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2022)2022 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单选题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BHIV 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可产生 4 种核糖核苷酸 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位于染色体上 D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能够被 DNA 酶水解 2、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 1)、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实验 2)以及赫尔希和蔡斯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 3)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 1 不能得出 R 型细菌
2、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 B实验 2 的任意一组实验的培养基上都有 R 型细菌 C实验 3 的35S 标记的实验组搅拌不充分不会影响放射性的分布 D实验 2 和实验 3 均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推论出染色体携带着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摩尔根发现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D非同源染色体的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2 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双链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自身携带的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催化 DNA 的复制 C
3、利用 DNA 指纹技术鉴定身份的依据是个体的 DNA 具有特异性 DDNA 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没有关系 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B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多选题 6、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 2N)染色体上的 DNA 用3H 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 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3
4、 A图 a 中 DNA 复制的酶一定是从 1 运进的,与 3 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 B图 b 中 DNA 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 C图 c 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 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3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7、大肠杆菌是研究 DNA 的复制特点的理想材料。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选项有()实验 细菌 培养及取样 操作 实验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和放射自显影 1 大肠杆菌 含3H 标记的 dTTP(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液体培养基,30 秒取样 分离 DNA,碱性条件变性(双链分开)被3H 标记
5、的片段,一半是 10002000个碱基的 DNA 小片段,而另一半则是长很多的 DNA 大片段。2 大肠杆菌 含3H 标记的 dTTP(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液体培养基,3 分钟取样 同上 被3H 标记的片段大多数是 DNA 大片段。3 DNA 连接酶突变型大肠杆菌 含3H 标记的 dTTP(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液体培养基,3 分钟取样 同上 同实验 1 A科学家用碱变性方法让新合成的单链和模板链分开,即氢键断裂,该过程在大肠杆菌体内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4 B实验 1 结果表明,DNA 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复制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 C实验 2、3 比较表明
6、,大肠杆菌所形成的 10002000 个碱基的小片段子链需要 DNA 连接酶进一步催化连接成新链 D综合实验 1、2、3,可以说明 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8、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但不产生只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 B甲组被感染细菌内含有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也可产生不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 C乙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
7、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 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 5 2022 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_009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 DNA 或 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A、噬菌体是 DNA 病毒,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A 正确;B、HIV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初步水解可产生 4 种核糖核苷酸,B 正确;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8、还含有少量 DNA,C 错误;D、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DNA 能够被 DNA 酶水解,D 正确。故选 C。2、答案:C 解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A、实验 1 只能得出 S 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但不能得出 R 型
9、细菌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A 正确;B、实验 2 的任意一组实验的培养基上都有 R 型细菌,其中加入 S 型细菌 DNA 的一组含有 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B 正确;C、实验 3 中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搅拌不充分会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C 错误;D、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能证明 DNA 是遗 6 传物质,D 正确。故选 C。3、答案:C 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2)、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
10、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萨顿推论出染色体携带着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A 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正确;C、摩尔根发现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 错误;D、非同源染色体的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 正确。故选 C。4、答案:B 解析: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1)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形成双螺旋结构。(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双链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3)两条单链间碱基通过氢键互补配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双链 DN
11、A 分子的基本骨架,A 正确;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 DNA 复制所需要的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由宿主细胞提供,B 错误;C、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利用 DNA 指纹技术鉴定身份的依据是个体的 DNA 具有特异性,C 正确;7 D、DNA 的多样性体现在碱基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与其空间结构没有关系,D 正确。故选 B。小提示:5、答案:B 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2)、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12、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A 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 错误;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C 正
13、确;D、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D 正确。故选 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注意,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8 6、答案:ABC 解析:图示为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a 为细胞核,1 为核孔,2 和 3 分别为核膜的外膜和内膜。图 b 中,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其中 4 表示完成复制后的染色体。图 c 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A、DNA 复制需要的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是由
14、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并通过 1 核孔运入细胞核参与 DNA的复制,内质网内连 3 核膜、外连细胞膜,A 正确。B、b 中核膜逐渐解体,出现4染色体,应该为有丝分裂前期,在该时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 DNA 分子、2条染色单体,因此细胞中 DNA 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B 正确;C、图 c 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 正确;D、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每个 DNA 分子中有一条链含3H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中,含3H 的染色体数均为 2N,但每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的两条链
15、均为杂合(3H1H);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为杂合的3H1H,另一条染色单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为纯合的1H1H,即一半染色单体含放射性,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后,子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随机性,因此,含3H 的染色体数进入同一个子细胞的数量为 02N,D 错误。故选 ABC。7、答案:ABC 解析: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以亲代 DNA 分子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新的 DNA 分子,这样一个 DNA 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 DNA 分子,且每个
16、子代 DNA 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A、DNA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所以用碱变性方法可以让新合成的单链和模板链分开,即氢 9 键断裂,在大肠杆菌体内解旋酶将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所以该过程在解旋酶作用下完成,A 正确;B、实验 1 结果表明,被3H 标记的 DNA 片段,一类 10002000 个碱基的小片段,另一半是大片段,DNA 复制是以两条链为模 板,并有两个相反的方向,DNA 复制是双向的,因为它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在复制起点处两条链解开时,一条链是 5到 3方向,一 条是 3到 5方向,但是酶的识别方向都是 5到 3,所以引导链合成的新的 DNA 是连续的,随从链合
17、成是不连续的,所以说明 DNA 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复制是连续的,另一条是不连续的,B 正确;C、实验 3 中,DNA 连接酶突变型大肠杆菌缺乏 DNA 连接酶,实验结果和实验 1 相同即被3H 标记的片段,一半是 10002000 个碱基的 DNA 小片段,说明这些小片段不能形成大片段,所以分析实验 2、3 结果,则说明大肠杆菌所形成的 10002000 个碱基的小片段子链需要 DNA 连接酶进一步催化连接成新链,C 正确;D、实验 1、2、3 不能体现每条子链与对应的模板链构成一个新的 DNA 分子,即不能说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 错误。故选 ABC。8、答案:ABD 解析:
18、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培养大肠杆菌,用32P、35S 分别标记大肠杆菌用32P、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用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A、甲组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 P 存在于 DNA 中,悬浮液含极少量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说明这一部分 DNA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进入大肠杆菌的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不会产生只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A 正确;B、甲组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 P 存在于 DNA 中,在侵染过程中,DNA 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由于噬菌体繁殖所需原料来自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且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可产生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和不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B 正确;10 C、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乙组的悬浮液含较多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不会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C 错误;D、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D 正确。故选 ABD。小提示: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