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江 苏 省 通 源 工 程 项 目 咨 询 中 心目 录第 1 章 项目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11.2 报告编制依据. 第2 章 项目建设的必性. 2.1 适应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2 适应芜湖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 2.3 适应芜湖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 2.4 适应芜湖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9第3 章 市场需求分析. 3.1 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预测. 3.2 休闲观光农业市场预测. 3.3 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17第4 章 项目建设条件. 4.1 项目区现状. 194.2 项目区资源条件分析. 204.3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
2、本情况. 20第5 章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5.1 建设目标. 225.2 建设地点和范围. 5.3 建设内容. 235.4 实施计划. 375.5 支持环节 . 5.6 组织形式. 40第6 章 环境保护. 6.1 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6.2 环境保护主要原则. 436.3 环境保护的规划措施. 44第7 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 467.2 资金筹措. 52第8 章 投资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538.2 生态效益. 538.3 社会效益. 54第9 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 9.1 技术风险及规避. 9.2 市场风险及规避. 9.3 自然灾害风险及规避. 第10
3、章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5710.2 建议. 57第 1 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建设项目(2)项目承担单位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雪康(3)项目负责人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雪康(4)项目主管单位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政府(5)项目编制单位江苏省通源工程项目咨询中心(6)项目监管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农业委员会(7)项目建设地点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行春村,青弋江大堤以西、以北,镇区中心道路以南,010 县道以东区域。(8)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划总规模为4022 亩,其中,一期(核心区)是规划区中心区域,位于香叶大道两侧,面
4、积约550 亩;二期是核心区以北区域,面积约1482 亩;三期是核心区以南区域,面积约1990 亩。项目区按照“四个一千亩”(即千亩菜园、千亩养殖园、千亩粮油区、千亩果园和观光休闲园)进行总体规划,目标是建成集生产、试验、示范、观光、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规划总投资9072.7 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072.7 万元,争取政府农业项目支持1000 万元,争取银行信贷3000 万元。(10)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规划期限为5 年(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分3期实施。1.2 报告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5、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农业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芜湖生态市发展规划(20032020);芜湖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2015);安徽省及芜湖市农业及农村工作会议有关文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中国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
6、0.1-4)第 2 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适应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现代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低耗、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同步提高,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它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特别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立足
7、当代,放眼未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为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复合体系,它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保持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之目的,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现代生态农业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切实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
8、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
9、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在当前农业面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农业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工业“三废”污染、农业自身污染比较严重,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信任度不高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农业自然资源,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省和生态市的重要内容。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模式,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为亿万农民所乐于接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已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国家决策部门、各级政府和企业
10、间达成共识。现代生态农业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农业及乡村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宗旨一致,但现代生态农业更注重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功能。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建设项目的内涵定位,就是发展高效的现代生态农业,完全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方向。2.2 适应芜湖市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在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 年远景展望的通知(芜政200670 号)等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芜湖的发展定位:一是芜湖融入长三角目标为长三角城市群中资源环境优越的大型综合性二级城市;二是芜湖定位为皖江城镇带的核心城市。计划到202
11、0 年,市域人口达357 万人,其中城市人口规模2020 年达到195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80%(平均每年提高1.7 个百分点)。为了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芜湖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编制了20062015年芜湖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芜湖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体现都市特色的现代农业,是配置于大都市空域内的现代农业,既有现代农业的一般性,又有满足都市特色,功能多元扩展的特殊要求,突出地表现为建立在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高新技术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以良种化,机械化,设施化,工厂化等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以及农业生产布局区
12、域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生产过程专业化,生产管理企业化,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农业生态环境友好化,农民文化素质知识化等现代农业特征,同时也赋予现代农业为满足大都市城市定位,资源禀赋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发展要求,而使农业原有功能由生产性拓展到生态性、社会性、生活性等多个方面,使农业成为城市产业体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义不仅是为城市提供生、鲜、加工产品等经济生产功能,更具有保护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为市民提供绿色观光休闲场所的功能。都市农业的形态
13、是: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景观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在规划建设时就确立了“科技立园、品牌兴园、观光富园、创意旺园、生态护园”的理念,始终遵循了芜湖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精神,完全适应芜湖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要求。科技立园即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项目,引领和推动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示范带动和农业科普教育功能,努力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品牌兴园以绿色农业为特色,注重农产品质量建设,品牌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走以质量求特色,以品牌促发展的路子。观光富园围绕
14、满足旅客“观”(景观优美)、“验”(体验活动)、“食”(生态餐饮)、“礼”(特色礼品)等方面的要求,来规划农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意旺园充分发挥农业的综合功能,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和艺术农业,不断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品位,进而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生态护园要求所有的农业生产项目都必须做到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保持美丽田园风光的有机统一,主打生态牌,以天然氧吧和生态餐饮来营造芜湖后花园和生态餐厅的品牌效应,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规划区的可持续发展。2.3 适应芜湖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芜湖的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人均用于休
15、闲旅游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休闲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规划建设一个集现代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生态餐饮、农产品交易、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示范园。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除了具有生产性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功能以外,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2.4 适应芜湖市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
16、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由于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影响,芜湖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快速发展的芜湖市部格局相比较,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需重点提高农业结构、生产水平、物质装备、科技贡献、农民组织化和知识化程度,打造著名品牌;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农业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条件,提高农业科技支撑力生产潜能,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等。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建设项目,将按照传统与现代结合、农业与旅游结合、开发与保护结合的思路进行建设,科学规划,循环利用,从第一产业功能着手,重点发展农业的第三产业功能,从生产功能入手,重点发展农业的
17、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的发展思路,打造芜湖市南大门有机生态圈,本地丰富的特色资源得到加强,实施特色化、标准化种植养殖,生产出高品质的健康绿色农产品,刺激生态消费,拓宽城乡就业渠道,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增加农民多元收入,使乡风民情更加文明,使村容村貌更加美化。总之,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芜湖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示范基地、农业先进科技的试验示范基地、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基地、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基地,进而有力地促进和带动芜湖市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第 3 章 市场需求分析3.1 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预测我国绿色食品工程自 1990 年出台后,就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
18、大力支持,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发展绿色食品的基本理念,一是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增进消费者健康;二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的具体体现,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二十年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伴随中国农村改革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进程,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依托环境和资源优势,不断发展产品规模,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快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保护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
19、示范带动作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市场巨大且具潜力的有机食品消费需求,为中国绿色食品的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此外,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同世界上90 多个国家和地区、500 多个相关组织建立了联系,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绿色食品的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绿色食品近年出口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50 %以上。据报道,2010 年,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526 家,产品6437 个,分别比2009 年同期增长6.4和3.9。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6391 家,产品总数为16748 个,分别比2009 年同期增长5.1和4.4。新认证有机食品
20、企业372 家,比2009 年增长7.9。全国有效使用有机产品标志企业1202 家,产品5598 个,分别比2009 年增长19.8和13.0。至去年底,全国有340 个单位创建了479 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 亿多亩,带动农户1686 万个,对接龙头企业1256 家,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在8.4 亿元以上。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据市场调查,部分大中城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已分别达到83和78。这充分体现了绿色食品整体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绿色食品流通贸易蕴藏的巨大商机,以及绿色食品优质优价的
21、市场效应。安全与健康方面的考虑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生长激素等,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食品安全事件时有曝光,饮食安全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镇居民消费者中的白领一族出于自身与家人的健康,是购买品质可靠的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主力军。根据2010 年芜湖市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芜湖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9 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消费支出10182 元,比上年增长7.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057 元,比上年增长22.2。2010 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0 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22、,增幅为近12 年来最高。分区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6.24亿元,增长21.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79.60 亿元,增长22.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2.81 亿元,增长21.2;其他行业零售额0.79 亿元,增长12.0。通过上述数据清楚地看到,芜湖市居民的收益在不断增加,用于改善自身生活状况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加,对品质可靠的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消费也将迅速增长。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的规划建设思路是,通过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绿色农业为特色,注重农产品质量建设、品牌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走以产品创效益、以质量求特色、以品牌促发展的
23、路子,适应芜湖“城乡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及不断富裕起来的芜湖市民对优质农产品需求越来越高的大方向。3.2 休闲观光农业市场预测2003 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决策,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并要求沿江城市群马芜铜宣理应成为安徽接受东部地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安徽奋力崛起的先锋。芜湖市是安徽省最发达地区之一,服务业发展程度高,旅游资源丰富且相对比较集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旅游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因而吸引了大量的省内外游客,旅游收入在全省占有较大比重,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市场之一。我国长三角地区国内旅游人数在持续增长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旅游收入占据了全国的80%以上,从乡村旅游
24、在长三角地区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无论是经济收益还是就业规模,都在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中实现着提高和突破。如紧临芜湖市的江苏南京市7个郊县2007 年农家乐专业户已达107 家;乡村旅游总收入高达46.2亿元,同比增长30%;南京市郊县农民因旅游实现人均增收27 元,提前完成了旅游农业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5 元的目标。据调查数据分析预测,到2010 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业将实现每年新增农村旅游直接就业35 万人,间接就业150 万人,农民就业机会大增。在资源分布上,长三角地区是全国乡村旅游景点最为密集,形式最为多样的区域。各地正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资源合理依托、高效的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园是以
25、农业为基础,以农村特有的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资源,从事观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消遣性生态旅游活动,利用规划地有利的自然条件通过规划设计建成各种活动场所,如风景游览、水面垂钓、鲜果采摘、狩猎捕捞、农村风俗体验等活动来吸引游客,带动城郊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业观光项目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产业,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虽然农业观光在国外发展已久,但是在我国却刚刚初具规模。农业观光的出现,不仅给乡镇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更加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多元发展。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普遍、持续的增加,以及实行每周5 天工作制以来,普通工薪阶层也有了近距离旅游的动机
26、和需求,随着乡村道路的升级改造,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城市上班族在周末走出城市、进行乡村旅游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事情。以个体业主、部分政府官员、企业家、中、高级职业经理人、IT 行业技术人员、外企洋打工、垄断型行业的职工及部分科研人员等为代表的高端客户,主要以工作接待消费、商务会议型消费、差旅考察型消费等形式进行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乡村的绿色、生态的环境和餐饮场所,招待客户、家人出游、朋友联络感情,在出游形式上,以自驾车为主,要求有宽敞的停车场地,对餐饮的期望值较高,希望乡村有特色产品,他们喜欢猎奇、尝新、赶潮流,对价格不太敏感,甚至高价对其还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虽占整个人口比例的相对数不大,但
27、绝对数非常可观,消费潜力巨大。以芜湖市内工薪阶层为代表的中高端客户,主要以家庭和朋友出游和自驾车出游为主,许多家长愿意在节假日带孩子到有特色的乡村去旅游,使他们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他们消费适中,喜爱参与性强的产品项目,如民族节庆、地方民俗活动、农事体验、科普知识学习、互动等等。安徽省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开始于上世纪80 年代,并于9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旅游开发扶贫工作,涌现出黄山翡翠新村、颍上八里河等一批典型。经过20 多年的努力,全省乡村旅游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安徽省有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7 个,居全国第二。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名单中,安徽有四处。全省有14 个省级旅游经济强
28、县、21 个最佳旅游乡镇、50 个优秀旅游乡镇和124 家省级“农家乐”示范点。省旅游局统计数字显示, 80%的游客都是在进行乡村旅游,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步伐近几年开始加快,2007 年全省旅游接待的7955 万多人次中, 2009 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就达1646.7 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50.97亿元,乡村旅游新增吸纳就业83320 人。目前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较为出色的地区有黟县、石台县大演乡、颖上县迪沟镇和肥西县三岗村。2007 年黟县县级财政收入的28%,地方税收的36%,重要景区(点)农民收入的67%都来自于旅游业。石台县大演乡2008 年共接待游客16.2 万人次,乡村
29、旅游综合收入180 万元,旅游收入占全乡生产总值的36.7%。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其核心区(一期)就是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生态体验、农家度假(农家乐)于一体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区充分利用现代生态农业的“四生”(生产、生活、生态、生物)功能,以打造芜湖市民的“后花园”为目标,围绕满足旅客“观”(景观优美)、“验”(体验活动)、“食”(生态餐饮)、 “礼”(特色礼品)等方面的要求,来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整合各项资源,拓展农业功能;园区内所有的农业生产项目都要求做到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美丽田园风光的有机统一
30、,以“天然氧吧”和“生态餐饮”来营造园区的生态品牌效应。这些理念、思路和做法,既有利于实现资源循环化利用和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3.3 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分析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思路和途径:一是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二是错位竞争,差别发展;三是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四科技文化,引领发展。(1)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安排功能分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节约土地、运行成本和项目投资,使土地资源和其他公共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2)
31、错位竞争,差别发展大多数农业生态园选择的是“规模化、观光化、高投入”的发展战略,普遍存在着投入成本高,人造景观偏重的现象。本项目采用错位竞争、差别发展战略,在尽多地保持自然田园风光的同时,走“生态产品为主、兼顾休闲观光”的特色化发展之路。(3)服务城乡,统筹发展项目区紧邻芜湖市区,规划应合理优化配置农村与城市优势资源,促进城乡交流,发挥项目区农业的产业优势,给城市居民提供安全食品、观光休闲等服务,使项目区成为市民生活值得依赖、能够依赖的“后花园”,同时帮助方村百姓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做贡献。(4)科技文化,引领发展引进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为芜湖市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带头示范和
32、科技支撑的作用,打造园区农业品牌,从而带动周边区域乃至沿江周边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充分利用项目区地处千年方村圩和百年老街的优势,挖掘和主打文化牌,大力提升园区品位。遵循和坚持上述思路和原则,可以为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第 4 章 项目建设条件4.1 项目区现状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行春村。2010 年8 月,根据政府规划,将原隶属于芜湖县方村镇正式划入镜湖区行政区划,更名方村街道。方村街道辖三连圩和埭南圩两个万亩圩口,总面积63.2 平方公里,现有12 个村委会和2 个居委会,耕地5.5 万亩,人口4.2 万人。
33、三连圩最早于北宋徽宗年间建圩,古称方春,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埭南圩于清代由7 圩联成。方村境内村级道路与水利设施比较完善,截止2010 年8 月底,方村街道实现当年财政收入5200 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48 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7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1 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800 元。行春村位于方村街道南路,紧靠青弋江,西与花园村接壤,北与旗杆村毗邻,东邻六郎镇,南与陶辛镇隔河相望,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15000)亩,内辖30 个村民组、1118 户、人口4383 人。全村耕地面积4191 亩(含复垦),可养水面1280 亩,是方村街道第二大
34、村。以传统的粮、油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盛产大米、油料、大豆等农产品和鱼、虾、珍珠等水产品,尤其是水产品中青虾养殖和幼蚌繁育已初具规模,逐渐成为特色产业。村级砂石路5.3公里, 4.5 公里原村级水泥路,村级小学一座;农村电网完成了改造,通了程控电话;完成了村改水改厕。4.2 项目区资源条件分析(1)区位交通资源项目区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行春村,属于芜湖市近郊,距离芜湖市中心约20 公里,距离合肥、南京等省会城市约140-150公里。方村境内的湾石路、荆十路、连心路以及兴建的芜太路、村村通工程等构成了境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村级水泥路面总里程达66.5 公里。市11 路公交车和县18 路
35、公交车直达方村集镇。项目区东面紧临的青弋江大堤上有两个渡口和一个粮食码头,水路交通十分便捷。(2)气候与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 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 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 天。紧临长江支流的青弋江,具有天然的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项目区的农民具有传统的粮、油种植及鱼、虾、珍珠等水产养殖的经验与技术,并为本项目的今后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4.3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实体,2010 年9 月正式成立。公司所在地位于安徽省芜湖
36、市镜湖区方村街道香叶大道东。公司注册资金1000 万元人民币,拥有正式员工25 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 名。第 5 章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5.1 项目建设目标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发展方向,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投入”发展思路,以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作为支撑,通过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加大生产要素投入、引进示范先进科技、应用现代经营模式等措施,探索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模式,带动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城乡资源交流,提高农民多元收入。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建设目标是:通过5 年的努力,把香叶生态
37、园打造成国内知名、安徽领先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创意农业实验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成为芜湖市民的“后花园”。5.2 建设地点和范围地点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行春村内,青弋江大堤以西以北,镇区中心公路以南,010 县道以东的方形平原圩区地块,总规模为4022 亩。GPS:南至江堤3111.348,11828.300;北3112.446,11828.174。图5-1 生态园总体规划分区图5.3 建设内容项目总体规划为“一园四区三中心”。“一园”即一个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位于香叶大道两侧,为一期建设项目;“四区”即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精品水果生产示范
38、区、特种养殖示范区和优质粮油生产示范区;“三中心”即休闲游乐中心、产品展销中心和园区管理中心。图 5-2 生态园总体规划示意图(1)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包括入口景观园(12 亩)、蔬菜生产观光园(125 亩)、果品生产观光园(218 亩)、创意稻作园(150 亩)、高科技农业园(31.5亩) 和生态养殖园(1 亩)等5 个园区和1 个农家乐会所(4.5 亩)。图5-3 生态园一期规划示意图入口景观园位于整个园区的主入口区,占地12 亩,包括入口处、生态停车场和迎宾广场等部分。入口景观园以展示苏州园林元素为特色,在体现园区特质的同时,满足观光景观、车辆停放、人流集散、游客服务、产品展销等功能。入口
39、处主入口大门一侧布置景观石,标刻香叶生态园的名称和标志,另一侧配植高大的四季常青乔木和设置管理用房,中央为游客进出通道。生态停车场位于入口处的左侧。整个停车场种植常绿的乔木给予遮荫,非硬化的地面用耐踏绿草铺就,不同车位间用不同植物分隔,使停放的车辆掩荫在绿色的“车库”中,尽显生态、自然的丰姿。迎宾广场以常绿景观林和四季花卉为游客集散与休憩提供开阔的休闲空间,周边种植适量的遮荫树,进行景观设计,设置适量的休息座椅。创意稻作园位于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入口区以东,规划面积为146 亩。该区域以示范应用优良水稻品种和展示生态稻作科技(如稻鸭共作技术、生态植保技术、节水稻作技术等)为主题,以创意稻作(五彩米
40、等)、艺术稻作(稻田彩画等)为特色,在生产提供绿色有机大米产品的同时,示范优良水稻品种,展现创意稻作技艺的魅力,宣传企业文化,吸引市民前来观光。蔬菜生产观光园位于香叶大道以北、星城大道以西的区域,面积为125 亩。包括连栋大棚23.3 亩,单体大棚45.6 亩,露地蔬菜55.9 亩。蔬菜生产观光园的建设将努力体现以下特点:一是确保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示范应用先进蔬菜生产技术,确保生产提供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二是强化观光特色。蔬菜类型繁多、品种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各异,非常具有观光价值。如观赏茄果类中最著名的是观赏辣椒,其品种多样,常见栽培的有辣椒、小米辣椒、五彩椒
41、、灯笼椒、象牙椒、指天椒等,其它品种有非洲红茄、人参果等;观赏甘蓝中最常见栽培的为羽衣甘蓝,其它品种还有抱子甘蓝、球茎甘蓝、红孔雀、白孔雀等;三是开拓农事体验功能。如可充分利用现代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的特点,在露地蔬菜区设置特菜野菜种植采摘园,让市民参与马兰头、马齿苋、香椿、苋菜、荠菜等野菜的种植和采集。果品生产观光园果品生产观光园按照“观田园风光、尝自然鲜果、展生态科技、创人间仙境”的思路进行系统规划,包括葡萄园(52 亩)、枇杷园(41 亩)、梨园(48 亩)、桃园(77 亩)。果品生产观光园的建设将努力体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四季主题。由不同季节的新鲜果品,组成丰富的果园观光休闲采摘主题
42、和形成主干道独特桃梨花海观赏景点,既可观赏又能自主采摘品尝,在强化园区优质果品生产功能的同时,兼顾园区的农业观光体验功能;二是突出景观效益。由围绕香叶水韵小区的桃树林形成桃花源景观,创建人间仙境的居住氛围;三是突出立体种养。在果园内实施林禽复合种养技术示范,应用“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类型,建立果园复合生态系统,在枇杷园和梨园内按一定规模养鸡,鸡粪是优质肥料,可提高果园中土壤的肥力,减少肥料投资。由于鸡群喜欢啄食小昆虫,因而能捕食大量地面和果树茎部害虫,以及这些害虫的蛹和卵,从而使果园害虫大大减少,减少了用药量,农药残留机会少。加之果园内食料来源丰富,鸡群可捕食多种昆虫活食,还可采食青草等,即节省
43、了饲料,又起到果园除草的作用,还增强鸡群体质,减少疾病发生。这样,果品和鸡肉、禽蛋等内,农药、化肥残留的有害成分降低到了最低限量。因此,既可向游客提供绿色、安全、质量好、售价高的农产品,又可充分发挥园区生态科技农业的科普示范作用;四是突出参与性。如在各类果园中设立业主VIP果树认养区,让业主认领部分果树,参与果树的养护和管理,以满足现代都市人群回归自然的需求,同时可以打造香叶水韵的新亮点。高科技农业园在香叶大道以北、星城大道以东规划建设一个占地31.5 亩的高科技农业园。该园采用智能温室模式设计建设,以展示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生物农业、物联网农业和感知农业为亮点,充分体现农业的观光和科普功能。生态养殖园在葡萄园东南角辟出1 亩左右的用地,规划建设一个香猪发酵床养殖园。发酵床养殖是一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可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规划生态养殖园的目的,一是展示生态养殖技术,二是为园区提供优质安全有机肥,三是为园内农家乐会所提供优质安全并富有特色的餐饮肉品。农家乐将香叶水韵西边两个现有的池塘改造成景观水面,在其西面建设3000m2 的农家乐和1000 m2 的停车场一个,满足一期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开业后游客的餐饮需求。农家乐餐馆建议采用四合院的风格,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