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线订装突泉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018、6)(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羹匙(sh) 蟾蜍(ch) 劫难(ji) 陨石(yn) B.过滤(l) 褶皱(zh) 连翘(qio) 载途(zi) C.腐蚀(sh) 挑衅(xn) 仆人(p) 瞳仁(tng) D.雾霭(i) 亢奋(kng) 震撼(hn) 晦暗(h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繁殖 遗传 撩原 黄发垂髫 B.瑕疵 咀嚼 迁徙 世外桃园 C.赌注 狩猎 沼泽 人情事故 D.海棠 悬殊 翩然 豁
2、然开朗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您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 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 风声的。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
3、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4、傅雷家书一书中的作者用现身说法,教儿女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做 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里面充满了父爱。 C.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 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D. 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著的虞初新志一书,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赤壁 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7.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4分) (1)真正懂得生活 (奥秘 秘诀 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 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
5、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 (碌碌无为 无所事事 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8.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3分)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 , , ;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9.诗词默写。(10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5 (2)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 。 (3)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
6、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5)茅屋为秋风所破中表现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 是: , 。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堪,为岸。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洽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水尤清冽( ) (2)心乐之( ) (3)乃记之而去( ) (4)煮茗听雨( )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卷石底以出。 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1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一处)(4分) (1)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2)煮 茗 听 雨 好 留 宾 1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见渔人,乃大惊。装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B.环滁皆山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4.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侧面 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 B.乙诗的“新桃满径”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 职业。订 C.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寥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 寂寥;乙诗“洽与松泉作四邻”也同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 D.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 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乙
9、诗借具体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自命不凡,却怀 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15.“风月一簾任我吟”的“任”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3分)线 (二)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线订装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
10、,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
11、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
12、,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是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
13、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受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后来哪,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
14、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牛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原文有删改) 16.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 17.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18.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
15、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花”指的是什 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9.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三)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佛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13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仗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20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
16、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选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而基因疗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德国医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次,成本非常好。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
17、放。2016年4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装订线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置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人类。(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20.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基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 B.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 C.
18、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 D.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 21.下面对本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自然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用于临 床实践。 B.第自然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对构建 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 C.第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费用昂 贵,成本很高。 D.第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开放。 2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事实事例,向读者普
19、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 B.第自然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自然段中加点词“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 D.自然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三、写作(50分)命题作文 题目: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 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答 案一、1.C 2.D 3.D 4.C 5.A 6.D 7.(1)真谛 (2)无所事事 8.示例1: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示例2:读书,不只是知
20、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3: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 9.略二、10.(1)凉 (2)以为乐(对感到快乐) (3)然后、就(表顺承或顺接关系) (4)茶 11.(1)(鱼儿)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2)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12.(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煮茗听雨/好留宾 13.A 14.D 15.“任”是随意、任意的意思。(1分)从“任”字可以看出作者超凡脱俗、 满身书香、洒脱豪放的性格特点。(意思接近即可2分)16.答出其中3个给2分,其中2个给1分去邻居家读“报纸墙”;借小人书读;捡包鞭炮的纸读; 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 17.一连串动词(1分),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 渴求。3分 18.句中“花”指的是书的意思,(1分)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3分 19.总结全文,(1分)点明主旨,(1分)呼应开头,(1分)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1分) 20.D 21.A 22.C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