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省xx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xx省xx市xx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主管单位:xx省农牧业厅1.3建设单位:xx省xx市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4项目由来: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度投资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096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农牧业厅、省发改委内发改农字20095号关于做好2009年度种植业储备项目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xx县实际提出了“2009年xx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1.5建设地点:xx省xx市xx县xx镇xx村等。1.6建设规模:万亩1.7工艺技术方案: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2、建设,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项目建设主要选择了三种工艺(农艺)技术方案:一是节水灌溉地力建设综合措施操作规程;二是耕地土壤地力墒情监测技术操作规程;三是测土施肥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8主要建设内容:田间工程铺设低压管道30千米,发展节水灌溉0.7万亩。打配机电井25眼,维修井20眼,变压器20台,输电线路18千米(高压线路8千米,低压线路10千米),机耕路20千米,农防林20千米,2.5万株,新建井房50处(旧井建井房25处,新打机电井井房25处),膜下滴灌1000亩,平整土地10000亩。建设地力墒情监测体系,配套购置墒情监测仪器设备11台套等。地力建设采取秸秆还
3、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和深耕深松做为保障措施。1.9投资规模:1050万元1.10资金来源:国家项目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300万元,群众自筹150万元。1.11建设期限:2年(20092010年)2009年2月编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2009年5月完成项目设计概算。2009年6月2009年7月完成项目监理和施工单位招标。2009年8月2010年11月完成项目施工,进行项目决算、总结,接受有关部门组织的项目验收。1.12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标准粮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预计每亩新增产量150公斤,每亩新增收入180元,3万亩项目田总增产450万公斤,总增收入5
4、40万元,项目区人均年纯收入增加499.26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2结论与建议项目区选择根据农业部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建设十分必要而且可行。根据当地资源特点,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区土、肥、水、光、热、气等自然优势,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项目设计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可靠。项目承担单位技术力量强,项目区农民种植水平和科学种田积极性高,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提高当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提升当地粮食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能
5、力,建议上级予以立项。3编制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度投资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096号)文件省农牧业厅、省发改委内发改农字20095号关于做好2009年度种植业储备项目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8201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 项目建设背景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求进一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增加投入,提高粮食产量,新增粮食产量100亿斤,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施“国家
6、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粮食生产、恢复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提出的战略性决策。标准粮田建设,是实施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xx县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东北春玉米产区,是国家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县县。全县总耕地面积15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万亩左右,占总播种面积的75.2。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2.65亿公斤,其中玉米播种面积55万亩,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的70%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玉米生产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但是,由于xx县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井灌区农田灌溉防渗
7、设施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由于近些年来持续干旱等原因,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匮乏,农田灌溉无保障;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装备比较落后;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耕地产出率不高,优势作物玉米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了提高xx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度投资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096号)文件精神,突出重点乡镇,突出优势作物,提出了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建议,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编写了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地力建设,使项目区玉米生产水平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的目标。2项目建设
8、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200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继续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新增100亿斤粮食,逐步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xx县作为国家优质粮食基地县和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在现有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和设施条件比较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改造低产田”的思路,通过标准粮田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培肥地力,提升农田基础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并通过现代化技术装备推进项目配套实施,降低水资源及能源的消耗,提高粮食综合生
9、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完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2项目建设符合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要求根据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xx县已被列为国家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区域发展规划布局范围内,粮食生产是xx县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在粮食生产发展上通过大力推广优质专用玉米良种、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综防、标准化栽培等先进技术,提高带动全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因此,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符合行业政策及布局规划的要求。2.3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投资方向要求xx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县,农业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服务能力强,具有1.2亿公斤以上的
10、粮食增产潜力,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粮食单产将有大的突破,农民的经济收入将会显著提高,符合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政策。因此,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投资方向。2.4项目建设符合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要求项目区位于xx县中东部粮食主产区的玉米种植带,土地平整,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时空分布合理,与玉米生长进程同步。农民有着多年种植玉米的传统和习惯,玉米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标准粮田项目建设,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建设,提高玉米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提高水肥综合利用率和土壤产出率。通过强化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和推广,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加快优质专用玉米标准化配套
11、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对提高xx县玉米品质和单产将会起到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区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使粮食过腹、加工转化增值,将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所以,项目建设符合本区域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1国内国际市场预测1.1国内粮食消费持续增长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市场部分品种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国内粮食市场也受到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从消费趋势看,我国畜产品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畜产品消费的增长必将导致饲料消费的增加,从而拉动饲料加工业的发展。玉米是饲料加工业的主要原料,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专
12、用玉米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我国的饲料消费量、工业消费量快速增长,玉米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未来几年增长的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玉米价格上涨,显示出我国玉米的供需趋势正从供大于求向供求趋紧转变。玉米的工业用途十分广泛,近几年工业加工需求消费增长较快,2000年我国用于深加工的玉米总量约为1380万吨,至2005年已达到2500万吨,2006年以来继续快速增长,一批玉米转化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对玉米的需求迅速增加。按照国家淀粉行业“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2007年工业加工用玉米消费量将增加到1886万吨,到20092010年将达到3500万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
13、米生产国,玉米产量、消费量均占全世界的20%左右。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2500万公顷左右,1996年至2005年的10年,除了2005年我国玉米总产量达到1.39 亿吨外,其他年度的玉米产量基本维持在1.15亿吨到1.30亿吨之间。相对于产量,国内玉米总需求则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998年以来,已由1.06亿吨左右增长到1.25亿吨左右,目前每年仍在大幅度增加。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受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的出口量将逐年减少,我国将快速向玉米进口国过渡。1.2国际玉米贸易量稳定增长近10年来世界玉米供给量呈稳定增长趋势,特别是自1996年以来,世界玉米产量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近
14、几年世界玉米产量基本稳定在5.56.0亿吨之间,出口贸易总量在7600万吨左右,其中我国玉米贸易占世界总量的813%左右。随着欧盟和日本市场对美国转基因玉米的抵制,未来几年美国玉米出口量将有可能减少,我国周边国家对玉米消费的持续增长,为我国专用玉米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2本地或经济区域市场从地区市场看,2006年xx市玉米播种面积540万亩,总产20.87亿公斤。据xx市粮食部门统计,2006年xx市向市外销售玉米达13亿公斤以上,农民养殖自留4亿公斤,本地加工需求3亿公斤。随着玉米饲用消费和工业加工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玉米消费总量将逐步增加。从xx县市场看,按照xx县 “十一五”计划指
15、标,预计期末养殖奶牛5万头、肉牛10万头、生猪50万头、蛋鸡200万只的发展目标,需要生产玉米30万吨才能满足饲料和深加工的需求。养殖业、加工业的发展为优质专用玉米及秸秆这一丰富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化增值创造了条件。3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项目建成投产后,3万亩标准粮田全部种植优质专用玉米,计划产量2085万公斤。从国内外市场前景看,优质专用玉米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xx市和当地的加工转化和过腹转化能力看,发展专用玉米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风险很小,发展前景广阔。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 1.1项目单位名称:xx市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2单位法定代表人:xx1
16、.3人员及技术力量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设农技推广站、土肥站、植保植检站、经作站、办公室等4站1室。现有在编人员4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3人,技术工人8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农艺师6人,农艺师19人,初级职称8人。1.4主要业务范围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业务范围是,对全县广大农牧民进行科技培训;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植物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指导、植物检测检疫、土肥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技术推广及监测服务,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推广服务。 1.5主要技术成果xx县农技推广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良种补贴、测土配方
17、施肥、旱作农业工程、玉米高产攻关和模式化栽培、粮饲兼用玉米良种推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中心承担的丰收计划、沃土工程、地膜覆盖、温饱致富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农业部、省农牧业厅的表奖。1.6基本情况xx县农技推广中心现有固定资产530万元,其中办公楼、植保检验楼等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试验示范基地200亩。现有农业仪器设备12台件。2技术依托单位情况2.1技术依托单位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是xx省土壤肥料工作站2.2xx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基本情况xx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现有职工23人,其中推广研究员4人,高级农艺师5人,农艺
18、师5人。内设4个科室,有土壤科、肥料科、监测科、综合科。现有固定资产50万元,其中办公楼700平方米。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全区第二次土壤普查、测土配方施肥、中低产田改良、旱作节水农业工程和沃土工程等重大科技推广项目。有2项成果评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成果被评为三等奖;1项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成果被评为二等奖,3项成果评为三等奖。2.3技术依托单位的工作任务技术依托单位的工作任务是: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协助项目承担单位搞好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具体承担各种技术方案设计、研究试验和数据采集等。按照农业部“明确协作或技术支持的内容、责权利关系”的要求,技术依托单位使用项目
19、安排的研究试验费或技术依托费。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项目选址原则依据及要求1.1项目选址原则1、自然条件好,集中连片,适宜发展玉米粮食生产。2、土壤条件好、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实现粮食高产稳产。3、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有利于项目建设。4、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经济状况良好。5、农民积极性高,科技素质强。1.2项目选址要求1、项目选址符合农业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建设要求。2、项目区选择在国土部门划定的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长期保持不被转为非农用地。3、项目区地块集中连片,耕地等级为中等偏上水平。4、现有粮田水利设施基本齐备。5、项目实施乡镇政府、村委会及农民对项目建设有极高的需求和实施热情。
20、2项目选址2.1标准粮田:xx县3万亩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地点在xx镇。其中,敖包前村0.45万亩,敖包后村0.65万亩,于家湾村0.6万亩,小营子村0.5万亩,石旅村0.5万亩,太平庄村0.3万亩。膜下滴灌小营子村800亩,太平庄村200亩,合计1000亩。2.2土壤墒情地力监测:项目实施由xx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承担(单位地址,xx县林东镇振兴大街东段56号)。3项目建设条件3.1xx县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xx市xx县位于xx省东部,xx市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南段东麓中低山丘陵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3521194802之间,北纬433653444826之间。东与阿鲁科尔沁县接壤,南与巴林右县山
21、水相连,北与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县毗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中低山地到低山丘陵至河谷冲击平原。海拔高度从西部与西北部10002000米,下降到东部不足400米。地貌类型由中山山地、低山丘陵、河谷平川三种类型构成。2、耕地资源xx县土壤类型主要有黑钙土、灰色森林土、棕壤、栗钙土、沼泽土、草甸土、风沙土7个土类。耕地土壤以草甸土、栗钙土、棕壤为主,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全县现有耕地159.6万亩,其中水浇地近4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8.2%。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4.5%。3、气候资源xx市xx县属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36,西北部高寒山区为
22、3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2.9,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3.1,年度气温在-22.536.3之间。大于10活动积温北部18002200,南部25003100。全年日照时数为29003100小时,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0持续时间为212天,稳定通过大于5持续时间为196天,无霜期100135天。年平均降水量310400毫米,北部多于南部,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178%,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年极端最大降水量为734.0毫米。 4、水利资源xx市xx县境内的主要河流乌尔吉沐沦河,是西辽河水系的支流之一,发源于xx县境内北部的罕山腹地,境内长度155公里,由北向南流
23、经全县,总流域面积909. 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90%以上。沙那水库总容量为7300万立方米,保证灌溉面积15万亩。xx县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储量3.2亿立方米。2000年以来,通过新建集雨节水工程、爬坡引水工程等各类水源工程2000多处,打配机电井500多眼,小土井1000多眼,建设小水窖、扬水站、截潜等,灌溉面积由原来35.5万亩扩大到现在45万亩。5、生态环境xx市xx县土壤植被条件好,环境优越。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农业开发、风沙源治理、舍饲禁牧等措施,已完成了防护林体系建设,全县有林地面积33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2%,全县营造农田防
24、护林46万亩,构成主带650条,副带720条,总长900公里,保护农田近60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20万亩。北部生态水源涵养林达到150万亩,形成了全县农牧业生产的天然屏障。xx县先后荣获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庭院绿化、经济林建设等多项国家、省级奖励。6、社会经济概况以及基础设施条件xx县是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经济区,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县总面积996.6万亩,其中农业用地159.6万亩,占总面积的16.1%,林业用地331.2万亩,占总面积的34.2%,草原用地面积464.3万亩,占总面积的46.6%。全县辖9个镇(苏木),2个街道办事处,165个行政村。全县总户数106036
25、户,其中农牧总户数72663户,总人口35.34万,其中农村人口28.87万,占人口总数的81.7%,牧区人口5.16万。2008年财政收入40100万元,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363多元。全县已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县级农技推广体系机构健全,镇级建立了农业科技服务五站。县农牧业局有技术人员256人,其中高级职称农牧业技术人员9人,中级技术人员119人,初级技术人员65人,技师11人,高级工30人,中级工14人,初级工8人。全县水利技术人员93人,农机服务技术人员37人,林业技术人员89人。全县有绿色证书人员1600名,农村科技示范户3200户。目前全县已拥有机电井1600眼,井控
26、面积31.5万亩,基本实现了河灌井灌相配套。全县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5.66万千瓦,农用拖拉机总数为3710台,总动力5.68 万千瓦。拖拉机配套农机具5565台,农用排灌机械2105台,农用水泵3614台,总动力2.51万千瓦。农牧业机械总值18548万元,净值15379万元。xx县是xx市北部一个主要农牧业县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距北京、通辽、锡林浩特等大中城市较近。集通铁路、省际通道横穿东西,305、303国道经过全境,林白专用公路建成通车,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7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0.22公里,为xx县农牧产品、工业和能源外运提供了便利。3.2项目镇基本情况项目实施乡镇xx镇位于x
27、x县中部,乌尔吉沐沦河两岸,镇政府距林东镇25公里。全镇辖33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14348户,59800口人。全镇总面积144.2万亩,耕地面积31.29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7.4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3.7%。家畜存栏17.5万头只。现有机电井238眼,大中小型拖拉机78台,配套农用机械117台。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31.2万亩,粮食总产9500万公斤,人均纯收入4512元。3.3项目区(村)情况项目建设地点在xx镇敖包前村、敖包后村、于家湾村、小营子村、石旅村和太平庄村6个村。总土地面积160328亩,总户数2707户,总人口10816人,耕地面积50894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4
28、560亩,旱耕地26334亩。2008年粮食总产2720万公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78元。2008年大小畜存栏22880头(只),其中大畜5380头(只),小畜17500头(只)。现有可用机电井50眼,农防林45000米,农田路35000米。项目区耕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降雨、光照、积温等气候条件优越,是全县农牧业生产条件最好的镇之一。项目区交通、通讯、电力条件优越,为项目实施创造了条件。项目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并且有丰富的粮食种植经验,对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实施农业新项目积极性很高。3.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地表水资源可供水量xx镇项目区敖包前村、敖包后村位于乌尔吉沐
29、沦河流域,项目区内有长年河流及提水设施,地表水供应水量1555.2万m3。2、地下水资源可供水量xx镇项目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供水量为758.1万m3。3、项目区可供水资源总量2313.3万m3。3.5水质评价根据xx省水环境监测中心xx市中心水质检测,项目区内的地表水水质良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32002)III类水标准。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要求。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以HCO3Ca型水为主,适宜于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饮用。3.6水利工程现状xx镇现有机电井238眼,项目区现有机电井50眼,由于工程建设、配套、维修没有资金来源与保
30、障,项目区内部分机电井设备年久失修,利用率低,加之地表水、地下水灌溉渠系多为土渠,仅有少量的防渗渠和管道输水灌溉设施,灌溉水的渗漏损失较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水资源利用率较低。3.7项目实施后需水预测项目区内用水为农业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项目区用水在农业上应优先利用地表水灌溉,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涵养地下水。1、项目区需水量计算项目区需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牲畜(大牲畜、小牲畜、生猪)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三种用水类型,用水定额依据xx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DB15/T3852003),各类型用水量计算如下表。项目区需水量计算表项目人口(万人)大畜(万头)小畜(万只)生猪(万头)灌溉面积(万亩)
31、定额(万m3/人头只、万m3/亩)1121.9416130xx项目区数量(万人头只、万亩)1.080.541.210.543.0需用水量(万m3)11.811.824.848.64390 2、水资源配置方案项目区用水中,居民生活用水为地下水,牲畜用水为地下水,灌溉用水在优先利用地表水的条件下,合理利用地下水。水资源配置如下。项目区水资源配置方案 单位:(万m3)项目水源类型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牲畜用水需用水量合计xx项目区地表水190190地下水20025.225.3250.5合计39025.225.3440.5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项目区可供水资源量、需水总量分析,对项目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
32、,分析结果如下表。新增地下水开采量132+120+136=388万m3(不包括生活用水) ,项目区需水总量440.5万m3,远低于可开采量232.6+279.3+246.2=758.1万m3,不存在超量开采问题。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m3)项目供水量需水量余缺水量xx项目区地表水1555.2190+1365.2地下水758.1250.5+507.6 合计2313.3440.5+1872.8通过对项目区水资源分析计算,工程实施后,水资源供给保证率较高,水资源可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水要求,并为河流下游供水。3.8项目区实施的有利条件1、xx县政府和xx镇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投入,
33、将增加农民收入做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项目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承诺项目配套资金将全额到位。2、项目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并有较丰富的种植经验及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的迫切需求。3、项目区土壤、水源、气候等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项目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建立了县镇村3级农业技术培训网络和推广网络,有较强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开发能力。5、主要农作物玉米市场前景看好,价格走势持续升高,是具有发展潜力、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6、项目实施与项目区环境适应性分析项目区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能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省地下水用量。可节约耕地,节
34、水省电,有利于项目区农业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营造防护林,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降低风沙对农业的危害。项目建成后,标准粮田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秸秆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又能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提高土壤肥力;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广应用抗病、抗虫、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与设备选型1工艺技术方案1.1选择工艺技术的原则与依据根据当地
35、的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按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82015年)和省发改委、省农牧业厅20095号关于做好2009年度种植业储备项目工作的通知的思路和布局要求,项目建设的工艺技术方案侧重于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培育基础地力,加强耕地质量监控及其配套集成技术普及和应用。技术来源于xx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超前性。1.2工艺技术方案选择1、标准粮田建设方案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核心是将节水灌溉、培肥地力做为重要技术环节,完善田间工程设施建设,引进推广优质作物品种及先进栽培技术,最终达到提高地力、合理用地、用养结合的目的。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根据项目区农业
36、生产现状,建设节水灌溉设施,采用深耕深松、根茬粉碎还田、新品种应用、种子包衣、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合理密植、机械播种、病虫综合防治及精细管理等技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在省和xx市技术部门的指导下,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程技术指导。2、地力建设技术方案 应用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新技术,使地力提高1个以上地力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3、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技术方案地力监测技术方案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壤养分监测方案执行,根据监测结果指导项目区开展平衡施肥;墒情监测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定的土壤墒情旱情监测规程(试行)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
37、指导项目区农户进行合理灌溉。1.3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标准粮田工艺技术方案的提出与实施,是对xx县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应用年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其工艺技术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根据国内先进技术提出。实施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具有先进性、成熟性和可靠性。对于加快我县农业科技进步,推进我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设备选型2.1设备选型原则与依据坚持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经济适用、先进科学的仪器设备,完善提高现有检验监测设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化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主要是实施
38、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配备(现有仪器设备见附表)。xx县农技推广中心化验室现有仪器设备仪器名称数量(台)型号用途备注天平1/万1称量天平1/千1称量恒温振荡器1HZQ-Q样品浸提六联电炉1样品加热电热恒温水浴锅1远红外消煮炉1LNK841测定有机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T6S测磷半微量定氮仪1测氮酸度计1F-33C测PH 值纯水器1超纯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TAS-990F测定微量元素火焰光度计1测定钾素合计122.2设备选型1、标准粮田灌溉设备选型项目区现有灌溉设备配套不完全,一部分不能正常使用,需配备低压管灌设备30千米(管径180200),新打配机电井25眼(井直径300井深30-50m,出水
39、量50-60 m3/h),维修机电井20眼,安装变压器20台(3050KVA),架设高压线路8千米,架设低压线路10千米,新建井房50处(32.52.5 m),膜下滴灌1000亩。 2、农田防护林、农田路新修机耕道路20千米,农防林20千米(68 m)。农田防护林设计为主带和副带。主带宽8 m,栽植3行,行距2 m,株距2 m,防护沟宽1 m,深0.5 m。副带宽6m,栽植2行,行距2 m,株距2 m,防护沟宽1 m,深0.5 m。采用2年生级杨树苗,座水栽植,保证成活率。农田路设计路面宽度为4-5 m,垫高0.2 m,铺沙石厚度0.1 m。路边沟宽1m,深0.5 m。3、地力与墒情监测设备选
40、型以先进、科学、精密为原则更新试验设备和技术培训、项目管理设施,为充分利用4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取得的技术成果,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完善,进一步提高化验质量,开展技术培训。xx县土肥站化验室现有化验检测仪器12台件。还需购置设备11台件(详见附表)。xx县农技推广中心土壤监测需购置仪器设备仪器名称型号单价(元)数量(台)金额(万元)用途土壤水分速测仪1500023.0水分监测GPSMAP60CS900021.8项目管理笔记本电脑联想1500023.0项目管理彩色复印机东芝Estupio2330c3300013.3项目管理绘图仪HPZ2100BO+(Q6677A)4300014.3项目管理投影仪PT-B
41、X20NT1680011.68技术培训摄像机PD-190P2010012.01技术培训台式电脑联想910010.91项目管理合计1120第七章 项目建设目标1项目建设目标1.1项目建设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把项目区的3万亩粮田建成设施齐全、土质肥沃、科学监测、土肥水资源利用率高、抗灾能力强的高产稳产田。1.2产量目标: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区平均产量由原来的450公斤/亩提高到600公斤/亩,新增亩产150公斤。新增总产量450万公斤,新增总产值540万元。1.3地力建设目标:耕地深耕达到25厘米,深松达到35厘米以上,全面打破犁底层,耕作层厚度达到20厘米以上;秸秆还田量不少于150公斤/亩
42、,面积占总建设面积的30%以上;农家肥施用量达到2000公斤/亩,地力提高1个等级,农田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5公斤/m3,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1.4社会及生态效益目标:实施标准良田建设对全县的标准粮田建设将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对全县的粮食生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会有较大提高;项目区通过科学监测,采取节水、节肥、节能、培肥地力等措施,带动促进全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产品方案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种植优质玉米,平均亩产由原来的45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新增单产150公斤,总产量1800万公斤,新增总产450万公斤,秸秆产量可以达到2700万公斤。通过实施地力
43、建设,每亩秸秆还田量达到150公斤,每亩农家肥施入量达到2000公斤,耕地质量比项目实施前提高1个等级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项目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地力、墒情监测体系建设,每年为项目区化验500个土壤样品,开展耕地土壤墒情调查监测,保证及时为项目区粮食生产提供准确的土壤肥力状况和墒情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1.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项目建设以农业部、省发改委、省农牧业厅文件精神为指导,以项目区现有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为基础,进一步配套完善粮田基础设施,提高基础地力,加强耕地质量监控及配套集成技术普及和应用,使项目区耕地达到高产稳
44、产优质粮田标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确保粮食安全做出贡献。1.2项目建设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的原则,项目建设相对集中,完善提高现有的设备设施;坚持充分利用地上水与合理使用地下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与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用先进的农艺、农机、生物等综合措施培肥地力的原则。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建设规模2.1建设规模确定依据建设规模根据农业部20096号文件和省农牧业厅有关文件要求确定,建设规模3万亩。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本着因地制宜、发挥效益的原则,优先启动基础条件好、服务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的地块进行建设,地块集中连片。项目区在国家划定的基本
45、农田区域内,水源和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能够长期保持不被转为非农用地,耕地等级为中等偏上水平。3建设规模3.1标准粮田建设:建设总规模为3万亩,重点建设农田节水工程。3.2耕地墒情地力监测体系建设:建立耕地地力、墒情监测体系,配齐地力、墒情监测仪器设备。3.3耕地地力建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配方肥等适用技术推广。4项目建设内容4.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有耕地50894亩,其中水浇地24560亩,现有可用机电井50眼,保灌面积21000亩(其中地上水灌溉6000亩)。新打配套机电井25眼,维修机电井20眼,45眼机电井可以为项目区增加保灌面积8000亩,并为1000亩膜下滴灌提供水源,
46、平整土地10000亩, 在原有基础上,建成节水保灌、旱涝保收标准粮田3万亩。1、低压管灌工程铺设输水管道30千米,新增管灌面积0.7万亩。2、打配机电井新打配机电井25眼,维修机电井20眼;架设高压线路8千米,低压线路10千米,安装变压器20台。保证3万亩项目区灌溉需水要求,使项目区3万亩农田全部变成保灌农田。井的标准:井深50米,配套30-50KVA变压器。3、机耕道路和田间作业路及防护林建设在项目区新修机耕道路20千米,修建标准:宽4-5米、高0.2米,土质路基。新植防护林20千米,栽植标准:主带宽8米,栽植3行,副带宽6米,栽植2行。达到3万亩项目区田、林、路配套。4、建井房新建井房50处(其中原有井建井房25处),规格32.52.5 米。5、膜下滴灌1000亩,达到节水增产增效的目标。4.2耕地地力建设1、项目区实施秸秆还田3万亩,其中直接还田0.2万亩,作物根茬还田2.8万亩,利用农业机械作业,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还田量每亩达到150公斤以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