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一 计划 课时数5 累计 课时数 12 教学目标 1开展一次策划交友活动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利用书信开展交际活动,在信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营造氛围激起活动热情。 2 能够在表达中理清思路。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准备与手段(含多
2、媒体、课件 等 资 源 的 运用) 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 激起热情 1读一则来自远方的学校的报道。 展示那个地区的风貌。 2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个地区的风土色彩吗? (生尽情的说一说。 ) 师补充叙述: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从各地风土人情入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策划方案 展开活动 1各地的风格迥
3、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 实施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千山万水,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联系起来呢?怎样才能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汇报交流结果。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方式: 网络 报刊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栏目 【集思广益 畅所欲言 展现热闹的策划场面 】 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 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
4、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学生的策划可以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 支助活动 书信往来 情况介绍 联谊活动 网上交流 (2)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
5、动的可行性。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 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那么我们利用书信把这个活动告诉他们好吗?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教师提供联系地址: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 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设计好策划的内容,决定付诸行动
6、 ,为行动的实施作好准备】 第二 三课时(习作) 第二 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 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心连心,手拉手建立相关的联系的。 记得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分组讨论 确定写信内容 1.小组讨论: 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 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班级等的情况。 详细地进行介绍一下自己班级所策划的活动方案。 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方案的实施建议。 并希望活动开展成
7、功及建立永久联系。 2.回忆书信的格式及封皮的填写 (1)书信的格式: 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分别回忆这四部分的写法。 (2)信封的格式: 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回忆书信写法 三、付预行动 开始写信 1.写信方式: 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 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四、自行修改 完成初稿 (1)自行修改 (2)简单整理 形
8、成初稿 五 小组合作 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互相评议 2 互相找出写作中的优点,发现不足。 3 再读一读,一同修改: 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六 再行整理 写成书信 进行邮递 1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或整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2 工工整整的写在稿纸上 。 3 邮递出去。 【把策划的内容,以书信的形式传达给远方的朋友,和他们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回顾拓展 一 回顾拓展 一 设计理念: 借助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展开交流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体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内外
9、资料的引用和延伸,也是在本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5 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
10、中交流、汇报。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西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徜徉,草原的风光,丝绸之路的广倪,白杨树的高大挺拔,无一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学习了这组课文,你有哪些体会哪些收获。 2.学生进行自由地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1)首先谈谈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 可以从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到西部的建设与开发,直至对西部的未来及发展作以大胆的想象。 (
11、2)谈谈对这组课文的写作手法的认识。 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 (借物言志,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 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 (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词语的含义等。 ) 4 除此之外,在学习上你还有其他的收获,说一说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 【回忆本组课文内容,产生联系,互动交流学习成果,品尝收获的感受】 二、日积月累
12、 1.设计情景 激情引入。 教师感情朗读浪淘沙,学生边听边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可以让同学们猜猜作者。 介绍唐代诗人刘禹锡。 很多同学都知道他,可以让同学们把知道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在教师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 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 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 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 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
13、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通过到课外查找诗词,及对这些诗词进行背诵和朗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词的积累,同时也助于语文视野的开阔。 】 第二课时 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 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一个,可以通用全篇,或通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出示这则故事。 【利用故事,引入本课教学】 1.学生读文中故事。
14、 2.交流读后感受。 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在什么场合下书法家忘写了间字?疏忽了这个间字,会有什么后果?又是怎样解的围呢?【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随机点点诗词的不同之处】 4 资料补充。 .教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 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欣然签字。 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 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
15、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后的感受,进一步说明了标点符号的作用。 ) 5 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训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6.小结。 标点符号,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交流平台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交流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尝试运用 2 、在完成日积
16、月累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教师相机指导。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3 、趣味阅读的教学要突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也就是把握主要内容。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品读故事中的诗和词,最后可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 并让学生将原诗诵下来。 资料补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 他是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称刘、白。 他们都注意向民歌学习。 他一生所到之处很多,曾深入民间,学习民歌,并且创造了不少新词,在文人词发展上起了一个重要作用。 附 刘禹锡的诗一首: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 / 1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