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谈谈会计的职业判断【会计实务经验之谈】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alt=“ src=“/jtym/Files/2014718103518996.jpg” 前一段时间认真地翻看过一位女会计博士写的论文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研究,看到她正儿八经地写了一大堆,卯足了劲地就职业判断论职业判断,但就是没有揭示目前会计领域存在职业判断的真正根源。因此,我想就了职业判断说几句的冲动。会计上为什么会有职业判断,我认为的原因是现代会计误入“应计制会计”的歧途了,将谁也说不清楚的“利润”作为企业盈利的标准。这样
2、,坏事了,从此会计就基本上不说人话,编制出来的报表连会计人员自己都说不清楚。“利润”首先被沦为企业与税务局作为交税用的一个指标,其次被沦为管理层晋升的指标,再次,如果该企业上市了,就沦为操纵的指标了。为什么会计人员自己都说不清楚呢?其实职业判断就是一个“毛估估”,会计人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毛估估”是否准确,因为最终的结果“利润”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原则上是没办法验证的。真是“一千个会计心中就有一千个利润的哈姆雷特”。当然,大家会说,那审计是干什么的?要我说,审计就是由于有“应计制”会计而生存的,它装模装样地一方面拿企业的钱,另一方面给它盖个章对“利润”进行背书,难道它说清楚了利润是什么吗?难道
3、它的职业判断不是“毛估估”吗?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对于企业的CEO来讲,平时问会计人员的问题最多的是“账上还有多少钱?”,肯定不会问“账上还有多少利润?”
4、因为账上的利润CEO自己就可以说了算,记得有一位著名企业家就在CCTV访谈中公开说过:“今年我们董事会打算叫财务部做出500亿元左右的利润”。剩下的工作就是让CFO带领一班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了,然后“毛估估”出500亿元左右的利润来。如果不改变现行的“应计制会计”体系,会计就真的告别了科学了,我早在1998年时就写过一篇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论文,详细论述了会计的模糊性、近似性、非唯一性,当时我就认为会计不是一门科学,因为科学的结果一定是唯一的。但会计能不能靠近科学呢?我的回答是可以的,那就一定要抛弃说不清、道不明的“应计制会计”,回到“现金制”上来。企业真正赚了多少现金,是一定可以说
5、得清、道得明的。这时候就不存在所谓的“毛估估”了,存在保险柜里和银行里的钱都点得清楚。目前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指标真的是“自欺欺人”,让会计人员都陷入了利润的“云计算”迷阵中,那是真正的云里、雾里,似梦似真。好了,不多说了,仅供大家思考! 相关阅读:小企业中途建账的会计核算盘点财务人员藏在报表里的花招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实例待摊费用会计分录实例长期股权投资案例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alt=“ src=“/jtym/Files/201471810377749.jpg”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