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易混淆知识点1单选题1、司马迁的史记没有单独的惠帝传,将惠帝附于其母吕太后本纪中,太后从其本姓,母子同传:班固的汉书作高后纪,舍其本姓从夫称“高后”,还专门为惠帝作惠帝纪,置于高后纪之前。对这一变化原因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两人修史方式的不同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母系意识影响力减弱D儒家思想影响力增强答案:D解析:西汉司马迁为吕后设吕太后本纪,惠帝和吕后同传,体现了司马迁著史的求实精神;东汉班固为惠帝作惠帝纪,为吕后作高后纪,舍吕后本姓从夫,且置于高后纪之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尊礼从礼等,是其影响班固著述
2、,D项正确;材料客观陈述两人修史方式的不同,但题干问题是解读其出现不同的原因,排除A项;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排除B项;母系意识影响力减弱的原因正是因为儒家思想影响力的增强,且题干强调思想文化影响下引起的修史方式的不同,排除C项。故选D项。2、西汉末年黄河在河北省磁县南决口,成灾漫流多年,直到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河,他采取修堤、分洪、滞洪、放淤的综合措施,修、补堤坝千余里。黄河在之后的800多年间没出大的事故,被学界称为“长期安流”。下列史事与王景治河属于同一朝代的是中国古代书法中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的隶书出现。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使冶铁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变化。太学规模
3、不断扩大,太学清议使当时的黑暗势力有所收敛。反击匈奴,打通丝路,并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ABC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景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水利专家。隶书的出现是在秦代;杜诗发明水排是在东汉;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太学清议使当时的黑暗势力有所收敛是在东汉;反击匈奴,打通丝路,并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是在西汉。所以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3、下图为战国时期各国金属货币分布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百家争鸣在经济领域的反映B各国经济有一定独立性C东方六国经济水平比秦国高D反映了各国的冶铁水平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形制不同,说明各国经济有一定的独
4、立性,B项正确;货币形制差异不是百家争鸣在经济上的体现,排除A项;通过货币形制无法看出东方六国比秦国的经济水平高,排除C项;大部分货币是青铜铸造,排除D项。故选C项。4、据汉书记载,公孙弘年四十余学春秋杂说,六十岁时“以贤良征为博士”,后来官至丞相,位列三公。“汉常以列侯为丞相,唯弘无爵”,于是汉武帝下诏以“德盛者获爵尊”“文德以行褒”之名“封丞相弘为平津侯”。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影响官僚政治B贵族政治影响深远C丞相权力遭到极大削弱D察举制度日益完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公孙弘熟悉儒家学说而得到重用,后来因品德而获爵位,符合儒家强调德治的主张,可见儒家思想影响官僚政治,A项正确;公孙弘六十
5、岁时“以贤良征为博士”,并非因血缘关系而得官,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丞相权力削弱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5、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这时期,对促进华夏认同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A各国变法B铁器使用C中原与各族往来频繁D商业兴盛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C项正确;对促进华夏认同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中原与各族往来频繁,ABD项
6、不符合材料,排除ABD项。故选C项。6、下图为西汉初年修建长安城的有关记录。(惠帝元年)春正月,城(修建)长安。(惠帝)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惠帝三年)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惠帝五年)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惠帝五年)九月,长安城成。据汉书惠帝纪(说明:关中平原冬季最冷在公历1月前后,均温在-5,西汉时还更冷一些。)从汉惠帝修建长安城的时间安排可知,当时A没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C汉朝面临匈奴的严重威胁D诸侯对中央威胁加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春正月,城修建长安”、“三年春.三十日罢”
7、、“春正月.三十日罢”可知修建长安城多利用农闲时间,且工期三十日为限,结合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可知汉初统治者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B项正确;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是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排除A项;匈奴的严重威胁是统治者修筑长城的原因,与修建长安城无关,排除C项;汉初郡国并行制造成诸侯对中央的威胁,材料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制,排除D项。故选B项。7、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的“治安策”具体是指A封刘氏同姓王B行郡国并行制C设立刺史官职D颁行推恩令答案:D解析:根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可得出为
8、了解决当时的王国问题,贾谊的“治安策”具体是指颁行推恩令,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排除ABC项。故选D项。小提示:8、金文族徽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族氏名号,商代晚期数量显著增加,且许多族徽上附加了地名、官名和职事名。这反映了当时A族氏政治职能加强B神权王权紧密结合C族群融合程度加深D青铜冶铸工艺精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金文族徽作为依附于青铜器的铭文形式,具有标识铭记
9、、美化装饰、体现身份地位的功能。商代晚期金文族徽数量显著增加,且许多族徽上附加了地名、官名和职事名,反映了当时族氏政治职能加强,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神权王权紧密结合”,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族群融合程度加深”,排除C项;材料与青铜冶铸工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如图为战国末期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的“大九州说”示意图。史记中这样表述:天下由九州组成,每州内又有九州,故共有九九八十一小州。九州外由裨海即小海环绕,州与州之间不相连。中国为其中之一,叫“赤县神州”。据此可知,这一学说A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与限制B初步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C为历朝政府重视并予以支持D有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答案:A解
10、析: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都认为,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叫做“赤县神州”的大洲,“赤县神州”之外还有其他州,这与传统的中国居中的“天下”观念不同,突破了人们狭隘的地理观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进而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与限制,A项正确;邹衍和司马迁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并未展现世界的整体轮廓,且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知道世界的整体轮廓,排除B项;中国古代历朝政府重视并予以支持的是“天下”观念,不是邹衍和司马迁的观念,排除C项;华夏认同观念指的是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族的融合,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史记周本纪载,虞、芮两国国君因国土产生争执,找周文王仲裁;进
11、入周境后,他们发现农人相互谦让田界,路人相互让路。两人均感叹:“我们所争的,正是周人所耻的。”于是两人各自回国,相互谦让原先争执不下的土地。此后,诸侯纷纷向周境靠拢。这一记载可以说明A周族崛起源于施行德政B儒家学说促进周朝壮大C西周土地国有制已瓦解D西周中央集权体制完备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人崇“谦让”、耻“争执”,源于周文王施行德政和加强教化,A项正确;儒家学派形成于春秋末年,排除B项;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这一土地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在地方享有世袭统治权,中央集权政体尚未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11、太史公曰:“余读春秋古
12、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皆兄弟也。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该材料反映出司马迁A撰写史记开创纪传体体裁B认同尊王攘夷的思想C指出夏朝奠定中华民族之基础D认可同源共祖的观念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司马迁认为周边的少数民族实际上都是上古五帝的后裔,说明他认可同源共祖的观念,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司马迁的民族观念,没有体现史记体裁和尊王攘夷的思想,排除AB项;材料体现的是司马迁同源共祖的观念,并不是说明夏朝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12、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到:如果君主暴虐,上天就会责罚他
13、,以一些灾害为警告,这就是“天人感应”学说;但君主想要止其乱,“治乱”就需要用一些强制手段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这时候就需要运用法家手段使人民都能够听从于统治阶级的领导,来更好地治理人民、国家。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认为治理天下就是控制人民B体现了外儒内法的基本特点C提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D迎合了汉代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B解析: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但他主张在“治乱”的时候运用法家手段,所以体现了外儒内法的基本特点,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外儒内法的观点,A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项。13、战国时期,诸国将夏王朝与商王朝的故地设定为中原一带,各自论述了自己的国家如何对这些地方
14、享有正当的统治权。曾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的楚国也宣称三皇五帝中的“祝融”是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A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B夷夏矛盾基本解决C宗法制度被广泛认可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曾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的楚国也宣称三皇五帝中的“祝融”是自己的祖先。”可分析出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夷夏矛盾基本解决,排除B项;宗法制度、分封制度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D项。故选A项。14、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某大河流域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这个文化遗存大致位于下图中的AABBCCDD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至
15、5000年,制作彩绘陶器和栽培作物粟的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即图中的C处,C项正确;图中A处为红山文化遗存,并非仰韶文化分布范围,排除A项;B处并非仰韶文化遗存分布地区,而是龙山文化所在地,排除B项;D处即良渚文化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排除D项。故选C项。15、夏商时期的都邑很少,到了周代则数量巨增,呈现出星罗棋布的状态,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上述变化的原因有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入侵宗法制成为典型特征官僚体制成为社会主宰以崭新风格实行统治ABCD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周代都邑数量巨增,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周代实行分封制,以
16、崭新风格实行统治,同时推行宗法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正确;长城的修筑开始于战国时期,错误;官僚体制成为社会主宰是在秦朝后,错误。由此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填空题16、史学:两汉史学的代表性成就是_与_。史记叙述了上起_、下至_年间约3000年历史,首创了_题材。史记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_答案:史记汉书黄帝汉武帝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汉史学的代表性成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题材,同时史记也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东
17、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所以空白处依次为史记、汉书、黄帝、汉武帝、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17、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答案:元谋人解析:元谋人是我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已经懂得用火了,发现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小提示:18、(1)背景:_日趋剧烈。(2)目的:_。(3)代表:_。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_,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强制把大家庭拆散为个体_;“废井田,开阡陌”;实行_;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_。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影响: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_奠定了基
18、础。答案:兼并战争富国强兵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小家庭什伍连坐任免统一解析:根据所学(1)背景:根据所学可得出,当时兼并战争日趋剧烈。(2)目的:主要是富国强兵。(3)代表: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强制把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影响: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变法使秦统一。19、商周时期的特征:_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答案:奴隶制解析:特征:商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20、战国(1)时间:_-_。(2)开始标志:_、
19、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3)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_”。答案:前475年前221年三家分晋战国七雄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秦朝的统一。(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21、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_、_、_、_、_、_、_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王室在256年被_吞并答案:齐
20、楚燕韩赵魏秦秦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所以,处为齐;处为楚;处为燕;处为韩;处为赵;处为魏;处为秦;处为秦国。22、西汉建立_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答案:公元前202解析: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2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家之口()答案:韩非解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强调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法家思想,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孔
21、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排除;老子是道家人物,排除。24、内涵: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_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答案:百家争鸣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25、秦暴政表现(1)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法严苛。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_”。(2)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答案:焚书坑儒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文化方面采取焚书坑儒的举措。材料分析题
22、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同样是打破血缘贵族政治,梭伦突出的是按财富划分社会等级,商鞅则按照军功划分政治地位;前者承认并鼓励私人创造财富,后者则引导国民埋首农田或扑向战场。商鞅变法后,很多平民开始走向政治道路,张仪、吕不韦、李斯等来自他国的移民跻身卿相,在这一点上,商鞅变法比梭伦改革要更彻底。这种社会层级过度平面化的政治使王权也受到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强化君主权威才能阻遏混乱、维护秩序。而雅典濒临海洋,以工商业立国,居民也多是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移民,人口约20万,这样的小城邦更容易实行民主制。摘编自张国刚商鞅的变法之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相比,在重构社会
23、等级秩序方面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两场变法重构的社会等级秩序截然不同的原因。答案:(1)同:均明确了划分社会等级的客观标准;均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传统贵族特权);均奠定了此后数个世纪本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异:性质上,商鞅变法建立的是君主专制下的封建等级制度,梭伦改革构建的是奴隶社会的财产等级制;内容上,商鞅变法的等级构建通过奖励耕织和军功爵制来实现,梭伦变法的财产等级制则与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法令紧密相连;标准上,商鞅变法以军功为依据,梭伦变法以财富为依据;程度上,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旧的等级秩序,梭伦改革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既得利益;结果上,商鞅变法的等级制度
24、凸显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梭伦改革则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答出三点即可)(2)原因:经济基础方面,商鞅变法以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梭伦改革以古希腊奴隶制商品经济兴起为基础;思想氛围方面,商鞅变法时,正值“百家争鸣”,颠覆传统的思想频出,梭伦改革时,社会思想相对保守;制度条件方面,商鞅变法时,人才的跨地域、跨阶层流动渠道畅通,梭伦改革仍受贵族主导的执政官制度束缚;改革持续时间方面,商鞅在秦国主政十余年,梭伦在雅典仅当政一年,卸任后主动离开雅典。(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相同点:根据材料“同样是打破血缘贵族政治,”可知均明确了划分社会等级的客观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均打
25、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传统贵族特权);均奠定了此后数个世纪本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不同点:根据材料“梭伦突出的是按财富划分社会等级,商鞅则按照军功划分政治地位;”可知商鞅变法的等级构建通过奖励耕织和军功爵制来实现,梭伦变法的财产等级制则与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法令紧密相连;根据材料“商鞅变法后,很多平民开始走向政治道路,在这一点上,商鞅变法比梭伦改革要更彻底。”可分析出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旧的等级秩序,梭伦改革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既得利益;根据材料“而雅典濒临海洋,以工商业立国,居民也多是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移民,人口约20万,这样的小城邦更容易实行民主制。”可分析出商鞅变法的等级制度凸显出君
26、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梭伦改革则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等。(2)原因: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去思考。经济基础方面,商鞅变法以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梭伦改革以古希腊奴隶制商品经济兴起为基础;思想氛围方面,商鞅变法时,正值“百家争鸣”,颠覆传统的思想频出,梭伦改革时,社会思想相对保守;制度条件方面,商鞅变法时,人才的跨地域、跨阶层流动渠道畅通,梭伦改革仍受贵族主导的执政官制度束缚;改革持续时间方面,商鞅在秦国主政十余年,梭伦在雅典仅当政一年,卸任后主动离开雅典。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
27、。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资治通鉴材料二(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楚人入秦,时为客卿)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史记(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国为秦开凿水渠的企图,并分析秦王嬴政在郑国的企图暴露后仍坚持修渠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王嬴政废逐客令的目的,并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简要的评价。答案:(1)企图: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法向东征伐,以保证韩国的安全
28、。原因:郑国渠的开凿使大片农田得到灌溉,有利于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2)目的:吸引有用之才,为秦国效力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评价:秦王嬴政的做法,反映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其做法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力量,从而相对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而为其兼并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析:(1)企图:根据材料一“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国为秦开凿水渠的企图是“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法向东征伐,以保证韩国的安全”。原因:根据材料一“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郑国渠
29、的开凿使大片农田得到灌溉,有利于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等方面分析秦王嬴政在郑国的企图暴露后仍坚持修渠的原因。(2)目的:根据材料二“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可知,秦王嬴政废逐客令的目的是“吸引有用之才,为秦国效力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评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王嬴政的做法,反映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其做法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力量,从而相对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而为其兼并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等方面对秦王嬴政废逐客令这一行为进行简要的评价。28、“政德”一词首见国语,主要用以论说君主的德性德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30、求。材料一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对为政者的德性有着深入的思考。孔子认为“仁”是为政的根本和出发点,他强调为政者要具有仁民、爱民的大德。围绕着如何仁民,他提出“政有使民富且寿”“养民也惠,使民也义”“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等主张。他主张为政的首要条件是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能将内在的圣德推而广之,以教化民众,对外则担当社会重任,治国安民。同时,他认为为政者要先从修身齐家、努力追求理想的人格和境界做起,然后从个人到他人、从家庭到社会和国家,从而达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他还认为为政者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实施政令,只有为政者以德修身,勤勉尽责,才能治理好国家。而对
31、于如何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孔子认为,要通过外察和自省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材料二柏拉图在理想国等著作中阐述了许多关于统治者政德的内容。他对治国者的政治信念、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认为,统治者的统治就是在理智和统治技艺的指引下,始终大公无私地、公正地对待他们的臣民,并“运用他们的技艺作为一种比成文法更加强大的力量去谋取幸福”。他以具有智慧和知识作为君主的首要条件,独创性地提出了由“哲学王”担任统治者的观点,其“理想国”中的完美君主“哲学王”能将智慧与权力统一起来、知识与理性有机结合起来。柏拉图提出真正的哲学家要有“正义”“节制”等品质。他认为正义是一个人的理想所在,是人们的一个目标
32、,是人性中理性指导意志、情感、节制欲望的一种理想状态,统治者如果能按照最高理性管理好国家,便是推行社会的“正义”;他也认为节制像勇敢一样是一种具体的善,是一种美德,“节制型的执政官是极为谨慎、公正、循规蹈矩的,能在私人事务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邢同卫、朱艳红孔子与柏拉图的政德思想探析(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政德思想的异同。(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孔子和柏拉图政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与柏拉图政德思想的现实启示。答案:(1)相同点:都主张“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都对为政者的德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目的都想要建立一个等级有序的“和谐社会”;都要求为政者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答出任意3点即可)不同之处:思想来源不同,孔子政德思想受西周礼制思想的影响,柏拉图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为政的侧重点不同,孔子的政德思想重视百姓的作用,重民爱民教民等,柏拉图的政德思想以城邦利益至上;对为政者的标准不同,孔子认为为政者的首要条件是自身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而柏拉图认为智慧、知识和理性是为政者的首要条件;在德与政的关系上,孔子的政德思想具有德政交融、政治伦理化的特点,而柏拉图的思想侧重智慧而不强调人伦。(答出任意3点即可)(2)历史背景:孔子: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社会秩序混乱;铁犁牛耕出现
34、,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产生;民本思想的逐渐形成等。(答出任意2点即可)柏拉图:雅典直接民主弊端日益凸显,民主政体出现危机;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商品经济活跃,对外贸易繁荣;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答出任意2点)(3)现实启示:利国利民是政德的核心所在;为政者要始终将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政者要廉洁修身,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政者要坚定理想信念,面对困难和挑战无所畏惧,毫不动摇。(答出任意3点即可)解析:(1)相同点:根据“哲学王”“他主张为政的首要条件是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能将内在的圣德推而广之,以教化民众,对外则担当社会重任,治国安民。”得出都主张“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根据
35、“他强调为政者要具有仁民、爱民的大德”“他对治国者的政治信念、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得出都对为政者的德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礼”及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可得是出目的都想要建立一个等级有序的“和谐社会”;根据“节制型的执政官是极为谨慎、公正、循规蹈矩的,能在私人事务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而对于如何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孔子认为,要通过外察和自省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得出都要求为政者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不同之处: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思想来源、侧重点、道德标准、影响等角度概括。可得出思想来源不同,孔子政德思想受西周礼制思想的影响,柏拉图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为政的侧
36、重点不同,孔子的政德思想重视百姓的作用,重民爱民教民等,柏拉图的政德思想以城邦利益至上;对为政者的标准不同,孔子认为为政者的首要条件是自身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而柏拉图认为智慧、知识和理性是为政者的首要条件;在德与政的关系上,孔子的政德思想具有德政交融、政治伦理化的特点,而柏拉图的思想侧重智慧而不强调人伦。(2)历史背景:孔子:根据所学,概括百家争鸣的背景即可,得出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社会秩序混乱;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产生;民本思想的逐渐形成等。柏拉图:根据所学可得出雅典直接民主弊端日益凸显,民主政体出现危机;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商品经济活跃,对外贸易繁荣;苏格拉底思
37、想的影响。(3)现实启示:结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利国利民是政德的核心所在;为政者要始终将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政者要廉洁修身,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政者要坚定理想信念,面对困难和挑战无所畏惧,毫不动摇。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的现象黄帝也被建构为“华夏”祖先。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华夏”建构谱系化,影响了魏晋时期“五胡”基于“入主中国”的政治目的而对黄帝的攀附。这样就使得“夷狄入中国而主天下”之后,不自觉地继承此前的“华夏”共同体意识。五代之后,主导中国疆域形成的力量由“夏”转“夷”。“夷”接受“华夏-汉”的“天下
38、”观和政治经验,模仿“中国”的国家政治体制,加以补充、丰富、扩大,“中国”开始由狭义的、单一文化定义上的“中国”,转向国土意义上的、文化多元的“中国”。“华夏”的扩大,为现代中国疆城奠定了前现代基础。摘编自吴启讷族群政治型态的流变与中国历史的近代转型材料二1492年之前,北关大陆生活着多样化的土著美洲人族群,使用250多种语言。16世纪初至17世纪末,西欧移民和非洲奴隶大量涌入。到1776年北美宣布独立时,形成了以欧裔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为主流的“多族化。一战时,大量南欧、北欧移民,甚至东欧的波兰人、俄罗斯人等为逃避战乱,不断涌入美国,打破了以西欧为主的移民格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
39、权运动和族裔政治行动唤起了美国族群争取“少数权利”的觉醒,到70年代,拉美裔和亚裔移民的涌入改变着以白人为主的移民结构。2010年,“多族化”结构转向拉美裔、非裔、亚裔的混合化模式,族群社区构成了独具生命力的文化群。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以族群和文化差异为基础的“多族化”发展,促就了多元文化主义观念的广泛传播,为美国族群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如今,美国“多族化”问题凸显,消解着美利坚民族的公共文化和共同价值,使美国日益陷于族群冲突和社会失序的境地。摘编自张飞论美国“多族化”与族群政治的互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族群交流的特点,并简析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并
40、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美国族群关系走向有何不同之处,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形成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格局;注重文化认同;涉及领域深入而全面;呈现出交融的趋势。影响:推动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巩固并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现代中国疆域奠定了基础。(2)不同:聚集了世界不同区域的族群;族群格局变动频繁;文化差异与分化明显;种族歧视严重,缺乏交融。原因:近代美洲深受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影响,族群矛盾尖锐美国历史短暂,缺乏文化底蕴;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重重,局限性明显;多元文化主义的广泛传播;民权运动的推动。解析:(1)第一小问
41、特点:根据材料“早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华夏的扩大,为现代中国疆城奠定了前现代基础”得出形成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格局,注重文化认同;根据材料“中国开始由狭义的、单一文化定义上的中国,转向国土意义上的、文化多元的中国”得出涉及领域深人而全面,呈现出交融的趋势。第二小问影响:推动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巩固并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现代中国疆域奠定了基础。(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1492年之前,北关大陆生活着多样化的土著美洲人族群,使用250多种语言”得出聚集了世界不同区域的族群;根据材
42、料“打破了以西欧为主的移民格局”得出族群格局变动频繁;根据材料“这种以族群和文化差异为基础的多族化发展,促就了多元文化主义观念的广泛传播”得出文化差异与分化明显;根据材料“使美国日益陷于族群冲突和社会失序的境地”得出种族歧视严重,缺乏交融。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美洲被殖民历程得出近代美洲深受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影响,族群矛盾尖锐;根据材料“到1776年北美宣布独立时”得出美国历史短暂,缺乏文化底蕴;结合所学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重重,局限性明显;根据材料“多元文化主义观念的广泛传播”得出多元文化主义的广泛传播;根据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和族裔政治行动唤起了美国族群争
43、取少数权利的觉醒”民权运动的推动。3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狄)遇之。孝公于是布惠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虎贲之士百有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引自司马迁史记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国实力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的磅礴气势,结合所学,概括其布局特点。答案:变化:由弱国变为强国。原因:商鞅变法。特点:整齐严密;体系完整;兵种齐全。解析:变化:依据材料“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候之会盟、夷翟(狄)遇之”、“(秦)虎贲之士百有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可以看出由弱国变为强国。原因:依据材料“卒用鞅法(秦)虎贲之士百有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进行,为秦国的富强奠定了基础。增强了特点:依据材料“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的磅礴气势”及结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可以得出整齐严密;体系完整;兵种齐全。20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