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阶段检测新人教版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阶段检测新人教版年级:姓名:- 10 -阶段滚动检测(二)(第二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小题为单选,68小题为多选)1.(2021曲靖模拟)在学校的绿化带上发现一个鸟窝静止搁在三根树杈之间。若鸟窝的质量为 m,与三根树杈均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则()A.三根树杈对鸟窝的合力大小等于mgB.鸟窝所受重力与鸟窝对树杈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鸟窝与树杈之间一定只有弹力的作用D.树杈对鸟窝的弹力指向鸟窝的重心【解析】选A。由力的平衡知识可知,三根树杈对
2、鸟窝的合力大小等于mg,故选项A正确;鸟窝所受重力作用在鸟窝上,而鸟窝对树杈的力是作用在树杈上,两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B错误;鸟窝与树杈之间也可能存在摩擦力的作用,故选项C错误;树杈对鸟窝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树枝方向,不一定指向鸟窝的重心,故选项D错误。2.(2021昭通模拟)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机械臂受到的摩擦力方
3、向竖直向上D.若铁夹水平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解析】选B。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f=mg,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选项A错误,B正确;机械臂受到的摩擦力和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机械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C错误;铁夹水平移动,小球竖直方向的合力仍然为零,即摩擦力大小仍然等于重力,故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小车A,其质量为mA2.0 kg,小车上放一个物体B,其质量为mB1.0 kg。如图甲所示,给B一个水平推力F,当F增大到稍大于3.0 N时,A、B开始
4、相对滑动。如果撤去F,对A施加一水平推力F,如图乙所示,要使A、B不相对滑动,则F的最大值Fmax为()A.2.0 NB3.0 NC6.0 N D9.0 N【解析】选C。根据题图甲所示,设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fmax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B整体有F(mAmB)a,对A有FfmaxmAa,代入数据解得Ffmax2.0 N。根据题图乙所示情况,设A、B刚开始滑动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以B为研究对象有FfmaxmBa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max(mAmB)a代入数据解得Fmax6.0 N。故C正确。【加固训练】如图所示, A、B两物块叠放在一
5、起,放在光滑地面上,已知A、B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物块间粗糙。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F2先后分别作用在A、B物块上,物块A、B均不发生相对运动,则F1、F2的最大值之比为()A.11B.MmC.mMD.m(m+M)【解析】选B。F1作用在A物块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1=(M+m)a1。设A、B物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对B物块,则有Ff=ma1。F2作用在B物块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2=(M+m)a2。对A物块,则有Ff=Ma2,联立解得:F1、F2的最大值之比为F1F2=Mm,选项B正确。4(2021昆明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硬质面字典A对称放在硬质面的书本B上,将书本B的一端缓
6、慢抬高至字典刚要滑动,此时书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对A的作用力为零BB的一个侧面对A的弹力为mg cos CB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为mg sin DA受到3个力的作用【解析】选C。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A的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B的一个侧面对A的弹力Nmg cos ,故B错误;A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B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f合mg sin ,故C正确;A处于静止状态,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重力,书本B两侧对A的两个支持力,B书两侧对A的两个摩擦力,共5个力,故D错误。5.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C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B,使A
7、、B、C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AB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B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DC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解析】选D。三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均为零。以B为研究对象, B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拉力F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C对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C有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C对A没有摩擦力作用,否则A受力不平衡,不可能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C也没有摩擦力作用,故B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C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则C对地面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故C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
8、加固训练】如图所示,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B.石块b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选A。整体分析可知,c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则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A正确,C错误;b受到重力、c对b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以及a对b的摩擦力、c对b的摩擦力,共5个力作用,B错误;石块b对a的支持力属于弹力的性质,a受到的重力属于重力的性质,两个力性质不相同,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性质相同, D错误。6.如图所示,带有
9、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有()A小球对斜劈的压力保持不变B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增大C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先增大再减小D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逐渐增大【解析】选B、D。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细线的拉力T增加,支持力N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斜面的压力也减小,故A错误、B正确;对球和滑块整体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N,杆的支持力N,拉力F,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
10、条件,有:水平方向:NN sin ,竖直方向:FN cos G总,由于N减小,故N减小,F增加,故C错误、D正确。【总结提升】(1)隔离小球,图解法分析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对小球支持力N的变化;(2)整体研究小球和滑块,解析法分析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和拉力F的变化。7如图所示,A、B、C三个物块重力均为100 N,小球P重40 N,作用在物块B上的水平力F20 N,整个系统静止,不计绳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C受6个力作用BA和B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CB和C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DC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是40 N【解析】选A、C。水平绳子对C的拉力F1GP40 N;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
11、,C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20 N,则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20 N,向左,那么桌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也为20 N,向左,C受重力、B对C的压力、桌面对C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桌面对C的摩擦力、B对C的摩擦力,共受6个力,故本题选A、C。8(xt2图象)(2021大同模拟)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为2 m/s2B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为2 mC第2 s内的位移是2 mD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解析】选A、B。根据图象得质点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式为xt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xv0tat2,得质点的初速度
12、为0,加速度为a2 m/s2,且加速度恒定不变,选项A正确;因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 m/s2,根据xaT2,可知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为2 m,选项B正确;根据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式xt2知,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为1 m,质点在前2 s内的位移为4 m,则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是3 m,选项C错误;质点在前3 s内的位移为9 m,则质点在第3 s内的位移为x3(3222) m5 m,平均速度为5 m/s,选项D错误。二、实验题(12分)9.小莉和她的同学结合图示的方法,利用简易实验器材:一把刻度尺,一质量为m300 g 的重物,测量自己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网
13、上获取的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头发能承受的拉力随年龄而变化:20岁组,头发能承受的拉力最大,平均约1.72 N;30岁组,平均约1.50 N)实验步骤如下:水平固定刻度尺;用手指尖紧捏住头发丝两端,用直尺测量出两手指尖之间的头发丝长度L50.00 cm;重物挂在头发丝上,两手缓慢沿刻度尺水平移动,直至头发丝恰好被拉断;从刻度尺上读出两手指尖之间的距离d30.00 cm。(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挂钩光滑且质量不计)。由以上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头发丝的最大拉力的表达式F_(用以上物理量符号表示);利用所测数据可求得最大拉力为_N(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正常范围。【解析】根据读数可
14、知L50.00 cm,则说明最小分度应为1 mm;设头发与刻度尺之间的夹角为,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cos 头发与绳子的结点处受力平衡,设头发的拉力为F,得:2F sin mg联立得:F代入数据得:F1.88 N答案:1 mm1.88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10(18分)(2021济南模拟)在竖直墙壁的左侧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棱长为a、质量M1 kg的正方体ABCD,在墙壁和正方体之间放置一半径R1 m、质量为m的光滑球,正方体和球均保持静止,如图所示。球的球心为O,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正方体的边长aR,正方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15、 m/s2,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若45,m1 kg,竖直墙壁对球的弹力是多大?(2)改变正方体到墙壁之间的距离,当正方体的右侧面AB到墙壁的距离小于某个值L时,则无论球的质量是多少,球和正方体都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且球没有掉落地面,请问这个距离的值L是多少?【解析】(1)以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小球受力平衡,墙壁对球的弹力N2mg tan 10 N(2)以正方体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重力(Mm)g和地面的支持力FN,水平方向受墙壁的弹力N2和地面的摩擦力Ff,根据平衡条件有FN(Mm)g,N2mg tan Ff且FfFN,得tan 无论球的质量是多少都必须满足以上条件
16、,则tan 即30故LRRsin30R1.5 m答案:(1)10 N(2)1.5 m11(22分)如图所示,将倾角30、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用一根轻质细绳跨过两个光滑的、半径很小的滑轮连接甲、乙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把甲物体放在斜面上且细绳与斜面平行,把乙物体悬在空中,并使细绳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60。开始时甲、乙均静止。现同时释放甲、乙两物体,乙物体将在竖直平面内往返运动,测得绳长OA为l0.5 m,当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甲物体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动,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m1 kg,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乙物体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
17、大小以及所受的拉力大小;(2)甲物体的质量以及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3)斜面与甲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得,mgl(1cos )mv2代入数据,则v m/s,F1mg,则F1mg10 N1 N20 N;(2)物体摆到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F120 N,物体摆到最高点时有:mg cos F25 N,对甲物体有:F1fmm甲g sin ,F2fmm甲g sin ,联立两式解得:fm7.5 N,m甲2.5 kg;(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有fmm甲g cos ,所以0.35。答案:(1) m/s20 N(2)2.5 kg7.5 N(3)0.3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