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1单选题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故A项正确;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项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声体的振幅不一样,响度不同,故C项错误;D编钟的结构和材料与其它乐器不同,所以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发出
2、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项错误。故选A。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够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太小C歌唱演员“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D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其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不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故B错误;C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周围的观众都能听到他的歌声,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D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大,它发出声音的响
3、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C。3、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204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34m/sD汽车的速度约为30.9m/s答案:B解析:A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t1=340m/s0.6
4、s2=102m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t2=340m/s0.4s2=68m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s2=102m-68m=34m汽车行驶34m所用的时间t=t-t1+t2=1s-0.3s+0.2s=0.9s汽车的车速为v=st=34m0.9s37.8m/s 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5、答案:D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和方位判断昆虫的位置,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
6、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答案:D解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石B倒车雷达CB超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答案:A解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A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B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声
7、呐探测鱼群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A是次声波B是超声波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传播不需要介质答案:C解析: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的频率在人耳可接收范围,不是超声或次声,且可以在空气中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到人耳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如图,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答案:B解析:D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
8、次数,根据题意知道,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说明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鼓小,故D错误;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由于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鼓小,所以甲鼓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故B正确;AC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根据题意,不能判断两鼓的振幅,故不能判断响度,故AC不符合题意。故选B。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9、,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答案:C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D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A用
10、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A错误;B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C正确;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错误。故选C。计算题11、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时,是利用回声的原理。如图所示,当探测船到达探测海面时,由船上的发声仪器发出声音,在6s后,接收到回声,请求出此处海的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答案:4500m解析:解:由v=st可知s=vt=1500m/s6s=9000m海洋深度h=s2=9000m2=450
11、0m答:此处海的深度是4500m。12、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2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答案:34m解析: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即声音具有反射的特征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2s听到回声,则声音在人与井底间传播了一个来回,根据s=vt计算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为:s=vt2=340m/s0.22s=34m点睛:要特别注意利用声音测量深度时,声音发出到接收传播了一个来回,所以枯井的深度为传播路程的一半,当然也可以按时间的一半来计算深度13、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的静止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
12、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此时船离悬崖多远?答案:340m解析: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2s的距离为s总=vt=340m/s2s=680m船离悬崖的距离为s=12s总=12680m=340m答:此时船离悬崖340m。14、一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行驶时发现前方有一山崖,当司机发现前方有个山崖时开始鸣笛,过了3s 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声的传播速度为:v声=340m/s)(1)听到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距离;(2)刚开始鸣笛时轿车与山崖的距离。答案:(1)60m;(2)540m解析:解:(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车=72km/h=20m
13、/s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车= v车t=20m/s3s=60m(2)声音通过的距离S声音=v声音t=340m/s3s=1020m由题意可知,刚开始鸣笛时轿车与山崖的距离为s=s车+s声音2=60m+1020m2=540m答:(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60m。(2)刚开始鸣笛时轿车与山崖的距离为540m。15、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其下潜的速度为20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0s时悬停,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1)收到信息时距海底的距离;(2)此海域的深度;(3)“奋斗者”号还需多长时间潜
14、到海底。答案:(1)8880m;(2)10120m;(3)444s解析:解:(1)如图,由题意可知,在A点发射超声波,在B点收到信息。由速度公式得s2=v1t2=20m/s12s=240ms声=v声t2=1500m/s12s=18000m由题得s2+2s3=s声s3=12(s声-s2)=1218000m-240m=8880m(2)根据题意可知s1=v1t1=20m/s50s=1000ms=s1+s2+s3=1000m+240m+8880m=10120m(3)根据题意可知t3=s3v1=8880m20m/s=444s答:(1)收到信息时距离海底8880m;(2)此海域的深度为10120m;(3)“奋斗者”号还需444s潜到海底。12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