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笔记重点大全高考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笔记重点大全 选择题 1、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原名留镇,历史上种满柳树,又称为“柳村”。柳村曾一度形成“柳村无柳、河比田高”的局面,故改名“河田”。下图为河田镇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若要快速查询该区域下各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B.RSC.GISD.VR(2)为解决河田镇的生态问题,当地政府可以()A.将人口搬迁到河流沿岸 B.禁止在东部地区进行耕作 C.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D.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答案:C 2 C【提示】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解析:(1)具有查询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IS,可以实时分析河田镇的土地利用状况,C 正确;RS 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功能,GPS 的主要功能是定位;VR 一般指虚拟现实。故 C 正确,A、B、D 错误。(2)河道淤积,河床较高,河流沿岸地区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盲目将人口搬迁到河流沿岸并不恰当,A 错;东部部分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B 错;喷灌和滴灌多用于气候干旱地区,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 错;根据当地的地形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C 正确,故选 C.【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2、如图是 2020 年 3 月 7
3、日迁入台州市人口来源地分布图与迁入台州来源地统计表,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制作 2020 年 3 月 7 日迁入台州市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A.GPSGISB.GPSRSC.GISRSD.GPSGISRS 3 (2)关于迁入台州人口前 7 来源地叙述正确的是()A.来自东部地区的有 5 个 B.没有来自西部地区的 C.来自中部地区有 1 个 D.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答案:A D【提示】3S 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
4、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制作该图象需要知道迁入台州市人口来源地并用电脑软件进行分析。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得台州市人口来源位置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制作图象,A 正确;遥感(RS)无法获得台州市人口来源的位置,也不具备分析功能,B、C、D 错误。故选 A。(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前七的来源主要是浙江省、河南省、安徽省以及重庆市,其中属于东部地区的有六个,西部地区一个,故 A、B、C 错误;这七个城市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故 D 正确。故选 D。3、2020 年 12 月初,美国西部加州地区再次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若要监测火灾范围,宜采用的技术是()A.G
5、PSB.5GC.GISD.RS 4 答案:D【提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4、最新数据显示,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面积达 2026 平方千米,在过去十余年间面积增大了约 50 平方千米。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研究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并预测未来几年发展趋势的主要技术手段是()A.数字地球(DE)、地理信息系统(GIS)B.遥感技术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C.遥感技术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2)与纳木错湖泊面积扩大无关的是()A.气候变暖 B.雪线上升 C.退田还湖 D.降水增加 答案
6、:B C【提示】5 3S 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答】(1)近几年全球变暖趋势增强,导致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纳木错湖中,因此湖泊面积变大,研究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并预测未来几年发展趋势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故选 B。(2)近几年全球变暖趋势增强,导致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纳木错湖中,因此湖泊面积变大,纳木错湖周边基本没有农田,故退田还湖与此无关。故选 C。5、2017 年 8 月 8 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
7、后,网上立即就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图”。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据此回答以下小题。(1)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A.GISRSB.GPSGISC.GPSRSD.GPRSRS(2)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B.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 C.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 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答案:6 B C【提示】3S 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解析:(1)本题考查 GPS 和 GIS 技术的应用。(2)
8、本题考查人口热力图的应用。【解答】(1)据材料分析可知,人口热力图是基于手机定位来统计数据的,定位需要用到 GPS,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需要用到 GIS。故选 B。(2)由材料可知,人口热力图能实时展现区域的人口密度和人流量情况。通过某区域的人口流动量,可以评估区域的商业价值;将地震前后的热力图进行对比,可以快速判断地震破坏的程度,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景区的承载量主要是由景区环境来决定的,不能通过人口热力图来核定;该图能够展示交通流量,助力交通部门决策。故选 C。综合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
9、害监测系统,主要针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下图为黄河龙门水文站7 的工作人员正在吊箱内进行水文测验。(1)说出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监测的主要自然灾害,完成下表中的内容。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 监测的主要自然灾害 气象站 水文站 地震台 地质环境监测站 (2)简述我国在黄河龙门水文站用吊箱测流的主要原因。(3)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并举例说明任一特点在防灾减灾中的意义。答案:(1)见下表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 监测的主要自然灾害 气象站 寒潮、旱灾等 水文站
10、 洪涝、凌汛等 地震台 地震 地质环境监测站 滑坡、泥石流、崩塌等(2)吊箱测流最适合在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测验流量;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属于高含沙河流,且冲淤变化较大,适合吊箱测流。(3)特点:能够对众多自然灾害进行监测,构成全面系统;能够对众多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等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意义:动态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灾害的进程和态势,帮助抗灾机构有效地组织抗灾活动,检查各种抗灾措施的效果,以便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避免灾害的蔓延和加剧;为灾害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解析:本大题以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为材料,涉及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及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
11、,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8 (1)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各类监测站,针对性地监测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更加专业、准确,如气象站主要监测早灾、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水文站主要监测洪涝、凌汛等水文灾害;地震台主要监测地震灾害;地质环境监测站主要监测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2)据材料可知,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抓住关键词“高含沙”进行逻辑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属于高含沙河流,冲淤变化大,适合进行吊箱测流。(3)据材料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所
12、监测的自然灾害种类齐全,体现灾害监测系统的全面性(广度);同时还能监测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等过程,体现监测系统的动态性。意义可从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全面性、动态性展开分析,如动态监测时效性强,可以及时了解灾害的进程和态势,并将灾情及时传递到抗灾机构,帮助抗灾机构有效地组织抗灾活动,检查各种抗灾措施的效果,以便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避免灾害的蔓延和加剧;为灾害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监测系统的全面性,能够监测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以便及时做好灾害应对措施,防御性强;灾害监测系统最终目的都是防灾减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提示:7、天山被称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
13、岛”,自然灾害易发。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山山脉近东西走向,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受地形条件限制,山区公路盘山而建或沿河谷分布。材料二:天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小于 600 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 16003500 米,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 25%40%。9 (1)归纳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2)天山北坡海拔 2500 米以下有泥石流分布,判断其发生频率的高低,并说明理由。(3)分析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4)为减轻天山山区公路遭受泥石流危害,概述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答案:(1)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自
14、然灾害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分为上、中、下三个带:海拔约 2500 米以下,以暴雨型洪灾、塌方和暴雨型泥石流为主;海拔约 25003500 米,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海拔约 3500 米以上,以夏季雪崩为主。(任答 1 点或 2 点)(2)年发生频率低。海拔约 2500 米以下泥石流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25%40%,发生暴雨频率低。(任答 1 点)(3)一方面,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天山北坡的冰川和积雪处于强烈消融状态,会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另一方面,天山北坡的暴雨多发生在夏季,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这种因冰雪消融或暴雨产
15、生的大量水流,顺着坡面汇入河谷及两侧丰富的松散碎石堆积物中,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的河谷快速下滑,导致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10 (4)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特别注意监测极端高温天气和暴雨过程;做好泥石流易发区和影响区的调查和识别工作;建立疏导、堵拦泥石流的工程设施。(任答 2 点)解析:本题以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1)读图可知,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分为上、中、下三个带:海拔约 2500 米以下
16、,暴雨发生的概率较大,因此以暴雨型洪灾、塌方和暴雨型泥石流为主;海拔约 25003500 米,降雨量较小,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海拔约 3500 米以上,海拔较高,气温低,以夏季雪崩为主。(2)天山北坡海拔 2500 米以下有泥石流分布,其发生频率低,理由是海拔约 2500 米以下泥石流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 25%-40%,由于该地区位于西部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暴雨发生的频率低。(3)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是一方面,夏季气温高,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天山北坡的冰川和积雪融化速度快,会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另一方面,天山北坡为迎风坡
17、,降水较多,夏季气温高,空气对流运动强烈,暴雨多发生在夏季,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这种因冰雪消融或暴雨产生的大量水流,顺着坡面汇入河谷及两侧丰富的松散碎石堆积物中,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的河谷快速下滑。(4)为减轻天山山区公路遭受泥石流危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为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特别注意监测极端高温天气和暴雨产生的巨大水流;做好泥石流易发区和影响区的调查和识别工作;建设工程设施,疏导、堵拦泥石流。8、当地时间 2020 年 7 月 5 日,受持续暴雨天气影响,日本九州地区熊本县发生了一系列自然灾害。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0 年 7 月 5 日,日本熊本县降下 50
18、年一遇的大暴雨,球磨川流域发生了大规模洪灾,当地还相继发生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截止 6 日,造成了四十多人死亡,十多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二十万。下表近二十年来熊本县重大自然灾害统计 时间 自然灾害 时间 自然灾害 11 2000.6.8 地震 2012.4.2 强风 2003.7.18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012.7.11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005.7.1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012.9.15 台风,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005.9.3 台风,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015.7.13 地震 2007.7.5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016.4.14 地震 2008.6.1
19、9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017.7.5 大雨、强风 2011.6.10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2020.7.4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1)所示材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哪些基本特征?(2)据表归纳熊本县洪涝灾害发生的两个主要时间段,并分别分析原因。(3)从地形角度,分析此次受灾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4)列举熊本县在减轻洪涝灾害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联系性;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2)两个主要时间段:6、7 月份和 9 月份。原因:6、7 月份主要受梅雨天气的影响,多连续性降水,引发洪涝灾害;9 月份主要受到沿岸台风的影响,带来持续性降水,引发洪
20、涝灾害。(3)重灾区上游山地发育多条河流,径流量大;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汇水速度快;重灾区域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易积水;重灾区域下游,河道狭窄,不利于排水。(4)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修建入海河道等;非工程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暴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洪水的预报、警报系统;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退耕还湖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施防洪保险等。解析:12 本题以日本熊本县为背景,考查了自然灾害的特点、洪涝灾害的成因以及措施。(1)由近二十年来熊本县重大自然灾害统计表可知,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重复性(主要指受灾情况)、周期性;“
21、球磨川流域发生了大规模洪灾,当地还相继发生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体现了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截止 6 日,造成了四十多人死亡,十多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二十万”体现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2)从表中信息可得,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 6、7 月份和 9 月份;6、7 月份南下冷空气与北上暖空气相遇,本地区进入“梅雨”时期,多连续性降水,进而引发洪涝灾害;并且 9 月份发生洪涝灾害同时也有台风。日本沿海地区,此时台风带来暴雨,从而引发洪涝灾害。(3)从图中可以看出重灾区地势平坦,易积水;上游山地发育多条河流,地表起伏大,流速快,汇水速度也快;而重灾区下游两侧有山地河道较窄,不利于积水的排出
22、。(4)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回答。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修建入海河道等,起到分洪水、蓄洪,调节洪水的作用;非工程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暴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洪水的预报、警报系统;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退耕还湖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施防洪保险等。起到预警作用,提高防洪意识以及应对洪水的经验。小提示:(1).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2).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人为原因:植被破环、围湖造田、资源开发(人类活动通过影响植被、河流水文、湖泊、土壤等条件影响洪涝灾害的形成)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