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知识点总结(超全) 1 单选题 1、如表为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三种模式,下列选项中,组织的先后顺序与表中完全一致的是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A.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B.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D.欧洲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A 解析: 据所学可知,欧盟的成立基本实现了关税、货币、市
2、场、司法统一,是目前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区域内基本实现了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而亚太经合组织属于政府间的论坛组织,区域内遵循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首创的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集团,与材料模式任何一项都不符,排除B项;亚太经合组织属于政府间的论坛组织,区域内遵循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未实现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的统一,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首创的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集团,与材料模式任何一项都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下图是U型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
3、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曲线表明 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建任重道远 B.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左上角 C.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中游 D.国际产业的分工趋于良性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中的曲线表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主要把持了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而且获取了超额的利润,位居产业链中游的其他国家利润微薄,说明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新秩序的重建任重道远,A项正确;根据图片材料可知,发达国家占据左上角和右上角,发展中国家占据中游,排除B、C项;材料图片反映了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的现象,没有体现国际产业的分工趋于良性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小提示
4、 3、2017年以来,美国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伊核协议、《中程核力量条约》等国际组织或协议。这表明美国 A.企图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B.大力推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C.实施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D.背离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潮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先后退出了一系列国际组织或协议,表明美国背离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潮流,D项正确;美国的退出一系列国际组织或协议,不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不能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贸易自由化,更不是多边主义的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4、下图是2018年7月刊登在《中国日报》上
5、的一幅漫画,名为《开火》。对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 A.美国利用武力对外进行扩张B.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损人害己 C.美国坚守贸易自由主义D.美国经济发展遭遇巨大挫折 答案:B 解析: 据图示内容可知,世界经济就是行驶在大洋上的一艘货船,在船上开火最终会对货船造成破坏,从而使货船有沉没的风险,说明美国的贸易政策最终会损人害己,B项正确;美国是在对世界经济造成破坏,并不是对外扩张,排除A项;美国坚守的是贸易保护政策,而非贸易自由主义,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世界经济造成的破坏,并不是美国经济遭受巨大挫折,排除D项。故选B项。 5、下图反映 A.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
6、球化深入发展 B.两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C.世界银行在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中力不从心 D.发展中国家过份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答案:A 解析: 通过观察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代即两极格局解体后,先后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性金融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占GDP的比重都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世界经济特别是金融联系加强,经济全球化在深入发展,A项正确;仅有债务占GDP比重情况的变化,不能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排除B项;帮助成员国解决债务、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非世界银行的职责,排除C项;材料中的两条曲
7、线说明,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更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排除D项。故选A项。 6、有学者在书中写道,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跨国公司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和经营,打破了地域限制,使经济无国界形成。据此可知,该学者 A.强调了全球化过程中的消极作用B.揭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C.批评了当前存在的反全球化思潮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跨国公司推动世界贸易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故该学者揭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
8、弊,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不是批评了当前存在的反全球化思潮,也不是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排除CD项。故选B项。 7、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9年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GDP总额中占比为42.6%.发达国家占比为57.4%.而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GDP占比为59.2%,发达国家占比则为40.8%,这一变化表明 A.全球经济发展全面提速B.第三世界国家之间联系加强 C.国际贸易环境明显改善D.世界经济格局呈现渐变态势 答案:D 解析: 据题意可知,在世界GDP总额中,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在增加,而发达国家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体现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说明世
9、界经济格局呈现渐变的态势,D项正确;材料分析的不是不同经济体在世界GDP总额中比重的变化,不能说明全球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联系加强,排除A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体现“明显改善”,排除C项。故选D项。 8、自2015年3月12日英国公开表达想要加入亚投行的意向后,在近一个月时间里,累计有德、法、意,荷、卢等17个欧洲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出现“欧洲选择‘拥抱’亚投行”的现象。这反映出( )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B.全球化潮流仍被发达国家主导 C.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分化重组D.亚洲发展离不开欧洲资本支持 答案:C 解析: 大量欧洲国家有意
10、向加入亚投行,反映了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地位,这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分化重组的情况,C项正确;亚投行不属于经济涂于集团,排除A项;亚投行涉及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欧洲有意向选择亚投行,并不能证明亚洲发展离不开欧洲支持,排除D项。故选C项。 9、冷战结束后,北约在对原华约成员国敞开大门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准入标准,明确表明候选国必须实行民主制度,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建设有利于集体防御的军队等。这说明( ) A.两极对峙的局面日趋激化B.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C.北约试图主导欧洲的发展D.冷战后欧洲的社会局势更加动荡 答案:B 解析: 根据
11、材料“制定了相应的准入标准,明确表明候选国必须实行民主制度,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建设有利于集体防御的军队等”可知,北约规定加入北约组织的原华约成员国国家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并且加入北约组织后其建设有利于北约集体防御,说明即使冷战结束,但国际关系中仍有冷战思维,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而不是两极对峙局面日益激化,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北约吸收原华约成员国时的要求,不能得出北约试图主导欧洲发展的结论,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北约吸收原华约成员国时的要求,没有强调整个欧洲社会的局势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2、 10、从如表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 人均CDP(美元) 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美元) 美国 28740 印度 390 英国 20710 尼泊尔 210 德国 28260 巴西 4720 法国 26050 秘鲁 2460 瑞士 44320 埃塞俄比亚 107 世界平均:5130(《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 A.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B.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C.区域经济的发展阻滞世界经济协调发展 D.世界经济收益两极分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发达国家人均CDP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结合所学知识 ,这反映了界经
13、济收益两极分化,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发达国家GDP高是因为全球化,因此也就无法反映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排除A项;材料提到的是经济方面,无法体现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区域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111国家就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南北对话”举行和“南北委员会”建立,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综合战略进行了讨论。这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A.美国的全球霸权开始衰落B.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关贸总协定影响巨大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2
14、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111国家就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南北对话”举行和“南北委员会”建立,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综合战略进行了讨论。”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加强,B项正确;美国的全球霸权开始衰落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关贸总协定,排除D项。故选B项。 12、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全球各类数据和信息的产生、捕获、利用的地点进行分析,描绘了一幅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图)。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国联系紧密B.建立国际新秩序压力重重 C.两极对峙格局
15、加剧D.中国在科技领域占据主导 答案:B 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在数据处理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这巨大的差距,这也就是说国家间的差距依旧很大,这也说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任重而道远,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世界各国间的对比而不是联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两极格局,排除C项;D项说法不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 13、1997年的京都会议议定书中,30多个工业国家同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在欧盟各国、日本、加拿大和其他工业国家批准该议定书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拒绝批准该议定书。由此可知 A.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矛盾尖锐B.京都议定书对美国极为不利 C.全球性问
16、题更需要各国广泛合作D.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明显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是京都议定书达成的一致的态度,但美国却拒绝批准,使议定书的执行大打折扣,说明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一致行动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主要工业国家对议定书的态度,并未体现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矛盾,排除A项;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议定书的签订对美国长远利益有好处,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强调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4、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以茶叶、玉米等物种交流为主;而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贸易则呈现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17、A.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全球发展不平衡 B.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工业生产领域 D.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答案:A 解析: 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以茶叶、玉米等物种交流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全球发展相对平衡;到“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贸易则呈现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现象。”说明在世界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体现了全球发展不平衡,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是国际分工,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工业生产领域,“开始”二字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全球贸易而不是资本主
18、义各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5、下图漫画讽刺了美国政府的外交行为。这反映出( ) A.现行世界贸易机制出现危机B.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的对立 C.美国极力推行政治霸权主义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元化趋势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当代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概况。图中WTO信息可知是讽刺美国的逆全球化的外交行为,A项正确;B项中无法得出世界各国对立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是美国逆全球化现象,不是极力推行政治霸权主义,排除C项;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元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 填空题 16、当代世界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1)发展特点:______
19、深入发展。 (2)主要趋势:________与________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答案: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 和平 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所以空白处对应的文字依次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和平和发展。 17、1945年10月24日,_____________正式生效,以后确定这天为“
20、联合国日 ”。联合国的宗旨一般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大政治问题由大会和_____________讨论。 答案: 《联合国宪章》 和平 友好 合作 协调 安理会 依据所学可知,《联合国宪章》生效之日就是“联合国日”,联合国的宗旨是和平、友好、合作和协调。重大问题由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讨论解决。 18、时代主题 (1)内涵:____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2)关系:和平是发展的____,发展是和平的__
21、两者相辅相成。 答案: 和平与发展 前提 保障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二者的关系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19、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措施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①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____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地区层面:2001年__
22、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____会晤及2015年成立的____,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答案: 二十国集团 上海合作组织 金砖国家领导人 新开发银行 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可知,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已经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在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
23、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地区层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及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在这些组织中,都有中国的积极参与。 20、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共同发展 (一)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措施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________、国际货币基金组织、________、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全球层面:1
24、999年组成的________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________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________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________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3)中国继续高举和平、________、合作、________的旗帜,坚持在________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___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 (4)中国倡导构建___
25、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________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________思想与________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________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 ①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________经济带”和“________”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秉持开放包容的共________、共建、共________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________提
26、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 ②2014年中国设立________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________召开。 ③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_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2019年7月,亚投行已有________个成员。 ④2019年5月5日________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亚洲和世界人民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精神支持。 答案: 联合国 世界银行 二十 上海合作组织 金砖国家 新开发 发展 共赢 和平共处五项 合作共赢
27、 人类命运 和平与发展 和平 和谐 可持续 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商 享 共同繁荣 丝路基金 北京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00 亚洲文明 (一)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措施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28、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
29、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2014年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北京召开。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2015年12月,中国倡议
30、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2019年7月,亚投行已有100个成员。 ④2019年5月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亚洲和世界人民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精神支持。 21、背景 (1)国际局势:____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 (2)国际维和:从1948年____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以来,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3)世界发展:世界范围内的____、政治、____、科技、____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4)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二战后____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
31、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____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联系加强:____继续发展,____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 联合国 经济 社会 文化 亚非 发展中国家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从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以来,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
32、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22、当前全球治理形势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_____、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_____,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答案: 联合国 国际协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
33、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3、经济全球化 (1)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推动;②____;③两极格局的结束;④____、跨国公司的发
34、展。 (2)进程 时期 概况 新航路 开辟时 ____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 工业 革命后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 二战后 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____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以____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主要推动力量 进入20世纪 90年代 ____迅猛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进入 21世纪 以互联网、____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3)存在问题 ①增加了____经
35、济失控的风险。 ②出现了所谓____,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答案: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交通通讯 新航路 世界银行 信息技术 跨国公司 人工智能 发展中国家 “逆全球化”现象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第二靠全球市场化的变革”可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根据材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可知,交通通讯。进程:新航路开辟时: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6、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主要推动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存在问题: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②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24、全球治理的新现象 (1)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__________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7、 (2)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__________,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答案: 二十国集团 上海合作组织 根据所学可知,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25、多极
38、力量的成长 (1)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①西欧:____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____“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2)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①原因:苏联的____和____主义。 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____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3)中国崛起 ①标志事件:自力更生拥有____、恢复在____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____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 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____力量。 (4)第三世界的兴起 ①万隆会议:____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____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____。 ②
39、不结盟运动:是____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答案: 欧洲共同体 经济 大国主义 民族利己 苏联 “两弹一星” 联合国 尼克松 政治 1955 殖民国家 “万隆精神” 发展中国家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欧洲共同体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①原因主要是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②表现是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崛起①标志事件有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
40、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②意义则是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①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②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材料分析题 26、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19年又颁布条例,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在1821年能兑换
41、金条,在1823年能兑换金币,并取消对金币熔化及金条输出的限制。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币本位制。到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这种国际金本位制度持续了3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宣告解体。 材料二 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的生产设施与资源开发。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世界贸易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
42、65—1970年为11%。 ——摘编《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材料三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它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截至2020年2月,亚投行有102个成员,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 ——《历史选择性必修1》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并分析“这种国际金本位制度持续了30年左右”的主要原因。 (2)说出材料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
43、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简述此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亚投行的成立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 答案:(1)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出英国是资本主义最强大国家之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布雷顿森林体系,作用: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稳定国际金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3)影响:促进了国际投资;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析: (1) 根据“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币本
44、位制。”得出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结合所学可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出英国是资本主义最强大国家之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 根据“ 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得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作用:根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的生产设施与资源开发。得出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稳定国际金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为美国推行世界
45、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等。 (3) 影响:根据”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促进了国际投资;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大事记(部分) 1824年 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 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 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
46、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做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 …… 1944年 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730名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1945年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7年 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造用协定书》,这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二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的问题日渐突出。各国国情、制度、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安全形势也不一样。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的同时,由于国内政策调整不
47、到位,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成就显著,但发展实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部风险冲击。经济风险的全球化,需要全球加强合作与共同应对。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安全也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加强国际合作,在开放中谋求自身安全,扩大共同安全,成为各国的现实选择。 ——摘编自2020年第24期《求是》杂志文章《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中叶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与19世纪中叶相比,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突出特点? (
48、2)根据材料二,简述经济全球化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的问题日渐突出”的表现。结合所学,指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如何才能达到“共同安全”。 答案:(1)意义: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特点:以美国为主导;体现体系化、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2)表现:①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扩大;②发展中国家:发展实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不足,易受到外部冲击。 做法:①联合国等世界组织加强联合行动;②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出任意3点) 解析: (1) 意义:由材
49、料“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做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得出,19世纪中叶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特点:由材料“1944年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730名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1945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1947年,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
50、定临时造用协定书》,这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得出,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突出特点是以美国为主导,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 表现:①由材料“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的同时,由于国内政策调整不到位,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得出,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是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扩大;②由材料“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成就显著,但发展实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部风险冲击”得出,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实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不足,易受到外部冲击。 做法:由材料“经济风险的全球化,需要全球加强合作与共同应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