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远程教育院校发展的际代研究(上) 摘要 远程教育院校自问世以来经历了数次的变革和发展,本文以远程教育院校的历史演变为切入点,综合采用历史研究、文献调研、比较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提炼概括出远程教育院校的四个发展阶段,并从中推演出远程教育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期实现院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关键词 远程教育院校;际代研究;远程开放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随着以因特网为主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单一模式的远程教学大学 (DTU)与传统校园大学(CBU)及校外远程教育并存的双重模式大学(DMU)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已日渐成为远程教育实践领域的时下关注点;此外,巨型大
2、学和虚拟大学等新形态的远程教育院校的问世也对远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远程教育基本概念的反复探讨和不断修正中,德斯蒙德基更提出了广泛公认的远程教育五要素的描述性定义,包括其中的教育组织影响(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这里的“教育组织”指的就是远程教育院校,它通过规划和提供教学计划和学习材料,特别是提供学生支持服务,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对远程教育基本概念的反复论证,也更加清晰地界定出远程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所有远程教育院校均存在显著的系统相似性特点,从而印证了远程教育定义的普适性。远程教育院校的形态在实践上不断演变,
3、而远程教育院校的研究却缺乏聚焦于远程教育院校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层研究。本文基于远程教育院校的定义性描述,综合采用历史研究、文献调研、比较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等研究法,对远程教育院校的发展进行际代研究,提炼概括出远程教育院校的四个发展阶段,即边缘期、成长期、繁荣期和转型期,并初步推演出远程教育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国际远程教育院校发展溯源(1840s)边缘期的徘徊(1840s1960s)创立于1828年的伦敦大学针对当时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课程,实行联邦制大学管理模式等革新,开创了英国高等教育新纪元。20年后的1849年,伦敦大学设置校外学习部,首创校外学位制度(External Deg
4、ree System),标志着远程高等教育院校萌芽的诞生,在远程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随后,在英国新大学运动和美国大学推广运动的影响下,欧洲和北美远程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远程教育的早期发展促使欧美高等院校纷纷建立大学层次的函授教育部和校外学习部(University extension departments),这是传统高等院校向近程(面授)教育与远程(函授)教育双重模式院校转型的最初结构形式。这一时期的远程教育机构以函授教育和校外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代表院校有伦敦大学、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苏联理工学院、法国远距离教育中心(CNED)等。与之相适应的是一些函授教育的协会组
5、织也纷纷成立起来,如1915年成立的美国大学继续教育协会、1938年成立的ICCE国际函授教育协会 (即ICDE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的前身)等。奥托彼得斯是最早关注远程教育院校的国际学者,他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发表了对世界各地远程教育院校继续教育层次和高等教育层次的调查及比较研究成果,进而得出“最工业化的教育形式”是远程教育主要特征的结论,并认定存在着两种可以严格区别的教学形式:即传统的面对面的以人际交流为基础的教学,及建立在客观、理性、技术为基础的交互作用基础上的工业化教学。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尽管远程教育院校体现出工业化教育形式和大规模的制作和分工的主要特征,然而由于远程教育
6、能否成为崭新的教育领域本身还存在质疑,因此设立函授部或校外学习部开展远程教育的形式只能长期徘徊于高等教育的边缘。成长期的交锋(1960s1990s)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录音录像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院校在仍以函授为基础开展远程教育的同时,崛起了一支以多种媒体应用为主要手段的远程开放大学,代表院校主要有英国开放大学、西班牙远程教育大学(UNED)、德国哈根远程教学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等开放大学;另一支则是在传统高校开设远程教育课程,亦即双重模式院校的雏形,美国、法国、瑞典的大学走在了前列。在这两股力量的冲击下,加上国际远程教育组织的推动,如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
7、协会(1CDE,1982年由ICCE更名而来)、美国中西部大学联盟(1975)、美国国家大学电信网络联盟(1982)、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1987)、欧洲远程教学大学协会(EADTU,1987)、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1988)等全球及区域性远程教育协会的相继成立,远程教育院校在80年代得以迅速地成长。1969年由英国政府创办的英国开放大学,在立项时还是以媒体命名的空中大学(University by Air),正式成立时则鲜明地称为开放大学,首创开放大学的概念,使远程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机构跻身远程教育院校的行列。70年代初,瓦格纳(Wagner)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个案,开展了
8、远程教育系统的成本分析,得出开放大学具有比传统大学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益这一结论,令英国开放大学成为远程教育院校研究的焦点。此后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关于英国开放大学的成本分析报告,从不同切人点所开展的研究报告均指向同一个结论,即开放大学具有远低于常规大学的成本结构。这一结论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英国开放大学成功的根源,在全球掀起创建开放大学的热潮,其运作模式也在许多国家加以复制,特别是在英联邦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盂加拉等国政府相继斥资组建国家级的开放大学。由此确立了远程开放大学的主流地位,标志着远程教育院校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远程教育院校的发展,使远程教育院校作为远程教育独特的研究
9、对象逐渐步人远程教育专家的视野。远程教育院校也纷纷建立专门的远程教育研究机构,以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的学术研究。比较知名的远程教育研究机构有:德国哈根远程教学大学的远程教育研究所(ZIFF)、德国杜宾根大学的远程教育研究所(DIFF)、英国开放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IET)及知识媒体研究所(KMI)、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的远程教育中心(DEC)、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远程教育研究所(DEI)、中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和香港公开大学遥距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CRIDAL)、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远程教育研究中心(ACSDE)等。80年代后期,德国哈根远程教学大学的远程教育研究所作了一次大规
10、模的国际远程教育现状调研,共调查了1500所院校,回收了 406所院校的信息。通过这次调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80年代世界远程教育的基本状况。对远程教育院校较为系统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期,这主要归功于来自德国杜宾根大学的远程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即杜宾根小组(Tubingen Group)。杜宾根小组由多曼、格拉芙、彼得斯、里贝尔、德林等五位远程教育研究者组成,他们在广泛调查了11个国家 62所远程教育院校的基础上,于70年代中期发表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由此确立了远程教育“这门新兴学科中最基本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张伟远,2003)70年代中期杜宾根小组解散后,作为这一小组核心成员的奥托彼得斯
11、受命担任新成立的哈根远程教学大学副校长(依据欧洲传统,校长是荣誉职位,副校长主持工作),在担任哈根远程教学大学副校长期间,彼得斯继续深入地关注和考察各国远程教育系统,特别是亚洲远程教育的发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他归纳和提炼出远程教育院校的两大类别,即以印刷教材和通信反馈为基础的西方模式和以印刷教材和定期面授为基础的东方模式。尽管彼得斯的观点在当时没有被主流学术研究刊物认可,却为远程教育院校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范畴,引发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更加细致的远程教育院校分类。80年代初,基更和鲁姆勃尔在远程教学大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远程教学大学(Distance Teaching University
12、,简称DTU)的概念,将各类开放大学、放送大学、空中大学等归为此类,从而和传统校园教育的大学、双重模式大学等院校形式加以区别,深刻揭示了远程教学大学的竞争优势,从而概括出简洁的远程教育院校分类法:一类是专门开展远程教育的自治院校,另一类是同时开展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混合模式院校。80年代末,我国学者丁兴富提出了远程教育院校组织管理体制和媒体教学模式的二维分类矩阵,此后他又在其博士论文中进一步发展了此分类法,构建了教育的工业化形态、组织管理体制、远程教与学等三维分类体系。由此可见,远程教育院校成长一开始就由单一模式院校(即远程教学大学)和双重模式院校交织构成,致使远程教育院校研究也聚焦于单一模式
13、院校和双重模式院校孰优孰劣的交锋之中。基更、鲁姆勃尔、慕格里奇、怀特、丹尼尔、贝茨、丁兴富等学者纷纷加入了争论的阵营中,掀起了针对远程教育院校发展路线的旷日持久的论战。(德斯蒙德基更,1996;丁兴富,2001)无论争论如何延续,事实上,传统大学已经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将自己演变成双重模式院校,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而单一模式的远程教学大学能否也同时开展校园教育将自己也演变成双重模式院校,这仍有待实践的检验。繁荣期的壮大(1990s-2000s)远程教育院校的繁荣期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标志,1989年,美国凤凰城大学启动的在线项目,标志着这一时期远程教育院校进入了网络在线教育时期。代表院校有美国西部州长大学、加利福尼亚虚拟大学、琼斯国际大学、中国的67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等。代表协会有美国西部州长开放大学系统(远程教育联盟)、EDEN欧洲远程与电子教育网络联盟、中国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2000)和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3)等。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基于网络的在线课程大量出现,E-Learning成为远程在线教育的代名词。远程教育院校开始呈现横向协作的联盟态势。 -全文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