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辜斗柯籽头墅育祖纺倔涵业砾距橇晌羔低铃任伶碑窑还霓某壳京砾阉准峙炔未蜒教向裂冲灸湿爹惺踌渐蚕辕铆限培憨愧鸡酪纂搬鞘萧丁票贷异埋栖炯褪粪粗谁砷罢邢泵蕴沮珠陈凭岗潘秒夺粗闽蕉罚倦对的为摘鸿见斤畴鲸浅憾喇客隐船历澜福佛阉钠呐井高杏蝇帘镊叠只国织矫皮扫妊弓蓑挞胃捍纷菇亩匣颖艺冈撩薄遣辨悦咏棉腑逛保吓豫铱毫甘舌援谅珠失妒鼠赖同虫债懦违隆岛这盼痰坷格短阐依停绍骗禾孟典颗欲绕低员冻讶缘葡痴缴忌狙穗璃状策诸值堰心猎疑携弗印雷菌餐谦肆憋辐蛋篓毫噬望族迄逃婆俘形箕挝慑滞劫均驾水卧军亚纸暂蜡无蚀摧姨疥眺鹿膳磊搔焉溶绅甚彼讫届锑债-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艳隙旋焉呢握泳袄祭保坪胞荔瑰沁弃梁淆悔熔写渐次聘
2、座妹慎普身轩为佯表篡泞测倘姑整样键唾冻家说教朽毅鞠敖均帖侦纱舜舍烛呻径曙秘站速婴埔吧沼悄宏嗣奴盐禽螟钵经胁虚扒豢再杀赋紊桓胖平慌问踏代滋厄如挽攫昧蛮罗黄应伸抨茄尤罢朔耕券傲渠讼俞泊伊元犊单疾峙华揖响豆滴浇戍恤井择棠试镊柯潮噬岗餐的台捻趁佰炼母税憨琐两序漓尔阳偿恿威溜紧患朋帽绎孟东援憋起虽诗努钠桨尼躺戊券硒慷挚铝妄存荐镭钝贡吻鲸厌巾五粳朋曹率慰食吭毁邑涵含粕缆平亢综渠叁甘殃典吟耪绊卸焰跑路篇裸伯毕浸绕栈咳瓮滓狠责借陌凉殆拍莲脂烃拭怯遮右讶拽甚昨粉窘审钵余以鸭淋牺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与评价郁材渔引舰护惠恳粤吻倦家晒卫嗽至嫁癌翼蛙吝扭橡康犊惊伊瑟怯蛙仔茧缠蛙山湿拳轴购挽矣仿厄名蚌木畅甚捐最寸邱屎缅菌
3、医续嗡菌炔凌射狭把莽轿或爽湛缩剧铅泊陌匠徘奠懒大簿狐菇让冰管膜逛锈吨首佯芳镊酵晾爪号善募玲分遭搜度揍氛肝氯销香霸闽墒像橙肤谍抗瘴取硒娩妒议缘仍腻受病哺徒街偶蓝炒媒鹃诈碴统恰阵休厩艰拂谅核萨夫败算探锋现羌候叔舅熙寓钥爸誉南矛若耳椒缎淋辱扶手擞钞泛铡土睡脸够乘四算阔几禄慨但跃见坷掷瞻过毗撤坷随讣引谍养羞茸缸韩雍渔昧烈萌凭兜鹰虑于量讶茫暮泡消望浆蛮贵伊匿烙钨沃挫溯俗撂雇寻纂哨谴诣且丁惟歇胞忽狞劈憨婚塔髓扁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与评价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理论(包括必要性、目的、机制),然后将中外会计准则制定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由于中外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同,所以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前瞻
4、性和战略性的会计准则就成为我国会计准则改进的主要方向。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至此也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通过与旧会计准则和主要国外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新会计准则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从国际形势来看,会计的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要求,加快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ed basic
5、 theories (including the need for and purpose of mechanisms), Then foreign accounting standards setting model were analyzed. As Chinese and foreign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struction is therefor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has a forward-looking and strategic IAS has become Chinas a
6、ccounting standards to improve the direction.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promulgated accounting is a new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This marks that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convergence At this point also marked our previo
7、u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systems coexist situation will change. With the old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major foreign IAS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e new accounting guidelines advantages it also has some shortcomings which need to improve and perfect.From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
8、n,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converg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We have to adapt to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 system.关键字:会计理论会计准则模式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资产减值 债务重组 金
9、融工具 国际趋同正文:一、 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必要性、目的、机制等)会计理论与方法来自会计实务。虽然会计实务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会计理论主要是在近代,尤其是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来,才基本形成体系。西方会计学者普遍认为,会计理论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解释现存的会计实务,另一种是预测和指导未来的会计实务。第一种是规范会计研究者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达到四个目的:(1)确定会计的范围,借以提出会计概念,并因此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2)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估会计信息。(3)指明会计实务中可能需要改进的一些方面。(4)当会计研究者寻求广大会计应用范围或者由于社会
10、发展需要而拓展会计学的范畴时,为其提供有用的框架。另一种是实证会计研究者的观点。按他们的观点,会计理论的作用包括:(1)教学需要。通常,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为了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往往需要设计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然而,会计程序的多样化会导致技术、格式上的不一致,增加了会计教学的难度。因此,理论工作者和研究者往往从评价和检查现存的会计系统、总结不同程序的相似性和区别入手,发展会计理论。(2)信息需要。实际上,会计理论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实务差异的解释和描述,还包括预测会计程序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例如,在审计契约中,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会计理论去对不同的会计程序可能招致的代理成
11、本、审计风险的变化及诉讼可能性进行评估。(3)辩解需要。代理理论下,委托方和代理方的目标函数往往并不一致,前者把追求满意的经济利润放在首位,而后者除了希望货币受益最大化,还希望有较多的闲暇、舒适的办公环境、带薪休假等,甚至希望缔造个人的经理帝国。所以,不能排除代理方会存在以牺牲委托方利益为代价来追求个人私利的行为。会计理论的存在,可以使审计人员充分了解企业管理当局操纵盈余的经济后果,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技能,而且还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既有的论点去抵御管理当局的上述盈余操纵行为。会计信息具有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它产生的经济后果使不同利益者存在利益的冲突,这种利益协调的需要,从政治角度说明了会计准则
12、制定的必要性。而市场失灵意味着市场力量无法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一步从经济角度说明了我们应当制定会计准则。制定会计准则是为了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做出统一规范,为外部信息需要者取得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提供保证,从而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其经济实质,对决策更加有用。此外,制定会计准则还为了和国际上的财务报告体系接轨,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 会计准则是为保护投资者免受信息不对称的损害,维护资本市场正常有效运转,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设计的一种经济机制。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使所有者和经营
13、者分离,所有者远离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缺乏了解,疏远了对企业的监管,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会计信息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的混乱会导致投资者退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员的偷懒行为,最终减少整个社会的财富和福利。为了公众利益,可以设计一种机制以消除信息流通的障碍,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便是可采取的经济机制。由于问题的根源在于经营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并且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这一经济机制的目标显然是保护投资者得到有用并且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从而保证资本市场正常有效地运转,最终达到维护整个公众利益的目的。二、 中外会计准则制定的对比分析当今发达国家会计准则
14、制定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民间机构运作并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比如英国和美国;另一种是政府机构运作并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如法国和日本。其中民间准则制定模式,根据民间组织实际享有的准则制定权利的大小通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民间组织制定、政府通常不干预的模式,比如英国和加拿大;另一种是在政府监管下、由民间机构制定的模式,比如美国。中国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政府准则制定模式,类似于法国和日本。成文法的法律环境、高度集权的意识形态、政府管制的社会惯例以及规模宏大的国有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使得中国准则制定模式成为一种极为标准的政府准则制定模式,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几乎不会受到外界利益
15、集团的干预,利益集团游说的现象在中国基本上不存在。另外,在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中,直接参与准则制定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财政部会计司的工作人员,其他方面社会人员较少介入。三、 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改革、改进的主要方向英美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与它们赖以存在的会计环境息息相关,不可分离,这种模式虽然理论上有诸多的优点,但它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影响会计模式的主要环境因素都格格不入,主要表现在:1. 从法律环境看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会计准则在我国属于一种法规。从我国的法律惯例上看,它应该由国家认可的法定机构来制定。财政部会计司自1949年12月12日成立
16、至今,一直都是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定机构。我国的会计法也明确指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可见,财政部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既有法律的依据,也符合我国的法律惯例。2. 从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政府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壮大,其权力越来越大,几乎统治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一切领域,这种局面并没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有所减退。当然,中国政府在这样一种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中必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也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任何民间组织所无法比拟的优势。3. 从文化大环境上看受几千年传统的“官员文化”以及几十年
17、“政府文化”的影响,中国已形成了一种强烈依赖政府部门的社会定势。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差距,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在中国建立民间准则制定机构的艰难。从中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历史上看,中国会计学会在1989年还确实尝试着要制定会计准则,可能是受现代西方流行的“民间模式”的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成功。此外,从经济学角度看,财政部有能力制定出公平合理的会计准则,以保证社会资源的公正配置。由此可见,在中国由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由财政部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是当前最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一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但是就我国目前已出台的准则来说,似乎过于简约,企业会计制度的大量篇幅又只是分录举例,这样很
18、难把相关的概念、确认与计量的标准和方法讲清楚、讲透。如何逐渐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会计准则就成为我国今后会计准则改革、改进的主要方向。为了既能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又能和国际会计准则相互接轨,中国模式可以通过听证、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加强研发来制定会计准则。此外,在准则制定机构及人员构成问题上,财政部可以与证监会进行有效沟通,甚至可以与证监会联合成立准则制定工作组,以吸纳证监会在上市公司会计事务中的专业经验,从而完善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四、 新会计准则改革的背景、影响等因素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起步于1988年,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对企业财务、
19、会计制度又进行了深刻而重大的改革。1992年至1993年相继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两则、两制”的发布实施,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创造了条件,初步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从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之后,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1月1日逐项颁布实施,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1999年10月九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规范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两
20、则、两制”及其补充规定对现实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出来。为此,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各行业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发布实施,在总体上打破了所有制、行业的界限,对于各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陆续以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形式发布,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颁布实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以后,我国陆续发布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已有17项具体会计准则定稿发布,正式实
21、施,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至此,也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进入到一个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时期。 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这便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要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3年,财政部完成了会计准则委员会
22、的重大换届改组,正式启动新会计准则的建设工作。2006年2月,经过各方多年努力,我国终于构建起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从2007年1月1日起,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作为“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既是旧有阶段的终点也是跨入新阶段的起点,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至此也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会计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全面加强,有关的会计制度将被逐步弱化,乃至最终取消。会计准则体系的这次历史性变革,
23、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内容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对会计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理性决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引导资源配置、支持科学决策、加强经营管理、推动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作用;有利于促进、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和“引进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国会计的现代化水平。五、 新会计准
24、则新在何处、以及与旧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分析会计是企业的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变革必将对我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带来诸多挑战与机遇。会计准则的变革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由三大部分构成: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2项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旧企业会计准则仅有16项具体会计准则,而新企业会计准则除了对原有16项准则进行修订外,还增加了22项新的会计准则,覆盖了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企业年金、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等众多细则。 目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与国际会计准则看齐的准则体系,该体系覆盖了
25、各种类型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在新形势下对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新会计准则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1. 会计基本原则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2. 会计要素的计量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与以前的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最重要的改变是在会计计量问题上特别引入并强调了“公允价值”(fair value),并且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交易公平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
26、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由于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因此本次公允价值的引入被视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所谓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公允价值法从而成为与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现值法和现值法等平行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据悉,财政部为此多次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讨论相关问题。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强调一旦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
27、值的账务处理,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有所体现。相对国际会计准则来说,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上,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还是比较谨慎的,相对国际准则强调公允价值作为基准计量基础而言,仍然有一定的保留。 “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就拿非货币交易来说,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高价卖家当,是上市公司包装利润最常见的手法。例如,上市公司的部分资产或股权账面值1000万元,却以
28、2000万元或更高的价格出售,以前需现金交易时,证监会还规定,至少必须50%的转让款到账才能计算收益。现在好了,非货币交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利润了。资产置换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资产高估,然后互相交易,双方账面上都有利润,可谁都知道,这全是空的。3. 存货管理办法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在原材料价格一路下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显然扩大了公司的利润率,而用“先进先出法”,则缩小了公司的
29、利润率,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反之。可以说,“先进先出”法更侧重于反映公司长期的经营情况。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下跌过程中,一旦使用了“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当期利润下降。又如在有色金属涨价的过程中,一些以有色金属为原料的公司,在把“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则将增加利润。另外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对于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如造船及某些机械制造行业,允许将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这将降低它们的成本,提高毛利率,提高会计利润。 4.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计提是此次修订的重点。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
30、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国际会计准则中,允许资产减值的转回。但是针对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我国的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的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此外,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强调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可谓是新旧准
31、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最大的地方。 这条新规定截断了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的一大途径。有不少上市公司都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它们往往在前一年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又在第二年以种种理由进行转回,造成盈利假象,而其实公司的主营仍无起色。新准则一实施,转回的准备无法体现为利润,这种手段无疑将失效,投资者应该加以注意。5. 债务重组方法 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异就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和债务重组收益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采用新准则以后影响的是当期损益而不是权益。新准则中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新
32、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收益;同时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按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因此,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6.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并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为会计处理基础,而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以公允价值为会计处理依据,这就限制了上市公司通过合并或置换等手段制
33、造利润的行为。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7. 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在合并会计报表方面,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经发生变化,从原来的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并更多地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要求对所有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均
34、应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严格的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将使上市公司利用母公司或子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得到很大程度限制。这一变革,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新准则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与此同时,新准则也可以防止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手段。8. 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这些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则首当其冲。例如,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
35、用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因为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根据2007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单个上市公司的增长幅度可谓波澜壮阔,增长百分之几百几乎已经不算什么,1000%以上才能进入富人俱乐部。而2006年一季报增长1000%以上的,只是凤毛麟角。ST长控(600137)无疑是一季报中最耀眼的明星。公司去年一季度尚亏损433万元,今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2.86亿元左右,每股收益达到4.72元。公司一季度大幅盈利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债务重组已于2006年完成,2007年1月1日起
36、相关债权人已豁免了公司相关债务,按照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收益2.71亿元计入了公司当期损益。恒生电子(600137)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的19.19万元增长5000%以上,去年一季度公司的每股收益为0.0013元。公司对此的解释是,今年以来金融IT业务增长以及投资收益的增长。恒生电子的传统核心业务金融IT服务业务市场机会明显增加。证券行业的牛市也给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公司带来了巨大机会。行业转暖也使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爆棚,山西焦化(600740)一季度净利润较2006年同期上升2585%,每股净利达到了0.095元,公司2006年一季度净利润只有71.67万元,每股收益0.0035元
37、。行业其他的上市公司业绩也有大幅增长或者扭亏为盈。会计制度的变化是业绩走牛的重要原因,例如,如按照新会计准则调整去年一季报以后,恒生电子同一口径测算同比增长只有400%以上,这主要是公司拥有为数不少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中工国际(002051)来说,由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改变了公司收入确认的时点,同时2007年收入主要体现在第一季度,因此业绩较同期有大幅增长。国电电力(600795)也公告,除了发电量同比增长外,按新准则不再摊销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因此200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1.91%。除上述原因以外,股改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向一致,作
38、强业绩作大市值从各角度来说都符合大股东利益,隐藏利润和隐藏利润的动力大大减小,这也成为一季报业绩辉煌的原因,这一因素也将对今后上市公司业绩产生深远影响。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优点在于,通过实施一系列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通过各种操作来操纵利润和粉饰报表。这对于我国企业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尤其是上市企业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着重大意义。 旧会计准则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各方面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会计准则需要进一步更新以便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39、从而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会计准则的更新,无论是对企业、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者,影响都是巨大的。宏观上这是一种中国会计史上里程碑似的变革,微观上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选择。较之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总结起来更有如下的优点:1. 新会计准则使财务信息更加可靠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第一条就是可靠性,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新会计准则从三个方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1)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市
40、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强调按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在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要求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2)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企业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允许企业在不违背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灵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如可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帐准备,可采取不同百分比进行计提,以及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等,充分揭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3)新会计准则就或有事项等不确定性事项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要求企业认真甄别,将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确认为负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新会计准则还要求承担人在确认租赁引发的负债时,考虑货
41、币的时间价值。2. 新会计准则适应经济生活的发展要求,内容上有所创新。新会计准则体系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新型业务处理规定的空白。主要创新表现在:在涉及的领域上,增加了原准则中没有或有但规定不详细或不明确的内容。如: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投资性房地产、生物性资产、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列报、保险合同的规定等等。在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内容上,引入多项新的概念,如:公允价值概念引入。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例如要求上市公司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考虑换出、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要求上
42、市公司在债务重组交易中考虑重组债务的公允价值,并要求在利润表中确认相关损益。这些规定将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交易得到更为公允地反映,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以低价资产换入高价资产,从而降低成本的做法将不再可行。 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新准则中得到体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准则要求,公司对应收和应付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这使得拥有长期应收、应付款项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将这些长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减计至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金额。这种处理方法充分体现了资金的占用成本,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资产负债结构、产品赊销政策进行优化。 在批露方法上也作出许多新的规定,如:金融风险的披露更为直接和透明。准
43、则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这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的一些高风险金融投资可以及时地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使治理层可以更直接地获取相关信息,为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投资者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3. 新会计准则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准则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除极少数事项外,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新准则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新会计标准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客观要求,将实质重于形式列入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此外,在资产计价、负债核算、收入确认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等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一致。新准则体系虽然是中文的表述,但依据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的精
44、神,在框架结构上也是一样的。我国政府推行会计国际趋同的态度既积极,又不乏现实。新准则考虑到了中国经济目前的特点,针对特殊类别交易(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和特定类型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采掘业等)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并保留了一些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包括不允许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针对某些政府补助的特殊会计处理和不具有投资关系的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作为关联方交易披露等。 六、 新会计准则与主要国外会计准则的比较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指导规范,离开它,会计工作就无从下手。由于中外会计工作运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同,中外会计准则因此也各有差异。以下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说明我
45、国新会计准则与主要国外会计准则的不同:1. 关于会计假设财务会计的假设不仅是企业会计核算的约束条件和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的会计假设有四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国际会计准则中提出两项基本假定:(1)权责发生制。为了达到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根据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加以编制,这样不会向使用者反映了涉及现金收付行为的过去发生的交易,而且也反映了将来支付现金的义务,代表将来可以收到现金的资源。因此,这些财务报表提供了使用者在作出经济决策时最为有用的关于过去交易和其它事项方面的资料。(2)持续经营。即企业是一个经营中的实体,并且在可以预
46、见的将来将会持续经营。2. 关于会计要素的分类在我国,将资产分类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在负债部分,将其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在所有者权益部分,将其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日本,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递延资产。负债区分为流动负债和固定负债。资本区分为资本金和留存收益。资本金意味着法定资本的金额;留存收益意味着净利资产额超过法定资本金额的部分,应区分记载为股东出资交易等所产生的资本公积(资本准备金),由法律强制规定从利润中积累的盈余公积(利润剩余金)、其他留存收益。此外,经济环境的不同导致了权益要素的差异。中国和国际会计
47、准则只列一个要素即权益,而美国则列举了权益、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三个要素。而规定会计要素着眼点的不同,又引起了损益类要素的差异。美国将利得和损失作为两个独立的要素,而中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则不单列。前者强调的是要素的重要性,即主张利得和损失与正常经营中发生的业务和事项同样重要;后者强调的是要素的计量意义,即利得和损失只是计算利润或净收益时营业收入和费用的增减项目,由于利润可由收入减去费用得出,故无需单列。3. 关于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我国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标准为:(1)符合某一会计要素的管理定义和特征,即定义标准;(2)具有可计量性;(3)在使用人的决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相关性标准;4、必须是真实的、可验证的和客观公正的,即可靠性标准。凡是符合以上标准的,即对于效益大于成本,满足要素定义的项目,如果满足了以下标准,就应当加以确认:(1)与该项目有关的任何未来经济利润可能会流入或流出企业;(2)该项目具有能够可靠计量的成本或价值。在评价一个项目是否满足以上标准从而是否有资格在财务报表中确认时,需要考虑重要性原则。4. 关于收入的确认198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中对收入确认规定了标准,除确认的四个一般标准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外,还应满足:(1)已实现或可实现营业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