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 日期:15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继续教育讲座材 料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刘宗信 2008年3月18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
2、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
3、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数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课标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
4、能。 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5、全西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
6、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 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
7、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1、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
8、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动、静交替,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学习,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可先让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份、份、份;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份、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份;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份、份;在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一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在以上操作的基础
9、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完成以下填空练习:(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 ),单位“”是( ).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份,每份分别是这个圆的( )、( )。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份、份,每份分别是这条线段的( )、( ),单位“是( )。 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讲清单位“和自然数“”的不同之处:分数中的单位“”可表示一个物品,也可表示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堆沙子、一个班集体、一件工程等,被分的那个整体被看作单位“”.再通过“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比较,强调“平均分的意义。通过以上操作、练习、讲解,使学生对“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这
10、一定义有较为深刻、准确的理解。五、课堂结构高效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已成为衡量一堂课的标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量的最大化。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类化,使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 例如,除法、分数、比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
11、过知识的迁移,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又使学生弄清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异同:虽然“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它们都可表示两数相除的关系,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既可表示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也可表示不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根据三者之间的联系,在解这三类应用题时,通过灵活转换,化难为易,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把一种农药和水按照配成药水。在千克的水中,应放这种农药多少千克”这道题时,可用比、分数、除法三种方法解答用比例方法解: 用分数方法解:(/)(千克)用除法解:(千克
12、) 通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沟通这三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据报载,美国中小学校的许多教师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引导、释疑、解惑。无独有偶,国内已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一节课最多只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课堂结构应该力求做到:1、新课导入精心设计,导得省时高效。“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
13、一半”一节好课往往在课前几分钟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很多老师都很注重课堂的导入。精心设计导言,设置一些问题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创设不仅要考虑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而且要做到朴实、实用,要从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好操作等方面去考虑。尤其在新课导入时更应该讲求省时高效,充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如教学比例一课,可以这样导入:著名侦探福尔摩斯接到一个案件,有人在家里被人谋杀了,福尔摩斯来到出事地点勘查了一下,测量了留在房里的罪犯的脚印,马上就推测出该罪犯的身高,同学们你们知道福尔摩斯是怎么推测的吗?(学生茫然)其实福尔摩斯利用
14、的正是我们数学上的一个知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例”(教师板书),相信你们学了以后就会明白脚印中的秘密了。老师这么一说,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学习今天的知识了.又如教学最小公倍数 这一课,老师先让学生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然后让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再坐下)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同学站起来两次,有些是一次。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24、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为什么站起来两次? 生: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站起来了。师:因为6既是2的倍数,
15、又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就说6是2和3公有的倍数 ,叫做公倍数。(板书:公倍数)刚才还有哪些同学站起来两次?生:12、18、24、师:那么我们可以说12、18、24、也是2和3的公倍数,在这些公倍数中你能找出最大的一个和最小的一个吗?生:不能找出最大的,可以找到最小的是6。师:两个数的公倍数没有最大的,有最小的,因此我们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通常只研究最小公倍数。(师在“公倍数”前板书“最小”)由此揭示课题。这样的情境不花哨,但很扎实、有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思维火花也在情境中绽放. 2。教材内容创造使用,用得科学有效.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
16、,往往呈现一些生活、学习现象和事实,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人教版十一册68页“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材中原来准备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我国约有多少只?例4: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其他国家有多少只?例5: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随着年龄而变化。青少年每分钟约跳75下,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
17、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下?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把准备题和例题以信息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先出示信息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2001年我国约有多少只丹顶鹤?)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紧接着教师又提出:如果我们把“我国约有多少只这个问题去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其他国家约有丹顶鹤多少只?),在学生分析解答,基本掌握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后,师紧接着又出示信息3:2001年我国约有500只丹顶鹤,2003年我国的丹顶鹤的只数比2001年的只数多2/5,2003年我国约有多少只?在这里教者巧妙地利用了
18、原有信息,以“丹顶鹤为线索将原来的例题5进行了科学改编,使得教学自然并层层递进,学生在多次的探索中不仅掌握了解题方法,同时也接受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3、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得主动实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又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由此可见,参与效率与学习时所用的方法是否得当相关。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与学法也就不同.一堂好课往往是揉合了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
19、多种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得主动有实效.例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课始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把各自想象的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画在纸上,这时学生需要独立思考,接着让学生把展示出来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然后是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明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练习中的“找一找”、“摆一摆”、“折一折”再次通过个人、小组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情感态度方面的成长
20、。 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具备如下六个因素: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愧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六、基本训练序列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应注意如下
21、问题:首先应确定哪些是基本训练的内容,然后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由浅入深地安排,形成一个符合小学数学特点和儿童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习题的编排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心选编习题.例如:为引人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课堂练习精编巧练,练得扎实有效。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
22、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重在每节课中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并在练习的设计上下功夫,做到精心编排,巧妙练习。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整自己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的实效。一堂课练习的时间有限,在备课中我们就应该考虑到练习的量不可太大,但必须尽量覆盖整节课的知识点,保证内容的完整性,技能的典型性,选题的针对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要形式多样,还要充分考虑练习的实用性、以及练习的检测功能和思维训练功能.体现训练的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拓展性、综合性。一般情况下
23、,一堂课的练习设计有:(1)基本练习(巩固知识)。(2)提高练习(形成技能)。(3)综合拓展(发展能力)。当然有时也根据课的不同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如计算课的改错题,概念课的易混辨析题,解决问题课的变式题,几何课的操作题等,形式多样、有趣且有实际意义的练习设计,学生乐于参与,思维活跃,训练扎实,才能有效实现训练目标。 这里我以五年级“约数和倍数”的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为例,说明练习中知识的综合应用。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完本单元的知识之后,设计了如下题目: 为了便于和同学们加强联系,我把我的手机号码留给大家:13923.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个里的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二个里的数字
24、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三个里的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第四个里的数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五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第六个里的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 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利用已学的概念很快知道了老师的手机号码。接着,老师又说:“老师也很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或家长手机号码,请同学们自己也来设计一道题目,来考考大家.”题目设计的要求是: 不能直接将号码出示。充分利用本单元已学的概念,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知识来设计问题,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表述要清楚,题目设计要新颖。 透过练习我们看到了执教者的精巧构思,他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拓展性,实用性融在一道题中,“做题”和“编题”并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被充分激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课堂需要师生共同构建,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努力挖掘自身的积极因素,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以上六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实施这六条基本要求,就能优化课堂教学,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培训材料 关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 于 明 2007年10月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