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阜师范大学2016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编号 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毕 业 论 文 题 目 陶潜田园诗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差异 成 绩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李绍芹 学号 工作单位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类别 文学类 二0 年 月 日摘 要 陶潜田园诗和王维山水田园诗都在当时的诗坛上居于显著的代表性地位,但由于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同,因此二者所表现出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影响就各有千秋。很多论者认为陶潜是“田园诗人的开山鼻祖”,是“平民文学的代表”。其后,不少诗人纷纷仿效继学陶诗,至诗歌巅峰时代的唐代,闪烁着熠熠光芒的田园诗派,已成为这个时期诗坛不可或缺的
2、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王维应是突出的一位,“他运用诗歌、绘画、音乐等全部的艺术手段来创作山水田园诗,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因此说,陶潜田园诗和王维山水田园诗分别在东晋和盛唐时期的诗坛上树起了一面旗帜。但是,由于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诗歌内容及其表现手法之异,因此其诗歌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亦有不同的表现。本文着重就此进行粗略的比较。 关键词 王维 陶潜 田园诗 差异目录一,从二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环境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二,从诗歌描摹的内容、表现手法和形式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三,从诗歌塑造的意境、表现的思想内容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 参考文献致谢一、生活经历和时代环境对二者诗
3、歌的影响差异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位作家或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都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作品。陶潜生活在东晋时代,政治腐败,门阀制度发展到了极致,门阀势力占据了高官要职,寒门庶族的人才遭到了排挤和压抑。当时,司马道子、元显等人专权,王国宝乱政,王恭、殷仲堪起兵,桓玄夺位,刘裕势力兴起,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陶潜的曾祖父陶侃虽曾因功取得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到了陶潜一代,家世已经败落。他自幼生活在农村,家乡浔阳的田园山水把他养大,到了二十九岁才出仕,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镇军、县令等卑官微职,使他无法施展“大济苍生”的壮志;而人在官场,又身不由己,还要强
4、装欢颜,迎进送出,与那些庸官俗吏周旋,“志意多所耻”,他对官场感到彻底失望。在仕途上不得志,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陶潜继而怀念和向往未仕以前的田园生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遂决心归隐,在田园间生活二十余年,直到终老。正因为他的家世已经衰落,他归隐田园后,接触田父野老,议论桑麻种植,还必须时刻为自己的生活计谋,否则就会饥寒交迫,加上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以他亲自参加了生产劳动,亲身体验了劳动带来的愉悦和艰辛。诗歌是心灵的反映,田园美景、诗人热爱劳动的心迹、诗人的活动、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就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他的田园诗中。王维的经历与陶潜相比,就大为不同。他二十一岁及进士第,做大乐丞,因伶
5、人舞黄狮遭贬,后回长安,得到提拔,任右拾遗,累迁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朝廷命官;在“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所获逼为伪官;肃宗回京,他又一度被贬,最后还是升至尚书右丞,直到终生。尽管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那样的社会动荡,在宦海里几度沉浮,但基本上是一生为官。他的家庭亦与他人不同:据旧唐书中的王维传记载,其母“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详,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其“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尝荤血,晚年常斋,不衣文彩”。母亲和兄弟都潜心念佛,这种实实在在的信佛氛围一直伴随着王维成长,耳濡目染,他的思想上深深地烙上了佛学的印记。开元十七年,未满三十的王维正式在道光禅师门
6、下“十年座下,俯伏受教”(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他“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之王维传)。从二者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陶潜无法施展抱负的愤懑不平与王维相比,尤为强烈,即使归隐田园,也时刻不忘忧国忧民。王维因佛老思想崇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有非无,有即是无”,加上坎坷仕途,参破红尘,求心静、求超脱的思想有甚于陶潜;他追求顿悟,向往空灵,从某种程度上说,近于消极颓废。陶潜和王维的一切生活经历在他们的田园诗中折射出来,因此,他们的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情绪也就出现明显的差异。二、从诗歌描摹的内容、表现手法和形式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王维田园诗和陶潜田园诗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农村田
7、园山水、农村生活,但也略有差异。在陶潜约三十首田园诗中,多半是作者躬耕生活的所见所闻,田园之美,人民之艰辛,生活之艰辛,观察非常仔细。他从平凡的景物中和日常生活中抓住最具特征的事物予以描绘,并且饱蘸浓厚的思想感情,自己的影子始终行走在自己的诗行里。比如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作者种豆南山下,晨出晚归,夕露沾衣,心愿无违。在这首诗中,每个整句前,几乎都可以加上一个“我”字,也就是说,读此诗,我们的眼前总是闪动着作者的踪影,作者就是诗中描述动作的施事者。又如和郭主簿(其一)中诗句:“凯风因时来,
8、回飙开我襟”,“舂秫作美酒,酒熟我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等。翻开陶潜诗集,这种用“吾、余、我”表达作者“行踪”的诗句随处可拾,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组诗里,而在他的田园诗里表现得尤为明显。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与陶潜田园诗相比,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大幅度地扩充。他从田园中跳出来,放眼山水,以画入诗,以诗作画。尽管如此,但是在他的二十余首山水田园诗中,除了在极少的一二首诗里可以寻到作者的影子外(如酬诸士见过中写道:“晨往东皋,草露未稀,暮看烟火,负担来归”),在其余的多数诗作中,只能发现他是一个庄园主式的旁观者,欣赏田园环境之美,描写农民自由恬静平安的生活以及人们繁忙的劳动场景。与陶诗恰恰相反,在他的
9、山水田园诗里,“我、余、吾”之类的字眼十分罕见,没有自我形象、自我行为、主观意图及情感表现。比如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年牧童,倚杖候荆扉。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最后两句“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使一个旁观的第三者的形象跃然纸上。王维离开官场,短暂隐居田间,毕竟缺乏对劳动生活的切身体验,他的田园诗创作自然在无形中受到限制。因此,岘佣说诗评价:“摩诘五言古,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故其人清贵,盖山泽间仪态,非山泽间性情也。”从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要比他们在诗歌内容上的差异大得多。陶潜一生致力于组诗创
10、作,且以五言见长;他的田园诗几乎都以组诗的形式出现。王诗则长短皆备,均有传世吟唱之作,其后期诗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辋川集绝句,如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而其长诗山居秋暝、春中田园作、渭川田家等更是久传不衰。陶潜虽是杰出的田园诗人,但陶诗中真正写景的句子并不多;他坚决反对“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的绮丽雕饰的诗风,尽可能地使用清新、质朴的口语以及白描写意的手法,风格平淡、冲和、自然,景中见情,情中见理,相互交融;作者态度十分鲜明,富于启发性。他的移居(其二)写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记,
11、力耕不吾欺。诗中语言浅显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只要是稍读诗书的人,都能准确理解,被其中“和睦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景所感染。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则常以工笔画的手法进行摹像,客观地刻画出田园山川之形、之色、之声,目之所及,笔之所至,处处写实;所写之实均笼罩在“虚静”之下,读之悟之,心情悄悄地接受感染。其语言比陶诗讲究,朴素之中不乏鲜艳明亮的色彩。他的名作山居秋暝八句诗中,前四句全是写实景;空山、新雨、凉风、明月、苍松、清泉、石头、竹林、浣女、莲叶、渔舟,无不具体可触,历历在目。“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可以说,画意与诗情相结合,应该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最大特色。另外,
12、王维努力学习陶诗,沈德潜说诗晬语说他得陶诗之清腴风格,我认为表现得最为显眼的是渭川田家学归园田居,田家前两句化用陶诗有会而作的小序,偶然作(其二)总的基调是学止酒等,他并非照搬照抄,而是消化吸收,创新求变,把山水物色引入他的田园诗,使诗歌增添了不少美感。然而,贺贻孙曾说“唐人诗近陶者,如储、王、孟、柳、韦诸人,独一段真率处,终不及陶”。可见,王诗在“真率”一面与陶诗相比,远远不及。三、从诗歌塑造的意境、表现的思想内容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陶潜和王维的生活经历对于各自田园诗的影响完全不同。纵观二者的每一首田园诗,其中所塑造的意境、所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大不相同,思想价值也相去甚远。先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13、他的大多数山水田园诗创作于中年之后,或因张九龄罢相而被贬之后,或因安禄山逼迫作伪官之后,或隐居辋川之时,他已笃信于禅宗,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充满了禅意,甚至可以说,是他对佛教的实践体验。他在饭覆釜山僧中明确地说:“一生寂为乐,此身闲有余”。可见,他是有意将自己一生的烦恼痛苦消除泯灭在佛教这个精神世界和幽静的山水田园之中。胡应麟说王维的辋川诸作“字字入禅”,读后使人“名言两忘,色相俱泯”。不妨来看他的几首山水田园诗:如木兰柴:“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北垞(cha):“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逶迤南端水,明灭青林端。”等等,王维在通过观照自然景物,表现出深邃的“色空一如
14、”的思想。又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自然清新、幽静,已入玄妙境界,作者对自然界的体验已经深入到宗教的层次。王维所描摹的山水田园,应该说,就是一种最佳的参禅诵经的环境。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任用自然的态度不仅表现为一种基本的情调,而且常有明确的自觉追求,如偶然作六首(其四)即对“陶潜任天真”、“酣歌归五柳”的生活态度赞美和羡慕;田园乐中更是以“桃花源里人家”、“五柳先生对门”自况。仕途的坎坷和信佛的执著,王维面对生活似乎并不是积极地应对,而是借“穷则独善其身”的儒
15、家信念消极地回避,这从他的诗中诸多的“关门”的意象中可以得到佐证。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归嵩山作:“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辋川作:“东皋春草色,惆怅闭柴扉”等。他的“闭门”不仅在“归来”、“落晖”之时,而且也有白天,可见“闭门”意在避世。就是王维自己也在酬张少府中承认:“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他“绝尘绝世”的思想和态度,决定了他的山水田园诗中的田园,虽然有意显示与官场不同,但只能寄托自己幽独情怀,很难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疾苦。有学者甚至认为“他的诗歌是一个亦官亦隐的佛教徒的忏悔和独语”。(3)陶潜与王维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他并未一生仕官,二是他崇奉儒学而非佛教,
16、三是他亲自参加劳动,四是他退隐后积极生活,时刻不忘世事。他的田园诗中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归园田居:“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和郭主簿二首:“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移居二首:“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等等。有生产劳动,有家居生活,有邻里交往,宁静而安详,和睦而惬意,准确地说,陶潜的田园诗的意境就是劳动和生活的环境,与官场鲜明对立,比王诗的“参禅的环境”更富有朝气。与王诗相比,陶诗之中同样写出了自然风物之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天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云无心以出岫,鸟倦
17、飞而知返”无论是桃李榆柳,还是飞鸟云彩,在陶潜看来,都能带来美的享受,令人流连忘返。重要的是,陶诗中充分展示了乡村农夫之间那种有别于官场相互倾轧的真诚而纯朴的人情之美,而王诗表现得极少。比如陶诗移居(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尽显他们之间的融洽和睦;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描述农夫不约而至,与作者同饮的情景。即使在陶潜穷困潦倒、难以度日的时候,邻居也毫无偏见,立即予以接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引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陶诗对生活的艰辛刻画得也十分具体:“躬亲未曾替,
18、寒馁常糟糠”;“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这些是俸禄有加、衣食无忧的王维一生无法体验的。由于陶潜决意离开官场,并投入耕作之中,并非王维那样若即若离,所以他能够不以躬耕为耻,不以仕进为荣,他的田园诗充分反映了他的“以农为本”的思想,大胆否定了以农为耻、不劳而食的传统观念,对农民予以赞扬和肯定。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实际上表明他对“忧道不忧贫”不再相信,而以“长勤”为志。而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也是一个以农为乐的世界!陶潜归隐却不消沉,他的讴歌田园、赞美劳动的田园诗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参考文献:(1) 李华:陶渊明新论,北京师
19、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2) 钟优民:陶渊明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 吴云:陶渊明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等第 10 页 共 8 页致谢 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也快接近尾声了。岁月如梭,我四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这让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从开始选题到顺利论文完成,有不知多少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数的帮助。在此,我向热心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目 录第一章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 项目编制的依据11.3 肺宁系列产品的国内外现状21.4产业关联度分析31.5项目的市场分析4第二章 项目前期
20、的技术基础82.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发工作82.3产品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第三章 建设方案233.1建设规模233.2 建设内容233.3产品工艺技术233.5产品质量标准293.6 土建工程373.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9第四章 建设内容、地点414.1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414.2 建设地点414.3外部配套情况44第五章 环境保护、消防、节能465.1 环境保护465.2消防495.3节能50第六章 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526.1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526.2 公用工程54第七章 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567.1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567.2建设期管理56第八章 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及概况578.1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578.2 企业财务经济状况588.3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59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29.1 项目计算期629.2 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及参数629.3 投资估算629.4 资金筹措649.5 贷款偿还64第十章 财务评价6510.1财务评价依据6510.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6510.3利润总额及分配6610.4盈利能力分析6610.5不确定分析6610.6财务评价结论68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分析,效益分析6911.1 风险分析6911.2 效益分析70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