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理论类必修课】 专业理论基础课系列 建筑概论 建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低年级教学 (36学时) 1、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什么是建筑(4学时) 1 房屋、建筑物、建筑 2 著名建筑师论建筑 3 建筑与空间 4 人与建筑 5 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的物质性(8学时) 1 概述 2 建筑的物质构成 3 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 4 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 建筑的社会性(8学时) 1 建筑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2 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3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2、建筑的艺术性(14学时) 1 建筑与艺术文化概述 2 绘画艺术的修养 3 雕刻艺术的修养 4 其他艺术的修养 (最后2学时为考察) 建筑设计初步 一、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学专业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一般方法, 为专业主干课的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 (一) 建筑制图工具的介绍及其使用方法 (二) 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建筑平、立、剖面形成及其 表达方法 (三) 建筑的模型表达与模型的制作 (四) 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建筑色彩 (五) 建筑渲染工具介绍及其使用方法,裱纸技法介绍 (六) 建筑的测绘,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绘图的步骤 (七) 建筑的配景与建筑图 (八) 工程字体与建筑图 (九)
3、 建筑方案文本制作,图面构图安排,封面设计。 三、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徒手画训练教程 自编教材(正在编) 2、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初步 清华大学田学哲编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 (学时周) 一、 教学目的 学习和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以及建筑设计原理的 基本知识。 二、 教学内容 (一) 形态与设计 、 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 概述 () 形态构成 () 基本操作和形态力 () 形态的组织 () 空间形态 、 建筑空间认识 () 空间的特性 () 空间的关系 () 空间的限定 () 建筑空间的组织 、
4、建筑形态的基本要素 () 形态:比例和尺度 () 形态的技术要素 () 形态的环境要素 () 场地的概念与环境的处理 (二) 功能与设计 、 建筑概述 () 建筑的分类与分等 () 建筑的功能 () 建筑的物质构成 () 建筑的内部环境 () 建筑的外部环境 、 建筑设计 () 建筑设计的内容 () 建筑设计的过程 () 建筑设计的外在条件 () 建筑设计的内在依据 、 建筑的平面设计 () 主体的平面设计 () 辅体的平面设计 () 交通枢纽的平面设计 () 平面的组合设计 、 建筑的剖面设计 () 结构形式的确定 () 层数的确定 () 竖向尺寸的确定 () 剖面的组合 () 结点的构造处
5、理 (三) 造型设计 、 建筑单位空间的塑造 () 建筑空间的构思与创意 () 建筑空间的分隔与联系 () 建筑造型的艺术特征 () 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 () 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 建筑装饰对空间塑造的作用 、 建筑群体空间的塑造 () 建筑的群体组合 () 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 ()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建筑形态设计基础,同济大学建筑系编,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建筑构成,南舜薰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设计基础,(日)山口正城等著,中国工业美术协会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
6、各专业低年级教学 (共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建筑的源流与变迁,把握历代建筑类型与风格变化及其背景的一般常识。 二、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 中国建筑体系概说 、 学习的内容与要求 、 学习的重点与方法 (二) 古代建筑 、 基本特征 () 历史分期 () 空间布置 () 类型与结构 () 装饰艺术 、 都城与宫殿 () 都城制度 () 宫殿形制 () 都城与宫殿的关系 、 坛庙与陵寝 () 祭祀建筑 () 坛庙形制 () 陵寝形制 、 住居与园林 () 住居地域类型与特征 () 园林所属类型与特征 () 住居与园林的关系 、 宗教建筑 () 佛教建筑 () 伊斯兰教建筑 () 道
7、教建筑 (三) 近现代建筑 三、 习题 、 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 建筑历史小论文 四、 学时分配(总学时:学时) (一)绪论学时 (二)古代建筑 、基本特征学时 、都城与宫殿学时 、坛庙与陵寝学时 、住居与园林学时 、宗教建筑学时 (三)近现代建筑学时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 全国建筑学专业统编教材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低年级教学 (共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一) 了解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古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 各个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建筑技术、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形成与演变的主要特征;初步了
8、解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古代美洲以及中古伊斯兰建筑。 (二) 了解以欧洲及美国为中心的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把握现代建筑的技术、类型、尤其是各个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 教学内容 (一) 外国古代建筑历史 、 绪论 世界建筑历史发展体系概述 学习目的、内容与方法 、 原始社会的建筑 、 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古代埃及的建筑 古代西亚洲的建筑 古代爱琴海地区的建筑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罗马的建筑 、 中古封建时期的建筑 拜占庭与中古俄罗斯建筑 西欧早期基督教、罗马风与哥特建筑 西欧文艺复兴、巴洛克与古典主义建筑 、 其他 中古伊斯兰建筑 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 古代美洲的建筑 (二
9、)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19世纪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欧洲新艺术运动 奥地利、荷兰与瑞典的探索 钢精混凝土在法国的推广与运用 德意志制造联盟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一次大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装饰艺术派 现代派建筑的四位大师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勒-柯布西耶 赖特与有机建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二次大战后的
10、主要建筑思潮 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的倾向 新粗野主义 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高技派 、 其实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 后现代主义建筑 欧洲新理性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新乡土派建筑 新现代建筑 高度技术与当代建筑 三、 作业 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四、 学时分配(总学时:学时) 古代部分: 1、绪论 (1学时) 2、原始社会的建筑 (6学时) 3、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5学时) 4、中古封建国家的建筑 (1学时) 5、其他 近现代部分: 、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2学时)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
11、运动(2学时)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3学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4学时) 、七十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 (3学时) 课外作业: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 教材: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高校统编教材,陈志华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18世纪),罗小未、蔡婉瑛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高校统编教材。(建筑工业出版社) 、 参考书: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S.B.Fletcher 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N.Pevsne
12、r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L.Benevolo 建筑设计原理(3-6)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教学 一、 教学目的 深入掌握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黄鲸设计的各种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建筑 设计课程学习中 二、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空间论 (一) 空间限定 1、 空间限定的要素 (1) 用水平要素限定的空间 基石 基石抬起 基石下沉 顶面 (2) 用垂直要素限定的空间 垂直的线要素 空间中的柱 独立垂直面 L形面 平行面 U形面 围合面 (3) 空间限定的形式 围 设立 覆盖 凸起 凹进 架起 肌理变化 2、 空间限定度 (1) 限定要素的部位与限定度
13、 (2) 建筑空间的特点 (二) 空间具形 1、 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2、 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3、 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 (三) 空间组合 1、 形式及空间的组合 2、 空间的关系 (1) 空间内的空间 (2) 穿插式空间 (3) 邻接式空间 (4) 以公共空间连接的空间 3、 空间组合 (1) 集中式组合 (2) 线式组合 (3) 辐射式组合 (4) 组团式组合 (5) 网格式组合 (四) 空间与结构 1、 梁板结构体系 2、 框架结构体系 3、 大跨度结构体系 4、 悬挑结构体系 三、 参考书目 空间原理述要,冯纪忠,同济大学学报(1978年第二期) 建筑空间组合论
14、,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 K-D-欣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环境论 (一) 环境和生态 1、 人的身心与环境 (1) 人类与环境 (2) 人体与环境 (3) 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 (4) 环境和人的关系 (5) 居住环境的评价和意义 (6) 人和都市的居环境 2、 人类文明的生态学实质 (1) 文明社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流 (2) 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布局-网 (3) 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调节-序 3、 生态控制论原理 (1) 胜汰原理 (2) 拓适原理 (3) 生克原理 (4) 反馈原理 (5) 乘补原理 (6) 扩颈原理 (7) 循环原理 (
15、8) 多样性及主导原理 (9) 生态设计原理 (10) 机巧原理 (二) 环境的认知 1、 对环境的认知和感觉 (1) 视觉空间 (2) 听觉空间 (3) 嗅觉的作用 (4) 其他感觉的作用 2、 认知环境的空间属性 (1) 对广度、高度的认知 (2) 对距离的认知 (3) 对空间的印象 3、 认知环境和个人空间 (三) 室内环境及其调节 1、 室内环境的形成 2、 湿度与温度 3、 通风与换气 4、 音质与色彩 5、 采光与照明 6、 室内环境与气氛的创造 (四) 都市的环境 1、 人类与环境 2、 人类-都市-环境 3、 理解都市环境的关键词 4、 都市环境与适用、坚固、美观 5、 绿化与
16、环境 6、 都市的安全 参考书目 环境心理学 相马一郎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生态学透视马世骏编 科学出版社 建筑环境设备学纪谷文树等 彰国社 环境设计的思想三轮正弘 彰国社 都市计画 都市计画教育研究会编 彰国社 室内环境的计划与设计 小原二郎等 彰国社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36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一般原理,学习和掌握室内设计各个环节的理论和方法。 二、 教学内容 (一) 室内设计的含意 1、 室内设计的含意 2、 室内设计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专门化的过程 3、 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4、 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5、 现代室内设计的
17、一些概念 (二) 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 1、 室内设计依据的要素 2、 室内设计的特征和要求 (三) 室内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1、 社内设计的内容与有关科学技术的因素有密切关系 2、 室内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四) 室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 1、 室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 2、 功能分析、功能分区和空间的感受 3、 工程技术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4、 空间界面的分析和设计 5、 各类界面的视觉感受 (五) 室内色彩 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的三要素 2、 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3、 室内色彩设计 (六) 材料质感及其运用 1、 不同类型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运用原则 2、 不同类型装饰材料的结构
18、特征 (七) 自然采光、人工照明和室内光影效果 1、 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2、 室内日光采光方式和人工照明方法 3、 光影和室内环境气氛 (八) 家俱、陈设和装饰品和室内织物 1、 家俱的类型以及他们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 室内陈设、装饰品和室内织物 (九) 室内绿化和庭院设计 1、 室内植物的选择、布置和感受 2、 室内植物的分类、景观特征和视觉感受 (十) 人类工效学和室内设计 1、 人类工效学的发展、意义和研究方法 2、 人类工效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十一) 环境心理学和室内设计 1、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和意义 2、 环境的认识和感知 3、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9、 (十二) 室内设计中的微观环境 1、 微观环境的意义及其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2、 热、声和气流对室内物理环境的影响 三、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室内设计基本原理讲座,统计大学建筑系自编教材 (二)室内设计,四川人民出版社 城市规划原理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共36学时) 一、 教学内容 (一) 总体规划 1、 城市和城市规划 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 规划的阶段划分;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 划学科的发展。 2、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2学时) 城市性质确定的依据;城市性质的分析与论证;城市人中的调查与分析;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常用方法;城
20、市用地的构成;城市用地规模的估算。 3、 城市用地评定(2学时) 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城市用地的评定;城市用地条件的综 合评价及选择。 4、 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城市工业用地的要求,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工业区规划。 5、 城市对外交通及仓库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铁路、水运、机场、公路在城市中的规划布置,仓库用地在城市中的布 置。 6、 城市生活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生活居住用地的构成,生活居住用地的布置,公共活动的组织和公共建 筑物的布置。 7、 城市总体布局(2学时) 城市形态、城市结构、空间布局。 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学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
21、基本原则、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网的基本形式、城 市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处理。 9、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主要工程规划(2学时)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城市给水、排水、供电 系统在城市中布置的基本要求。 (二) 详细规划(以居住区规划为例) 1、 居住区在城市中的地位; 2、 规划的阶段与工作方法;(3学时) (1) 规划阶段的划分; (2) 规划工作的思维方法与图示; (3) 居住行为与规划内容。 3、 居住区的构成(2学时) (1) 用地构成; (2) 工程分类; (3) 行政管理; 4、 居住区的组织(3学时) (1) 简史 (2) 街坊 (3) 邻里单位 (4) 居住小区
22、 (5) 综合区 (6) 综合体 (7) 发展的趋向 5、 住宅群规划(2学时) (1) 住宅群的构成; (2) 居住水平与标准拟订; (3) 住宅的分类,住宅的面积构成与关系; (4) 住宅的户室比; (5) 住宅群规划的一般原则(2学时) a、 通风;b、朝向;c、使用空间;d、日照;e、地形;f、安全要求; g、管线埋设;h、空间组织;I、分期建设;j、主要的技术指标; k、分期建设要求。 (6)常见几种布置形式的优缺点。 6、 公共建筑物规划(2学时) (1) 常见的几种公建分类; (2) 公共建筑物定额指标的制定因素; (3) 公共建筑物布置的一般原则; a、 服务范围;b使用的时空
23、安置;c、兼顾公建合理规模与使用的方便; d、公建分布与交通组织;e、分期建设与多功能建筑的设计。 (4) 常见的几种公建布置方式 a、 线的布置;b、点的布置;c、面的布置;d、步行街的布置。 第二次幻灯课 7、 居住区道路的规划 (1) 道路的功能分类; (2) 道路的一般技术要求; a、红线;b、建筑线;c、建筑后退;d、道路的端面组成;e、道路的平 曲线、竖曲线、侧石半径与中心线;f、排水与竖向设计。 (3) 道路定线规划要求 a、用地划分;b、交通要求;c、景观的组织。 (4) 常见的几种道路布置方式 8、 几个居住区规划的评价 第三次幻灯课 二、 学时分配 (一)总体规划 18学时
24、 (二)详细规划 14学分 (三)三次幻灯课利用辅导课时间 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城市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等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 1981年 (二)参考书 1、小城市总体规划 同济大学城规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出版 2、城市规划汇刊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共36学时) 一、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二) 园林的功能与作用 (三) 中国园林概述 1、 中国园林在世界的地位 2、 皇家园林 3、 寺庙园林 4、 风景点 5、 祠园 6、 私家园林 (四) 外国园林概况与特征 1、日本园林 2、西方园林 3、文艺复兴后的意大
25、利园林、法国园林、英国园林。 (五) 景素 1、自然景素 2、人文景素 (六) 组景 1、名词释义 2、视觉和园林心理活动规律 3、景观空间构成 (七) 构图 1、园林结构层次 2、构思立意、意境设计 3、规划布局 4、构园内容 (八)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及实例简介 二、 参观与作业 (一) 参观城市园林绿地实例(如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 参观调查报告每人一份。 (三) 建筑外部空间景观设计。 三、 教学参考书 (一)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同济大学等编 (二)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卢原义信(日本) (三)中国园林建筑 冯钟平 (四)园治 计成(明代)建筑理论与历史-外国建筑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26、适用于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学 (54学时) 一、 教学目的 在低年级已经掌握外国建筑通史的基础上,对外国建筑历史作更多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外国建筑各个历史时期之间的纵向关系,并且了解各个国家与地区建筑之间的横向影响。教学中以史带论,通过建筑历史让同学了解一些建筑理论的重要命题。 二、 教学内容 (一) 古典时期(6学时) 1、 欧洲古典文化与古典建筑:古希腊与古罗马 2、 古埃及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相互影响 3、 古西亚洲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相互影响 4、 欧洲古典建筑的基本法则:古典柱式等 5、 欧洲古典建筑理论:建筑十书 (二) 中世纪(9学时) 1、 基督教文化的产生与早期基督教建筑 2、
27、拜占廷建筑:西亚洲传统的影响 3、 中古伊斯兰文化与建筑 4、 中古印度建筑 5、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6、 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建筑: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及其它国家 (三) 文艺复兴时期(9学时) 1、 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与文艺复兴思想 2、 文艺复兴盛期建筑与文艺复兴艺术 3、 文艺复兴晚期与手法主义 4、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 5、 巴洛克建筑与艺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法国及其它国家 6、 法国古典主义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四) 18-19世纪(6学时) 1、 启蒙运动与古典复兴 2、 浪漫主义 3、 学院派建筑与艺术:新古典主义与折中主义 4、 工业革命与新技术及其对建筑与艺术的影响
28、(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9学时) 1、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2、 新艺术运动 3、 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 4、 荷兰与北欧 5、 美国:芝加哥学派与赖特 6、 混凝土及其它新的建筑技术 7、 德意志制造联盟 (六) 现代运动时期(6学时) 1、 现代派艺术及对建筑的影响 2、 装饰艺术派及其它 3、 勒-柯布西埃 4、 德国:青年风格派、表现主义、包豪斯 5、 荷兰:风格派 6、 俄国:构成派 7、 意大利:未来艺术 8、 北欧:阿尔托 9、 CIAM 10、 赖特及美国的现代建筑 (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9学时) 1、40-5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与转变 2、50-70年代:对建
29、筑形式的追求 各种新建筑流派 战后西方文化与建筑多元化 3、70-80年代: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与欧洲的新理性主义建筑高技派 新乡土主义 4、80-90年代:解构主义 新现代 5、后现代时期的思想、文化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三、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S.B.Fletcher: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20th ED (二)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理论与历史-中国建筑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专业高年级教学 (共54学时) 一、 教学目的 熟悉古代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外建筑的古今关系和中国当
30、代建筑的 发展趋势,培养通古今之变的建筑史观;掌握历史建筑保护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二、 教学内容 (一)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27学时) 1、 古代的建筑文化圈(1.5学时) 2、 古代的建筑类型(1.5学时) 3、 古代的建筑制度(3学时) 4、 古代的建筑风俗(6学时) 5、 古代的营造法(6学时) 6、 古代的造园术(6学时) 7、 古代的建筑文献(3学时) (二) 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12学时) 1、 中外古代建筑关系(3学时) 2、 近现代的中西建筑关系(6学时) 3、 中国当代建筑发展走向(3学时) (三) 中国历史建筑保护(15学时) 1、 历史建筑的甄别与分类(3学时) 2、 历
31、史建筑的保护原则(3学时) 3、 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法(6学时) 4、 历史地段的建筑设计策略(3学时) 三、 作业 1、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小论文 2、 历史建筑保护小论文 3、 表意的建筑小品设计 四、 教学参考书 1、华夏意匠,李允铄著,香港原版,建筑工业出版社再版 2、中国建筑史,全国统编教材,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建筑志,常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4、上海百年建筑史,伍江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5、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译,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评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专业(36学时) 一、 学校大纲 (一) 讲课(22学时) 1、 概说 2、 建筑评论的标准 3、 建筑评论的模式 4、
32、 建筑评论的写作方法 5、 评论者自身的介入程度 6、 建筑评定实例 (二) 建筑考察(6学时) 1、 选择当代西方建筑一例进行文献考察 2、 选择上海建筑一例进行实地考察 3、 对自己或同学的作业一例进行考察 (三) 课堂讨论(6学时) 对上述三个考察分别在课堂进行师生共同讨论。 二、 作业 (1) 在三次建筑考察后各写出一篇评论文章,分别从一个角度、一个层次 ,用一种方法和模式进行评论。 (2) 学期结束前写出一篇综合性建筑评论文章,对象可以来自前几次作业 和讨论,亦可另选。分数作为考察成绩。 三、 参考书 (1)建筑评论,罗小未、张晨,载建筑学报1989年第8期。 (2)西方文艺批评的五
33、种模式,魏伯-司各特著,蓝仁哲译,重庆出版社 ,1983年。 (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 建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68学时) 一、 教学内容 (一) 绪言 建筑学专业英语概述及其学习目的任务 (二) 精读课文 塔 合作农场设计 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博物馆 奈尔维 包豪斯 工厂的构成 形 平顶体系 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体系发展简史 (三) 阅读基本技巧 1、 根据短语阅读英语 2、 英语段落阅读 3、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4、 怎样增加词汇量 (四) 翻译基本技巧 1、 翻译的作用、标准和过程 2、 词义选择 3、
34、词义引申 4、 词量增减 5、 词类转换 6、 句子成分转换 7、 被动语态的译法 8、 分词和不定式作定语的译法 9、 定语从句的译法 10、 长句的分析与译法 二、 阅读和翻译练习 (一) 泛读文章 伦敦一瞥 东京向地下发展 苏州园林景色 太阳能住宅 有效使用土地 坚决主张由我们自己的建筑师从事设计 大城市改建 设计基本技能和术语 住宅设计1 住宅设计2 研究模型 室内带水庭院 家庭生活室 计算中心 医院建筑 剧院设计1 剧院设计2 纪念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现代建筑 后现代现状 办公用房建筑设计竞赛 (二)结合精读课文内容、课内、外翻译练习共次左右。 三、 学时分配 总学时 68 阅
35、读讲课 34-38 阅读练习 16-18 翻译练习考察 10-12 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的比例 1:1.5-2.0 附:教学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建筑学专业英语是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各专业学完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二年级普通英语课程后的专业基础英语阅读必修课,为考察项目。 总学时68学时,以两学期为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建筑内外部空间环境、建筑技术、计算机在建筑中应用以及规划,园林等方面掌握一定量的基本词汇,具有阅读理解英语专著的能力;掌握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提高英语翻译的速度。 (二) 课程要求 1、 全学年总阅读量为20-26万字母 2、 掌握建筑学
36、专业常用词汇2560-3500条 3、 英译汉的翻译速度(不查阅字典)为1500字母/小时-2000字母小时;英语阅读速度为150字母/分钟-100字母/分钟。 (三)精读课文和泛读文章为适应建筑教学和建筑业的发展而随时有变动;并可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增加泛读文章中的某仪部分内容。美术(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专业 (297学时) 1、 教学目的 (1) 学习并掌握素描写生造型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则。 (2) 培养学生具有为专业所需要的造型艺术的敏锐的视觉观察力(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内容及较强的造型理解力、判断力)严谨的造型表现力(正确的写生步骤、 写生方
37、法及结合专业要求的表现技巧)。 (3)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记忆力和创造性的徒手表现力。 (4) 为色彩写生教学打好必要基础。 (5) 开扩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艺术修养。 2、 教学要求 (1) 本大纲为建筑、城规、风景园林、工业造型等专业“素描”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 教师应根据任课班级的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及教学的实际进展等不同情况, 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3) 在符合本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允许、鼓励不同流派手法的发展。 (4) 写生对象的选择、写生作业的布置,不仅应考虑该作业所包含的造型基本功的训练价值, 还应充分考虑该作业所包含
38、的审美价值。 (5) 素描学科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教学中应充分注意理论展开的系统、 完整与训练实践的准确结合。素描学科又具有严密的方法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观察力、表现力等能力的培养,不仅贯穿素描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素描教学的归宿。素描也是一种艺术样式、素描教学的教学内容应有机的渗透着一定的艺术形式法则、美术史论基本知识、美术作品鉴赏等内容。 (6) 教学方法应注意运用启发式。要注意因材施教。 3、 教学内容 (1) 绪论 1、 素描发展简史; 2、 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地位、作用; 3、 素描在建筑、城规、园林、工业造型等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4、 素描课“教”与“学”的特点及要求; 5、 素描教
39、学计划简介。 (2)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轮廓写生 1、 几何模型单体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2、 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 3、 物体的形与轮廓。轮廓的比例,4、 透视关系的观察与把握; 5、 物体轮廓写生的步骤与方法。 (3)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明暗写生 1、 明暗写生造型观的基本概念; 2、 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及观察内容; 3、 明暗写生的步骤; 4、 明暗写生的方法。“面”的分析与把握:“交界线”的分析与把握:“色调”的分析与把握; “空间关系”的分析与表现; 5、 素描绘制技巧。 (4) 花饰、浮雕、柱头、头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生 1、 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
40、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较复杂写生对象上的进一步深入; 2、 素描表现的深入与整体性。 (5) 静物写生 1、 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色调更丰富的实物写生中的进一步深入; 2、 静物布置的构图分析; 3、 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4、 “质感”分析与表现; 5、 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 6、 静物写物的表现技巧。 (6) 石膏头像、胸像写生 1、 本阶段教学为前阶段教学内容的全面深入; 2、 头部能剖及结构分析; 3、 素描观察方法之深入; 4、 素描表现的深入与整体性。 (7) 室内环境写生 1、 室内环境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2、 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
41、之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现; 3、 室内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 4、 写生的步骤与技巧。 (8) 建筑局部写生 1、 建筑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2、 建筑局部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光线、形体之表现; 3、 建筑局部写生之步骤与技巧。 (9) 树木写生 1、 树木的形体结构分析; 2、 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 3、 常见树木的造型特征之分析与表现; 4、 以树木为主体的风景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5、 以树木这主体的风景写生之整体表现技巧。 (10) 建筑风景写生 1、 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 2、 建筑风景写生的构图; 3、 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体、空间关系之表现; 4、 建筑风景写生
42、中的各种造型方法与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技巧; 6、 不同类型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4、 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297学时,其中144学时安排在每学年的短学期中。下面是供参考的学时数。 内容 学时数 (1) 绪论 3 (2)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轮廓写生 18 (3)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明暗写生 18 (4) 花饰浮雕、柱头、头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生 27 (5) 静物写生 42 (6) 石膏头像、胸部写生 21 (7) 室内环境写生 9 (8) 建筑局部写生 6 (9) 树木写生 9 (10) 建筑风景写生 144 美术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规规划和工业设计专业 (246学时)
43、 1、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掌握色彩写生造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则; (2)培养学生具有为专业所需要的、造型艺术的色彩观察力(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内容及色彩感受力、判断力); 严谨的色彩造型表现力(正确的写生过程、写生方法及结合专业要求的严谨的水彩画、水粉画表现技巧): 一定的色彩审美鉴赏力; (3)开扩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艺术境界。 2、 教学要求 (1)本大纲为建筑、城规、风景园林、工业造型等专业“色彩”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教师应根据任课班级的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及教学的实际进展等不同情况,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水彩(写生)、 或水粉(写生)的教学计划。 (3)在符合本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允许、鼓励不同流派手法的发展。 (4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