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名师选题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常考点全国卷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常考点 选择题 1、挑战者深渊(11N,142E)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是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2021 年 10 月 10日,中国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首次对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区进行了大范围、全覆盖声学巡航探测,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下图示意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海域该月份海水温度及海水平均盐度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影响挑战者深渊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海水热导率低 C.地表径流 D.海水运动(2)下列深度范围中,挑战者深渊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大的
2、是()A.02000mB.20004000m C.40006000mD.60008000m 2 (3)挑战者深渊附近海域海水()A.表层密度大于其他纬度海域 B.表层密度小于其他海域纬度 C.随着深度的增大,密度变化不明显 D.1000m 以下密度先迅速增大后变化较小 答案:B A D【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即是蒸发因素,B 正确,跟降水、地表径流和海水运动无关,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2)据图可知,02000m 处海水温度、盐度的垂直变化幅度最大。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3)海水表层密度跟温度成
3、负相关,挑战者深渊(11N,142E)附近海域海水表层密度有大于也有小于其他纬度的,AB 错误。通常情况下,中低纬海区的海水密度的变化规律是,1000m 以上基本均匀,往下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的变化很小,C 错误、D 正确。故选 D。2、2020 年 5 月 1 日放假期间,小明到四川九寨沟进行研学旅行,欣赏了当地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 (1)九寨沟“四绝”景观中,主要由生物要素构成的是()A.彩池 B.雪山 C.峡谷 D.森林(2)近年来,影响九寨沟彩池水量变化的主要循环为()A.生物循环 B.水循环 C.岩石圈物质循环 D.大
4、气运动 答案:D B【提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彩池主要由水文要素构成;雪山主要由水文和地貌要素构成;峡谷主要由地貌要素构成;森林主要由植被组成,属于生物要素。4 故选 D。(2)由分析可得,彩池主要由水文要素构成,其水量变化主要是水循环造成的。故选 B。3、某年 8 月 11 日,受“超级月亮”影响,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景观十分壮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盛行风 B.海底地震 C.海底
5、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2)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稻田灌溉候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 A.B.C.D.答案:D B【提示】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2)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钱塘江潮水运动是潮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引潮力。故选 D。5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稻田灌溉需要淡水,而潮汐水为海水,因此不能利用潮汐灌溉稻田。故选 B。4、2021 年 7 月 17 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7 月 24 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工业路牧野大桥段共产主义渠出现决口。决口导致
6、河水漫灌至城区,解放军、武警、当地干部及附近村民等多方救援力量在决口两边进行封堵工作。7 月 26 日上午,决口成功合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此次水灾中水体参与的水循环是()A.全球大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上内循环(2)河道决口、决口合龙中出现变化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地表径流(3)此次水灾中,城市内涝问题极为突出,其原因不包括()A.排水设施欠缺 B.地表水下渗困难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城区沟渠消失 答案:B D C 6 【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5
7、、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西欧国家对“海绵城市”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经验,但推广速度较慢。下图为西欧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各环节的表述,正确的是()A.环节与环节总量相等 B.为西南季风 C.环节各季节水量变化小 D.环节季节变化大 (2)西欧国家对“海绵城市”的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的原因是()靠近海洋,排水条件好河网密布,蓄水能力强 地势低平,不易积水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7 A.B.C.D.答案:C B【提示】城市化的利弊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
8、节 解析:(1)环节为蒸发,环节为降水,两环节的总量并不一定相等,A 错;为水汽输送,该地位于西欧,应为盛行西风,而不是西南季风,B 错;环节为降水,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各季节降水量变化小,C 正确;为地表径流,由于该地各季节降水量变化小,所以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也较小,D 错。故选 C。(2)靠近海洋,河流受海洋的顶托作用较强,排水条件并不好;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导致积水,错;西欧河网密布,蓄水 能力较强;同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不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积水,所以西欧国家对“海绵城市”的 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正确,故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9、6、红海(下图)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海盆为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海底轴部有水平错断的长裂缝。红海不仅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也是水温最高的海域,表层平均水温在 2128,深海盆水温可高达 60。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 (1)与表层海水相比,红海深层海水温度更高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 C.海水运动 D.海域轮廓(2)从海水密度差异考虑,曼德海峡的海流流向是()A.B.C.9 D.答案:B D【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7、由土壤表层淋洗下来的物质,到一定深度就淀积下来形成淀积层。图 a 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
10、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 b 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对淋溶作用影响最直接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下径流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 10 (2)影响图 a 中淀积层深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质(3)能代表森林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B.甲与C.乙与D.丙与 答案:B C 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土壤剖面与各土层特点 土壤的功能及养护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
11、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淋溶作用,是指一种透过天然下渗雨水,或人工灌溉,将上方土层中之某些矿物盐类或有机物质溶解,而将之移往较下方土层中之作用。所以对淋溶作用影响最直接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故选 B。(2)由材料“由土壤表层淋洗下来的物质,到一定深度就淀积下来形成淀积层”可知,淋溶作用强,淀积层深度大,而淋溶作用的强弱与降水的多少有关。C 正确。11 故选 C。(3)森林地区水热条件好,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淀积层深,甲符合;森林巨大部分有机质残余物豆类及在土壤表面,所以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多,符合
12、。故选 B。8、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地形 D.生物(2)图示区域()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地表植被 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较大 A.B.C.D.答案:D A【提示】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 12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因素,D 正确。故选 D。(2)植被覆盖率越高,
13、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母质;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故选 A。9、水域对气温的影响取决于水体反射率、比热容和水面蒸发等多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图中的三条虚线示意乌江水域面积与冬、夏季及年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乌江水域面积增加对该区域平均气温的影响是()A.冬季平均气温上升、年平均气温上升 B.夏季平均气温上升、年平均气温上升 C.冬季平均气温下降、年平均气温下降 D.夏季平均气温下降、年平均气温下降 13 (2)推测乌江水域面积增加对该
14、区域平均降水量的影响是()A.冬减夏增 B.冬增夏减 C.冬夏均增 D.冬夏均减 答案:A B【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根据题意,三条虚线示意乌江水域面积与冬、夏季及年平均气温,根据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上面的 虚线是夏季平均气温,中间的虚线是年平均气温,下面的虚线是冬季平均气温。据图可知,随着水域面积增加,冬季平均气温 上升、年平均气温上升、夏季平均气温下降,排除 BCD,A 正确。故选 A.(2)乌江水域面积增加,冬季平均气温上升、夏季平均气温下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少,所以冬季蒸发量增 加,夏
15、季蒸发量减少,该区域平均降水量冬增夏减,排除 ACD,B 正确。故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0、热带云林是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植被高度上持久或季节性地有云层存在。云林在水分捕获和动14 态方面的作用使该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委内瑞拉安第斯山某地云林被开辟为牧牛场,其降雨水文过程发生显著变化。下图为云林开辟为牧场前后水循环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维持云林生态系统内部较大水循环量的关键环节是()A.云雾截留量 B.叶片截留量 C.枯落物截留量 D.蒸腾量(2)开辟为牧场后,蒸腾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增加 B.空气湿度增大 C.叶片截留量减小 D.云雾减少,光照
16、增强 (3)随着放牧强度的扩大()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土壤蒸发量减小 D.地下径流量增加 答案:B D B 15 【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答】(1)读“热带云林水循环示意图”可知,在云林生态系统内部水循环环节中,叶片截流量占 51%,所以维持云林生态系统内部较大水循环量的关键关键是叶片截留量,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2)据材料可知热带云林常年或季节性有云层存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光照弱,蒸腾量弱,当开辟为牧场后,云
17、层减少,太阳辐射强,故蒸腾量变大。故选 D。(3)放牧强度增加,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当地大气的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故 A 错;放牧强度增加,植被破坏,地表水下渗水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故 B 对,D 错;放牧强度增加,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土壤蒸发量增多,故 C 错。故选 B。11、某校位于华北平原,该地年降水量 420mm。学校面积约 40000m2,有围墙与外部隔开。学校建设前,径流系数(指流域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为 0.2;学校建成后,径流系数为 0.6。目前学校要进行校园海绵化改造,使径流系数恢复到 0.2。如图为“某校园范围示意图”。据此回答(1)(2
18、)题。16 地面径流流入荷花塘前,先进入“前置塘”,其主要目的可能是()A.减少侵蚀力 B.沉淀悬浮物 C.提高蓄水量 D.创造新景观 答案:B【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2、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某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且岩浆中含有氯离子。下图示意 1965 年以来该火山口湖相对水位的变化(以 1971 年的水位 1152.2米为基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7 (1)图示时段湖水冬季结冰的时间大约为()A.10 年 B.15 年 C.25 年 D.30 年
19、(2)从阶段到阶段,变化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 B.蒸发 C.地表径流 D.下渗(3)推测三个阶段湖水氯化物含量()A.上升下降上升 B.上升一稳定一上升 C.下降一稳定一下降 D.下降上升下降 答案:C B B【提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18 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略 13、海底浊流,又称海底沉积物重力流,类似于陆地上的泥石流或雪崩,是在重力驱动下沿斜坡远距离运动的高密度、高含沙量、高流速的一种偶发性流体,主要出现在半深海、深海环境中,能量大、破坏力强,可将陆缘物质搬运至深海。下图为重力流的来源、搬运和沉积的示意图。读图
20、,完成下列各题。(1)海底浊流的形成条件是()A.风力强劲 B.海底坡度低缓 C.充沛的物质来源 D.稳定的地质条件 (2)图中海底峡谷的成因是()A.入海河流的冲刷 B.岩层断裂陷落 C.海底浊流的冲刷 D.滨外洋流的冲刷 (3)海底浊流可()A.改变海底地质构造 B.诱发巨大地震 19 C.形成沿海著名渔场 D.威胁海底通信电缆 答案:C C D【提示】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 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海底浊流的形成条件。(2)本题主要考查海底峡谷的成因。(3)本题主要考查海底浊流的影响。【解答】(1)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充沛的物质来源、较大的坡度、
21、一定的触发机制(如洪水、地震、海啸、巨浪、火山喷发等)是形成海底浊流的主要条件。故选 C。(2)由材料可知,海底浊流具有高密度、高含沙量、高流速的特点,因此在浊流流动过程中会对海底地形产生强大的侵蚀作用,逐渐形成海底峡谷。故选 C。(3)海底浊流能量大,破坏力强,可重塑海底地貌,对油气平台、海底通信电缆等设施构成直接威胁。故选 D。20 14、降水下渗受到降水特征、下垫面特征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 年 7 月,黄土高原某地经历了连续几日的极端暴雨过程。下表为该期间连续三次降水概况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降水日期 降水时段 降水量/mm 距上次降水时间间隔 7 月 26 日 0:008:0
22、0 114.50 15 天 7 月 27 日 5:007:00 14.00 21 小时 7 月 28 日 6:0013:00 31.80 23 小时(1)推测下渗量最大的降水日期及其原因是()A.7 月 26 日降水强度最大 B.7 月 26 日前期土壤干燥 C.7 月 28 日降水强度最小 D.7 月 28 日前期土壤湿润 (2)为提高极端暴雨时的下渗能力,该地最适宜()A.调整种植结构 B.适度植树种草 C.砌土固化边坡 D.发展人工增雨 答案:B 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
23、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降水强度越大,短时间内形成地表径流越多,下渗量越小,A 错误;土壤越干燥,越有利于下渗,由表可知,7 月 26 日的降水距离上次降水时间间隔长达 15 天,前期土壤干燥,蓄水能力强,下渗量最大,B 正确;21 7 月 28 日的降水,由于前期降水使得土壤水分已经趋于饱和,下渗量较小,CD 错误。故选 B。(2)调整种植结构不一定能提高土壤下渗能力,A 错误;植树种草可以拦截降水,增大地表粗糙度,延长地表径流停留时间,促进下渗,B 正确;砌土固化边坡阻碍了下渗通道,不利于下渗,C 错误;降雨强度会影响下渗,但
24、人工降雨的强度未知,不能一概而论,D 错误。故选 B。15、2019 年,亚马孙森林火灾频发,截至 8 月初,有 1330 平方英里的雨林消失。完成(1)(2)题。(1)亚马孙森林面积减少后,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A.增加 B.增加 C.减少 D.增多(2)亚马孙森林火灾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不变 D.大气反射减弱 答案:D 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 2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知识,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
25、径流、植物蒸腾等。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球吸收了太阳光后,除去反射回太空的部分,其他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气的作用,大气能减弱地球热能的反射作用,而且可以存储这些热量,除了辐射,其他形式的热传递都要通过物质,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把热量保存在地表【解答】读图可知,分别为地表径流、植物蒸腾、海水蒸发、大气降水,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后,植物蒸腾减少,由于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D 正确 B 错;对海水蒸发无影响,C 错;热带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且能通过蒸发释放到大气中,雨林蒸腾作用旺盛,为大气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产生大量的降水,热
26、带雨林减少,大气降水会减少,A 错;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热带雨林森林大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16、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 10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 (1)图中曲线依次代表()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2)从图中可以看出()A.水深超过 10 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 10 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 15 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27、D.水深超过 20 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3)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24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C B D【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及其分布规律。(2)本题考查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及其分布规律。(3)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重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1)据材料,叶绿素含量在水深 1020 米之间先升后降,因此曲线代表叶绿素含量。地处长江口外水域,由于长江汇入淡水,海水表层盐度低,但随着深度加深,受降水
28、和径流的影响逐渐减小,盐度逐渐增大,到一定深度后也逐渐稳定在一定数值,曲线代表盐度曲线。长江口外水域从垂直方向看,水温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越往下,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水温也越低,但到了一定深度,太阳光线不能照射到,水温变化很小,曲线代表温度曲线。故选 C。(2)分析可得,曲线代表叶绿素含量,曲线代表盐度曲线,曲线代表温度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深超过 10 米后,盐度随深度升高,但到了 20 米深度时,盐度稳定,A 错;水深超过 10 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B 对;水深 15 米处,只有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C 错;25 水深超过 20 米后,叶绿素含量很小,D 错。故选 B。(3)根
29、据材料可知,曲线为温度曲线,表层水温为 17,该地为长江口外水域,所以推测为春季或秋季,A 表示的是冬季,B 表示的是初春,气温还偏低,C 表示的是夏季,D 表示的是秋季。故选 D。17、如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答案: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26 暂无解
30、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8、生态植草沟(下图)是指城市中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主要用于雨水前期处理、雨水运输,利用弹性的排蓄空间降低雨水对城市排水造成的压力,用以代替传统的沟渠排水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生态植草沟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A.增加地表径流 B.减少大气降水 C.增加地下径流 D.减少植物蒸腾(2)与传统排水系统相比,生态植草沟的主要优点是()A.净化雨水径流 B.减轻土壤盐渍化 C.减轻水土流失 D.提高雨水利用率 答案:C A【提示】27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19、读海水表层温度(t)、盐度(s)及密度(r)随纬度变化示意
31、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影响 r 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A.洋流 B.气压 C.纬度 D.太阳辐射(2)关于图中 s、t、r 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t 能影响 s,s 能影响 r B.t 不能影响 s,s 能影响 r C.t 不能影响 s,也不能影响 r D.t 能影响 s,s 不能影响 r 答案:D A 28 【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 A 20、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1)海水的密度()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
32、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2)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A.南极海域 B.红海 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3)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29 A.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B.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 C.不同纬度的海区,相同深度的水温相同 D.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答案:C C 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
33、能力。【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故选 C。(2)由分析可知,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赤道海区纬度低,温度最高,故海水密度最小。故选 C。(3)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故 A 对。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不一定相同,故 B 错。30 不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相同,相同深度的水温也不相同,故 C 错。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相同,如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低,故 D 错。故选 A。综合题 21、下图示意 8 月份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和盐度的曲线分别是
34、 、。(填序号)(2)图中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曲线的数值在甲海域比乙海域低,是因为甲海域 。(3)说明曲线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答案:(1);(2)降水量;蒸发量;降水多(3)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水温下降,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密度出现最大值。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海洋表层温度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曲线为海洋表层温度;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所以曲线为海洋表层盐度(2)根据上题分析,曲线为海洋表层盐度,盐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其次还有汇入的淡水量,海域封闭情况
35、等。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降水大于蒸发,盐度低;31 乙海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3)根据图中信息,曲线呈现出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的规律,因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水温下降,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密度出现最大值。【小提示】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影响、纬度制约以及洋流性质的影响。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海水
36、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 1000 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 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22、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 A,B,C,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断层的是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 (内力、外力)作用造成的。(3)B 处顶部的物质比 A 处多一层的原因是 。(4)上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从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循环,环节构成的循环属于 。人类对
37、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大?。(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字母回答)、。32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答案:(1)D;C;B(2)内力(3)B 处发生断层后下陷,地势相对两侧较低,有物质沉积(4)蒸发;水汽输送;海陆间大循环;或地表径流(5)A;D 解析:(1)图中 D 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C 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B 处两侧岩层发生了断裂位移,为断层构造。(2)褶皱构造是岩层受到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导致的,属于内力作用。(3)
38、B 处顶部物质比 A 处多一层,说明当初形成上覆岩层时 B 处地势低,有沉积作用发生。(4)读图可知,数字分别代表的水循环环节为蒸发和水汽输送,由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构成的循环属海陆循环。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5)水循环的意义:促进地理环境(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故选 A D。【小提示】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水循环环节及意
39、义 23、读影响中国的台风路径及西太平洋沿岸主要渔场、盐场、海水淡化厂、潮汐电站、洋流分布图,回答问题。33 (1)据图写出影响我国台风的源地。(2)台风三条路径中,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的是 路径。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3)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气象灾害,其破坏力是由 、等因素决定的。(4)据图,举例说明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各举一例。答案:(1)北太平洋西部低纬度洋面(西北太平洋低纬度洋面、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2)西北路径;遥感技术(3)强风;暴雨;巨浪(4)海水性质利用海水制盐(海水淡化解决水源短缺)。海水运动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渔场(利用潮
40、汐发电)(答案合理即可得分)。解析:(1)读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唯一西北太平洋、菲律宾以东洋面。(2)读图可知,西北路径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可以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偏向路径主要影响台湾南部、海南岛和东南亚地区,转向路径主要影响日本和朝鲜半岛,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小,所以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伏旱的为西北路径。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借助于气象卫星,工作原理属于遥感技术。(3)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引起的巨浪导致。(4)从海水性质看,海水较咸,含盐量高,可以晒盐,在我国台湾岛和海南岛西南部均有大的盐场。从海水运动利用看,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在舟山群岛附近交汇,使水流搅动,养分上浮
41、,形成舟山渔场。同时,利用海水周期性涨落,还可以发电,为人类活动提供电能。34 【小提示】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 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 100 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24、读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盐度的纬度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各题 (1)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 向两侧的 和 海域递减。(2)影响盐度的因素(外海或大洋)、降水量;近岸地区:海水盐度受 影响。(3)盐度
42、: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4)海水密度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5)海水密度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 而异。(6)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 增加而递减,但 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7)海水温度的水平变化:从 向 递减。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时间:季节来看:季高,季低。答案:(1)副热带海域;赤道;两极(2)温度;蒸发量;入海径流(3)35 35 (4)增大(5)纬度(6)深度;1000(7)低纬(赤道);高纬(两极);夏;冬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信息显示,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赤道和两极海域递减。(2)根据学过的知
43、识可知,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蒸发量、降水量;近岸地区海蚀的盐度受河流(入海径流)的影响较大。(3)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35。(4)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海水密度水平分布:大洋的表层海水密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5)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海水密度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不同而不同。(6)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 1000 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7)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海水温度的水平变化:从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高,冬季低。【小提示】1、分析影响海水温度的因
44、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 000 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 0002 000 米变化较小,2 000 米以下常年保持低温状态。(5)海陆因素:靠近陆地的海域,受陆地影响,海水温度季节变化明显增大。2、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影响因素(1)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低,
45、蒸发量小,盐度偏低。(2)洋流: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3)径流:在大陆沿海地区,因河流等淡水注入,使盐度降低。36 (1)由图可知,图中信息显示,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赤道和两极海域递减。(2)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蒸发量、降水量;近岸地区海蚀的盐度受河流(入海径流)的影响较大。(3)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35。(4)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海水密度水平分布:大洋的表层海水密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5)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海水密度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
46、变化因纬度不同而不同。(6)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蒸发量、降水量;近岸地区海蚀的盐度受河流(入海径流)的影响较大。(7)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海水温度的水平变化:从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高,冬季低。25、读图回答。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
47、率。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 。(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 H 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 环节,能够使 H 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37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 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 环节关系最密切。(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答案:(1)G(地表径流);涵养水源(2)D(降水);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3)C(水汽输送);G(地表径流)(4)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解析:解:(1)图中 A、B
48、、C、D、E、F、G、H 分别表示降水、海洋水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水的蒸发、植物的蒸腾、地表径流、下渗。发展集雨工程将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2)由图可知,H 表示下渗,降水直接影响下渗,降水转化为地表水少,则转化为地下水多。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都可以增加下渗,将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3)我国东南沿海的夏季风把水汽从海洋带到陆地,即水汽输送环节 C。南水北调工程是夸流域调水,将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都属于地表径流,所以与地表径流密切相关。(4)从材料一可知,中西部地区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
49、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大都是建设在地势低洼地区,很容易遭到污染。为提高水质,必须将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小提示】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其中内陆循环包含植物的蒸腾作用)、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是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影响方式是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利工程。26、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 6 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 4 321.07 平方公里,水位为 3 193.8 米。与 2005 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
50、了 70.82 平方公里,水位上升了 0.35 米。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图。38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答案:(1)陆地内循环(陆地循环);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少,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解析:(1)青海湖居于内陆高原地区,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陆地内循环(陆地循环)。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流量大小、季节变化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