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267.48KB ,
资源ID:2164130      下载积分:3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1641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郑州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精题训练.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郑州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精题训练.docx

1、郑州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精题训练1单选题1、学习减数分裂一课后,某同学写下了下面四句话,其中错误的是()A我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中来自爸爸的和来自妈妈的一样多B我体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4个DNA分子C我弟弟体细胞内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不都相同D我和弟弟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不完全一样答案:B分析:1.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

2、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样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A、其细胞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A正确;B、体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2个DNA分子,复制后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有4个DNA分子,B错误;C、其弟弟细胞内的一对性染色体的大小不同,即X与Y,C正确;D、我和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但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他们细胞内的染色体不完全一样,D正确。故选B。2、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雌

3、雄果蝇都表现为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F1,F2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B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的遗传表现为自由组合D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所以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子二代中白眼只有雄果蝇,说明是伴X遗传。子二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XBY,则亲本为XBXBXbY。A、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均是红眼,所以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

4、A正确;B、F2中红眼白眼=31,说明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但眼色基因与性别决定基因都在性染色体上,因此眼色和性别的遗传不表现为自由组合,C错误;D、在F2中只有雄果蝇出现白眼性状,白眼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D正确。故选C。3、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可能存在多种遗传方式B若-2为纯合子,则-3是杂合子C若-2为纯合子,可推测-5为杂合子D若-2和-3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答案: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

5、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A、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B、若-2为纯合子,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3是杂合子,B正确;C、若-2为纯合子,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法推测-5为杂合子,C错误;D、假设该病由Aa基因控制,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为aa,-3为Aa,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为Aa和-3aa,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D正确。故选C。4、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

6、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3和6的基因型不同C若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D若3和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答案:C分析:根据233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A/a;根据题意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由于甲病有女患者,故为伴X遗传病,又因为3患甲病,而1正常,故可以确定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B/b。根据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可知a基因概率为1/16,A基因频率为15/16,则AA=15/1615/16=225/256,Aa=21/1615/16=30/256。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

7、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B、根据3同时患甲病和乙病可知,3的基因型为AaXbXb,根据4患乙病可知,6为AaXbXb,二者基因型相同,B错误;C、根据3同时患甲病和乙病可知,2和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则1为1/3AAXBXb或2/3AaXBXb,正常男性XbY乙病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二者婚配的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32/171/4=1/51,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51=50/51,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2,故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0/511/2=25/51,C正确;D、3的基因型为aaXBXb,4甲病的基因型为Xb

8、Y,乙病相关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为AA的概率为1-2/17=15/17,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171/2=1/17,患甲病的概率为1/2,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1/2=1/34,D错误。故选C。小提示:本题易错点在于很多考生容易把乙病当成伴Y遗传病,在分析遗传系谱图时,要把所有患有相同疾病的个体统一分析,准确判断。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患者),父子患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患者),母女患病为伴性。5、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含

9、的遗传信息都相同B姐妹染色单体来自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自我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的细胞。姐妹染色单体是指间期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个单体,姐妹染色单体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可能是相同基因,也有可能是等位基因,如A和a,等位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是不同的,A错误;B、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会进行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粒连接着

10、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B正确;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故选B。6、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H(h)、R(r)表示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B基因突变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同时出现H、h基因C细胞正常分裂,含有HhRr基因组成的细胞可能是极体D该细胞最终形成含有Hr基因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答案:C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发生了互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图中

11、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同时出现H、h基因,B错误;C、细胞正常分裂,若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Hhrr,则极体基因型为HhRr,C正确;D、若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HhRr,则该细胞最终形成含有Hr基因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4,;若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Hhrr,则该细胞最终形成含有Hr基因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2,D错误。故选C。7、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

12、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

13、: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都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错误;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1-(1-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B错误;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1-(1-a)2(a为致病基因频率),C错误;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故选D。小提示:8、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因此Y染色体上含有与X染色体对应的全部基因,而X染色体上不具备与Y染

14、色体所对应的全部基因C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的,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摩尔根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但所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答案:B分析:一般同源染色体上的对应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性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二者大小不同,存在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具有同源区段,同源区段的对应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但各自具有一部分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存在着二者特有的基因,B错误;C、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实了这

15、一假说,C正确;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可能等位基因,它们所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B。9、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显著的特征是()A染色体进行复制B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C有纺锤丝的牵引D着丝点分裂答案:B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间期都要进行染色体复制,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B正确;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期都形成纺锤体,C错误;D、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错误。故选B。10、我国科学家通过刺激雌鼠甲的卵细胞有丝分裂,培养了卵生胚胎干细胞,然后

16、修改该细胞的基因,使这些细胞具备精子的功能,最后将这些细胞注入雌鼠乙的卵细胞,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两个“母亲”的小鼠。已知小鼠有20对染色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得到的子代都是雌性B该方法繁殖产生的小鼠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C正常情况下,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D正常情况下,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四分之一的细胞质答案:D分析: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A、所得到的子代只有性染色体X,所以都为雌性,A正确;B、该方法未经过减数分裂,所得到的小鼠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B

17、正确;C、正常情况下,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正确;D、由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故每个卵细胞维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四分之一以上的细胞质,D错误。故选D。11、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

18、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B、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故选B。小提示

19、:要注意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虽然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12、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染色体变异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

20、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从图中看出一个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DT,Dt,dT和dt四种精子,而正常的减数分裂只能产生四个两种类型的精子,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精子。故选B。小提示: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结合图中四个细胞的基因型进行分析。13、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21、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答案:B分析: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是均和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等;并且生殖细胞中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细胞新陈代谢必需的酶的基因在每个细胞中均得到表达。2.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3.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

22、体。A、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B、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C、不同的细胞里面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生殖细胞也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也需表达,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错误。D、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D错误。故选B。14、

23、图1是某家族关于高度近视(HLA基因控制,用H、h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已知2是红绿色盲(用B、b表示)患者。欲对3进行产前诊断,对家族部分成员H、h基因所在的DNA分子进行了酶切、电泳等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基因型是HhXBXB或HhXBXbB2与3的体细胞中一定含有高度近视致病基因C根据电泳结果可推得C为致病基因的酶切片段D高度近视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图1:由于1和2不近视,而2近视,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说明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两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4、A、2近视且有患色盲的父亲,其基因型为hhXBXb,1表现正常,基因型为H_XBY,故其正常女儿1的基因型为HhXBXB或HhXBXb,A正确;B、2的父亲为高度近视,基因型为hh,所以2一定携带高度近视的致病基因,3近视,4不近视,根据电泳图可知,B对应区段为近视的致病基因,3的电泳图也含有B片段,故3的体细胞中一定也含有高度近视致病基因,B正确;C、根据B项分析可知,B为高度近视致病基因片段,C错误;D、高度近视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者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C。15、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

25、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C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D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答案:D分析:分析题文: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即自然界中不存在XbXb的个体。A、如果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母本只能产生XB的配子,父本产生的Xb致死,因此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配子,后代全为XBY,宽叶雄

26、株,A错误;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宽叶,雌性亲本只产生一种XB的配子,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B错误;C、若后代全为雄株,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两种配子,基因型分别是XB、Xb,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C错误;D、若后代性别比为1:1,说明没有雄配子致死现象,所以父本应该是XBY,且雌性后代全部是宽叶;而后代中宽叶个体占3/4,说明有窄叶

27、后代,则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D正确。故选D。多选题16、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某器官中处于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的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该动物的细胞最多有四个染色体组B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含4个四分体C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D丙细胞通过分裂产生两个基因型相同的卵细胞答案:AC分析:据图可知:甲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乙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离的后期;丙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质非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

28、、该动物为二倍体动物,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目也加倍,因此该动物的细胞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B、甲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现象,即联会,因此处于减数分裂前期,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含有2个四分体,B错误;C、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最终导致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正确;D、丙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通过分裂产生两个基因型相同的较大的卵细胞和较小的极体,D错误。故选AC。17、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色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等位基因B/b仅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D能抑制色素的合成

29、,当基因D存在时表现为非芦花,基因d没有此效应。两只纯合的非芦花鸡交配,F1全为非芦花鸡。F1的雄雄鸡自由交配,F2中芦花鸡占3/16(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题中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Zb、DDZBWCF2的芦花鸡中的雄性:雌性=1:2DF1中雌雄非芦花鸡共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答案:BC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鸡的染色体为ZW,雄鸡的染色体为ZZ,题中F1全为非芦花鸡,且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后代中出现芦花鸡,可推断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故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Z-和ddZBW。A、分析题意可知,B/b

30、仅位于Z染色体上,而D和d位于常染色体,故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若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ZB、ddZbW,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BW、DdZBZb,可推后代芦花鸡的比例为1/4(1/4+1/2)=3/16符合题意;若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W、ddZbZb,则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BZb、DdZbW,可推后代芦花鸡的比例为1/4(1/4+1/4)=1/8,与题意不符,B错误;C、F2的芦花鸡中,基因型有ddZBZB、ddZBZb和ddZBW,各个基因型所占比例均为1/16,故芦花鸡中的雌雄比例为雄鸡:雌鸡=2:1,C错误;D、结合B分

31、析可知,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BW、DdZBZb,共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D正确。故选BC。18、某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控制眼色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所得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杂交实验实验结果P:红眼()X白眼()F1紫眼()、红眼()F1紫眼()X红眼()F2:紫眼:红眼:白眼=3:3:2A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Y、BBXaXaBF1紫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CF2中紫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B基因的频率为1/3DF2中红眼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紫眼果蝇答案:A

32、BC分析:红眼雌性亲本含有A基因不含有B基因,白眼雄性亲本不含有A基因,又F1紫眼雌蝇同时含有A和B基因,则白眼雄性亲本含有B基因,根据F1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结合题意叙述,两个纯系亲本杂交,所得F1中雌雄个体再相互交配得F2,推断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F1代中会出现紫眼雌果蝇AaXBXb、红眼雄果蝇AaXbY,F2中紫眼:红眼:白眼=3:3:2。A、红眼雌性亲本含有A基因不含有B基因,白眼雄性亲本不含有A基因,又F1紫眼雌蝇同时含有A和B基因,则白眼雄性亲本含有B基因,根据F1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推断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

33、aaXBY、AAXbXb,A错误;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得出F1中紫眼的基因型是AaXBXb,B错误;C、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它们之间自由交配,只考虑B、b基因,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子代中B基因频率为(2+1+1)(2+2+1+1)=2/3,C错误;D、F2中红眼果蝇一定不含B基因,因此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紫眼果蝇,D正确。故选ABC。19、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该昆虫幼虫的正常体壁(D)对油质体壁(d)为显性。一对正常

34、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雌性正常体壁油质体壁11。已知d基因使卵细胞致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B雄性亲本为纯合子,F1中有部分个体只能产生雌性后代C油质体壁性状只能出现在雌性个体中,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D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31答案:BD分析:题意分析,正常体壁(D)对油质体壁(d)为显性。一对正常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雌性正常体壁油质体壁=11,说明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ZDZd、ZDW。A、正常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雌

35、性正常体壁油质体壁=11,说明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A正确;B、由分析可知,亲本正常体壁雌性与正常体壁雄性的基因型为ZDW、ZDZd,雄性亲本为杂合子,B错误;C、由于d基因使卵细胞致死,即群体中没有Zd类型的卵细胞,因此群体中不可能出现油质体壁ZdZd,C正确;D、题中F1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dWZDW=11,由于基因d使卵细胞致死,所以群体中卵细胞的基因型和比例为ZDW=12,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21,D错误。故选BD。20、果蝇(2n=8)某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将其置于普通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

36、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数部分曲线变化,下列关于BC段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表示减数分裂,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B若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占1/2C若表示有丝分裂,细胞中每个核DNA都有1条链被标记D若表示有丝分裂,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和2条Y染色体答案:CD分析: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如卵原细胞,成为初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另一个较小

37、的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小的为第二极体,卵细胞即雌配子。A、BC段染色体组数加倍,应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最开始,每条染色体的DNA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先进行有丝分裂后,每条染色体的DNA只有一条链均被32p标记;然后进行减数分裂,直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只有一半染色体的一条链被32p标记,具有放射性,A错误;B、根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各自形成一条染色体,随机前往细胞两极,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形成两个精细胞,其中两个子细胞均可被标记或只有一个细胞被标记。故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

38、子代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占1或1/2或3/4,B错误;C、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若为有丝分裂,BC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每个核DNA中都有一条链被标记,C正确;D、果蝇为XY型生物,其中雄果蝇性染色体为XY。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若为有丝分裂,BC段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和2条Y染色体,D正确。故选CD。21、下表表示高等哺乳动物体内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的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相关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理过程甲乙丙丁染色体组数2121122422相关描述性激素作用细胞膜功能体现遗传信息不变功能趋向专门化A甲过程中既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又发生着丝点的分裂B乙过程

39、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丙过程中核膜核仁周期性消失和重建D丁过程中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细胞分化答案:ABC分析:卵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组的变化分别为242和2121,染色体组的变化为12说明精细胞和卵细胞进行了受精融合形成受精卵。A、甲过程为减数分裂,此过程存在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又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A正确;B、乙过程染色体组的变化为12,为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正确;C、丙过程染色体组的变化分别为242,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周期性消失和重建,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重建,C正确;D、丁过程染色

40、体组数目不变,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D错误。故选ABC。22、科学家布里吉斯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也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父本、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均发生了基因突变B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C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

41、体D可对子代红眼雄、白眼雌果蝇体细胞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探究原因答案:BCD分析:根据题意,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产生的子代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异常的白眼雌果蝇和异常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wXwY和XWO,结合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可知,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wXwY)应该是亲本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X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的基因型为XwXw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基因型为Y)结合形成了受

42、精卵;而异常的红眼雄果蝇(XWO)应该是亲本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X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基因型为XW)结合形成了受精卵。这种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化产生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A、根据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此种变异由于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B正确;C、由题目分析,异常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WO,所以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C正确;D、可对子代红眼雄、白眼雌果蝇体细胞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

43、数目来探究原因,D正确。故选BCD。23、果蝇的红眼与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有眼与无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A/a与B/b不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无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无眼雄果蝇=6:2:3:3:2。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BA/a与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红眼雄果蝇测交子代中红眼占1/2DF2红眼雌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有四种答案:ABD分析:分析题意,分别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雌/雄果蝇中:有眼:无眼=3:1

44、,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有眼与无眼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A/a位于常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均为Aa;有眼雌果蝇均为红眼,有眼雄果蝇红眼、白眼均有,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与白眼的遗传与性别有关,由于题干已知“A/a与B/b不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因此B/b位于X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A、由分析可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A正确;B、由分析可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故A/a与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F1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F1红眼雄果蝇测交(AaXBYaaXbXb)子代中红眼(Aa

45、XBXb)占1/21/2=1/4,C错误;D、F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AaXBXB,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有四种,D正确。故选ABD。24、某家族患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1),然后对1.2.3.2的这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了不同的条带(图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条带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条带代表乙病的致病基因C对III1的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所得的条带应该是和D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4与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46、答案:A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3号和4号个体不患甲病,而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病是伴性遗传,图中1,1.4.1是乙病患者,结合1的电泳条带可知,是两种病的致病基因,3患甲病,对比1的电泳条带可知为甲病致病基因,则为乙病的致病基因,根据I4患乙病,2未患乙病,说明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题意“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可知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母病子必病”,而该家系中I4患病,2未患病,由此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B、2不患甲病而3患甲病,因此电泳带谱中,条带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中2.3和2均不患乙病,因此条带表示乙病的显性致病基因,B正确;C、由图可知,两病皆患的I1的带谱含有的条带为和,3患甲病,说明条带为甲病致病基因(假设用a表示),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