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自评情况与修改建议资料提供科室1.1.1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1.1.1.1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C】1.领导班子成员及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管理、健康教育、医务保健管理等岗位的中层干部能够熟练掌握并准确理解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目标和职责任务等。2
2、.专业技术人员知晓妇幼卫生工作方针。【B】符合“C”,并本院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等能够体现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的要求。1.1.2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1.1.2.1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C】1.由政府举办,不得以各种形式变更保健院所有权的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2.妇幼保健院为第一设置名称(以本院执业许可证为准)。3.妇幼保健院性质明确,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B】符合“C”,并落实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财社200966号)规定: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公共
3、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1.1.2.2控制特需服务规模。【C】1.特需服务(包括点名手术、全程护理、特需病房、专家门诊、VIP门诊等非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比例5%。2.住院特需服务床位数占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5%。3.有控制特需服务规模措施与动态管理机制。【B】符合“C”,并1.特需服务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比例3%。2.住院特需服务床位数占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3%。1.1.3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1.1.3.1围绕妇女儿童健康开展服务
4、,不得向综合医院模式发展。强化公共卫生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C】1.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开展服务,妇产科、儿科床位数不少于全院总床位数的90%,且不得设置与功能定位和职能任务无关的科室。2.强化公共卫生责任,院长为第一责任人,院长及业务院长熟悉公共卫生政策。【B】符合“C”,并1.妇产科、儿科床位数不少于全院总床位数的95%。2.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负责人掌握本辖区近3年妇女儿童死亡及健康状况。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负责人掌握辖区近3年人口状况及计划生育服务状况。1.1.4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和三级预防的理论,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
5、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保健服务。1.1.4.1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和三级预防的理论,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保健服务(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本院执业许可证登记项目保持相一致)。【C】1.突出一级、二级预防与主动服务的理念,将孕产妇健康检查、产前筛查、儿童健康检查、妇女常见病查治、妇女“两癌”筛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列入服务重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落实。2.基本保健服务内容连续、齐全,具体要求如下:(1)孕产保健部:提供婚前、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保健服务;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管理率98%;提供产科住院服务;(
6、2)儿童保健部:提供新生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心理卫生、眼及视力保健、口腔保健、耳及听力保健、儿童常见病诊治等服务;对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管理率98%;提供儿科住院服务;(3)妇女保健部:提供青春期保健、更老年期保健、乳腺保健、妇女常见病诊治等服务,提供妇科住院服务;(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履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和人员培训八项职能任务。3.有促进科室提供主动服务的制度与措施。每年根据辖区妇女儿童发病的特点,深入辖区,为高危人群提供主动服务。【B】符合“C”,并1.提供中医儿童保健、儿童康复服务;2.提供中医妇女保健、妇女心理卫生
7、、妇女营养服务。二、建设规模、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自评情况与修改建议资料提供科室1.2.1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1.2.1.1设置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规模适度。【C】1.妇幼保健院设置符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妇幼保健院基本标准,获得批准二级资格至少正式执业三年以上。2.实有床位不少于100张(市级二甲200张)。3.符合省或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要求。【B】符合“C”,并1.平均住院日6天。2.实际开放床位超过执业登记床位的10%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及省或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文件。1.2.2依据功能任务,确定本院发展目标和中
8、长期发展规划。有科学的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1.2.2.1依据本院的功能任务,明确本院的宗旨、愿景与目标。【C】1.依据本院的功能任务,明确本院的宗旨、愿景与目标。2.应用多种途径有效地教育全体员工本院的宗旨、愿景与目标及功能任务,并向服务对象、社会宣传。【B】符合“C”,并1.本院宗旨、愿景与目标及功能任务由各部门和职工共同讨论制定。2. 员工知晓本院宗旨、愿景与目标的内涵,知晓率80%。【A】符合“B”,并员工知晓本院宗旨、愿景与目标的内涵,知晓率90%。1.2.2.2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C】1.根据本院的愿景与目标以及功能任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2
9、.规划应涵盖辖区妇幼卫生工作内容,保健院规模、经营方针及策略与功能任务相一致。3.规划内容包括目标、实施方法、实施步骤、工作分工、经费预算以及年度安排等。【B】符合“C”,并1.中长期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由各部门共同参与,经过集体讨论,并征求职工意见。2.科室员工对本科室计划的主要目标知晓率80%。【A】符合“B”,并1.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2各部门管理人员、各科室负责人对本院的规划目标以及本部门、本科室的计划任务知晓率90%。1.2.2.3总体发展建设规划经相关部门批准。【C】1.有本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2.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组织实施基本建设项目
10、、在建项目及大型维修项目。【B】符合“C”,并1.总体发展建设规划与本院发展规划相符。2.各建设项目档案完整。【A】符合“B”,并加强基本建设全程监督管理,重大项目实行第三方审计,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未发现被查实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1.2.2.4建筑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消防规范,满足规模适宜、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环保节能、安全运行的要求。【C】1.建筑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消防规范。2.建筑满足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流程的需要,符合卫生学要求。【B】符合“C”,并所有建筑均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通过环境评估。【A】符合“B”,并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体现“以妇女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医
11、疗保健服务流程优化的需要,做到持续改进。1.2.3本院建设和内部设置体现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围绕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化配置内部资源,服务流程规划合理,科室设置规范。1.2.3.1优化配置内部资源、规划服务流程及科室设置。完善保健院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建设,体现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与细则1.1.4.1服务要求一致)。【C】1.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整合科室设置,按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设置(以下简称“四大业务部”)。2.“四大业务部”职能任务明确,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健全,并落实。3.建立“
12、四大业务部”组织架构、协调机制、服务流程、质量标准、考核办法等运行机制。【B】符合“C”,并1.“四大业务部”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工作年限不少于5年。2.“四大业务部”负责人掌握相关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妇幼保健管理学知识【A】符合“B”,并各业务部定期分析、研究本部门工作运行质量,有季度通报、半年总结及年度评估报告,并持续改进。1.2.3.2科室设置规范,按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进行内部设置设(与细则1.1.4.1服务要求一致)。【C】科室设置规范,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的要求进行“四大业务部”内部设置和管理。【B】符合“C”,并
13、市级机构科室设置比例达到指南中业务部门设置的90%以上。县级机构科室设置齐全。【A】 符合“B”,并按卫生计生委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开展专科建设,市级机构20%科室达标,县级机构10%达标。1.2.3.3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其结构满足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C】1.从事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服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法定执业资格及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2.人员数量与结构符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1.2.4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在本辖区同行业优势明
14、显;工作数量和质量处于本辖区前列。1.2.4.1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工作数量和质量在本辖区同行业优势明显;并处于本辖区前列。【C】近二年住院病历首页数据分析显示证实重点科室的病种、专业诊疗技术水平、数量与质量处于本辖区前列。【B】符合“C”,并1.有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重点科室。2.重点科室学科带头人在市级学术(行业)团体中拥有委员以上席位。【A】符合“B”,并1.有省级重点科室。2.重点科室学科带头人在全省学术(行业)团体中拥有委员以上席位。1.2.5有承担本辖区产科、新生儿科专业急危重症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能提供产科、新生儿科急危重症诊疗服务。1.2.5
15、.1能承担产科、新生儿科急危重症的诊疗。【C】1.有承担本辖区产科、新生儿科急危重症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2.检验与医学影像(含超声)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每天*7天/每周)急诊诊疗服务。【B】符合“C”,并重症监护病室有明确的重症监护病室患者收治标准,并实施。【A】符合“B”,并重症监护病室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数的比例2%,符合危重评分标准(如APACHE评分等)的患者10%。1.2.6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本院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重点专业水平和质量处于本辖区前列。1.2.6.1医技科室服务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或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C】1.医技科室的设置
16、、人员编制、设备配备符合省级或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妇幼保健院标准。2.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超声医学科、放射影像科、手术室、病理科、消毒供应室/中心、病案室。【B】符合“C”,并1.医技科室主任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50%。2.临床实验室和超声等医学影像项目实行统一管理(不含非收费项目)。【A】符合“B”,并1.医技科室主任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70%。2.临床实验室和超声等医学影像项目统一质量控制管理。1.2.6.2检验科、超声医学科等重点医技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辖区前列。【C】重点医技科室带头人在市级学术(行业)团体中拥有委员以上席位。【B】符合“C”,并提供依据证实专
17、业优势、擅长诊断技术的水平、质量与数量处于本辖区前列。【A】符合“B”,并重点学科带头人在省级学术(行业)团体中拥有委员以上席位。三、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自评情况与修改建议资料提供科室1.3.1承担政府分配的为基层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保障措施。1.3.1.1承担政府分配的为基层培养专业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C】1.对政府指令的基层人才培养任务,有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予以保障。2.有每年为基层培养专业人才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B】符合“C”,并1.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对基层人才培养工作,对培养效果进行追
18、踪评价。2.有完整的项目培养资料,包括学员名单、授课课件、学时、考核和评价等。1.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预防、发现、报告及转诊等任务。1.3.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预防、发现、报告等任务。【C】1.有专门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2.有指定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3.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设置的传染病分检点,有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4.有对特定传染病的特
19、定人群实行医疗救助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B】符合“C”,并1.门诊、住院诊疗信息登记完整,传染病报告、诊疗和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规范。2.对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A】符合“B”,并职能部门对传染病管理定期监督检查、总结分析,持续改进传染病管理,无传染病漏报,无管理原因导致传染病播散。1.3.3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与相关服务流程。1.3.3.1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与相关服务流程。【C】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与相关服务流程,并落实。【B】符合
20、“C”,并职能部门对双向转诊结果定期进行追踪随访、总结分析及效果评价。1.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本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保健技术、医疗保健信息和用药监测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数据完整、真实可靠。1.3.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本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保健技术、医疗保健信息和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数据完整、真实可靠。【C】1.有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送数据与其他信息的制度与流程,按规定完成保健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保健技术、医疗保健信息和用药监测等相关信息报送工作。2.有保证信息真实、可靠、完整的具体核查措施。3.按照有关规定
21、及时、完整、准确上报妇幼卫生相关信息和数据。【B】符合“C”,并落实信息报送前的审核程序,实行信息报告问责制。【A】符合“B”,并当地卫生计生行政或统计部门提供信息显示,近三年内:(1)未发生统计数据上报信息错误;(2)未出现瞒报或报送虚假数据现象。第二章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一、管理组织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自评情况与修改建议资料提供科室2.1.1有院内负责辖区妇幼健康业务质量管理的组织,院长为第一责任人。2.1.1.1有院内负责辖区妇幼健康业务质量管理的组织,院长为第一负责人。【C】1.有院内负责辖区妇幼健康业务质量管理的组织,人员构成包括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
22、务、健康教育、信息管理及相关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及职责,并落实。2.组织架构及职能分工体现决策、控制与执行三个层次;有组织构架图,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指定职能科室负责组织、协调、监督。【B】符合“C”,并院长在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中起领导作用。【A】符合“B”,并对辖区业务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持续改进管理质量,有证据表明成效显著。2.1.2职能部门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2.1.2.1职能部门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C】1.根据院长确定的重点工作,制定实施的具体措施与考核方案。2.有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的完整工作记录。【B】符合“C”,并1
23、.有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关键时段的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的监管。2.有季度通报、半年总结及年度评估报告。【A】符合“B”,并运用质量与安全指标、风险数据、重大质量缺陷等资料对辖区妇幼健康业务质量实施监控,持续改进有成效。2.1.3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负责人是本部门辖区业务管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相关任务。2.1.3.1“四大业务部”负责人是本部门辖区业务管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相关任务。【C】1. “四大业务部”均有辖区妇幼健康业务质量管理小组,业务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2.制定本业务部的质量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及监控重点。【B】符合“C”,并1.各业
24、务部主任掌握的关键质量指标至少包括:(1)高危孕产妇管理、高危儿专案管理、妇女两癌等重点人群管理;(2)技术指导频次、覆盖面等关键环节管理;(3)辖区业务数据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等质量控制管理。2.有季度通报、半年总结及年度评估报告。【A】符合“B”,并科室负责人、质控小组负责收集本科室质量与安全数据,运用PDCA原理及质量管理工具展示近两年管理成效的变化趋势。二、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自评情况与修改建议资料提供科室2.2.1贯彻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辖区业务管理相关规定。2.2.1.1执行相关部门有关辖区业务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等规定。【C】1. 各业务部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
25、政部门有关辖区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办法、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标准、业务指南等规定,按要求对辖区群体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与监督。2.有制度保证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符合“C”,并职能部门定期检查、总结分析、反馈相关规定执行情况,并持续改进。2.2.2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妇幼健康工作相关政策、规章制度、评估标准和工作方案等。2.2.2.1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的妇幼健康工作相关政策、规章制度、评估标准和工作方案等。【C】1. 有证据表明近两年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起草制定辖区内妇幼健康工作相关政策、规章制度、评估标准和工作方
26、案等。2.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近两年在重要政策出台前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报告有数据支撑,有分析,有建议。2.2.3制定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2.2.3.1制定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方案并实施,对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持续改进管理质量。【C】1.制定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落实责任部门。2.根据当年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妇幼健康工作的要点,明确年度质量管理的重点。3.制定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指标,定期进行考核。【B】符合“C”,并1.责任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及提出改进措施。2.考核工作记录完整。【A
27、】符合“B”,并职能部门对责任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2.2.3.2有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关键环节、关键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管理标准与措施。()【C】1.有辖区保健重点环节如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出生缺陷防控(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等)、孕产妇死亡评审、孕产妇危重症评审、新生儿死亡评审、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的转运及急救等的管理制度与措施,有重大节日、重点时段的管理措施,并落实。2.有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如高危孕产妇、危重孕产妇、高危儿童等的管理方案与措施,并落实。3.制度、方案、措施符合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关规定,且符合本区域实际。【B】符合“C”职能部
28、门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2.2.4开展妇幼健康政策和业务培训,适宜技术推广。2.2.4.1开展妇幼健康政策、规范、管理、技术及服务培训。【C】1.有妇幼健康相关政策、规范、管理、技术及服务培训的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并落实。2.每年组织对辖区内的产、儿科医护及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3.培训相关资料保存完整,有通知、课程表、签到薄、教案、班前班后问卷、音像资料、总结等,并整理成册。【B】符合“C”,并对培训工作有评估、有追踪,持续改进培训质量。【A】符合“B”,并职能部门对培训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并进行质量监督。2.2.4.2 适宜技术推广
29、。【C】1.制定辖区适宜技术推广的相关规划、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并落实。2.对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实施统一管理。【B】符合“C”,并适宜技术推广有重点,符合当地工作实际,针对性强。【A】符合“B”,并职能部门对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有追踪、有评估,持续改进推广质量。2.2.5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依法对出生医学证明进行业务管理。2.2.5.1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依法对出生医学证明进行业务管理。【C】1.设立专人负责日常事务性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各项管理制度齐全,并落实。2.受委托对辖区出生医学证明相关证件的订购、储存、发放、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名单、责任追究等情况等进行管理。3.严
30、格落实真伪鉴定、配发、保管工作要求和责任追究制度。4.签发、换发、补发等流程及印章管理符合国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5.对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工作及流程进行宣传。【B】符合“C”,并1.促进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电子化管理。2.按要求进行废证管理,废证率1%。【A】符合“B”,并辖区内未出现出生医学证明倒卖、转让、毁损、丢失等重大事件。三、妇幼健康服务网络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自评情况与修改建议资料提供科室2.3.1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健全辖区内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收集网络运行信息并进行分析。2.3.1.1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健全辖区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掌握网络运行状况。【C】1.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健全辖区
31、内妇幼健康服务网络,网络覆盖所有提供妇幼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2.掌握辖区内近3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情况、人员数量与构成、设备设施配置、服务内容、服务数量与质量等运营状况。3.定期召开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例会,例会主题明确,能够解决实际问题。【B】 符合“C”,并1.掌握辖区内提供妇科、产科、儿科、妇幼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名称、性质,及其人员数量与构成、设备设施、服务内容、服务数量与质量等情况。2.定期搜集妇幼健康服务网络运行信息并进行分析,形成报告。【A】符合“B”,并对辖区妇幼卫生资源配置进行专题调研,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2.
32、3.2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建立辖区内提供妇幼健康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并对其开展的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2.3.2.1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建立辖区内提供妇幼健康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C】1.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建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服务的分工协作机制,对健康问题管理、疾病管理、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协作规划或计划、实施方案、考核机制等。2.分工协作机制内容应涵盖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和妇女儿童基本医疗保健服务。3.协作机制应覆盖城乡基层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B】符合“C”,并定期调研分工协作机制运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反馈,
33、提出改进措施。【A】符合“B”,并有证据表明,近3年辖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逐年巩固,并得到加强。2.3.2.2对开展的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C】1.根据当地工作计划、有关实施方案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要求,及时完成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任务,年度频次与覆盖面达标。2.服务指导及质量控制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能够解决实际问题。3.档案资料分类管理,资料齐全。【B】符合“C”,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并落实。【A】符合“B”,并有证据表明本年度辖区妇幼卫生工作质量比上年度有所提高。2.3.3建立辖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转诊网络。2.3.3.1建立辖区
34、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转诊网络。【C】1.建立辖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转诊网络。明确网络中各级各类机构和人员的职责。2.建立转诊流程,包括急危重症的评估与分类、转运、交接、诊治及结果的跟踪反馈。3组建辖区救治专家库,建立工作制度。4.建立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急救电话,并向社会进行公布。【B】符合“C”,并对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转诊网络进行管理,包括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A】符合“B”,并对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转诊网络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工作质量。四、妇幼健康信息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自评情况与修改建议资料提供科室2.4.1有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科,建立信息
35、管理机制和辖区信息数据中心。2.4.1.1 成立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科。【C】1.有独立的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科,工作人员数量满足工作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2.科室工作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并落实。【B】符合“C”,并科主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从事信息管理相关工作年限5年以上,掌握妇幼健康信息工作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等知识。【A】符合“B”,并定期研究信息工作管理与质量,并持续改进。2.4.1.2建立辖区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工作规范保证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有辖区信息数据中心。【C】1.院主管领导在妇幼健康信息工作中起领导作用。2.建立辖区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工作机制,有信息网络机构和人员
36、名单,有妇幼健康信息工作制度、工作规范、标准等技术文件,且不低于国家有关规定。3.制定妇幼健康信息工作方案及信息工作流程,明确各级各类信息管理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合理。相关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掌握工作流程。4.定期对妇幼健康信息人员进行逐级培训,培训有计划、有重点、有经费保证。5.有辖区信息数据中心,对信息资料进行档案化管理。【B】符合“C”,并1.辖区内未接受培训的从事信息工作人员5%。2.信息填报正确、完整,上报及时达100%。【A】符合“B”,并1.辖区内未接受培训的从事信息工作人员1%。2.信息上报及时性、完整性在国家级相关考核连续3年满分。2.4.2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策略、安全手段、安全
37、环境及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妇幼健康信息安全。2.4.2.1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策略、安全手段、安全环境及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妇幼健康信息安全。【C】1.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制度、安全手段、安全环境及安全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2.建立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落实。【B】符合“C”,并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信息安全,找出影响信息安全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A】符合“B”,并连续3年无信息安全事件发生。2.4.3对妇幼健康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利用,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决策及妇幼健康服务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2.4.3.1对辖区妇幼健康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利用,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决策及妇幼健康服务的开展提供数据
38、支持。()【C】1.定期开展信息质量控制,分析辖区妇幼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2.定期分析辖区妇幼健康服务状况,进行需求分析。3.定期分析辖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状况,对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进行全面、动态监管。【B】符合“C”,并对辖区妇幼健康状况、服务状况、管理状况进行半年总结及年度报告,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A】符合“B”,并用近两年的证据表明,信息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政府采用。五、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自评情况与修改建议资料提供科室2.5.1有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部门,职责明确。2.5.1.1有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制定
39、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并完成。【C】1.有独立的健康教育科,有专人负责,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落实岗位人员。科室工作制度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并落实。2.制定院内、院外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并实施。【B】符合“C”,并1.健康教育科主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有5年以上健康教育工作经验。2.院主管领导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A】符合“B”,并定期研究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2.5.2制作并发放妇幼健康教育材料。2.5.2.1制作并发放妇幼健康教育材料。【C】1.制作妇幼健康教育材料,包括宣传画、宣传折页、影视光盘、日常用品标示标记等。2.健康教育材料具有普及性、科学性,针对性强,
40、易读易懂,便于群众接受。健康教育材料内容覆盖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3.发放健康教育材料,覆盖辖区相关妇幼健康服务机构。2.5.3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2.5.3.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落实并持续改进,记录完整。【C】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影视作品、平面媒体、微信、微博、网络等,每项活动均有计划,目的性强。2.建立妇幼健康咨询及服务热线电话,提供咨询服务。3.按要求完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健康教育任务。【B】符合“C”,并1.对每项重大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中的问题,提出改进
41、措施。2.定期统计分析咨询热线的热点问题,并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A】 符合“B”,并对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有持续改进活动质量的案例。2.5.3.2开设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将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等列入其常规教学内容。()【C】1.有孕妇学校,且面积30m2,配备有专用教学设备、宣传资料。2.定期开设孕妇学校课程,教学内容至少包括:(1)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心理卫生;(2)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正确选择;(3)母乳喂养及乳房护理;(4)孕产期高危症征与高危儿的自我识别(胎心、胎动等);(5)育儿知识。3.有师资及相关的宣教教材。4.孕妇学校开课每月不少于2期.【B】符合“C”,并1.有稳
42、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2.纳入产科质量和爱婴医院的管理内容。【A】符合“B”,职能管理部门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对孕妇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进行评价,持续改进教学质量。2.5.3.3开展保健院内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C】1.针对妇女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健康教育门诊服务(如妇女糖尿病、母乳喂养指导)。2.制定常见病健康教育常规,并落实。2.5.4建立辖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网及协作机制,提供辖区妇幼健康教育培训。2.5.4.1建立辖区内以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为依托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网及协作机制,提供辖区妇幼健康教育培训。【C】1.建立辖区内以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为依托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网,并与辖区内相关部门协作与交流,策划并组织开展辖区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2.定期进行辖区健康教育培训,资料完整。【B】符合“C”,并1.每年有不少于两次的辖区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2.定期对辖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评价,提出改进意见。2.5.5建立妇幼健康教育评价机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2.5.5.1建立妇幼健康教育评价机制,对健康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