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語文教學案例(人教版)案例一:認識生活 探究生活 菜園裡教學片段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課的教案及教學後記 案例三:燕子媽媽笑了課堂教學紀實 案例四:感受春天的手 春天的手教學案例 案例五:地球爺爺的手 案例六:天公作美巧上課 新課程 新理念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案例 前 言新課程教學案例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中,從首批國家級實驗區參加實驗的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實例,在被描述的具體情境中包含一個或者多個引人入勝的問題,同時也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有具體情景的介紹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論思考和對實踐活動的反思。 每個案例都能突出一個鮮明的主題,它常常與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實際教
2、育活動和教育管理活動中常見的疑難問題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關。它源於教育教學實踐但又不是簡單的教育教學活動實錄,它有相對完整的情節乃至戲劇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發生的過程,反映教育實踐中的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揭示教育教學工作的複雜性,並引人思考。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僅僅是校長、教師和學生,也可能是學生家長或者其他影響教育活動的人。 一個具體的素質教育案例,不僅應當有對事件的描述、有解決問題的技巧,還應當蘊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寫案例的作者應當能夠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定的經驗教訓,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為一個能夠提供借鑒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實踐活動中的成功事例,也
3、可能是教育實踐活動中遭遇過的失敗,前者可以提供經驗,後者可以提供教訓,都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通過閱讀和學習案例,廣大教師可以分享別人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由學習和分析別人的案例到加強學習、解剖自己,不斷積累反思的素材,自覺改進自己的教學。 由於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學習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動教師在借鑒和學習的過程中,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教學行為。 -案例一: 認識生活 探究生活 菜園裡教學片段 教學片斷 教室的中間,學生每 6人圍坐成一個小組,教室的四周擺著許多新鮮蔬菜,有白菜、捲心菜,有白色、紅色的蘿蔔,紅色、綠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淺黃、深黃的南瓜,有穿著綠衣裳的黃瓜,還有細長的豆角。如果你
4、要認為這是在上自然課或是美術課,那你就猜錯了。這是王俊老師正在上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菜園裡。 上課了,老師親切的話語響起:“大家看,我們來到菜園裡,我們四周有這麼多蔬菜,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學生興奮地齊聲說:“想!” 乘著學生的興趣,王老師繼續往下說:“那好,待會兒同學們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這些蔬菜,再讀一讀旁邊的小卡片,試著記住它們的名字,可不要把它們名字叫錯了?讀完後把小卡片拿在手裡,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認完了,就回座位。” 王老師的話剛說完,學生們便像一隻只快樂的小鳥飛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著看看這種蔬菜,摸摸那種蔬菜,有的還湊上小鼻子聞一聞,然後再饒有興致地拿起旁邊的小卡片讀
5、一讀,看看這可愛的東西叫什麼名字。 王老師在教室裡輕輕地走著,觀察每一位學生,分享著學生的收穫和快樂,當看到學生們因收穫而激發出學習的興趣時,她親切的話語又在同學們耳邊響起:“下面,王老師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記住了這些蔬菜的名稱?我拿出一種蔬菜,你們趕快把它的小卡片舉起來,大聲讀。比一比,看誰找得快,讀得准,聲音響亮。” 王老師首先舉起一個大南瓜。學生們迅速地在許多張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並搶著大聲地讀出來:“南瓜”、“南瓜” “你們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請大家再讀一遍!” 學生們準確地齊讀:“南瓜”。 王老師又舉起了“黃瓜”、“豆角”、“白菜”、“捲心菜”,最後又拿出了紫
6、顏色的“茄子”,學生們紛紛找出卡片舉著讀“ qizi”、“qiz”、“quzi”,王老師在眾多的讀音中分辨出有一個學生把“qizi”讀成“quzi”。王老師親切地說:“好像有人把它讀成quzi ,我們再讀一遍,讀准它的名字qizi,全班齊讀。” 根據學生們在課堂上回饋的資訊和實際情況來看,生字確實是學生們學習的難點。 此起彼伏的讀書聲過後,學生們慢慢地安靜下來。 “你們想把剛才讀的生字讀給大家聽聽嗎?”王老師商量的語氣,體現了師生之間平等的關係。 學生紛紛舉手。 課堂上,學生清晰、自信地讀書,老師熱情地鼓勵,聲聲入耳。 為了讓學生更輕鬆地理解課文,將自己的收穫暢快地表達出來,王老師說:“你們剛
7、才認識了那麼多的蔬菜,誰願意說說它們?說說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覺到的,你願意說哪個就說哪個!” “我剛才認識了豆角,我覺得豆角又細又長又軟,像一根鞭子。” “我覺得更像一根繩子。” “我剛才摸到了黃瓜身上有刺。” “我知道了,南瓜是黃色的,是圓形的,它的皮很硬。” “番茄,紅紅的,軟軟的,我聞了聞,還有一股清香味呢 !” “我知道了捲心菜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包菜。” 【評析】 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也是學生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此課中,老師直接將情景生活化,並將教學明顯地分成了認識生活與探究生活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關認知的園地。此時課文所要學習的生詞已不再是一個個陌生的、生
8、硬的方塊字的組合,而是一個個他們急於認識的朋友。當學生們在老師的幫助下,人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知道了這些蔬菜的名字,並讀准了字音,認識了它們,歡快的氣氛就彌漫了整個教室。第二個層次則是創設了一個相對自主的學習環境。學生們由看一看、聞一聞以及摸一摸,他們自然明白了更多。原來“豆角像一根繩子”,“番茄紅紅的、軟軟的、香香的”,“我們吃的包萊就是卷心萊呀”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點,不是老師向學生講解的知識點,而是學生們獨自探究的“偉大”成果。學生們通過生活獲得了認知,又通過進一步的認知,明確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語言也在認識和探究中得到發展。 這是一個典型的開放課堂,我們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
9、教育境界。在這裡,教育不再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過程。教育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增長了學生們的知識,發展了他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識和習慣,並激發他們的情感。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課的教案及教學後記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 識字12個;鞏固學過的字;滲透性識字;初步接觸破音字。 3. 寫字6個;“小”作偏旁的變形。 4. 詞、語、句學習“誰在哪裡幹什麼”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 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6. 口語交際“老師,請您評評我的字” 7. 學法和習慣基本掌握聽讀識字的方法;開始培養
10、自檢,互檢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 用聽讀法識字。 教學難點:用聽讀法識字。 教學方法手段:講授、談話、演示、創造性作業等。 教具準備:幻燈片,字詞卡,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1. 古時候,人們就想飛到月亮上去,我國民間就有一個神話故事叫,說的是人間有一個叫嫦娥的姑娘聽說月亮上很美,於是想盡了一切辦法,飛到了月亮上。當然這只是個神話。現在我們人類不但已經登上了月球,而且還能乘太空船再回到地球上來呢! 說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今天怎麼不見我們的好
11、朋友丁丁了 ? 說明:卡通人物丁丁更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 二、指導看圖 1示圖:丁丁在什麼地方?你怎麼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機貼詞卡在圖的相應位置: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說明:在培養觀察能力的同時,將具體事物與片語一一對應,具體情境更有利於一年級學生的識字。 2. 原來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麼問題要問丁丁嗎? 說明: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發。 三、讀文 1板題,理解課題的寓意。 2反復練習,讀熟課文: ( 1)自己練讀,畫出不會讀的字。 ( 2)教師帶讀,學生留意自己不會讀的字。 ( 3)學生再讀課文,若還有不會讀的字問一問旁邊的同學或老師。 ( 4)指名讀文,眾生評議
12、。 ( 5)教師範讀,學生評議後標出停頓。 ( 6)齊讀課文。 說明: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要從小培養。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朗讀的規律,訓練朗讀的基本技能。 四、認字 1示片語卡,全班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板疊詞卡,這幾個詞有什麼特點? 示“彎彎的月兒”,比較“彎的月兒”彎?還是“彎彎的月兒”彎?教師範讀,生練讀,同法練讀“小小的船”、“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說明:留給學生發現的空間,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3感情朗讀課文: 丁丁說小朋友讀的真好,把月兒讀得彎彎的,把船兒讀得小小的,把星星讀得閃閃的,把天讀得藍藍的,他還想聽小朋友讀一次課文,你們願意嗎?一
13、邊讀一邊想像可愛的星星、月亮、天空。 說明:充滿童趣和美感的語言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表現欲,以加深對詩歌意境的體驗。 五、認單字 1示貼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誰來了? 2“誰來當當小老師?”會讀哪些字就拿下字寶寶,領大家讀一次。 組詞重點:裡、月 破音字:只 3 小組合作識記一類字: 分析部件:只、尖、裡 字理識字:月 數筆劃:在、見 編兒歌:只、尖 猜謎語:月 說明:“寶寶”形狀的字卡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滿足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又使教師真正地站在了組織者、引導者的位置。在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前提下合作記字。 4拓展識字方法:丁丁說其實我們在生活中
14、每天都能見到字,比如說電視裡、商店裡、街道上的看板等,你平時還在哪裡見過這些字? 說明:溝通課堂內外,努力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5同座互檢生字掌握情況。 說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6遊戲:猜猜他是誰? 說明:遊戲的魅力在於激趣。 7自由組合進行拼句遊戲:摘果子,做拼盤。 說明:讓學生直接接觸語文材料,進行變句的訓練。 六、音樂欣賞,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據自己的想像做動作。 2配樂朗誦,練習背誦。 說明: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與藝術科交叉滲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 3丁丁說彎彎的月兒像小船 ,你覺得月亮還像什麼?
15、和周圍的同學說一說。 4大家想像丁丁那樣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嗎?閉眼,聽音樂,放鬆,想像,你看到了什麼? 說明:教學的結束並不是學生學習的結束,學習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義。 七、寫字 1觀察書上田字格裡的字,你認為哪個字難寫? 說明:由學生通過觀察去發現,教師則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突破難點。 2多媒體演示“裡”,“在”的筆順,生書空。 3餘下的字,指名說筆順,多媒體演示,一生領書空。 4觀察字的筆劃在田字格裡的位置,和同桌說一說,指名說。 5指名二人在燈片上寫字,眾生觀察,對比,評議。 6學生練寫生字。 說明:基本書寫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7口語交際訓練:老師,請您評評我的字。
16、聽課老師評點所寫的字。 說明:充分利用具體真實的交際情境,提高學生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八、課外作業 觀察月亮的形狀,看看月亮變成什麼形狀的時候,丁丁就該結束他的旅行回來了。 說明:教學的結束並不是學生學習的結束,學習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義。 教學後記 本單元以“太陽和月亮”為主題,編選了兩篇詩歌和一首古詩,小小的船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故事引入,看圖,讀文,自主識字,音樂欣賞,朗讀感悟,拼句遊戲等多項語文實踐活動,從而達到了各方面的教學目標,較好地體現了“課標”的精神,本課例注重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是以參與者的姿態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
17、互作用的對話,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力求體現民主性、平等性,創設了輕鬆、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對於一年級新入學的學生來說,興趣是其主動學習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對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發,如由故事引入,教具設計富於童趣,安排音樂欣賞及水果拼盤遊戲。課上宣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如自己練讀課文,當小老師認單字,自主識字寫字,互檢認字情況,自由組合做拼句遊戲等多項生生合作完成的學習活動。同時教師彈性地處理教材,如將“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等內容有機地安排在本課的教
18、學中。 本課例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識字教學主要採用聽讀識字法,在進行認的活動時,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生活的環境。如教師啟發提問:“平時你在哪裡見過這些字?”由於學生生長在漢語的環境中,所以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見的詞,讓學生切身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本課例進行了一個“摘果子,作拼盤”的拼句遊戲,要求學生自由組合將“智慧樹”上的“詞語果子”:“我”、“小魚”、“鳥兒”、“爸爸”、“在家裡”、“在小小的船裡”、“在河裡”、“在天上”、“看書”、“遊”、“飛”、“坐”摘下來後,放在盤子裡,做成“誰在哪裡幹什麼”的水果拼盤。學生拼出了“我在家裡看書。”、“我(爸爸)在河裡遊。”、“爸爸在
19、小小的船裡坐。”、“我(小魚、爸爸)在天上飛。”、“小魚(鳥兒)在家裡看書。”等充滿了想像力的句子。 本課例注重跨學科的學習,設計了欣賞音樂,做律動等活動,與藝術課交叉滲透整合,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 本課例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定位在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對星星、月亮、天空,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在教學中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在創設的自然情境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還學生以情,還語文教學以情。 本課例在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方面,注重語言的積累,感
20、悟,運用,如拼句的練習,各種方式的閱讀,創設情境的體驗等,還注重訓練基本技能,如讀的具體指導,引導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及寫姿指導。在此基礎上,再注重對創造潛能的開發,如想像月亮的形狀,問在夜空還看到了什麼,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本課例對雙基落實與能力培養的度還未把握得體,如能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效果會更好一些。 - 案例三:燕子媽媽笑了課堂教學紀實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篇童話故事,名字是燕子媽媽笑了。它在課本(一年級下冊)的第 47頁,請同學們翻書,看誰先找到。 (學生積極翻書,找到這一課。)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一邊聽一邊用手指著書。
21、認真聽,仔細看。(教師播放朗讀錄音,學生專心聽故事看書。) 點評:開課簡單,直切主題。在初讀課文時,對學生提出最簡單實在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讀習慣。 師:喜歡這個故事吧,你們能不能自己讀讀課文?生:能!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生:圈出來,看生字表上的注音,也可以查字表。 生:可以問老師,問同學。 生:還要把這個字多讀幾遍。 師:好!大家互相説明,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我們剛才說的這些辦法來解決。同時,給每一段標上序號。 (學生讀書積極主動,教師巡迴指導,並提醒個別精力不集中的同學。大多數學生讀過兩遍後,教師叫停,總結表揚學生讀書認真、仔細。) 點評: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書中自己解決
22、字音問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師:課文共有幾段? 生:共有八段。 師: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找了四名同學每人讀兩段課文) 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認真聽,並用手指著字,讀到哪兒,指到哪兒。 (學生開始讀,遇到讀不順的地方,教師學生一起幫忙,順利讀完,教師小結,並總結學生讀書認真,聽講認真。) 點評: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講,培養良好的聽講習慣是極為重要和必要的。在學生讀書時,師生一起認真聽,幫助讀書的同學讀准每個字音,真正做到了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師:大家一起讀課文好嗎?已經會讀的同學,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來讀,還不太會讀的同學,只要用手指著,把每個字讀對就可以了。 (學生一起
23、讀,有一句出現了困難,教師叫停,讓學生把這一句連讀兩遍,課文讀完後,教師再小結,表揚學生學習認真、仔細。) 師:再自己讀讀課文,讀熟的同學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自己知道了什麼,有什麼想法。讀得還不熟的同學,只要能繼續練習把課文讀會就可以。 點評:針對不同水準的學生,教師兩次提出了不同的讀書要求,滿足了不同水準學生的需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身心愉快地投入到讀書中。 (學生認真讀完書,教師小結後,讓學生發言,說出自己的讀書收穫。) 生:我知道茄子是小的,冬瓜是大的。 生:我知道茄子是紫色的,冬瓜是青的。 生:我知道冬瓜的皮上有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生:我知道了,小燕子認真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
24、教師板書認真兩字。) 生:我知道燕子住在屋簷下。 (其他的答案差不多,教師及時總結每個學生的發言,表揚學生讀書認真,肯定學生的回答。) 點評:學生在聽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多次練習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他們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和認識。雖然幼稚,卻是學生自己所得,樸實自然,毫無雕琢痕跡。 師:同學們讀課文很認真,課文中的詞語不知道大家認得怎麼樣了,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你們可以讀讀試試。 (教師用卡片出示詞語,學生齊讀,然後又找了幾組同學“開火車讀”,其他的學生跟讀。) 師:大多數同學能認出這些詞語。那麼,把課文中的字拿出來,你能讀出來嗎?生:能! 師:請小組長幫助老師一起來檢查一下大家認字的情
25、況。小組長用每個同學的生字卡片來檢查認字情況。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再告訴他怎樣讀。然後我們來彙報各小組的檢查情況。 (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巡迴,瞭解各小組的情況,及時提醒個別貪玩的學生投入學習。各組檢查完後,各小組組長彙報堅持檢查情況,包括彙報他自己的認字情況。教師肯定小組長工作認真負責。) 師:我們已經會讀這些字的同學,能不能幫助你們組中那些還不會讀的同學把這些字都讀會? 生:能! 師:怎麼教? 生:讓他們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教他們讀,不熟的字還要多讀幾遍。 (學生開始學習。教師繼續巡迴檢查,瞭解學習情況,組織學生都投入到學習中。大多數學生學完時,教師叫停。簡單小結,表揚學生學習努力
26、。讓小組長說說自己小組中有哪些同學進步了。教師用卡片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會讀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讀,學生讀得很積極,大多數學生能讀熟,個別同學不全會讀。教師小結,肯定學生努力的結果。) 點評:小組合作識字的辦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是因為老師給小組長佈置了具體的任務,使小組長明確了自己的責任。組長充分利用好學生手中的識字卡片一個個認真檢查。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小組活動不但扎實地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小組內學會了幫助別人,學會了合作。 師:同學們學習很努力,老師很高興。我想和大家一起讀讀課文,好嗎?(學生很高興地答應。) 老師讀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二四六段女生讀,三五七段男生讀。 師:
27、大家讀得很好。你們同桌分段讀好嗎?男生讀一三五七單數段,女生讀二四六八雙數段。讀完以後,說說誰讀得好。(學生開始練讀,讀完後,教師讓學生說說同學讀得哪些地方好,學生積極說出同學朗讀的長處。) 點評:認完生字的基礎上,師生一起再次盡情朗讀,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 師:課文讀完了,我們知道小燕子認真觀察,知道了冬瓜和茄子有許多不同。我們也拿一個冬瓜和茄子看看好嗎?(學生興奮。教師把準備好的小冬瓜和茄子拿出來讓學生看,學生看到了冬瓜皮上的細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 師:我以前只注意到了茄子柄上的小刺,卻沒有注意到冬瓜皮上的細毛,你們呢?(學生紛紛說出自己觀察到的和忽略了的地方。) 師:現在你們有什麼想法
28、想說一說嗎? 生:小燕子做事很認真,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生:小燕子飛來飛去,太累了。 生:雖然累,但它不怕累,還能一次次飛去認真觀察。 生:燕子媽媽很聰明,她讓小燕子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經過鍛煉,長大後,就會像她媽媽一樣聰明。 點評:這是學生再次讀書後對課文的體驗和感受。很顯然,這次體驗較之上一次深刻、全面。孩子們已經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根據小燕子一次次觀察到的結果得出自己的認識) ,這種體驗是學生通過認真讀書自己得來的,是孩子們真情實感的流露。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這說明大家確實認真讀書了,能把書讀明白。以後希望你們做事情也能這樣認真。 總評: 這是一節樸實、自然、清新的
29、一年級語文課。本節課注重閱讀和識字的教學,注重學生讀書識字的過程,注重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培養和情感體驗。北京師大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材課文長,識字量大,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解決讀書識字這個難點,傅文甯老師的課無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範例。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多次扎扎實實地讀書(一節課學生讀課文有七遍之多),達到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目的。學生從聽讀到自己讀,從需要別人説明到讀得流暢再到獲得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這個過程是多麼重要!其實讀書的過程既是學生識字的過程,又是學生積極思維、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沒有用華麗的語言,沒用精美的課件,只在課堂上集中精力指導學生集中精力地認真讀書,同時注意讓學生認真聽講,認
30、真參加小組活動。師生間親切交流,平等對話,共同把“認真”二字貫穿課堂始終。這不正像課文中那位耐心的燕子媽媽和一群認真做事的小燕子一樣嗎? -案例四:感受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教學案例 春天的手這首兒歌,通過擬人的手法描寫春天裡的美麗景象,處處表現了勃勃生機,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講授這篇課文時,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我被學生的學習興趣感染了,也被這溫暖的天氣陶醉了。 於是我結合課文的最後一自然段“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頭。”讓學生展開聯想。繼而啟發談話,激發觀察興趣:“美麗的春天來了,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在這美麗的春天,我們去看看春天的變化,感受春天的手,好不好呀?”學生立刻歡呼起來。 我給學
31、生分四人小組活動,各小組確定一名組長,服從指揮,組長帶領組員分散去認真觀察,尋找“春天來了”的種種跡象。我巡迴作適當提示。孩子們個個像快樂的小鳥,在校園裡找起了春天。他們高興地向我彙報他們的發現。“林老師,我看到那棵小樹發芽了!”“林老師,你看你看,小草變綠了!”“林老師,秋風吹掉的葉子又回到樹上了!”“林老師,冬天人們變胖了,現在又變瘦了,因為我們穿的衣服少了!”“老師,我看到蚯蚓從泥土裡轉出來了!”“老師,我感覺到春天的手在撫摸我!” 回到教室,孩子們還沉浸於自己發現的興奮中。我不失時機的提出讓各小組之間互相交流的想法,並提出交流要求:有順序地回憶,有層次地說:天氣怎樣?一些樹、花、草有什
32、麼變化?有沒有小蟲、鳥兒?湖水的顏色怎麼樣?人們的衣著有何變化?圍繞“春天來了”有層次、有順序地說一句或一段話。 孩子們感到自己的發現有人與他們分享,興高采烈地互相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特徵。我針對學生認識上的偏差和說話中的錯誤,及時指點。全班交流時,學生每人都說出了自己的觀察結果,“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新芽了!”“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大地穿上了綠裝!” “春天來了,春姑娘把人們變苗條了!”“春天來了,蚯蚓從泥土裡鑽出來了!”“我找到了春天,春天的手在撫摸我!” 這節課學生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在朗誦春天的手這篇課文時,更是將他們的喜悅融入其中,朗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短短的一節課在學生的笑聲
33、中結束。但這節課無形中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等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通過這次教學,我也得到了一些啟發,將活動穿插其中,首先,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綜合性知識和能力。第二,可以避免教學形式的單一化,從多方面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擴大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面。增加交往頻率。第四,活躍教學氣氛,在上述“找春天”的活動中,個體觀察與小組討論相配合,從而使整個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氣氛活躍。 案例五:地球爺爺的手教材分析 地球爺爺的手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通過熟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地心引力
34、”這一比較深奧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常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 學生分析 班內男生占學生總數的六成以上,大多數學生活潑、大膽且獨立。他們對科普類的讀物十分感興趣,愛讀少兒十萬個為什麼、兒童千百問、小哥白尼等書刊。他們的知識面較寬,對許多事情充滿好奇。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培養和訓練,他們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絕大多數的學生識字速度較快,又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受他們的歡迎,但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是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 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
35、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瞭解“地心引力”,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秘產生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能讀懂課文的內容,對“地心引力”現象發生濃厚的興趣,並大致瞭解
36、這一科學常識;從而對身邊的一些科學現象探求的欲望更強烈。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紙飛機嗎?你在玩紙飛機的時候最希望的是什麼?(學生各抒己見。預測學生心理:最希望紙飛機能飛得更高更遠) 好,現在你們想玩一次嗎?我們來比比誰的紙飛機飛得遠、飛得高。(學生放飛自己折好的紙飛機。然後老師也放飛一次紙飛機。) (遺憾地) 呵,不管我們的紙飛機能飛多遠、多高,最後它們總是會掉下來。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們讀懂了課本上的這個故事 (板書課題) ,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齊讀課題地球爺爺的手。) 興趣是最好的全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學生們愛玩紙飛機,而紙飛機必然
37、落下這一現象,正與課文的核心內容密切相連。因而以此為切入點,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二、讀文、識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讀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倆、摘、伯、而、且、踢、引。 (回饋時,學生想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生跟著將這個字讀 3遍。) 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組比
38、賽的形式讀。 (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 5顆星。)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於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4認讀本課的生詞:他倆、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 (學生先獨立認讀,然後再給大家讀自己想讀的那個詞,最後集體邊擊掌邊認讀所有的詞 2遍。) 5這篇課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讓學生用手勢表示。) 6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 (先自由練習讀,然後指名自由選自然段讀。其中著重讀第 5、7、10自然段。) 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從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39、7感悟地球爺爺說的話:讀了地球爺爺說的話,你們知道了什麼? (先以 4人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再以小組的形式發表交流和討論的結果。) 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8讀了課文,你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自由質疑,學生能解答的就讓學生自己去說,教師不作具體的答覆。) “學而不思則罔”。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 9類比感受,體驗“引力”。 (讓學生以 4人小組的形式做實驗,觀察當迴紋針靠近磁鐵時,會產生什麼現象;然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化抽象為具體,努力讓學生親自感受。“引力”本來就是抽象的,一年級的小學生更難建立“地球引力“的概念。但這個小小的實驗
40、卻能讓學生直觀而形象地感受到它。 10指點:我們地球爺爺的心臟就像這些磁鐵一樣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鐵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這種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現在你們能明白為什麼紙飛機不管多輕,最後總是會掉下來了嗎?(板書:地心引力) 11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以 4人小組的形式練習,再分別請願意展示的小組給大家戴頭飾表演讀。) 三、拓展與鞏固 1你們還能舉出哪些例子說明地球爺爺有“手”也就是“地心引力”? (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見,師生共同評議。) 2指點、展示:我們的地球爺爺,它用那雙有著很大很大力氣的“手”“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看 (在地球儀上
41、粘貼高樓、人等立體模型。)大家想想:如果地球爺爺沒有“手”了,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自由想像說。) 3總結談話:關於我們的地球爺爺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同學們能多看多想,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讓我們睜開雙眼,開動腦筋吧。 四、作業設計。 努力把課文讀得更好。朗讀全文給家人聽,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 找找有關地球知識的書刊讀一讀,並帶到學校來和同學交換著讀。 評 析 課的開始,就是一個設計和實施都很成功的教學環節,它的成功和精彩不僅僅在於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不僅僅在於巧妙地導入了新課。 -案例六:天公作美巧上課我們幾位教研員約定 3月7日去聽北辛村小學一年級教師韓鈺的課,這天下起了小雨,是天
42、意的安排?還是韓老師隨機應變?她講的課文是雨點。 上課了,老師、學生進入了角色。 師:同學們好!看看外面的天氣,看看課本,今天我們學哪一篇課文好呢? 學生紛紛向外張望,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大多數學生說:老師,學雨點吧! 評:師巧妙地利用難得的天時,把學生引入學習課義的最佳情景之中,學生也很機靈,他們也知道老師今天可能要講雨點。韓老師不死扣教材順序,靈活處理,可以說韓老師在巧妙地利用天公幫忙,完成教學任務。 師:好!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雨點。(板書課題) 老師提議:全體起立,說一聲謝謝天公作美,幫我學習課文。 (學生全體起立,在笑聲中齊喊:謝謝天公作美,幫我學習課文。趣味、情景教學可謂
43、恰到好處。) 師:拿起課文面向窗外,大聲地、盡情地、美美地讀幾遍課文吧!看誰能把雨點逗笑了。 評:生美滋滋地讀著課文,帶著親切的情感,讀呀讀呀。師在這裡放手讓學生讀,因為學生還有一定的朗讀基礎。在我們聽的過程中也確實感到學生一遍比一遍讀得好。有的學生不時抬頭望望窗外的雨點,看雨點是不是笑了。兒童天真的表情,叫人好激動。 師:(微笑著拍了三下手) 雨點雨點下吧!小朋友們停下。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好!老師聽見小雨點都笑了。大家靜下來,側耳細聽,是不是小雨點在笑? (教室頓時一片寂靜,學生們在屏住呼吸靜靜地聽。剛才還是朗朗一片讀書聲,立即又變成一個無聲的世界。) 生:(一個小女孩沉不住氣了) 老師,
44、我聽見了小雨點在小聲地笑。 師:是嗎?誰還聽見了? 生 l:老師,我也聽了。 生 2:老師,我也聽了。 師:別給老師說,給你周圍的小朋友說一說。(學生紛紛互相說,有說“哈哈笑”的,有說“嘿嘿笑”的,有說“嘻嘻笑”的) (突然有一位學生舉起手說:) 生:老師,我怎麼聽不見呀? 評:大部分學生都笑了。我們也笑了。笑什麼?笑這個同學傻嗎?笑這個同學說真話了嗎?請看老師是怎樣處理的? 師:是嗎?可能小雨點笑的聲音小,你聽不見。下課後,你站在雨地裡聽一聽,一定能聽見。好嗎?老師也希望大家都到雨中去聽雨點的笑聲。 評:這位學生點了點頭。韓老師處理得恰到好處,我們相信這位同學下課後在雨地裡一定能聽見雨點的笑
45、聲。同學們也樂意去聽,去體驗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師:(把半盆水端在講桌上) 老師這裡準備了一個池塘,咱們到教室外面看看雨點怎樣在池塘裡睡覺的。 (學生走出教室,站在樓道裡,我們也成了學生中的一員。老師把水盆放在了院子裡,任雨點往裡下。) 師:雨點落進池塘裡幹什麼去了? 生: (齊聲) 在池塘裡睡覺。 評:這樣對話真巧妙,一邊表演,一邊說出了課文。 師:(師蹲在雨中,慢慢地讓水流出來,在院子裡成了小溪,師指著小溪說:) 雨點落進小溪裡幹什麼去了? 生:在小溪裡散步。 師:(師讓水流得快了,師指著流動較大的水,說:) 雨點落進江河裡幹什麼去了? 生:在江河裡奔跑。 師:(把水全到出來,成了一片海洋,師指著海洋,說:) 雨點在海洋裡幹什麼? 生:在海洋裡跳躍。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問什麼你們都知道。 評:師用很形象的實地表演,讓學生初步認識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徵。 師:(讓小朋友回教室) 小朋友閉上眼睛,想像剛才的情景,再讀幾遍課文。 評:這個情節好!學生對剛才的表演興趣盎然,聯想又很豐富。師不說背,而說讀,而且是閉著眼睛讀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