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U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 建筑布局和设施管理1、 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2、 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染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应相对独立。3、 气流组织:(1) 普通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不良时应安装辅助通风设施。(2) 洁净ICU:1) 气流组织应为上送风下回风。2) 当洁净ICU为正压时,压差梯度设计成病房洁净走廊(缓冲间)外界,病房大于走廊0.1Pa以上,走廊大于外界10P以上。3) 当洁净ICU为负压时,有两种气压设计:洁净走廊或缓冲间为负压设计,走廊大于病房0.1Pa以上,走廊小于外界8Pa以上;洁净走廊或缓冲间设计
2、为正压时,走廊大于病房8Pa以上,走廊大于外界10Pa以上。4、 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的原则。5、 有合理的人员和物品流程,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6、 医疗区域:(1) 设置病床数量不宜过多,以812张为宜。(2) 新建或改建ICU应设置为单间或分隔式病房,条件许可时设置正压和负压单间病房各一个。(3) 每张病床使用面积大于等于15,床间距大于等于1m;单间病房使用面积大于等于18。(4) 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应维持在50%60%。7、 手卫生设施:(1) 洗手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流动水、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纸,应尽量
3、使用抗菌皂液。(2) 洗手设施,单间每床一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3) 每张病床均应配备卫生手消毒剂。8、 在人员流动通道上不应设空气吹淋室。二、 环境管理1、 基本要求(1) 污染的环境,应先去污,彻底清洁,再消毒。(2) 清洁工具应标识清楚、分区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3) 清洗消毒人员应接受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培训。(4) 清洗消毒人员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2、 空气(1) 普通ICU1) 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应开窗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2) 不建议对空气进行常规消毒。自然通风受限时,有人情况下应使用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的方法;无人情况下可选用紫外
4、线照射消毒。(2) 洁净ICU1) 使用中应每日自检正负压12次,方法:在门缝处采用烟柱、飘带,观察其气流方向,吸入烟雾的房间为负压。但精确的压差应采用仪器检测。2) 使用中应每日监测温度、湿度12次。3) 定期对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3、 墙面和门窗定期使用清水湿式,保持清洁、干燥。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4、 物体表面应使用消毒剂对卫生间、污物处置间、洗手池等台面进行清洁消毒,每日至少一次。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5、 地面所有地面,包括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区域等,应使用清水或清洁
5、剂湿式擦拭,每日至少2次。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有多重耐药菌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班不少于1次。6、 不适宜的做法(1) 在室内摆放干花和鲜花、盆栽植物(2) 在室内及走廊铺设地毯(3) 在入口处放置消毒剂的脚踏垫。(4) 在门把手上缠绕喷洒消毒剂的织物。三、 人员管理1、 医务人员(1) 应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医生人数和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达到0.8:1和3:1以上。(2) 医护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消毒隔离、常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基本知识培训,工勤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消毒隔离等基本知识培训。上岗后每年应接受医
6、院感染继续教育培训。(3) 疑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腹泻等可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患者。(4) 上岗前应接种乙肝疫苗,每年宜注射流感疫苗。(5) 进入工作区应着清洁的工作服、洗手或卫生手消毒2、 患者(1) 经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患者应与其他患者分开安置。(2) 经空气传播的感染患者应收治在单间负压;条件受限时,单间普通病室与病区走廊之间应有缓冲间。(3) 经飞沫传播的感染患者应收治在单间病室,病室与病区走廊之间应有缓冲间;条件受限时,病室与病区走廊之间应有实际屏障。(4) 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或定植患者应收治在单间病室;条件受限时,宜收治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病床间距大于等于1.
7、1m,并拉上病床边的围帘。3、 探视人员(1) 应以宣传栏、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向探视人员介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如手卫生、呼吸卫生(咳嗽)礼仪。(2) 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探视,疑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腹泻等可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或为婴、幼儿童,以及在社区感染性疾病暴发期间应谢绝探视。(3) 应指导探视人员探视前后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必要时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指导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四、 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 基本原则:(1) 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2)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
8、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3) 各种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中定期清洁消毒,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4)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处理。(5) 应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首先物理消毒灭菌方法。2、 呼吸机操作面板、监护仪面板、微量注射泵、输液泵等手频繁接触的各种仪器表面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日不少于2次;有多重耐药菌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每班不少于1次。呼吸机外壳、监护仪外壳等非手频繁接触的各种仪器表面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日不少于1次。3、 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湿化罐、湿化瓶、咽喉镜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消毒供应中心
9、集中回收处理。4、 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电筒、血管钳、剪刀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一床一套,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日至少1次。5、 经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专人专用,条件受限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6、 床栏杆、床旁桌、门把手等患者周围物品表面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日至少2次;有多重耐药菌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每班至少1次。护理站台面、病历夹、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每日擦拭清洁消毒至少1次。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
10、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
11、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