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1.1 法律法规依据11.2 行政规章依据11.3 行业技术标准依据11.4 事实依据2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32.1 项目区范围32.2 行政概况32.3 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32.4 农田基础工程现状52.5 农业生产制约因素72.6 开发潜力8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113.1 规划指导思想113.2 项目区规划原则123.3 规划目标13第四章 总体规划及工程布局144.1 总体规划144.2 工程布局14第五章 各项措施的治理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175.1 治理标准175.2 建设内容19第六章 投资来源及投向256.1 总投资来源256.2 资金投向25
2、第七章 预期建设目标及效益分析267.1 经济效益267.2 社会效益267.3 生态效益27第八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288.1 组织领导288.2 项目管理2931 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1.2 行政规章依据1、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文颁布);3、国
3、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4、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5、关于做好2012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发项201232号)。1.3 行业技术标准依据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4、机井技术规范 (SL2562000);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6、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7、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191-2
4、008)。1.4 事实依据重点依据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关于做好2012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发项201232号)文件精神,并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XX县农业综合开局组织各专业组有关专家技术人员以及安徽省农业工程设计院的有关设计人员,深入到201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在已编制批准的安徽省XX县农业综合开发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项目区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测与考察论证,由编制组技术人员拿出初步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拟建项目工程清单(表)。在杜楼镇政府统一组织下,集中项目区涉及的
5、村、组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召开项目规划情况通报会,由县农发局分管领导向与会同志讲解有关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目的、意义、开发方式以及有关的政策、规定等,并将项目整体规划情况、各村拟建工程明细清单,交给规划项目区各村、组论证,当场提出初步意见。同时,规定各村干部于会后5日内,召开群众大会,实地对比考察、论证,提出各村工程建设详细方案。经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由安徽省农业工程设计院和XX县农业综合开发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参照省农发项 201099号文件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科学合理,实用实效,可操作性强”的编制原则,编制本初步设计。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2.1 项目区范围项
6、目区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苏鲁皖三省交界处的XX县西大门杜楼镇,该项目区北以311国道为界、西至大沙河、东至县道刘孙路。规划治理面积为1.0万亩。 表2-1 XX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规模一览表乡镇行政村人口耕地(亩)建设规模(亩)备注杜楼镇郝新庄 538060842500杜庄 445649192900郝庄564556734100杜楼52184701500合计2069921377100002.2 行政概况项目区涉及杜楼镇的郝新庄、杜楼、杜庄、郝庄等4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农业总人口 20699人,农村劳动力11200人,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03亩。2.3 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2.3.1 地形、地貌及土
7、壤项目区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势平坦,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潮土,土壤有机质量为1.2-1.3%,全氮0.09-0.11%,速效磷10-13mg/kg,速效钾110mg/kg,PH值8左右,土壤耕层厚度20cm左右,地势较平坦。平均小麦亩产395kg,玉米亩产420kg,大豆亩产130kg,按农业部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相当于全国耕地级别四等,属中等以上地力水平。2.3.2 气象资源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降雨量780.3mm左右,日照时数2428.3h,雨量年季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气温14
8、.3,平均土温16.3,无霜期210d左右。干旱是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2.3.3 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三部分组成,其中大气降水是其唯一来源。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地面水资源主要源于万楼后沟、郝所沟、黄庄沟、刘庄沟,但由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地表水灌溉力较弱。项目区农作物灌溉用水主要依靠浅层地下水和地下水静储量灌溉。项目区现有机井45眼,能用机井仅15眼,年供水量为27.8万m3左右。要采取经济的、技术上科学的得力措施,实行科学种田,节约用水,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形式合理用水,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2.3.4
9、作物种植情况规划项目区为XX县粮食主产区之一,2011年粮食总产量15943万kg,平均单产在407kg左右;2011年项目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0000亩,复种指数20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800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90%,项目区现推广种植的小麦均达到国家颁布质量标准,加工指标达到一等强筋粉标准。2.3.5 社会经济现状XX县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3.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680元。杜楼镇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 4584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7505.8万元,畜牧业收入10873万元,林业产值18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6405元。2.4 农田基础工程现状2.4
10、.1 机井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目前项目示范区灌溉问题,主要靠井灌解决,现有机井45眼,但仅有15眼机井能达到正常灌溉水平,有效灌溉面积为0.12万亩。项目区农作物灌溉用水主要由农户自建“对口抽”浇灌,严重干旱时“对口抽”无水可抽,只能靠天吃饭。由于项目区频受旱灾侵袭,严重影响农作物的适时播种及正常生长。2.4.2 田间工程不配套项目示范区现有中小桥大多修建于七十年代,老化损毁严重。现存82座大中小桥涵,其中有43座因孔径太小,汛期影响排涝,需重建;完好可用桥涵有39座,严重影响项目示范区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区现有万楼后沟、311国道路沟、郝所沟、黄庄沟、刘庄沟等5条大沟,历史上这些大沟曾为该规划区
11、的抗旱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年水土流失,大、中沟淤积严重,致使90%左右的排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沿岸农作物的正常排蓄水需求,必须进行有效的疏浚治理。据统计:20062011年5年间,项目示范区内的郝新庄、杜楼、杜庄、郝庄等村每年都有近0.3万亩耕地受淹,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严重影响。2.4.3 林木覆盖率低农田防护林建设薄弱,基本无农田防护林,仅在公路、主干农路、部分河道两侧栽植了速生杨树。项目示范区目前林木覆盖率为21%,低于全县23%的平均水平。林网形不成网格,不能对农田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2.4.4道路标准低该项目示范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对土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平整治理,田
12、间道路、大中小沟较为齐全。但由于八十年代初期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水利配套设施管护责任不明确,导致该示范区原田间道路或多或少被农田挤占,路况条件较差。目前,项目示范区主要公路网架基本形成:国道311、县道刘孙路穿过项目区,另外现有约17km砂石路和小柏油路面道路,但路面破损严重,交通受阻;其余多为土路,缺乏养护,加之税费改革后,经费来源困难,修复率较低,一遇阴雨天,道路泥泞,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4.5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水平项目区农机化水平不高,现有大型拖拉机23台,小型拖拉机54台,联合收割机22台套,深耕机30台,精量、半精量播种机42台套。农机服务设施基本健
13、全,可实现机耕率95%,机播率75%、机收率85%。基本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目的。2.4.6 电力供应充足项目示范区村村通电,且已完成农网改造工程,现有变压器24台,供电能力完全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但目前项目区田间没有用于农田电灌的低压线路,农田灌溉动力全部靠农用动力解决。2.5 农业生产制约因素XX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大而不强;县及乡镇地方财力不足,广大农民受传统意识影响,市场经济意识差,受地域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植结构单一,种植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分布不均、农业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中低产田面积有自然扩大之势。杜楼
14、镇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多年来,在农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适应性差、农民群众对市场、科技认识模糊、重视不够、资金投入匮乏,后劲不足等现象,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2.5.1资金投入匮乏,基础设施滞后由于近年来资金不足,致使基础设施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极小,井灌能力低,又缺机少泵,尤其象一些无公害及反季节蔬菜,对水的需求量较高,正常年份也无法满足作物需求,遇到干旱年份,更是土地干涸,作物枯萎,产量低下。部分河沟淤积严重,遇到雨季节,无法顺利疏通,出现大面积涝灾。2.5.2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由于部门经费投入不足,信息闭塞,推广
15、手段落后,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不能发挥应的作用。镇、村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不健全,造成新技术、新成果产业化转化困难。农民的科技意识不强,对于先进技术、优良品种,抱着等、看、试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而必须加大对科技培训、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加大科技网络建设力度。2.5.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引进,产品销售等社会化服务仅靠农技站运作,远远不能满足全镇农民的需要,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使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灌溉、植保、防疫、耕作、农产品销售等,没有一个组织能给农民提供较为有效的服务。2.5.4农业产业化、规
16、模化发展水平低杜楼镇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依然是分散的,达不到农业大中型机械作业的要求,开展统一社会化服务有困难,不利于形成市场,不利于推行产业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势必制约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6 开发潜力2.6.1领导重视,政策优惠“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加大对中部地区、特别是对中部粮食主产区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宿州市委市政府和XX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开展。2.6.2农业资源丰富XX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淮海经济协作区腹地,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气候区,光、热、水等气象资源丰富。本规划示范项目区地处黄河故道南侧
17、,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土壤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是XX县重点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区域土地连片集中,地下水资源丰富,由于历年来没有任何支农项目资金投入,中低产田面积大,粮食增产潜力大,商品粮调出能力强,符合农业综合开发选、立项条件。2.6.3干群要求开发呼声高本项目区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已争取到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项目在项目区周边建设,使得本项目区内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开发的呼声日益高涨。杜楼镇是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财政收入位居全县前5名之列,镇级财务和整合支农资金能力较强。并且当地农民投入项目建设的自筹能力强,积极性高;约98%以上的农户积极要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自愿承担项
18、目建设所需要的筹资投劳任务。2.6.4外来科技支撑能力强为提高项目区科技支撑能力,一是由XX县农发局出面联系、聘请安徽农业大学马传喜教授任项目区农业技术总监,董召荣教授为技术顾问。二是项目区为XX县优质粮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示范区;三是项目区现有种粮大户2个,农民技术员及种植能手近70人。鉴于以上几个方面,必将对提高本规划项目区科技贡献率奠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6.5民营企业带动效应明显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倾斜,XX县民营企业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很高,并已形成气候,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带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目前,项目区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县明亮面粉有限公司、银海集团;周边有国
19、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皖王面粉集团有限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虹光集团、安徽金玉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新锦丰集团、步强饲料、金鸽面粉等国家或省级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家,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5家,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在县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XX县面粉加工企业带动的优质小麦基地面积达到40余万亩,订单农业面积达到20万亩,3万多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了稳定的产销关系。本次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建成后,将会更加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项目区建设
20、,引领、带动项目区农民从事优质、高产 、高效粮食作物种植,从而直接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2.6.6治理增产潜力大该项目区耕地属中低产水平,通过本规划中水利、农业、农路、林业、科技等措施的实施,可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通过对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可实现农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项目区土地平整,连片集中。通过治理,形成路沟渠相通,桥涵井闸配套,有利于大中型农机作业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6.7项目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本项目区地处XX县中部杜楼镇,项目区北以311国道为界、西以大沙河为界、东至县道刘孙路。项目区区位优势明显,极利于展示项目建设形象及成果
21、,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3.1 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规划区中低产田全面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充分发挥市场在配套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项目区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特别是粮食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在此思想指导下
2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省级龙头企业XX县明亮面粉有限责任公司、银海集团小麦加工在原料上的需求,及虹光集团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在玉米加工上的原料需求,引导三企业在项目区建立小麦、玉米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立足该镇实际,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知识农业、生态农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开发小麦、玉米优势产业。优化种植结构,综合开发,全面治理,搞好连片适度规模经营。以人为本,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农民为主体,加强政府引导,涉农部门积极参与,整合
23、项目资金,做好新农村建设试点。通过本次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农业示范精品园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区。3.2 项目区规划原则3.2.1 坚持按流域、连片规模治理原则。3.2.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项目工程建设要以“农民要办”为前提,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迫命令,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2.3 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2.4 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做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3.2.5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
24、益,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3.2.6 坚持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贡献率。3.2.7 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3.2.8 坚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相结合,做好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试点。3.2.9 坚持鼓励招商引资原则。鼓励拟建土地治理项目与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紧密结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作平台,广泛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拟建土地治理项目与地方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规划建设,以充分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3.3 规划目标按照项目区的总体建设目标和国家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25、标准,统筹考虑农业综合开发、村村通工程等项目建设,按照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范围不变的原则,以高标准农田开发项目为先导,把项目区建设成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土肥沃、结构优、环境美、民安居”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本项目总体建设目标是:1、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2、改善灌溉面积0.36万亩;3、新建主干农路12.9km;4、增加农田防护林面积0.03万亩;5、科技推广年培训农民1000人次。第四章 总体规划及工程布局4.1 总体规划项目区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上调整作物布局,重点发展节水型灌溉,扩大优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通过治理
26、,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项目区达到农田标准化、种植良种化、主干路硬化、产出高效益的目标。4.2 工程布局4.2.1 水利工程1、除涝工程项目区本着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高低分开、分片控制的原则,划清项目区内部排水沟系的流域范围,防止出现涝水互串现象。开挖、疏浚中沟、小沟及易涝区内的大沟,恢复田间沟、地头沟,完善、配套田间排水沟渠,全面疏通排水通道,解决农田积水内涝渍的问题。大沟是农田的排水干道,目前,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大沟布局较合理,基本能够满足排涝要求,局部大沟要进行疏浚治理,其治理断面按10年一遇排涝标准,根据排水面积
27、、地形、土质等情况确定。2、灌溉工程根据项目区水源情况,合理确定井灌方式。根据地下水源分布情况,通过清洗老井,合理布置新打机井,提取地下水解决农田灌溉问题。由于受到水资源日趋紧张的限制,灌溉方式一定要采取节水措施。3、配套工程项目区除涝工程配套,在沟路交叉处根据排水面积和沟口断面建桥。灌溉工程配套,机井采用移动喷灌配套,移动式喷灌包括动力机械、提水设备、输水软管和喷灌设备等。4.2.2 农业工程按照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和要求,利用本次农发资金的投入的机遇,在实施项目建设时要加大农发资金投入及其它支农项目整合力度,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项目的建设实施: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以“生产发展”推动“生
28、活宽裕”;二是大力开展土地治理,以环境改善推动“村容整洁”;三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协会建设,以素质提高推动“乡风文明”;四是大力加强项目管理,以机制创新推动“管理民主”,把项目区建设与区内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体现项目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效、新面貌、新风尚。排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健全、完善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强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项目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良种繁育、引进步伐,使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提高科技增产增收的支撑。4.2.3 农路工程规划道路要与村镇道路协调,设计合理,宽窄适宜,平直顺畅, 满足农业生产运输和农业机械作业的要求。根据农业生产
29、特点特别要线路短直,必要的弯道其曲率半径要满足农机(车辆)安全通过;道路宽度符合相应级别的标准。4.2.4 林网工程一、二级主干道路林带,植于路肩,路两侧各两行,株行距控制在34m;三、四级林带宽度68m,植树两行,株行距34m,栽植道路两侧或一侧,各级林带应林相整齐,林带纵横衔接,网格控制在180250亩/个,实际建设时以220亩/个为宜。4.2.5科技工程引进新品种,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把项目区作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玉米高产攻关的研发基地、良种繁育基地、龙头企业的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其它支农项目的合作基地。培训项目区基层干部和农民,做到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每户有一人掌握一项
30、先进实用技术,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提高对农民的服务功能。第五章 各项措施的治理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5.1 治理标准5.1.1 水利措施1、灌溉工程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证,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因地制宜采用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灌溉制度科学合理。根据单井出水量和灌溉制度确定单井控制面积为100亩,井距200300m。规划项目区井深控制在40m左右,井口内径要求为50cm。尽可能恢复利用项目区内旧井,新打机井尽量布置在区内道路一侧、呈直线排列。规划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均不低于90%。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采补平衡;机井的水口、
31、井盖建筑物、机电设备等应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定标准。积极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制度以及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用水。 2、除涝工程 工程规划布局要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中沟间距600m左右,口宽6-10m,底宽2-3m,边坡1:1.52;小沟间距200m左右,口宽46m,底宽1.21.5m,边坡1:1.01.5,深度1.51.8m;田间沟间距100m左右,口宽34m,边坡1:0.51.0,底宽1m,深度1m,小沟布置要求与中沟保持垂直。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耕作、农作物对地下水位
32、的要求。桥、涵、闸等建筑物要与田间沟渠路等工程相配套,修建标准要以方便交通、利于农民生产、生活和能够有效排涝除渍为原则。大沟桥采用186m砼平板桥,中沟桥采用136石拱桥,小沟及田间桥为116石拱桥和10.86涵管桥。5.1.2 农业措施本项目实施良种繁育1000亩,通过引进良种、施用专用肥达到良种繁育条件。表5-1 地力建设目标比较表名 称建设前建设后备 注小麦 (kg亩)395425玉米(kg亩)420460有机质含量(g/kg)12-1315-20碱解氮(mg/kg)60-8080-120速效磷(mg/kg)10-1313-18速效钾(mg/kg)110120-150相当于国家地力等级4
33、35.1.3 农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并进行硬化,保证晴雨天通畅,能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5.1.4 林业措施1、因地制宜采取林业措施,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因地制宜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2、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按照适时、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树造林,长度应达到适宜植树长度的98%。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3、人工造林苗木胸径达到3cm以上,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4、农田防护林
34、网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防护林网络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达到90%以上。5.1.5 科技措施1、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区应推广3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鼓励采用经济适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2、培训。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57次。加强对项目区乡村干部、技术员、财务人员和受益农户在农业开发政策方面的培训,使其熟悉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5.2 建设内容5.2.1 水利措施该措施总投资785.5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2
35、1.33万元,自筹资金64.25万元。主要用于:灌溉、排水工程及配套工程。1、灌溉工程机电井工程总投资170.31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1)新打机井80眼,每眼投资0.888万元,总投资71.03万元(2)恢复机井30眼,每眼 0.144万元,总投资4.33万元。(3)配套柴油机、发电机、潜水泵、涂塑软管、手持式喷枪75套,每台套0.844万元,投资63.33万元;配套柴油机、发电机、潜水泵、涂塑软管、支架30套,每台套1.054万元,投资31.63万元。2、灌排渠系工程总投资615.2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51.02万元,自筹资金64.25万元。(1)疏浚大4条,总长4.55km,完成土方
36、14.42万m3,投资89.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55.6万元,自筹资金33.8万元。表5-2 清淤沟工程量表大沟名称起讫地点长度(km)设计断面(m)土方规划底宽沟深边坡(万m3)G001万楼后沟1.481051:2.58.50G002黄庄沟1.15641:2.53.80G003刘庄沟0.5641:2.50.7G004郝所沟1.42641:2.51.42 (2)疏浚小沟27条,总长56.52km。完成土方16.29万m3。投资16.29万元,其中财政投资64.46万元,自筹资金30.45万元。(3)衬砌渠道13条,总长6.9km,投资202.19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3、桥梁工程新建大、中、小
37、桥梁 320座,投资228.76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新建186板桥1座,投资10.59万元。新建136拱桥6座,每座2.407万元,投资14.44万元。 新建116拱桥36座,每座1.16万元,投资41.77万元。 新建10.86涵管桥277座,每座0.585万元,投资161.96万元。5.2.2 农业措施该措施总投资18.0万元,其中购置小麦良种12500kg,投资7.5万元;小麦拌种剂每亩20元,投资2.0万元;购买小麦专用肥每亩补贴75元,投资7.5万元;技术服务费1.0万元。5.2.3 田间道路将项目区机耕路全部硬化成混凝土路或砂石路。本项目新建水泥路8.3km,投资299.03万元
38、,其中财政资金290.73万元,自筹资金8.3万元;新建砂石路4.6km,投资61.3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6.78万元,自筹资金4.6万元。1、水泥路做法:由下至上,素土夯实压实密度93%、100mm厚干压自然级配碎石基层、200mm厚C30现浇砼路面。沿纵向每隔4m分块做伸缩缝,纵向长约60m左右或与构建筑物衔接时须做膨胀缝。灌入式填缝料采用聚乙烯胶泥或沥青橡胶,欠缝条采用软木板、木纤维板等。2、砂石路做法:由下至上,素土夯实压实密度93%、200mm厚10%灰土垫层、120mm厚泥结碎石路面,30mm厚中粗砂磨耗层。 5.2.3.1、水泥路总长8.3km,投资299.03万元。其中财政资
39、金290.73万元,自筹资金8.3万元。表4-1 水泥路资金安排表路名建设地点机耕路技术指标单价(元)总价(万元)长度(m)路面宽度(m)L001311国道-大张庄17463.5 360.28 62.90 L002大张庄-蒋庄10503.5 360.28 37.83 L003蒋庄-郝庄19853.5 360.28 71.52 L004候楼南9633.5 360.28 34.69 L005郝庄小学-李楼12593.5 360.28 45.36 L006大张庄-李楼12973.5 360.28 46.73 合计8300299.03 5.2.3.2、砂石路砂石路总长4.6km,投资61.38万元,其
40、中财政资金56.78万元,自筹资金4.6万元。表4-2 砂石路资金安排表路名建设地点机耕路技术指标单价(元)总价(万元)长度(m)路面宽度(m)L007311国道-万楼小学2803.5 133.44 3.74 L008绿化队-郝新庄9803.5 133.44 13.08 L009绿化队-郝新庄4703.5 133.44 6.27 L010造纸厂-吴楼4803.5 133.44 6.41 L011吴楼西南侧4903.5 133.44 6.54 L012大张庄南3803.5 133.44 5.07 L013王楼-候楼3803.5 133.44 5.07 L014侯楼东3503.5 133.44 4
41、.67 L015候楼-郝庄4903.5 133.44 6.54 L016龚楼北3003.5 133.44 4.00 合计460061.38 5.2.4 林业措施项目区林业建设需栽植苗木3.26万株。其中意杨苗木1.64万株,冬青苗木0.8万株,女贞苗木0.82万株。总投资70.0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1.35万元,自筹资金8.65万元。1、林带 本项目计划在大、中沟及主干道路田间道路两侧栽植苗木2.1万株,其中意杨苗木0.48万株,冬青苗木0.8万株,女贞苗木0.82万株。表4-3 农田防护林带工程量表林带名称林种行数林带长度(m)折合造林面积(亩)实际需要(株)总计(万元)W001意杨411
42、0010.00 1467 2.20 W002冬青、女贞2177216.11 1181 3.31 W003冬青、女贞2166015.09 1107 3.10 W004冬青、女贞29158.32 610 1.71 W005冬青、女贞2176616.05 1177 3.30 W006冬青、女贞2169315.39 1129 3.16 W007意杨48808.00 1173 1.76 W008冬青、女贞29989.07 665 1.86 W009冬青、女贞210289.35 685 1.92 W010意杨4112910.26 1505 2.26 W011冬青、女贞27947.22 529 1.48 W
43、012冬青、女贞2125511.41 837 2.34 W013冬青、女贞25254.77 350 0.98 W014冬青、女贞2138212.56 921 2.58 W015冬青、女贞26175.61 411 1.15 W016意杨44824.38 643 0.96 W017冬青、女贞2167815.25 1119 3.13 W018冬青、女贞24894.45 326 0.91 W019冬青、女贞29548.67 636 1.78 W020冬青、女贞2122011.09 813 2.28 W021冬青、女贞27146.49 476 1.33 W022冬青、女贞2156714.25 1045
44、2.93 W023冬青、女贞2114910.45 766 2.14 W024冬青、女贞2112910.26 753 2.11 W025冬青、女贞210269.33 684 1.92 合计27922 254 21009 52.60 2、田间林网工程 按照200300亩一个网格建设项目区农田林网,需栽植意杨苗木1.16万株。5.2.5 科技推广措施科技推广措施计划总投资15.0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1、技术培训对示范区内农民进行培训1000人次,培训费5.0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针对项目建设安排,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农民、农民技术员、专业户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1)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病虫害防治技术;(3)平衡施肥技术;(4)农业农村政策宣讲。2、仪器设备为杜楼镇农技校配置科教培训设备:笔记本电脑3台、打印及复印一体机各1台、DV1部、GPS定位仪1台、数码相机1台、投影设备1台、桌椅65套、科技书籍300册、档案柜6套,投资10.0万元,全部财政资金。5.2.6 其他工作及措施项目管理费38.01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其中管理费用26.0万元,工程管护费12.01万元。第六章 投资来源及投向6.1 总投资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287.0万元中,中央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