀粘土岩(高岭土等)硫铁矿铝土矿达到综合评价指标的,应估算资源储量,但生产实践证明,或供建 评价应按相关标准执行,但有些有益矿产指标 虽低于综合评价指标,但生产实践证明,或供建设设计利用的报告,如有试验研究程度和试验规模证明,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回收利用时,也应估算资源储量(引自部评审中心杨强主任讲座)。2024/5/22 周三39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34.报告名称不规范问题 实际工作中,常有报告将公司
29、名称加入报告名称中;或者不加“煤炭”二字;或者在报告名称前加“地质”或“总体”二字,都是不规范的。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将勘查报告的名称格式规定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 注意:若任务书名称、矿证名称不符合报告编制名称要求,可在报告文字中说明,但报告名称应规范。2024/5/22 周三40 35、报告图件表册的重要性 一份报告“文字”固然重要,但图、表的的完整规范的重要性不亚于文字。现在有一种偏向,重报告文字轻图件表格,有些本末倒置。最能全面、具体、生动表达勘探成果的是系列图表,而文字报告是图表的说明书,它
30、无疑对读者有索引作用,但必然是归纳的、概括的,侧重于作者论点的表达。现在基金项目表册的内容格式一般单位都比较规范,不熟悉的单位可以借鉴。图件往往有很多不规范之处:一定要注重图件内容全面,文图吻合,格式规范。41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2024/5/22 周三41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36、图件编制外部要素的问题 (1)指北线:平面图的方向一般上北下南,若图内空 白太大,可将北向指向图的右上方,但应标注指北线(2)图名:综合地质图件的图名一般由三部分按顺序排列组成,即工作地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煤田)、矿区名称或编号、图的类别。如,内蒙
31、古自治区东胜煤田纳林矿区地形地质图。图名全部采用汉字黑色,必要时可注以汉语拼音或当地民族文字,单幅图图名一般配置在北图廓上方居中位置,字大及间距要适宜,两端最少留出一个字的空位。当图内有大面积空白时亦可将图名及比例尺放在图框内左上角或右上角。综合性平面图图名一般为一行书写,比例尺较小时,可分上下两行书写,上写省、县两级行政区名称,下写矿区及图类名称。勘查线剖面图、煤岩层对比图以及相应种类的图件,可省去工作地区行政区划名称,如东胜煤田纳林矿区号勘查线剖面图。(3)比例尺所有各类图件均须绘出图的比例尺,小于1:5万比例尺的各类平面图应兼有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大于1:5万比例尺的平面图可只写数字
32、比例尺。剖面图可只写数字比例尺及垂直标尺,但在一个矿区必须有明确规定,以便统一,以免混乱。2024/5/22 周三42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36、图件编制外部要素的问题(4)图例 图件中所绘各种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花纹及彩色必须全部列入图例,说明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地形底图上某些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宜置于右图廓线外,当图形呈横向长条状时,宜放在图形下方图下廓线外。当图内有较大空白时,亦可放在图廓内,并且不限部位。图例的编排应由左向右或由上而下,排列顺序为地层(由新到老)、火成岩(由新到老由酸性到超基性)、岩相、构造、矿产、探矿工程及其它。图例及花纹一般采用1:5万区域
33、地质图例,1:5万区域地质图例中没有的采用“煤田地质标准图例”。确有特殊内容需要表示,而标准中未作规定者,可自定补充图例花纹,自定图例在同一矿区必须统一。(5)图签图签的位置一般放在图幅的右下角,图签的左框线与外图廓线间距10mm为宜,图签底边与图外廓底边水平。(图签的大小按规定执行)2024/5/22 周三43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37、图件编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每一种综合图件的编绘,都需要引用大量的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化验资料,这些原始数据不要从综合图纸中互相引用,以免一误再误,积累过多的误差(2)综合地质图的主要内容是地质要素,地理内容是辅助要素,如果把地质内
34、容直接扣合到地形图上,图件负载太大,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楚,要求合理取舍地理内容。图件中,(3)图件中,所有线条的粗细、长短、虚实、单双,均需按规定绘制,线条均匀、圆滑,接头吻合。当地质界限与河流平行重合时,可省去重合部分的地质界限;地质界线不能穿越双线河、池塘、湖泊等水域。(4)在一份报告中各类图件和同一图件上相同地质体的代号、花纹、色调等必须一致。(5)各阶段图件比例尺的问题?2024/5/22 周三44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38、报告中文图表不对应现象 报告中经常出现文字说明与插表反映的内容不对应;平面图与剖面图不符。文表不对应是工作不仔细,校对和审核不认真的结
35、果;平面图与剖面图不符有些情况是不认真,有些则可能是违反了先有剖面图,再根据剖面图绘制平面图的原则。2024/5/22 周三45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39、报告评审后修改不到位、不按照规定时间送交 几乎所有报告经评审后,都要进行修改。报告修改的主要问题是:(1)只注意具体修改意见中指出的几个问题,而对报告不进行系统修改,即便是同类型的问题,或非常低级的差错,也不做修改;(2)修改时间过长,不能按照规定时间送交修改稿造成项目迟迟不能资料会交。这些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资料汇交主审专家确认、专业科室签字的问题 2024/5/22 周三46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40、近几年新出台的主要规范 2024/5/22 周三47三、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及勘查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不足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2024/5/22 周三48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