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2022)2022 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全部重要知识点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全部重要知识点 单选题 1、在4A+5B=4C+6D 已知 34gA 和 80gB 完全反应,生成了 54gD,若已知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68B34C32D17 2、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对除杂质的认识 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加热条件下,用除去 Cu 粉中少量的 CuO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 C对性质和用途的认识 D对化学史的认识 一氧
2、化碳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炼铁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张青莲主持了测定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贡献巨大 AABBCCDD 3、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雕琢玉石B丝线织锦 C葡萄制酒D瓷盘破碎 4、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B 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 与 C 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 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5、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碱:碱式碳酸铜、碳酸 B营养物质:水、无机盐 C盐:碳酸氢钠、氢氧化钠 D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碳纤维
3、6、家庭生活和化学实验室都是化学实验的场所,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3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7、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玉器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筒刻字 8、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区分开的是()A镁粉、氧化铜粉 BNaOH 溶液、KOH 溶液 C铁片、铜片 DNa2CO3溶液、NaCl 溶液 9、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 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 C陶器必良挑选精
4、良容器 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 10、“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硒 B硅 C铝 D锡 11、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 95.3%)、O2、H2O 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 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 C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 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12、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22,相对原子质量为 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13
5、、“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B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 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 Z 处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 A1 相同 14、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混合产生氯气(Cl2),氯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 Cl2B 除去 Cl2中的 HCl 5 C 收集氯气 D 测氯水的 pH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
6、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多选题 16、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析出固体质量:甲乙 17、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无关 6 18、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
7、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 2 种物质为氧化物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 1:3D甲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19、抗癌新药紫衫醇的化学式为 C47H51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衫醇是由 47 个碳原子、51 个氢原子、1 个氮原子和 4 个氧原子构成的 B紫衫醇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 C紫衫醇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D紫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0、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
8、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D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7 2022 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_02E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 C 的质量=(34g+80g)-54g=60g,设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则 4A+5B=4C+6D4a12034g60g4a120=34g60ga=17 综上所述:选择 D。2、答案:D 解析:A、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很少,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无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错误
9、。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正确;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有较大的影响,错误。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作燃料,错误;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正确。D、张青莲主持了测定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正确;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贡献巨大,正确。故选 D。3、答案:C 8 解析:A、雕琢玉石,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丝线织锦,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瓷盘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4、答案:B 解析:A、B 质子
10、数为 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正确。B、A 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 最外层 2 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 与 C 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 错误。C、C 原子最外层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 正确。D、B、C、D 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D 正确。故选:B。5、答案:B 解析:A、碱式碳酸铜是由铜离子、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属于酸,故选项错误;B、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
11、于碱,故选项错误;D、碳纤维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 B。9 6、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该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来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此实验方案无法达到目的;B、氨分子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若观察到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了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此实验能达到目的;C、自来水经过简易净水器后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此实验无法达到目的;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时应控制变量,即加入相同量的红墨水,还应取等质量的水,水温不同时,通过比较水完全变红的时间来比较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此实验无法达到目
12、的。故选 B。小提示:7、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A、玉器雕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骨笛打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彩陶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金筒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10 小提示:8、答案:B 解析:A、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以区分,故 A 正确;B、稀硫酸与 NaOH 溶液、KOH 溶液均能发生中和反应
13、,分别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钾和水,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故 B 不正确;C、铁片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片和稀硫酸不反应,可以区分,故 C 正确;D、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溶液与稀硫酸不反应,可以区分,故 D正确。故选 B。9、答案:D 解析:A、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 不符合题意;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 不符合题意;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 不符合题意;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发酵过程粮食变成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 符合题意;故
14、选 D。10、答案:B 解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硅,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故选:B。11 11、答案:A 解析:A、火星平均温度约为-56,低于白磷着火点,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选项 A 正确;B、火星表被赤铁矿覆盖,不缺少金属资源,选项 B 错误;C、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 78%,氧气体积分数 21%,火星大气中含有 CO2(体积分数为 95.3%),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不相似,选项 C 错误;D、火星平均温度约为-56,大气中又含有水蒸气,故火星地表存在固态水,选项 D 错误。故选 A。12、答案:A 解析:质子数=
1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故选 A。13、答案:B 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31=2+8+18+m,m=3,不符合题意;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 3 个电子,从而带上 3 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 Ga3+,符合题意;C、质子数=原子序数=31,镓是 31 号元素,位置应该在 Z 处,不符合题意;D、镓和铝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 B。12 14、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混合产生氯气(Cl2),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取氯
16、气,故选项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B、氯气、氯化氢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气管应为长导管,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最后通入水中吸入氯气,图中所示装置错误,故选项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氯水显酸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15、答案:A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
17、成的四氧化三铁呈黑色,因此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 A 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应该是发出蓝紫色火焰,选项 B 不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因此实验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选项 C 不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没有气味,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A。16、答案:AC 13 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同,故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此选项正确;B、t2时溶解度甲大于乙,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饱和溶液,题干没有说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C
18、、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属于陡升型,而乙属于缓升型,降温,甲的饱和溶液会析出大量晶体,而少量乙还没形成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此时趁热过滤,可得比较纯净的甲晶体,此选项正确;D、题干没有说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无法比较,此选项错误。故选 AC。17、答案:BC 解析: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如果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没有发光的现象就不是燃烧,选项错误;B、由爆炸的概念可知,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选项正确;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选项正确;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如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选项错误;故选 BC
19、。18、答案:AC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该反应为:CO2+3H2一定条件CH3OH+H2O。A.该反应中,有 H2O 和 CO22 种物质为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选项说法正 14 确。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1 价,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 1:3,选项说法正确。D.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甲醇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C。19、答案:BD 解析:A、由紫杉醇化学式可知 C47H51NO4该物质属于有机物,由分子构成,一个紫杉醇分子中含有 47 个碳原子、51个氢原子、1 个氮原子和 4
20、个氧原子,说法错误,故 A 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 B 正确;C、紫衫醇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1):(16 4)=7:32,故 C 错误;D、紫衫醇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47)(51 1)(14 1)(16 4)=564 51 14 64,碳元素占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 D 正确。故选 BD。20、答案:ABC 解析:A、根据常见物质,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可知,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则原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15 D、因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BC。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