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31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31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年级:姓名:- 10 -课时规范练31区域发展差异基础巩固(2020北京海淀二模)读图,完成12题。1.与甲地相比,乙地()A.年太阳辐射总量小B.正午太阳高度小C.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D.自转线速度小2.图中区域均为河流三角洲地区,其共同特征是()A.面积辽阔,人口众多B.地势低平,土层深厚C.水源充足,农业发达D.河网密布,流量稳定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34题。3.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B.中部为丘陵,东北和西南为平原C.山地为主,
2、中间高四周低D.东南地势起伏大,西北地势平缓4.该地区()A.甲地易发生山洪B.乙地为主要农作物种植区C.丙地利于游客露营D.丁地适宜开展攀岩运动能力提升“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松花江沿岸雾凇的真实写照。隆冬时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这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华在枝叶上的冰晶。读下图,完成56题。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附近的岸边最不可能出现雾凇的是()A.甲B.乙C.丙D.丁6.2007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对水库原有库区的影响是()A.蒸发、下渗增加B.土层厚度增加C.水体污染加剧D.植被覆
3、盖率提高(2020山东滨州三模)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是全球最干旱的区域之一。最近一组拍摄于敦煌沙漠边缘处的对比照片成为热点话题,这组照片显示该沙漠在一周内便长出嫩绿的幼苗,由此引发了西北地区是否“变湿变绿”的讨论。衡量一个地区的干湿变化,要综合考虑气温、降水、积雪量、潜在蒸发等诸多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西北地区气温的增幅超全球平均和我国东部区域,整体呈现出干旱化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图示意西北地区近几年干旱指数的变化,圆点及其大小表示干旱化发生区域及程度。据此完成78题。7.与南疆地区相比,北疆地区干旱化程度较小,主要是因为北疆地区()A.流域综合治理B.生态恢复
4、良好C.降水强度增加D.积雪融化量大8.这组引发“变湿变绿”讨论的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当地()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完成911题。9.甲地区与丙地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地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地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地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10.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
5、土壤肥沃,黑土广布11.乙地区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分界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B.C.D.雪压是指建筑物单位水平面积所能承受的积雪的重量。雪压的大小与积雪的深度和宽度有关,通常是建筑工程上计算雪载量的设计依据。下图为我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单位:kN/m2)(基本雪压是指50年一遇的最大雪压)。读图,完成1214题。12.我国东部雪压的分布由南向北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季风B.水汽C.地形D.洋流13.伊宁的基本雪压明显大于喀什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洋较近B.纬度较高C.位于迎风坡D.海拔较高14.为减
6、少积雪对建筑物的危害,可减少建筑物顶部的()A.坡度B.粗糙度C.厚度D.面积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厄瓜多尔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面积25.6万平方千米,东、西部多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中部气候温和。下图为厄瓜多尔水系、城市、铁路分布示意图。(1)描述厄瓜多尔的铁路分布特征。(2)简要分析厄瓜多尔中部相对东、西部气候温和的主要原因。(3)判断厄瓜多尔河川径流总量的东、西部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说明自然环境特征对厄瓜多尔城市分布的影响。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
7、观。下面左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阿拉斯加“醉树”景观图片。(1)分析左图中N地比Q地气温高的主要原因。(2)推断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出现“醉树”景观的自然原因。(3)说明“醉树”的增多对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课时规范练31区域发展差异12.1.C2.B第1题,从甲、乙的纬度可知,甲地纬度高,乙地纬度低。乙地日照总时间长,年太阳辐射总量大,A项错误。乙地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自转线速度大,B、D两项错误。乙地纬度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C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甲地由于纬度高,气候严寒,人口稀少,A项错误。由于两地都处于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B项正确。甲地由于气候严寒,热量不
8、足,农业不发达,C项错误。乙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有明显季节性,水量季节变化大,甲地河流有结冰期,流量不稳定,D项错误。故选B项。34.3.B4.D第3题,由图中等高线及海拔判断,图示地区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中部海拔大于200米,为丘陵,东北和西南为平原。B项正确。第4题,甲地海拔较高,等高线稀疏,地势较平坦,不易发生山洪;乙地海拔较高,不是农作物的最佳种植区;丙地位于河流附近,不利于游客宿营;丁地有一陡崖,可开展攀岩运动。D项正确。56.5.D6.D第5题,分析材料可知,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是雾凇。因此要形成雾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充足的水汽,二是较低的气温。冬季该区域气温普遍
9、偏低,只要有足够的水汽就可以形成雾凇;水温较低的区域蒸发较弱,水汽较少,不利于雾凇的形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丁地水温最低,D项正确。第6题,大坝拆除后,原有库区水体面积减少,蒸发、下渗应减弱,A项错误;泥沙沉积减弱,土层厚度应变薄,B项错误;大坝拆除后,水体流动性增强,水体污染减轻,C项错误;大坝拆除后,水库原有库区不再被水淹没,利于植被生长,原来库区的植被覆盖率提高,D项正确。78.7.D8.B第7题,与南疆地区相比,北疆地区气候更湿润,降水较均匀,降水强度较小,降水总量较大,冬季降雪较多,积雪融化量大,故C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显示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良好的信息,A、B两项错误。故
10、选D项。第8题,这组照片显示该沙漠在一周内便长出嫩绿的幼苗,说明此时当地水热较充足,因此最有可能是夏季,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项。911.9.B10.A11.D第9题,甲、丙两地区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和山东省。山东省纬度低于黑龙江省,热量条件较黑龙江省充足。B项正确。第10题,三个地区都是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A项正确。丙地区人口稠密,B项错误;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项错误;只有黑龙江黑土广布,D项错误。第11题,乙地区中的山脉是贺兰山,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错误;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1214.12.A13.C14.B第12题,东部雪压总体上
11、南小北大,主要是因为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雪压较小;北方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雪压较大,A项正确。第13题,伊宁位于伊犁河谷,伊犁河谷开口朝西,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冬季降雪较多,雪压较大;喀什西面是帕米尔高原,位于西风的背风坡,冬季降雪较少,雪压较小。C项正确。第14题,减少建筑物顶部的粗糙度,积雪容易滑落,可以减少对建筑物的危害,B项正确。坡度越小,积雪越不容易下滑,A项错误。屋顶厚度、面积大小与屋顶积雪是否容易下滑无关,C、D两项错误。15.答案:(1)特征:线路较少,密度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铁路网;中部铁路主要穿过高山、高原地区(河流源地);铁路多与海港城市相连;最长铁路两
12、端呈东西走向,中段呈南北走向。(2)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东、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中部地区海拔高,气候较凉爽温和(且气温年变化小)。(3)差异:东部总量大于西部。原因:东部流域面积大于西部;东部为信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部;东部河流密度大于西部。(4)中部山地、高原海拔高,气候温和,使得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东、西部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城市分布较少(稀疏);河流较多,水源丰富,部分城市沿河分布;西部临海,交通便利,多个城市沿海分布。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厄瓜多尔铁路线较少,密度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铁路网;结合图中的河流流向、国界线可看出中部铁路主要穿过高山、高
13、原地区;从图中可看出铁路多与海港城市相连;最长铁路两端呈东西走向,中段呈南北走向。第(2)题,从图中看,厄瓜多尔中部河流向两侧流,可判断出中部地区比东、西两侧海拔高,气候温和,东、西两侧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第(3)题,河川径流总量受河流流量、流域面积影响。图中东、西两侧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较多,但东部地区又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更多,河流流量更大;从图中看,东部流域面积、河流密度大于西部地区,东部河川径流总量比西部大。第(4)题,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河流等。从图中看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因此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温和的中部山地、高原地区,
14、东、西部城市分布较少;图中部分城市沿河分布,河流可为城市供水;西部临海,交通便利,多个城市沿海分布。16.答案:(1)周围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且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沿岸暖流流经,有增温作用。(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当地永久性冻土层消融,低洼地易积水,土质松软;再加上白桦、黑云杉根系较浅,树木容易倒伏。(3)有利:“醉树”景观增加了当地的旅游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居民旅游收入增加。倒下的树木可能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燃料和建材来源。不利:树木倒伏造成野生动物的栖息范围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质量降低。解析:第(1)题,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及洋流等。读图可知,两地都临海,纬度差异不
15、大,所以应考虑地形和洋流因素。N位于半岛南部,周围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且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有增温作用;Q地在半岛西部沿海,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大。第(2)题,“醉树”景观是因为树根不稳,树木倒伏。阿拉斯加北部纬度高,地势低洼,有多年冻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永久性冻土层消融,低洼地易积水,土质松软;再加上白桦、黑云杉根系较浅,树木容易倒伏,形成“醉树”景观。第(3)题,“醉树”的增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预警,对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从特色景观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说明,可分利和弊两方面说明。有利影响:“醉树”景观增加了当地的旅游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居民旅游收入增加;倒下的树木可能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燃料和建材来源。不利影响:树木倒伏会造成野生动物的栖息范围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质量降低。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