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精选-陋室铭优质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品质和志趣追求。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具体“物”的分析与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体会作者的志趣和品德。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高雅志趣的追求以及面对挫折乐观不屈的态度。二、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志趣和追求。三、 教学难点体会托物言志的“志”。四、 教学过程(一) 导入PPT上展现“陋室”。师:同学们看,这是一间什么样的屋子呀?生:(破旧、小、偏僻)。这样一间破旧的小屋子,里面只容得下一张床、一个桌子和一把椅子,如果让你们一直住这里,你高兴吗?生:不高兴。但是屋子的主人却不以
2、为陋,自得为乐,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禹锡的陋室铭。(板书)(二) 新授1. 走进作者,了解背景师:“铭”是什么意思呀?生:用来警示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章,一般押韵。师:我们生活中经常用来警示自己的叫什么铭?提示:有人以前刻在课桌上提醒自己的。生:座右铭。师:那用来称述功德的铭文我们一般叫什么呢?生:墓志铭。铭文还有个特点,一般会押韵。我们翻开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哪些字押韵,压了什么韵呀?(名、灵、馨in/ing)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刘禹锡,上节课让大家回去预习,现在谁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刘禹锡的生平?生: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热心王叔文的政治改革,改革失败后多次被
3、贬,这篇文章是他被贬和州刺史时写的。2.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现在哪位同学来读一下ppt上的字词,并解释它们的意思?生:德馨,品德高尚师:他解释的对吗?同学们给他一点掌声。师:好,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作者写作的背景以及文章的大意,那我们现在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现在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把课文翻译出来。如果有不会或者不确定的,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一会我请小组代表来发言。A组代表翻译,完,问其他组,你们认同他的翻译吗?有没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生:乱,使乱;无丝竹之乱耳,没有奏乐声使自己的耳朵扰乱。“何陋之有”不是这有什么简陋呢?而是“有什么简陋呢”。师:好,同学们基本都能掌握
4、文章大意了,那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次读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齐读。3. 合作探究,体会感情师:这篇课文写了什么?生:陋室。师:陋室实际上陋不陋?生:陋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是高山,也不是深水。这是类比,说明不是什么好的屋子。师:但是在作者眼中,陋室陋不陋?不陋。为什么不陋?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那陋室不陋的具体表现呢?(用文中句子来回答)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雅;活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高雅。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什么?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乐观心态。师: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生:对
5、比、类比。师:是一种类比,用诸葛庐和子云亭类比自己的陋室。诸葛亮是蜀国丞相是伟大的政治家,杨子云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们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作者这样类比说明什么?说明自己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师:有人说,诗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虚度年华的表现,你们赞同这个看法吗?我们先来看一个资料。这个资料介绍了刘禹锡住在这个陋室的经过,同学们结合这个资料,小组交流2分钟,一会我请同学发言。作者直言不讳、不同流合污,导致几次被贬。本来应该住在衙门,但是地方官员趋炎附势,见他被贬,给他安排偏僻的住处,但是刘禹锡不但不抱怨还总是能在其中发现乐趣,这惹恼了县令,最后把他赶到这个破败的陋室,刘禹锡这才写下了这篇文章。生
6、1:这是很高雅的活动,不是虚度年华。生2:从作者写作背景来看,他当时多次被贬,还遭到被贬地方官员的刁难,几次三番让他搬家,越搬越差,诗人作此诗是托物言志,表明即使在如此恶劣环境中依然安贫乐道、自得其乐,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对地方官的打击最好的回应,表现了不屈的精神和昂扬的心态。所以不是虚度年华。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评判作品和作者的言行,要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作者政治示意,到贬低又受到欺压,县令就是不想让作者有好日子过,作者生活怡然自得是最好的回击。(三)巩固/总结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托什么物?陋室,表明什么志呢?安贫乐道,高雅脱俗,自得其乐。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看ppt上两首诗石灰吟、竹石。他们都是借具体的物,来间接的表明自己的志趣和抱负。(四)作业宿舍铭学校铭卧室铭。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