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研究的宏观领域。本章内容是学习生态学的基础,而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和“S”型曲线以及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群落的概念、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这四部分内容中,其中种间关系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常考知识点总结如下:比较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变化及曲线图的理解;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设计(探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案;了解群落演替的类型,分析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并探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
2、影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答案:D解析:利用标志重捕法的公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调查区域的面积为4km2。 3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
3、最大答案:D解析:种群停止增长说明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密度)达到最大值。 4下图a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将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图b中的( )5.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6. 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B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
4、群增长率保持稳定答案:C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性作用;降低温度能降低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J”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率不变。7.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9. 生物群落甲、乙、丙含
5、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个/m2)。请指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群落种群1种群2种群3种群4种群5种群6种群7种群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20103200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竞争D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11已知物种A与物种B具有捕食关系,纵坐标表示生物量,横坐标表示时间,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
6、而导致B的减少B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增加C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减少而导致B的增加D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B的减少而导致A的减少答案:B解析:在各图中,A的生物量都大于B,可确定A、B间的捕食关系为AB,故可肯定A的增加会导致B的增加。12. 将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二者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拟谷盗种群增长率的最大值出现在第50天以后B拟谷盗种群似“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因素制约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D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捕食关系,因此拟谷盗必须依赖于锯谷盗种群13. 科学工作者在某地观察,记录了四种
7、野生动物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h)如下表所示。假设北美郊狼因被大量捕杀而数量锐减,则短期内将发生的变化是()物种休息与其他物种竞争进食寻找配偶大鼠4.8 h3.6 h(追逐小鼠)13.2 h(吃植物种子)2.4 h浣熊18 h0.0 h3.6 h(吃大鼠)2.4 h北美郊狼18 h0.0 h4.8 h(吃浣熊)1.2 h小鼠4.8 h6.0 h(被大鼠追逐)10.8 h(吃植物种子)2.4 hA植物种子数量不确定B浣熊数量减少C大鼠数量增多 D小鼠数量减少答案:A解析:由表可知,北美郊狼捕食浣熊,浣熊捕食大鼠,大鼠和小鼠的关系是竞争。北美郊狼被大量捕杀后,最直接的影响是浣熊数量增加,进而引起大
8、鼠数量减少、小鼠数量增加。由于大鼠数量减少,小鼠数量增加,它们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因此植物种子数量不确定。14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右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15.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
9、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16.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米2)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 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据表可以确定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17. 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
10、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18以下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环境,而环境的改变不能够影响生物群落B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营养结构复杂等为特征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D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人类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19人们通过减少食物来源、饲养家猫、地面硬化等手段对家鼠进行控制,这些手段能够控制鼠害的原理是( )A一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B环境中鼠的容纳量完全是由食物
11、来源量所决定的C老鼠种群内部存在“计划生育”现象,自动控制种群数量D减少生物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增加天敌可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答案:D解析:降低环境容纳量可以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20A、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浓度的磷元素下的生长速率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答案:D解析:由乙图可知,微藻B对较低浓度的磷元素环境比微藻A强,所以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为X的环境中,微藻B生存优势强于微
12、藻A,最后微藻A将会被淘汰。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中A图与B图所示。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图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图示回答问题。在_点时,种群的补充量最大,在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
13、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2)BD可以根据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的容纳量确定最佳捕捞时机及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捞到比较多的海洋生物,又不危及海洋生物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生产(或从具体每年的最大捕捞量、具体达到多少开始捕捞的角度回答问题亦可)。22.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图1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2)调查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如图2),并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_多样
14、性,主要是由_和_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_多样性。(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年份植物20012002200320042005A10.09.286.85.5B3.02.11.10.30.1C0.30.61.11.52.3D3.02.00.400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解析:(1)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小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2)树木A和树木B是同一物种的两棵植物,两者的区别在于遗传物质不同,属于遗传多样性,同一
15、物种基因型的多种多样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的;树木A与树木D、E、G是不同物种的几种植物,属于物种的多样性。(3)表格中四个物种,只有C物种的数量逐渐上升,因此C最有可能是外来物种。(4)在第10年开始1,可知从第10年开始该种群是负增长(种群数量减少),第15年之后增长率虽然开始上升,但还是小于1,种群数量依然在减少;直到第20年1时,种群数量停止减少,故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2030年间无变化所以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3)请在下面的相应坐标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
16、律是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1)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正相关)(3)(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24.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1)已知各种植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从20012007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增长,20062007年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及增长率约为。(2)研究者为了研
17、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和沙棘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地点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沙棘叶片光合色素总量(mgg1)沙棘日平均光合速率(释放O2 mgm2h1)有机质含量(%)氮含量(%)表层60 cm(%)山坡地0.5950.0157.02.44960河滩地0.2020.00315.02.821 280研究者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设计方案为,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答案:(1)“S”型 零 (2)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3)21600吸收、传递光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吸收、传递、转换光能)(4)蒸腾作用 (5)施放性引诱剂(用黑光灯诱杀等合理答案均可) 15 / 15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