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3.09MB ,
资源ID:2181686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1816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课程设计.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课程设计.doc

1、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设计列车司机综合监测系统(DMS)设计学 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系(教研室):车辆工程系课程名称: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代号:109147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姓 名: 潘汪洋学 号:101112215指导教师:尧辉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2015.11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1. 概述12. 总体方案12.1技术条件22.2总体方案33. 个人项目具体分工44. 单片机的选择5 4.1单片机的简介.5 4.2 STM32单片机的技术参数 .65. 设计过程6 5.1硬件的连接7 5.2编写程序.8 5.3照度传感器的程序调试.186. 总

2、结187. 结束语198. 参考文献20列车司机综合监测系统(DMS)设计1. 概述现如今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交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时间里它还将在更多的城市发展,人们对地铁列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它吸引了一大批人对其发展和完善的关注。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生,我们对城市轨道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不亚于任何人。轨道车辆的空调和照明系统作为新型轨道车辆的舒适度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空调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实时化,客室的照明系统能够根据背景的光照强度自动调节。但也增加了轨道车辆车厢舒适度系统的复杂性。同时,轨道车辆的轴承始终处于高速运动中,机车和钢

3、轨的频发冲击会造成车辆轴承的发热,当轴承磨损和产生缺陷时,会造成机损从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甚至出现热切轴,直接导致车辆发生故障翻车,给国家和社会在铁路运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保障轨道车辆车厢空调、照明系统和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进行客室温湿度、照度以及轴温的实时监测、从而进行故障诊断与监测是保证轨道车辆车厢空调和照明系统正常运行,保障旅客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有效方法。而让司机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以及乘客的乘坐舒适度也是城轨发展的大势所趋。2.总体技术条件2.1技术条件根据GB9673-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

4、飞机客舱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噪声、照度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飞机客舱等场所。空调温度:冬季 1820 夏季 2428 非空调 14 相对湿度: 4070%照度: 客室75lx根据铁道技规:走行部监测装置报警现象及处理 第二十六条 走行部监测装置报警现象及处理: 1.相对温升报警:列车在运行中,某轴位温升超过55(含55)而显示的该轴位实际温度未达90时,设备声光报警。乘务员应密切注意相应轴位温升情况,同时加强后部了望,如观察走行部无异常情况且温度未升至90,可维持运行回段(或运用整备点)报活处理。 2.绝对温度报警:当某轴位温度显示达到或超过90时,乘务

5、员应在前方最近的站内停车(注意不要大减压或紧急停车),停车后用手背接触检查确认该轴位温度,在确认温度达到90时,在应急处理无效时应请求更换机车。2.2总体方案设计思路:为了监测客室的温湿度和照度,我们需要购买采用相应的传感器进行采集。随后我们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单片机上。由于传感器和单片机的传输距离比较近,因此我们直接采用杜邦线来传输。既经济又方便,然后我们要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对用的存储设备中。应该思考我们采用了我们都较为熟悉的sd卡。最后则是将数据传输到司机室的显示屏上。由于传输的距离较远,在一百米左右。因此我们考虑采用2.4G无线传输,能够达到传输距离的要求。司机室的单片机接受到数据之

6、后,将其传输到显示屏上显示出来。设计步骤:1、 查找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选取设计方案;2、 基于相关资料进行传感器的选型;3、 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择;4、 组装调试编写代码;5、 传感器信号的调理和采集;6、 对接受的数据进行显示、评价和分析。系统结构图如下:轴温传感器轴温监测系统照度传感器客室舒适度监测系统司机监测系统(带显示屏)室温传感器3个人项目具体分工黎萱:车辆轴温监测系统的安装工装设计陈凯豪:车辆轴温监测系统的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孙大吉:车辆轴温监测系统的SD卡的存储或其他存储模块设计钟国浩:基于无线射频技术轴温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块设计康炯杰:客室空调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安装工装设计林

7、立:客室照度监测系统的安装工装设计潘汪洋:客室舒适度监测系统的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张志豪:客室舒适度监测系统的SD卡存储或其他存储模块设计张飞翔: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客室舒适度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块设计管晓杰:列车司机综合监测系统的数据接收模块设计庄雪儿:列车司机综合监测系统的单片机显示模块设计4.单片机的选择4.1单片机的简介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8、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

9、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4.2 STM32单片机的技术参数STM32F103ZE 参数STM32F103ZE 存储器程序存储器类型FlashProg. (Bytes)512 KRAM (Bytes)64 KSTM32F103ZE 性能参数工作频率72 MHz16-bit 定时器4SPI3I2S2I2C2USART5USB1CAN1SDIO1GPIOs112引脚144电压 (V)2 to 3.6STM32F103ZE 封装与引脚LQFP1445设计过程5.1硬件的连接 按照DHT11的说明书,传感器的Vcc口接单片机的5v电源口,传感器的Data口接

10、单片机的PC6口,传感器的GND口接单片机的GND口。连接方式为杜邦线。随后将J-link ARM仿真器连接到单片机上。如图所示。5.2编写程序5.2.1软件选择编写程序采用keil编程软件Keil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链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5.2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的调试5.2.1温湿度传感器的程序编写DHT11.C的编写#inc

11、lude DHT11.h#include delay.h/* * 函数名:DHT11_GPIO_Config * 描述 :配置DHT11用到的I/O口 * 输入 :无 * 输出 :无 */void DHT11_GPIO_Config(void)/*定义一个GPIO_InitTypeDef类型的结构体*/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开启GPIOD的外设时钟*/RCC_APB2PeriphClockCmd( RCC_APB2Periph_GPIOC, ENABLE); /*选择要控制的GPIOD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

12、_Pin = GPIO_Pin_6;/*设置引脚模式为通用推挽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设置引脚速率为50MHz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调用库函数,初始化GPIOD*/ GPIO_Init(GPIOC, &GPIO_InitStructure); /* 拉高GPIOD12*/GPIO_SetBits(GPIOC, GPIO_Pin_6); /* * 函数名:DHT11_Mode_IPU * 描述 :使DHT11-DATA引

13、脚变为输入模式 * 输入 :无 * 输出 :无 */static void DHT11_Mode_IPU(void)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选择要控制的GPIOD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6; /*设置引脚模式为浮空输入模式*/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 ; /*调用库函数,初始化GPIOD*/ GPIO_Init(GPIOC, &GPIO_InitStructure); /* * 函数名:DHT11_Mode_O

14、ut_PP * 描述 :使DHT11-DATA引脚变为输出模式 * 输入 :无 * 输出 :无 */static void DHT11_Mode_Out_PP(void)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选择要控制的GPIOD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6;/*设置引脚模式为通用推挽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设置引脚速率为50MHz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

15、PIO_Speed_50MHz;/*调用库函数,初始化GPIOD*/ GPIO_Init(GPIOC, &GPIO_InitStructure); static uint8_t Read_Byte(void) uint8_t i, temp=0; for(i=0;i8;i+) /*每bit以50us低电平标置开始,轮询直到从机发出 的50us 低电平 结束*/ while(DHT11_DATA_IN()=Bit_RESET); /*DHT11 以2728us的高电平表示“0”,以70us高电平表示“1”, 通过检测60us后的电平即可区别这两个状态*/Delay_us(6); /延时60usd

16、elay_us(60); if(DHT11_DATA_IN()=Bit_SET)/60us后仍为高电平表示数据“1” /*轮询直到从机发出的剩余的 30us 高电平结束*/ while(DHT11_DATA_IN()=Bit_SET); temp|=(uint8_t)(0x01(7-i); /把第7-i位置1 else /60us后为低电平表示数据“0” temp&=(uint8_t)(0x01humi_int= Read_Byte(); DHT11_Data-humi_deci= Read_Byte(); DHT11_Data-temp_int= Read_Byte(); DHT11_Dat

17、a-temp_deci= Read_Byte(); DHT11_Data-check_sum= Read_Byte(); /*读取结束,引脚改为输出模式*/ DHT11_Mode_Out_PP(); /*主机拉高*/ DHT11_DATA_OUT(HIGH); /*检查读取的数据是否正确*/ if(DHT11_Data-check_sum = DHT11_Data-humi_int + DHT11_Data-humi_deci + DHT11_Data-temp_int+ DHT11_Data-temp_deci) return SUCCESS; else return ERROR; else

18、 return ERROR; /*END OF FILE*/main.c的编写/* * * file ADC/ADC1_DMA/main.c * author MCD Application Team * version V3.3.0 * date 04/16/2010 * brief Main program body * * copy * * THE PRESENT FIRMWARE WHICH IS FOR GUIDANCE ONLY AIMS AT PROVIDING CUSTOMERS * WITH COD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IR PRODUCT

19、S IN ORDER FOR THEM TO SAVE * TIME. AS A RESULT, STMICROELECTRONICS SHALL NOT BE HELD LIABLE FOR ANY * DIRECT, INDIRECT OR CONSEQUENTIAL DAMAGES WITH RESPECT TO ANY CLAIMS ARISING * FROM THE CONTENT OF SUCH FIRMWARE AND/OR THE USE MADE BY CUSTOMERS OF THE * CODING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IN CON

20、NECTION WITH THEIR PRODUCTS. * * © COPYRIGHT 2010 STMicroelectronics */ /* Includes -*/#include stm32f10x.h#include #include delay.h#include dht11.h/* Private typedef -*/* Private define -*/DHT11_Data_TypeDef DHT11_Data;/* Private macro -*/* Private variables -*/* Private function prototypes -*

21、/void RCC_Configuration(void);void GPIO_Configuration(void);void USART_Configuration(void);/printf函数int fputc(int ch, FILE *f);int GetKey(void);/* Private functions -*/* * brief Main program * param None * retval None */int main(void) /* System clocks configuration -*/ RCC_Configuration(); delay_ini

22、t(72); /* GPIO configuration -*/ GPIO_Configuration(); USART_Configuration(); DHT11_GPIO_Config(); while (1) printf(Let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n); /*调用Read_DHT11读取温湿度,若成功则输出该信息*/if( Read_DHT11(&DHT11_Data)=SUCCESS) /“”表示转向一下行printf(rn系统正常运行中!rnrn 当前客室湿度:%d.%d RH ,当前客室温度: %d.%d rn,DHT11_

23、Data.humi_int,DHT11_Data.humi_deci,DHT11_Data.temp_int,DHT11_Data.temp_deci);elseprintf(Read DHT11 ERROR!rn);delay_ms(1000); void USART_Configuration(void) USART_InitTypeDef USART_InitStructure;/* USART1 and USART2 configuration -*/ /* USART and USART2 configured as follow: - BaudRate = 230400 baud

24、- Word Length = 8 Bits 用9位避免出错 - One Stop Bit - Even parity - Hardware flow control disabled (RTS and CTS signals) - Receive and transmit enabled */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BaudRate = 19200;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WordLength = USART_WordLength_9b;/注意此处为9位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StopBits = US

25、ART_StopBits_1;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Parity = USART_Parity_Even;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 =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 /* Configure USART1 */ USART_Init(USART1, &USART_InitStructure); /* Enable the USART1

26、*/ USART_Cmd(USART1, ENABLE);int fputc(int ch, FILE *f) USART_SendData(USART1, (unsigned char) ch);/ USART1 可以换成 USART2 等 while (!(USART1-SR & USART_FLAG_TXE); return (ch);/ 接收数据int GetKey (void) while (!(USART1-SR & USART_FLAG_RXNE); return (int)(USART1-DR & 0x1FF);/* * brief Configures the differe

27、nt system clocks. * param None * retval None */void RCC_Configuration(void) /* Enable peripheral clocks -*/ /* Enable DMA1 clock */ /* Enable ADC1 and GPIOC clock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 RCC_APB2Periph_USART1, ENABLE);/* * brief Configures the different GPIO ports. * param N

28、one * retval None */void GPIO_Configuration(void)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 Configure USART1 Tx (PA.09) as alternate function push-pull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

29、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Configure USART1 Rx (PA.10) as input floating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D;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ifdef USE_FULL_ASSERT/* * brief Reports the name of the source f

30、ile and the source line number * where the assert_param error has occurred. * param file: pointer to the source file name * param line: assert_param error line source number * retval None */void assert_failed(uint8_t* file, uint32_t line) /* User can add his own implementation to report the file nam

31、e and line number, ex: printf(Wrong parameters value: file %s on line %drn, file, line) */ /* Infinite loop */ while (1) #endif/* * */ /* * */ /* (C) COPYRIGHT 2010 STMicroelectronics *END OF FILE*/5.2.2程序烧录采用FlyMcu V0.100 单片机在线编程专家进行调试:5.2.3调试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进行程序调试:经过不懈努力,程序调试成功!5.3 照度传感器的程序调试由于在购买照度传感器时,卖

32、家并没有给我对应的资料,导致我在编程时遭遇了较大的阻碍。最后编写的程序未能成功。6.总结这次课程设计最大的难点是和单片机有关,而我们之前所学的课程和单片机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理论知识不足。作为整个组的组长,我的第一任务就是引导全体组员去学习单片机的知识。为此,我们在网上和图书馆找了很多的资料,费了一番功夫终于弄清楚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而单片机的编写,很幸运,由于我们之前学过c语言,因此我们上手还是较为迅速的。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之后,我们上淘宝挑选单片机的型号,最终选定了STM32f103单片机。选择的理由是价格便宜,功能齐全。随后我们遇到的第二大难题是编程,要理解资料上已

33、经编好的程序不算难事,但是要自己动手编程却比之间想象的要难得多。我在做我个人任务的时候,一开始编完程序,但是调试软件里只能显示一堆乱码,程序看了好几遍,完全不知道问题出来哪里。最后我彻彻底底的检查了一遍,最后发现是传感器的data口插错了,随后改到了pc6口之后,成功显示了温湿度。但是在想进行照度的编程时,由于卖家并没有给我们照度传感器的资料,因此我在编程时也是困难重重。最后由于时间紧迫且能力有限,最后没能完成照度传感器,也算是一个遗憾吧。最后就是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和显示器的显示了。这也是整个系统最难的部分。虽然负责无线传输和显示器部分的同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完成,当中也请教了通信信号专业的

34、同学,但是由于我们所学的专业课并不涵盖单片机,因此最终也未能成功。虽然说这次课程设计的难度很大,整个设计过程也非常的艰辛,结果也不是最为圆满。但是在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单片机的编程,硬件安装。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终也为我们下次课程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结束语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轨道车辆的客室舒适度的要求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必须要开发一套设备来对客室的温湿度照度以及轴温进行实时监测。我们小组的课题就是如此。虽然我们小组的系统并未在实际的车体上进行试验,系统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和

35、测试。因此,我们本次课设系统的实用性也无法得到保证。但我们此次课设的目的是为后人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例如:传感器和单片机的连接是否也可以采用无线传输,司机在司机室中能否根据监测到的客室温湿度照度和轴温情况直接通过系统进行控制(变“监测”为“监控”)。希望后人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让乘客们在乘坐城市轨道交通时更加的舒适,也让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让城市轨道交通的明天更加辉煌!8.参考文献 1浅谈轴温监测技术及其在地铁车辆上的应用_梁汝军 鞠丽丽2 GB9673-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3铁道部技术管理规定4 十天学会单片机基础目 录第1章 项目概况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

36、.1项目概况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主管单位11.1.3 项目建设单位11.1.4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11.1.5项目建设性质11.1.6项目建设地点11.1.7项目建设期21.1.8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21.1.9项目投资估算21.1.10项目资金筹措方案31.1.11项目建设效益31.2项目建设背景31.2.1地理气候条件31.2.2工业园区发展规划41.2.3工业区已具产业规模51.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61.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91.3.1某某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91.3.2某某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1.3.3某某市经济发展的要求111.3.4园区发展的要求121.4项

37、目社会效益分析131.4.1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31.4.2改善工业园区投资环境141.4.3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51.4.4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151.4.5带动园区周边土地增值及房地产发展161.5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71.5.1政府支持171.5.2资金支持171.5.3建设条件满足181.6结论18第2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方案192.1项目建设内容192.1.1项目建设地点192.1.2项目建设内容192.1.3项目建设规模192.2项目建设方案202.2.1项目建设目标202.2.2项目建设方案202.2.3项目功能分析232.3项目建设原则262.3.1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62.3.2集聚发展原则272.3.3因地制宜原则272.3.4环境保护原则272.3.5节能降耗原则272.3.6抗震原则282.4建筑造型28第3章 项目建设和进度安排293.1项目工程建设管理293.1.1施工组织管理293.1.2项目资金管理293.1.3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293.2建设期安排与实施计划303.2.1建设工期303.2.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03.2.3工程进度表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