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构件码放1、预制构件的吊运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尺寸、重量和作业半径等要求选择吊具和起重设备,所釆用的吊具和起重设备及其施工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品应用技术手册的规定。应采取保证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构件重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的措施。吊索与构件水平夹角不宜大于60,不应小于45。吊运过程应平稳,不应有大幅度摆动,且不应长时间悬停。2、预制构件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采取良好的排水措施。垫木或垫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起吊位置一致。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木或垫块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墙板类构件应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堆放和运输方式。外形复杂墙板宜采用插放架或靠放架直立堆
2、放和运输。插放架、靠放架应安全可靠。采用靠放架直立堆放的墙板宜对称靠放、饰面朝外,与竖向的倾斜角不宜大于10。二、PC墙体安装1、吊装采用多功能吊运钢梁进行吊装,多功能吊运钢梁的吊耳板可以根据PC构件不同调节起吊点位置。2、起吊至距地500mm,检查构件外观质量及吊环连接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起吊要求缓慢匀速,保证预制墙板边缘不被损坏。3、PC墙吊装就位后,将斜撑杆安装在预制墙板及楼层面上预埋的螺栓连接件上初调,再利用固定可调节斜支撑螺栓对预制墙板斜撑进行精确校正。三、叠合构件吊装与安装1、吊装:预制构件吊装应采用慢起、稳升、缓放的操作方式,起吊应依次逐级增加速度,不应越档操作。构件吊装校正,可
3、采用起吊、就位、初步校正、精细调整的作业方式;预制构件吊装时,应系好缆风绳控制构件转动。预制构件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偏斜、摇摆和扭转。2、安装:叠合构件的支撑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施工方案设置,支撑标高除应符合设计规定外,尚应考虑支承系统本身的施工变形。控制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规定,并应避免单个预制构件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与冲击荷载。叠合构件的搁置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宜设置厚度30mm坐浆。叠合构件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结合面粗糙度,并应检查及校正预制构件的外露钢筋。叠合构件应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支撑或承受施工荷载。三、PC楼梯1、PC楼梯应与结构梁锚固,底部采用灌浆料填
4、塞密实。2、吊装前应在墙面上划出标高及定位控制线。3、PC楼梯吊装时下方不得有作业人员,采用专用吊索具。4、吊装完成后应对楼梯采取保护措施。五、灌浆套筒1、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2、工程应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由接头提供单位提交所有规格接头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3、灌浆套筒进厂(场)时,应抽取灌浆套筒并采用与之匹配的灌浆料制作对中连接接头试件,并进行抗拉强度检验,检验结果均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4、灌浆料进场时,应对灌浆料拌合物30min流动度、泌水率及3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3h竖向膨胀率、24h与3h竖向膨胀率差值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5、5、灌浆施工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企业的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施工过程中,当更换钢筋生产企业,或同生产企业生产的钢筋外形尺寸与已完成工艺检验的钢筋有较大差异时,应再次进行工艺检验。6、套筒灌浆连接应采用由接头型式检验确定的相匹配的灌浆套筒、灌浆料。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灌浆施工的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后上岗。对于首次施工,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部位进行试制作、试安装、试灌浆。施工现场灌浆料宜储存在室内,并应采取防雨、防潮、防晒措施。7、灌浆应密实饱满,所有出浆口均应出浆。8、 当施工过程中灌浆料抗压强度、灌浆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部位应重新验收。六、装配式梁柱节点安装1、装配式梁柱搭接连接后弯锚钢筋排列较紧密,吊装时注意梁筋与柱筋碰撞的问题。2、装配式梁柱可形成单节点梁或双节点梁,尽量避免双节点梁,特别是较大跨度的梁,易造成吊装下落困难,在跨度较小的梁可以适当应用。在边柱或角柱的位置,也可将梁柱节点与柱一体化预制,形成带节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