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目标分解及总结 高中生物备课组高中生物课时目标的分解及其意义一、课程标准分解的含义和必要性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其内容标准中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描述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故需要教师进行专业的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学期模块的目标、单元课时的目标。分解课程标准时应该充分解读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标准的涵义。课标分解(狭义的课标解读)实际上就是对课标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和细化。把笼统的、不易操作和监控的课程标准,依据学情、教材等细化分解为具体的、便于及时调控和测评的教学目标。为什么要进行课标分解?1、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开展
2、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能够从专业角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于探寻有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在我国中学教科书开始多样化的背景下,课标的分解和细化显的尤为重要。现行的中学各学科教科书有很多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各有特色,在内容、选材、观点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能够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必须能够把课程标准分解细化为明晰的学习目标,这是新课程对老师的基本要求。3、课程标准的表述比较概括和笼统,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二、理清两个概念(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
3、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是我们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2、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特别是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要实现的行为变化,故也称为学习目标。这种课时教学目标是我们现阶段的一个研究重点,也是课标细化
4、分解的关注点。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是一种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具体结果与普通要求的关系。三、学习目标的分类和概念界定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分为三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主要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部分,是多少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可达到的并且是可测量(量化评价)的结果;体验性目标则主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是学习者表现的机会和心理体验,是难以量化评价,但是可以进行质性评价的,也是可以为课堂观摩者所体验到的;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它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
5、果则是开放的。学习目标的内涵界定为:学习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学习主体、学习内容、行为表征(行为动词)、学习环境(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程度)五大要素。行为表征应用外显的、可以观察、测量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四、课标细化分解的宗旨1、目标对课标负责,要基于课标制定教学目标。2、教学对目标负责,要基于目标设置教学活动。3、评价对教学负责,要基于教学进行课堂评价。这三重负责里面,有四个关键词,课标、目标、教学活动以及课堂评价。可以这么说,解读课标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
6、匹配。目标与课标匹配,教学与目标匹配,评价与教学匹配。如果用两句话概括,就是课标、目标、教学、评估互为一体,是解读课标的奥秘所在。陈述的目标(就是写在教案上或学案上的目标)、实施的目标,落实的目标和评估的目标一致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法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解读新课标上明白课,落实新课标上有效课。五、课程标准分解的具体步骤 (以生物学科为例)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从一条内容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如:“说明细胞的分化”, 从句型结构来看,这是一条“内容型目标”;行为动词:“说明”;核心概念:“
7、细胞的分化”。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式展开、词汇意义展开、理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教师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如“细胞的分化”:同一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分析细胞分化的时间、原因、过程、特点、意义。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此过程可以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清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符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如分析细胞分化,“简述”细胞分化时间,“简述”分化原因,“阐明”分化过程,“解释”分化特点,“总结”分化意义。六、规范陈述学习目标的五要素1、行为主体-学生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检验是评价学生的结果
8、有没有达到,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2、学习内容-核心概念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意、态度、价值观。3、行为动词-可观测的行为它是行为目标最基本成分,应说明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行为的表述要具有可观察、测量的特点,陈述的方式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4、行为条件-学习的过程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辅助手段;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 5、行为结果-可观测的学习结果或质量标准
9、内容标准所指向的表现程度通常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回答出一种,也可以多种。七、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评判学生如何令人满意地走在达成目标的路上。换一句话说是老师在寻找学生是否达成目标的证据,学生能不能给我这种证据,如果不能的话我必须针对目标进行调节。课堂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四点:交流性评价,也就是课堂上口头评价,我们最常采用的就是交流性评价。选择性评价,出纸质测验题,当然也可以是口头题。论述性评价,简答题、开放题、论述题、比较题。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能够评价出其他评价方法评价不出的学生的能力,以及创作成果的兴趣。
10、八、课标细化分解文本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构首先要分解课程标准,界定学习目标;其次是开发促进学习和证明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评价方案;第三步才是规划学习经验和设计教学活动。具体结构:(1)课标细化分解的基本依据(初中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学情等)(2)学习目标陈述(3)教学评价及样题(4)教学过程预设或教学设计(5)教后反思九、课标细化分解流程我校课标解读工作按照以下四个环节展开:个体研读学科组内互助骨干教师引领实践反思1、个体研读:是课标解读的关键环节。教师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通过独立钻研课标,提升专业能力。2、学科组内互助:在学科年级备课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力争做到
11、备课组内教师“带着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和建议离开”。3、骨干教师引领:帮助教师解决课标研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指导教师优化课标解读方法,深化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研读成果。4、实践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课标解读的效度,以促进教学策略的优化。分解课程标准是理解并落实课程标准的一项专业活动,只有参与分解的过程,教师才能完整理解课程标准;只有实现合理的分解,教师才能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作为教师,理解、细化并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从事课程标准分解的专业活动,才能形成学科的“大观念”,才能从“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才能实现自
12、身的专业发展。我校教师要利用周五大教研的时间,发挥好备课组的集体优势,共同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分解,聚焦课堂,深入贯彻和落实我校“生本化有效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 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5.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2.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
13、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 教学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2.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第3节 伴性遗传一、 教学目标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
14、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 教学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一、 教学目标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
15、旋结构模型。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第3节 DNA分子的复制一、 教学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2.教学难点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是有遗传
16、效应的DNA片段。(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2.教学难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 教学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 教学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2.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 教学目标1.举例
17、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第2节 染色体变异一、 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教学难点(1) 染色体组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第3节 人类遗传病一、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3.探讨人类遗
18、传病的监测和预防。4.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2.教学难点(1)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2.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简述
19、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3.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2.教学难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来由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2.教学难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2.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