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1/8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单元检测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资源分布不均,如图表示我国在资源调配方面的()A.北煤南运工程 B.西气东输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南水北调工程2.(2017益阳)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A.天然气 土地 淡水 B.太阳能 风能 水能 C.可燃冰 森林 煤 D.潮汐能 铁矿石 电3.(2017长沙)我国宣布对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冻土中,
2、据研究,1 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 160 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开采难度大,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其特点具有 A.污染大 B.能量巨大 C.储量小 D.开采技术低4.连接着南京、上海、杭州三地的铁路线是()A.京哈京广线 B.京沪线 C.京沪沪杭线 D.沪杭浙赣线5.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据此判断: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沪宁杭地区“金三角”地带重要的工业城市是()A.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 B.上海、南京、宁波、温州、杭州C.重庆、成都、上海、南京、杭州 D.武汉、九江、上海、南京、杭州7.有关上
3、海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大量的科技人才8.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A.建筑业 B.工业 C.农业 D.林业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2/89.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回答下面各题(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2)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4、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10.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很发达 B.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与港澳地区合作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以自产自销为主 D.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1.泰州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从自然条件考虑,最适宜发展()A.畜牧业 B.林业 C.甜菜种植 D.种植业1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花岗岩 B.煤炭 C.天然气 D.土地13.(2015桐城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图中地理单元分界线位于()A.34N 附近 B.23.5N 附近 C.30N 附
5、近 D.40N 附近14.为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问题。占全国的百分比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 资 源80%14.7%耕 地35.2%59.2%(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3/8(2)针对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实施的巨大工程是()A.长江三峡 B.淮河治理 C.西气东输 D.南水北调15.21 世纪的全球,“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无处不在。未来,“中国智造”的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发
6、展注入新动力,从“制造”到“智造”的关键因素是()A.市场与交通 B.技术与人才 C.资源与土地 D.气候与地形16.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B.我国已形成资料齐全的工业体系,迈入工业发达国家的行列C.我国工业发展需要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不需要进口D.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海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17.下列哪一种货物由汽车短途运送最适宜()A.1 万吨海盐从天津到上海 B.1 吨蔬菜由桂林到南宁C.100 辆汽车由长春到徐州 D.1000 吨大米由武汉到上海18.京沪铁路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建设“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A.大量投资
7、,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B.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C.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造技术 D.防止环境污染19.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起点和终点是()A.北京莫斯科 B.上海巴黎 C.连云港鹿特丹 D.天津鹿特丹20.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办法是()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 C.开发深层地下水 D.海水淡化二、填空题二、填空题21.读“我国某地区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码号所表示的铁路名称:_ 线;_ 线;_ 线;_ 线。(2)写出图中数码号所表示的铁路枢纽名称:_ _ _ _(3)从上海经武汉到乌鲁木齐,最近便的铁路线分别是_、_、_、_、_。22.(2011玉林)把下
8、列城市与其所在工业基地匹配鞍山 _ A 沪宁杭工业基地唐山 _ B 珠三角工业基地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4/8南京 _ C 辽中南工业基地广州 _ D 京津塘工业基地 23.将下列铁路枢纽与其交汇的铁路干线配对。兰州_A 陇海线与京沪线株洲_B 京广线与陇海线郑州_C 浙赣线与湘黔线徐州_D 陇海线与兰新线24.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对于提高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中“宁”代表的城市名称是_。(2)从工业特征看,长江三角洲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_ 工业基地。请写出上海的两个
9、主要工业部门_。(3)上海发展钢铁工业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北京的客户到上海洽谈生意,所经过的主要铁路干线是_。(4)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向长三角地区转移,该地区吸引台商投资的优势是_。(写出二点即可)25.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要考虑的因素,与_的高低、_的快慢、_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考虑不同的运输方式外,还要考虑_、_、_等要素。三、综合题三、综合题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5/8(1)图中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_;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 (2)图中表示的河流是_;河流上游水能丰富,被誉为“_”(3)图中
10、铁路干线是_线 (4)图中阴影表示的是_工业基地 (5)图中表示的山脉是_;表示的国家是_ 27.世界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合作共赢。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填图绘图绘图:在图中画出从波斯湾到上海的最短海上石油运输航线。填图:在图上填注南海与菲律宾。(2)区域差异参照文本框中对 A 地区的描述,完成对新疆喀什的描述。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6/8(3)合作共赢(任选一问作答即可)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中国积极开辟石油运输新通道的意义。分析中巴铁路的修建给巴基斯坦带来的好处。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和黄
11、河均发源于_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_和_。(2)黄河和长江的流向均大致为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原因是_。(3)长江注入_海,黄河注入_海。(4)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长江和黄河可以产生的影响是()A.径流量增加 B.泥沙含量减少 C.水能蕴藏量增加 D.流域面积增大(5)为了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我国将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的是水资源_(空间分布不均或季节变化大)的问题。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7/8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
12、案】A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1)A(2)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1)B(2)D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A 二、填空题21.【答案】陇海;京广;浙赣;成昆;郑州;株洲;贵阳;重庆;沪杭;浙赣;京广;陇海;兰新 22.【答案】C;D;A;B 23.【答案】D;C;B;A 24.【答案】南京;综合性 ;机械工业(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电子工业);海洋运输 ;京沪线;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交通便利、广阔的消费市
13、场等)25.【答案】运输价格;速度;运输量;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 三、综合题26.【答案】(1)福建省;青(2)塔里木河;水能宝库(3)京九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检测8/8(4)辽中南(5)大兴安岭;俄罗斯 27.【答案】(1)略(2)地处中纬度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但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特色瓜果。(3)任选一问作答:一方面能大大地减少从西亚到我国东部沿海的石油运输的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我国石油供应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有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修建中巴铁路有利于加强巴基斯坦与中国新疆的联系,从而促进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28.【答案】(1)青藏;青海;四川(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3)东;渤(4)B(5)空间分布不均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