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号:应急02预案版本号:2015-01编制单位:*颁布时间: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修订后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已经于2014年12月20日*应急救援预案审批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矿 长:*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4第一章 总则4第二章 *的危险性分析5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11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16第五章 应急响应18第六章 信息发布19第七章 后期处置20第八章 保障措施20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21第十章 奖惩22第十一章 附则22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23第一章 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23第
2、二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30第三章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事故应急预案36第四章 瓦斯、一氧化碳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应急预案43第五章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48第六章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55第七章 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60第八章 机电事故应急预案67第九章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预案71第十章 环境保护事故应急预案74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77第一章 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7第二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9第三章 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81第四章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3第五章 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4第六章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6第七章 机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7附 件:应急响
3、应程序图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情况一览表救灾物资装备相关部门及人员联系方式*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及陕西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
4、围本预案适应于*内部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范围包括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矿井火灾事故、机电运输事故、冒顶片帮事故及其它灾害。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安全环保部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陕西*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在上级安全生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分管小组按照
5、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实行事故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矿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区队及班组充分发挥自救作用。(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煤矿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
6、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第二章 *的危险性分析2.1矿井概况陕西*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北湾-太阳寺井田)位于陕西省*矿区*区东端的北湾太阳寺勘查区,属于*市*县管辖,现有职工1000余人,该矿区总体规划已于2008年2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08503号文进行了批复,井田面积东西宽3.19.6km,南北长2.09.2km,面积49.52km2,设计年产量4Mt/a。根据批复的矿区总体规划,陕西省*矿区的*区的规划范围为:北以陕甘省界为界,西以花花庙河
7、(约3煤1000m埋深线)为界,东、南以侏罗系煤系地层底部岩层边界线为界。*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8001075500,北纬345100345530,图幅号:I48E007024,探矿权编号:6100000510070。勘查区内可采煤层2层,分别为2-3煤和3煤,属中厚特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赋存较稳定,煤质优良,目前主要开采3煤层。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6.8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46. 8m3/min,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4.91,煤层自燃倾向性为类,属易自燃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中等类型型,矿井先期开采地段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
8、51.20m3/h,全井田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43.12m3/h;由于矿井发生水害时涌水量变化较大,目前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型管理。2.1.1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废弃老窑及采空区的情况说明井田区域外东及东南6km处有*拜家河煤矿、永寿县平窑煤矿,规模很小,年产3万t以下;西南十余公里澄铭窑、北马坊等地有小煤窑及小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生产矿井较大的有*市北马坊煤矿,现为*市北马坊煤业公司。矿井开拓系统为斜井单水平盘式分区段进行采煤布置,采煤方法为壁式炮采,顶板管理采用跨落法。设计生产能力0.10Mt/a,最高达到0.15Mt/a左右。1992年补充扩大勘探面积2.4km2,经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增加到0
9、.30Mt/a,2006年产量已达0.40Mt/a。2.1.2矿井地质*矿区*区位于太峪背斜以南、遥远背斜以北含煤凹陷区。3煤底板构造总体为一东南高西北低的单斜构造,呈EW向展布,东部3煤层底板最大高程937.39m(14号孔),西部3煤层底板最低高程626.10m(X3-3孔),平均每公里下降47m。2.1.3水文地质1、地表水地表水体以老爷岭东脉页岭为界,向北注入泾河。自西向东依次为天堂河、庵川河、常村河、普化河及水帘河。天堂河发源于老爷岭北麓的凤翔县境内,庵川河、常村河、普化河、水帘河均发源页岭北麓。天堂河流量为0.010.04m3/s,庵川河流量0.0040.015m3/s,常村河流量
10、0.0060.018m3/s,水帘河流量0.0142.9373m3/s。以上河流均为常年流水,其它支流多为间歇性小溪,流量小而变化大。2、主要含(隔)水层(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孔隙含水层(Q4)主要分布在天堂河、庵川河及常村河等河谷冲积阶地及河床区,由全新统河流相冲、洪积物组成,具二元结构。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渗透性强,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泉流量0.030.427L/s,水质为HCO3CaMa型,矿化度小于1g/L。(2)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及砾石孔隙裂隙含水层(Q2+3)分布较为广泛,谷地山坡均可见到,厚度因地而异,最大可达150m,底部有一变化较大的砂砾石层,为孔隙裂隙含水层
11、。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地段还可获得河水补给,故含水性强度不均一,泉流量相差悬殊,小者仅0.005L/s,大者可达0.26L/s。水质为HCO3CaNa型,矿化度0.500g/L。(3)第三系粘土隔水层与砂砾石含水层(N)多分布于梁峁脊部和山顶上,厚度因地而异,岩性主要为浅棕红色亚粘土、砂质粘土,隔水性能良好。局部地段底部有厚为11.5m的砂砾石层,含孔隙潜水,泉流量一般为0.010.30L/s,最大1.00 L/s。水质为HCO3CaMg与HCO3CaNa型,矿化度0.280g/L。(4)下白垩统罗汉洞组砂岩裂隙含水层(Kllh)仅分布于普化河陕甘交界处。岩性主要为桔红色粗粒砂岩、砾岩、砂
12、砾岩、含砾粗砂岩夹砂质泥岩及泥岩薄层,泥质胶结,分选差,厚度44.0m。(5)下白垩统环河组砂岩含水层与泥岩隔水层(K1h)分布于天堂、丈八至常村河以北地区,出露不完整,厚度148m。岩性主要为紫杂色、灰绿色砂质泥岩及泥岩,中夹薄层粉砂岩、细粒砂岩,砂岩含水性不均一,泥岩具隔水性。(6)下白垩统宜君洛河组砂砾岩孔隙裂隙含水层组(K1y+l)在区内低山丘陵及各沟谷中广泛分布,厚度23.05362.00m。岩性为紫红色及暗棕色巨厚层状砾岩、巨砾岩夹粗粒砂岩、砂砾岩薄层或透镜体,浅棕红色、棕灰色巨厚层状粗粒砂岩、含砾粗粒砂岩夹少量砂质泥岩条带。成份多为长石、石英碎屑、泥砂质充填,其富水性及水力性质受
13、地貌控制。泉流量0.041.00L/s,泉水水质类型HCO3-CaMg,矿化度0.561g/L,水温13。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0.033350.08946L/sm,渗透系数0.012150.1098m/d,水质类型HCO3-MgCaNa、HCO3-MgNa,矿化度0.5281.055g/L。(7)中侏罗统安定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与泥岩隔水层(J2a)仅分布于折灵沟及阁头寺北部支沟脑。厚度71.03154.81m,岩性为棕色、紫红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中粗粒砂岩,砂岩含水微弱,泥岩及砂质泥岩隔水性能良好。(8)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裂隙含水层(J2z)地表未见出露,钻孔揭露厚度6.6659.
14、29m。岩性上部为灰绿色、暗棕红色、紫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与中粗粒砂岩互层;下部为灰绿色中粗粒砂岩与砂质泥岩、粉砂岩互层,底部有一层巨厚层状黄绿色含砾粗粒砂岩。砂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储水条件不良,又被隔水层相阻,地下水补给条件亦差,故为富水性微弱的含水层。(9)中侏罗统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J2y)地表未见出露,钻孔揭露厚度0153.22m,是区内的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灰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及含铝土质泥岩,炭质泥岩夹煤层。砂岩含有承压裂隙水,因补给条件差,故富水性微弱。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0.0000460.001925L/sm,渗透系数0.0003
15、80.0064m/d。水质为高矿化度Cl-Na型水。(10)下侏罗统富县组(J1f)泥岩隔水层地表未见出露,仅在个别钻孔中钻遇该层,发育不稳定,地表仅在五曲湾、青渠窑等地有零星出露。厚度一般020m,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24.03m。岩性多为紫杂色花斑状含铝土质泥岩,夹有角砾岩薄层,局部地段为褐灰色含钙质泥岩,是一良好的隔水层。(11)中三叠统铜川组(T2t)砂岩裂隙含水层地表未见出露,作为煤系地层之基底,一般钻孔揭露厚度在15 m以内。岩性上部为紫色泥岩、浅紫色、灰绿色粉、细粒砂岩,灰白色细粒砂岩和中粒砂岩互层,中夹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含煤线,为富水性微弱的砂岩裂隙含水层。2.1.3水患类型及
16、威胁程度1、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大气降水:据*县气象资料,井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41.60mm。年降水主要集中于7、8、9月,历年410月总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1.1%97.0%。降水多以地表迳流形式汇入河沟,流向井田之外,加之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埋藏而无出露,主要含水层出露于谷坡局部地段,且多呈陡坎而不利于降水渗入补给地下水。因此,大气降水对未来矿坑充水影响不大,临区生产矿井排水量不随季节变化即为佐证。(2)地表水:井田地表水均属泾河三级支流,自南向北流入一、二级支流黑河及达溪河,最终汇入泾河,流量0.04020.0940m3/s。河流切割深度仅达白垩系,煤层开采所形成的导水裂隙带与河流地
17、表水沟通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地表水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但应注意采取适当的防洪措施。(3)地下水:未来矿井井巷开拓过程中,矿坑系统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煤系裂隙含水层及直罗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裂隙不甚发育,充水方式为顶板进水型。但随着矿井的开拓,导水裂隙带的形成与扩展,白垩系砂砾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有可能在局部地段通过透水“天窗”进入井巷系统,形成局部地段顶板充水。(4)顶板离层水:由于煤层顶板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分层差异性,工作面回采后沉降带的地层不均匀沉降,形成了大量的横向离层空隙。离层空隙接受周围弱含水层的补给,形成了离层积水体。沉降带内的离层积水体与垮落裂
18、缝带之间存在一定厚度的隔水层,当离层水的压力大于其底部隔水层的临界水压力值时方可发生离层突水。此类突水表现为来势猛、瞬时涌水量大,但衰减快,以静储量为主,工作面顶板突水的诱因为离层带上方的坚硬致密砂岩层随着走向跨度的增加,突然断裂后对离层水产生相当大的挤压力,导致离层水突破其底部的隔水层而突然溃出。因此,工作面上部直罗组砂岩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是井下突水的主要水源,顶板导水裂隙带是矿井的主要充水通道;工作面突水呈现周期性特征,并与老顶周期性垮塌步距基本一致;涌出水总量与工作面推进距离及开采面积呈正相关;随着工作面开采面积的增大,工作面稳定涌水量也随之增大;顶板的岩性及其组合特征为离层储水空
19、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离层水的形成是矿井涌水量较大的主要原因。2、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井田处于半干旱气候带,年降水量中等而相对集中,无较大的地面水体。除沟谷中基岩局部出露外,大部分地段为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红土所覆盖。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地理条件,与地层、构造等地质因素,有利于地表迳流形成,而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裂隙不甚发育,埋藏较深,各含水层段之间因泥岩及砂质泥岩等隔水岩层普遍发育而水力联系甚微。因而,地下水赋存及储运条件不良。煤层下伏岩层含水微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侏罗系中统直罗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及延安组煤层及其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充水方式为顶板进水。各直接充水含水层
20、埋藏深,裂隙不甚发育,补给来源缺乏,导水性差,迳流滞缓,富水性微弱,易于疏干。考虑到煤矿可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在局部有可能波及到上覆白垩系下统洛河砂岩含水层,虽为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但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为区域主要含水层,因而,可能对矿井充水构成一定影响。综上所述,井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类型,即“二类一型二类二型”。 3、矿井涌水量预算目前矿井主要是顶板砂岩孔隙水、老空区积水和井筒淋水,矿井正常生产期间涌水量在120m3/h;工作面发生水害时,矿井最大涌水量超过1000m3/h。2.1.4 煤层及煤质本矿开采二1煤层,属中灰、特低硫、中磷、高发热量、高熔
21、灰粉状贫煤;经1.4密度液洗选后,灰分降低,硫分稍有增高,回收率低,可选性属难选偏中等,易磨、热稳定性中等、对CO2反应性较弱,可作动力用煤或民用煤。2.1.5 煤层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及地温瓦斯:2012年华彬煤业救护队对矿井瓦斯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82m/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6.8m/min,属高瓦斯矿井。煤尘:我矿委托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对3煤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4.91。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2.2.1 危险源识别与检测1、主要危险源矿井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种类主要有水、火、瓦斯、煤尘爆炸
22、、冒顶、提升运输、中毒窒息、机械伤人等其它因素。2、存在形式及场所 序号 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场所主要表现形式1水各采掘工作面、各种巷道及采空区、主排水系统、主副井。工作面突水、顶板淋水、井筒淋水和主要生产场所供水等。2火工作面采空区、变电硐室、炸药库房等主要生产场所、煤场。电器、电缆失火、地面生产生活设备火灾煤场煤堆自燃,采空区煤层自燃等。3爆炸采空区、采掘面、盲巷、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巷、压力容器。瓦斯煤尘爆炸、爆破器材管理使用不当发生的爆炸、压力容器引发的爆炸等。4提升运输主要运输巷、主副井、采掘工作面的各提升小绞车、斜巷运输处。立井井口坠人坠物、提升绞车过卷蹲罐、绞车制动失灵,车辆
23、冲撞挤压。 5瓦斯采掘工作面、老巷、盲巷、采空区等。超限、爆炸。6机械伤害矿井生产各个环节。特别注意炮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及各皮带运输环节。7高空坠落作业环境垂直落差大于国家规定的场所,如立井井口、井架,高空作业脚手架等。井筒掉人、坠物,坠落、高空作业坠人坠物(井筒简修)。8有害气体主要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回风巷、盲巷等。表现为超标或积聚而发的爆炸或缺氧窒息死亡等。9电高压输配电场所使用、维修地点。触电。3. 检测、监控的手段矿井安装KJ-90(NB)瓦斯监控系统,能够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2.2.2. 危险源风险分析 1. 瓦斯爆炸:矿井可采煤层3煤和2煤层均富含有瓦斯,现开采的3煤瓦斯
24、含量为6.82 m3/t,危害程度较大。2. 矿井水灾:本矿井是井工开采,采空区灌浆积水,含水层、断层等水源可导致井下空间充水而发生事故,危害程度较大。3. 矿井火灾:我矿火灾事故分为内因火灾(煤层自燃和采空区发火)和外因火灾(违章放炮电器火灾)。 内因火灾:根据对矿井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矿井可采煤层中的自燃倾向性均为类,发火期一般为35个月,最短为24天,危害程度较大。 外因火灾:我矿采掘系统点多面广,违章放炮,违章操作电器设备,电器失爆,供电线路短路,漏电都可能造成矿井外因火灾的发生,危害程度一般。4. 煤尘爆炸:粉尘根据其成分不同可以造成职业病及煤尘爆炸。这两种危害因素都会危及人身
25、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煤尘爆炸的特殊性,如果没有煤尘云(空气中煤尘的浓度达到或超过40g/m3),往往不会发生爆炸。一般是瓦斯爆炸后,产生煤尘云而引起煤尘爆炸。危害程度较大。5. 顶板事故。冒顶和片帮灾害是矿井常见的灾害之一,往往是由于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支护结构不合理及其它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 危害程度较大。6. 提升运输事故。本矿井主、副井均有提升设备。提升过程中存在提升过卷、过速、蹲罐、断绳、井筒坠物、坠人、设备损坏等危险有害因素;运输过程中存在设备运输对人的挤、压、撞的危险因素。7.机电事故。当供电线路断线、线路共振、雷击等因素,造成对人体的电伤和电击、电火花伤人事故;井下供
26、电线网发生漏电,引起人身触电,电火花可能导致瓦斯煤尘爆炸;地面井下设备着火也会引起重大事故。8.机械事故。机械事故主要是设备运行(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设备的旋转和传动部分也可能造成人身的伤害。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组织体系由*市*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煤电驻麟救护大队、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等组成。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承办具体工作。3.1.1成立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办公室 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
27、卫组通信信息组物资供应组技术处理组抢险救灾组现场指挥组3.1.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总 指 挥:* 矿长副总指挥:* 总工程师 * 救护大队队长* 安全副矿长* 掘进副矿长* 采煤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经营副矿长成 员:苏建成、*、*、*、*、黄阳、任东光、*、周铭理、陈明军、郭锐、宋祖溪、李惠生、赵卫、刘涡临3.1.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 任:*生产调度室电话:6000 8000救护队值班电话:0917 *3.1.4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0个组 1、现场指挥组:组长:*成员:*、*、苏建成、*、*、*、*、*、任东光2、抢险救灾组:组长:*成员:*、刘涡临、宋祖溪、郭锐、李惠生
28、、(救护队负责人)救援人员为*煤电救护队,矿一、二线施工队兼职救援3、技术处理组:组长:*成员:*、*、黄阳、*、*、(救护队技术负责人)4、物资供应组:组长:*成员:由物资供应部成员组成;5、通信信息组:组长:*成员:由通防事业部、动力保障部及调度指挥中心相关人员组成 6、警戒保卫组:组长:方 堃成员:由矿保卫科成员组成7、医疗救护组:组长:方 堃成员:医疗诊所和上级医疗救护人员8、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由综合办公室及后勤服务部成员组成9、善后处理组:组长:方 堃成员:由人力资源部、党群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成员组成10、事故调查组:组长:*成员:由安、技、调等相关部门成员组成3.2应急
29、救援组织职责3.2.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1、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2、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方面的规章制度;3、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决策工作,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研究、拟定救援方案,并予以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实施紧急救助,防止事故扩大,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4、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救援的工作进展情况;5、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协调现场救援力量,并决定是否向上级有关救援部门发出请求援助支持;6、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力量的调配;7、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和保卫工作;8、负责应急救援情况的总结、上报及相关处理事宜。3.2.2总指挥的
30、职责1、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核批准工作;2、领导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当矿井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矿长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领导负责指挥。3、负责对外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3.2.3副总指挥的职责1、组织有关人员拟定应急救援方案;2、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总指挥作好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专门人员严格控制入井人数,签发抢救事故用“入井特别许可证”和“进入事故现场许可证”;3、根据总指挥授权,代行总指挥权力。3.2.4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1、制定应急救援程序,负责日常管
31、理工作;2、负责督促检查有关单位的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3、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标定报警的方位,险情的等级等要素,及时拟定救援计划并向指挥部汇报。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修正救援方案,供指挥部决策;4、根据总指挥的授权,与相关救援单位进行协调并下达有关命令;5、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统计人员、财物的损失情况,并写出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同时将有关材料建档、归档。3.2.5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小组的职责1、现场指挥组:主要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2、抢险救灾组:具体负责实施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3、技术处理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措施,
32、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4、物资供应组: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5、通讯信息组:主要负责地面和井上下通讯信息畅通;6、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矿井的警戒、维持秩序等工作;7、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8、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9、善后处理组:主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10、事故调查组:主要负责事故后事故分析报告,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3.2.6各有关成员的职责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
33、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3、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作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4、安全环保部部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5、煤矿救护队队长:对煤矿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煤矿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援救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外局煤矿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煤矿救护队联合作
34、战指挥部。由公司的救护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 6、通防事业部部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主扇风机的工作状态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7、生产技术部部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并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 8、调度指挥中心主任:及时向矿长、矿总工程师、公司调度室以及有关领导和单位汇报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及事故处理情况;向下传达矿长命令,召集有关人员或单位到调度室待命,协调各单位处理事故的工作。 9、有关的队长、班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内工作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领
35、到安全地点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报告给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10、矿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故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救护队、矿长、矿总工程师、公司调度室以及其他领导和有关单位,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按照预案中所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11、矿监控中心主任:应根据入井人员矿灯自救器领取情况,查清在井下的员工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持有经指定的副矿长签发的入井
36、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灯房严格检查,制止入井;必须切断与救灾无关的其它通讯,保证井上下通讯信息畅通。12、综合办公室、后勤服务部: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13、动力保障部:根据矿长命令,负责调整主要扇风机的工作状态,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情况,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14、抢险救灾队队长:配合救护队,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送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并严格控制入井人员。15、医务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16、综合办公室主任:保证对遇难
37、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17、保卫科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建立和完善对瓦斯、自然发火、顶板等灾害的监测监控系统,并有专人定期分析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事故的发生(具体见专项预案)。4.2 预警行动4.2.1 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对安全生产事故采取以下措施(1)下达预警指令。(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提出相关整改要求。(3)根据对灾害的监测监控和预测,预报灾害结果。(4)根据事态发展的情况,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
38、备。4.2.2 凡矿井发生下列安全事故之一的,均按本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1)发生火灾,直接灭火无效,有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2)发生瓦斯、煤尘爆炸,造成严重伤亡或工作面造成破坏的。(3)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造成矿井无法正常供风的。(4)瓦斯、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5)井下采掘工作面大面积冒顶的。(6)发生水灾,危及人员或水泵房淹水事故的。(7)发生提升、运输事故,造成伤亡或影响生产的。(8)矿井大面积停电,通风、提升运输系统中断的。(9)地面发生火灾,对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威胁的。(10)矿井环境污染,对职工或周边居民造成危害的。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事故发生
39、后,现场发现事故的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矿井调度室,矿井调度室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得到总指挥批准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按下列顺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并要求一切电话给调度室电话让路。4.3.2 信息上报和传递事故发生后,事故汇报程序具体见图2事故现场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调度室)第一时间5分钟10分钟矿医疗站协议救护队安环部部长职能部室领导各专业组长抢险救灾队伍矿长值班矿长总工程师其它副矿长调度室主任 第一时间值班电话:0917-* 内线电话:8000 6000汇报程序事故发现者矿调度室矿总值班矿长矿总工程师副矿长矿救护大队医院安环、技术、通防、动力、机运部部长保
40、卫、后勤、财务部、综合办等单位负责人采、掘队负责人其他需要通知的单位或人员。事故应急救援机构主要负责人通讯录(见附件1)4.3.3 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时、必须做好事故的详细情况记录。4.3.4 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上级和地方政府汇报。4.3.5 事故报告可先采用口头(电话)方式报告,随后立即用书面形式正式上报,报告时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类别。(2)事故的情况,简要经过,伤亡人数、遇险人数或有可能发生的重大后果、破坏范围和损失情况。(3)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有无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4)伤亡人员的抢救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5)是否需要有关部门、
41、单位协助救援工作。(6)报告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7)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第五章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应急救援分级响应是在矿井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根据事故大小、救灾难度、影响程度,相应级别的矿山应急组织处于响应状态,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事故的可控性,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I级响应、II级响应、III级响应、IV级响应和V级响应,具体如下:(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0人以上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为I级响应;(2)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为II级响应;(3)
42、发生较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上9人以下死亡,为III级响应;(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 事故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为IV级响应。(5)发生全矿井停产、危急人身安全,造成人员无法及时撤离或撤离路线受阻,可能导致人员受伤,为V级响应。5.2 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性质,启动相应的事故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之前开展救援的情况,确定施救方案,做好施救准备实施救援。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需要配带专
43、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规定。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现场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专业队伍按施救方案和有关施救规定,本着“先伤、后亡”的原则抢救遇害人员。同时,做好施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应急响应程序图:(见附件2) 5.3 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1、当险情得以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消除和遇险人员获救后,由总指挥下达终止行动命令。 2、当由于救援中出现其他客观情况需要中止或终止救援行动时,由现场指挥小组提出中止救援建议,报总指挥核准后,中止救援行动。 3、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组织有关人员对整个救援行动进行评估,写出报告,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