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真题模拟真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是1NB洗澡水的温度约是85C成人步行速度一般约是5m/sD我们用的物理课本长约是5dm2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下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的大小关系为()ABCDF1=F2F33若小球由如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此时所有外力均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直线下落B匀速直线上升C静止D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4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
2、正确的是()A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气压越高,沸点越低B磨刀不误砍柴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C拦河坝上窄下宽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轮船浮在水面上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一种利用漂浮的特点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A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液体的密度比甲液体的密度大D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
3、化情况是()A一直变小B一直不变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杯内水面漂浮着一空心冰块(空心部分空气的质量忽略不计),则冰熔化前后比较( )A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B玻璃杯内液体的密度减小C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D液体对玻璃杯底部的压强不变8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N,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在5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不计滑轮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200N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C绳自由端移动了6mD拉力F的功率为60W二、填空题9网球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球拍的网面凹陷,
4、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网球在离开网面时,球网的 _转化为网球的动能。10(1)图甲是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图乙是守门员奋勇地把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2)图丙是运动员在用头顶球,头顶在球上不同位置,则球运动方向会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球离开头后仍能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距离,是因为球具有_。1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50N的正方体物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_N,若该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则物块对墙壁的压强是_Pa12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规定了某路段车辆的最高时速,请根据该交通标志牌的信息,进
5、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该路段中,小型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_;请应用机械能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同型号车辆限速不同的原因;_一般说来,车辆在学校路段应保持_行驶(选填“高速”或“低速”)。13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14如图所示,对吸管B吹气,管A中的水会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_(选填“大”或“小”)。15如图所示,轻
6、质杠杆的中点悬挂着重力为50N的物体,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力F的大小为 _N;保持力F的方向不变,将重物向右移动,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力F将 _;保持重物位置不变,力F的方向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一定角度,力F将 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 和v-t 的图象分别如图乙所示。36s 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N,推力F 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_W。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它所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18如图所示,请画出作
7、用力F的力臂l。19工人站在地面上利用滑轮组将货物提升,请画出合理的绕线方法。20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进行了探究。(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_、_;(2)如图甲所示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次数1234质量m/kg0.10.20.30.4重力G/N1_34(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4)由数据与图像可知,结论是:_;(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_(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
8、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_;(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是: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 _;完成了滑动摩擦力的探究,好学的小华又对空气阻力充满了好奇;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华选用了
9、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挡)、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与玻璃板的摩擦不计)、小车;(4)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 _的知识,当小车静止时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5)小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风速低中高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0.82.23.8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6)小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_;(7)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_(写出一个)
10、。二22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 乙 丙(1)如图甲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如图丙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烧杯甲和烧杯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烧杯中水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_。二23某实验小组用夭平和量筒测量一个石块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_,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_(左/右)移动,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
11、,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g;(3)实验时,发现石块体积过大,无法放入量筒,小丽只利用圆柱形玻璃筒、塑料碗、刻度尺和适量水也测量出了密度,步骤如下: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塑料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h1;B将石块放入塑料碗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h2;C将石块放入筒内的水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h3。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石=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有同学提出,石块在放入水中时吸水,那么会导致所测密度_(选填“偏大” “偏小”或“仍准确”)。24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
12、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_反映出来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_方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
13、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_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_;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物体的_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_能转化为动能。25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F1/NL1/cmF2/N
14、L2/cm2634(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cm。2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cm重为0.6N的水。已知容器重0.3N,底面积为5cm2。求:(g=10N/kg,水的密度=1.0 103 kg/m3)(1)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2)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7将一实心长方体物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块下表面刚好与水
15、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物块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1.0103kg/m3,g10N/kg,求:(1)物块受到的重力;(2)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3)物块的体积;(4)物块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8如图所示,支撑杠杆水平平衡的支架AOB随物体M在水中能上下运动自动升降,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轻质杠杆,某同学质量为60kg;利用这个装置将物体匀速放入容器中,在M被浸没在水里的过程中,用力F1拉动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运动时,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为独立站在地面时对地压强的一半;已知,物体M的体积是0.06m3,
16、动滑轮的重力为60N。(杆的自重、绳的重力、滑轮与绳的摩擦及液体对物体的阻力不计,g10N/kg)求:(1)物体M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2)拉力F1的大小;(3)物体M的密度;(4)物体M完全露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百分号前面保留整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m=100g0.1kg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FGmg0.1kg10N/kg1N故A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5,故B不符合题意;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一般是1.4m/s,故C不符合实际;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
17、值,为26cm左右,即我们用的物理课本长约是2.6d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D解析:D【详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前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且由于木块做匀速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故前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即F1=F2;第三次实验,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摩擦力的大小,此时木块仍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相等,但由于此时摩擦力变小,所以测力计的示数F3小于F1和F2。综合上面两种情况可得F1=F2F3故选D。3D解析:D【详解】由于小球由如
18、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方向是水平向右的,这时如果所有外力均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4A解析:A【详解】A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由可知,在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砍柴更轻松,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可知,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则修筑大坝时应上窄下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轮船内部空心,排开液体体积更多,则由可知可产生更大的浮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解析:C【详解】AB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
19、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因同一支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故AB不符合题意;CD因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由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解析:C【详解】将弹簣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力F的力臂越来越小,而挂A点的重物重力不变,对应的力臂大小也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一直变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D【详解】A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由于冰块漂浮,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有F浮=G冰;故G冰=G排水;m冰=m
20、排水,又因为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冰熔化为水后质量不变,因为水的密度一定,所以冰熔化的体积后恰好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故冰块熔化前后,水面高度h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gh可得,由于水的高度h不变,故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B熔化成水后,水的密度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冰块熔化前后,杯内物质的重力不变,杯子的重力不变;故桌面受到的压力(F=G总)就不变,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桌面受压强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C【详解】A由图知道,n2,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故A错误;BC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物23m6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故B错误
21、,C正确;D拉力F做功功率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9形状 弹性势能 【详解】1球拍受到了力的作用,使得球拍的网面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网球在离开网面时,球网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网球的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弹性势能转化为网球的动能。10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点 惯性 【详解】(1)1甲乙两图中,球受力后,运动状态都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2丙图中力作用在物体不同位置,球的运动状态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物体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球离开头后仍能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距离,是因为球具有惯性。11G解析:4103 【详解】1
22、用40N的力把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f=G=50N2正方体的侧面积S=a2=(10cm)2=100cm2=0.01m2物块对墙壁的压强12120千米/时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动能一定时,质量大的物体速度小 低速 【详解】1根据图片中第一个路牌可知,该路段中,小型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120千米/小时。2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小的物体速度更大(合理即可)。3一般说来,为了安全,车辆在学校路段应保持低速行驶,使车辆的动能小一些。13匀速直线 把木块换成小车 【
23、详解】1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由题意知,木块两边盘中的砝码重力不等时,仍处于静止状态,这是由于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可将木块换成小车,让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由滑动变成滚动,而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14B解析:小【详解】对吸管B吹气,A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A管下方的压强不变,A管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被压上,所以A管中的水上升。15变大 变小 【详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FLF50N25N2由题知,杠杆最右端的力F竖直向上(方向不变),当重物向右移动时,重物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2解析:变大 变小 【详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24、到GFLF50N25N2由题知,杠杆最右端的力F竖直向上(方向不变),当重物向右移动时,重物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2变大,F的力臂l1不变(等于杠杆的长),阻力G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知,力F将变大。3由题知,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杠杆向上的力F,将杠杆沿逆时针方向向上缓慢转动,如图:因动力始终垂直杠杆向上,则动力臂始终等于杠杆的长,即动力臂l1不变,但从A位置到B位置时,阻力G的力臂l2变小,且阻力为G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是变小的。166 【详解】1由图丙可知:69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推力,大小为4N,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
25、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因此36解析:6【详解】1由图丙可知:69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推力,大小为4N,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因此36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所受的摩擦力为4N。2由丙图可知:物体在36s 内运动的路程由乙图可知,物体在36s 所受推力为6N,则推力F 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三、解答题17【详解】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解析:【详解】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
26、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8【详解】由图知,O为支点,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得到力F的力臂;如图所示:解析:【详解】由图知,O为支点,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得到力F的力臂;如图所示:19【详解】根据题意工人站在楼下地面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因此从定滑轮上开始绕线,如图。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工人站在楼下地面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因此从定滑轮上开始绕线,如图。20天平 弹簧测力计 2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不能 【详解】(1)12本实验要测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2)3由解析:天平 弹簧测力计 2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不能 【
27、详解】(1)12本实验要测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2)3由图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代表1N,一个小格代表0.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3)4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4)5由图像知,Gm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斜线,则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5)6由于在太空站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用同样的器材,在太空站中不能完成该实验。21匀速直线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二力平衡 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
28、越大 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质量相解析:匀速直线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二力平衡 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 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质量相同、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物体的形状、相对空气速度、空气密度等 【详解】(1)1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道,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由图甲和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中接触面粗糙,测力计示数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由此可知:在压力
29、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3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由图甲和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同,故不能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4)4实验时,空气的阻力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当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道,拉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5)5表格中的数据是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的;根据控制变量法,概括得出结论是: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6)6小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
30、气阻力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时,应控制风速不变,所以具体步骤是: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质量相同、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7)7根据物体运动时,空气对物体产生阻力的大小应注意分析物体本身和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物体的形状、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空气密度等等。二22a 不能 见解析 【详解】(1)1如图甲2040min内水的温度保持100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100。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小,体解析:a 不能 见解析 【详解】(1)1如图甲2040min内水的温度保持100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100。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气泡上
31、升过程中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小,体积越来越大。所以,图乙中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34甲杯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100不变,若不断加热,乙烧杯中水能达到100,但由于甲杯中水和乙烧杯水的温度一样,乙烧杯水不能继续吸热,就不能沸腾。二230刻度线处 右 142 偏大 【详解】(1)1在调节平衡螺母前,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由图示知,分度盘中的指针向左偏转,那么应向右调节平衡螺解析:0刻度线处 右 142 偏大 【详解】(1)1在调节平衡螺母前,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由图示知,分度盘中的指针向左偏转,那么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让天平横梁在水平平衡。(2)3由图示知,石块的质量m=
32、100g+20g+20g+2g=142g(3)4将石块放在塑料碗中,漂浮时,排开水的高度变化量h1=h2-h1设玻璃筒的底面积为S,则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即石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Sh1此时石块与塑料碗一起漂浮,所以石块的重力G=F浮=水gV排将石块放入水中,碗仍然漂浮时,排开水的高度变化量h2=h3-h1则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即石块的体积V=Sh2石块的密度5石块放入水中时吸水,会导致h3变小,那么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变小,而其它量不受影响,那么所测的密度会偏大。24木块被撞出的距离 转换 甲、乙 越大 速度 重力势 【详解】(3)12如果小球动能越大,撞击木块后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
33、过木块被撞出的距解析:木块被撞出的距离 转换 甲、乙 越大 速度 重力势 【详解】(3)12如果小球动能越大,撞击木块后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木块被撞出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3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该保证质量相同,并改变速度,即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运动,故应该选择甲和乙。4由图可知,当质量一定时,小球由静止下滑的高度越高,小球到达水面的速度越大,木块被撞出的距离越远,说明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5分析乙、丙两图,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质量大的小球撞击木块时木块被撞出的距离长,说明小球的动能大,由此可
34、以得出,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6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所以该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5便于直接测量力臂 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核桃夹 10cm 【详解】(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解析:便于直接测量力臂 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核桃夹 10cm 【详解】(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
35、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即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10cm。26(1)1000Pa;(2)0.5N;(3)1.8103Pa【详解】解:(1)由题知,
36、容器内水的深度h=10cm=0.1m由知道,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水gh=1.0103kg/m解析:(1)1000Pa;(2)0.5N;(3)1.8103Pa【详解】解:(1)由题知,容器内水的深度h=10cm=0.1m由知道,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2)由 知道,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水=p水S=1000Pa510-4m2=0.5N(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G水+G容=0.6N+0.3N=0.9N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答:(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000Pa;(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0.5N;(3)容器对水平
37、桌面的压强为1800Pa。27(1)25N;(2)10N;(3)1103m3;(4)400Pa【详解】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25N,此时物块未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GF最大25N(2)物解析:(1)25N;(2)10N;(3)1103m3;(4)400Pa【详解】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25N,此时物块未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GF最大25N(2)物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15N,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5N15N10N(3)由F浮水gV排得物块的体积VV排110-3m3(3)由图乙可知h4cm0.04m时物块刚好浸没水中,物块刚好浸没时物块下
38、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gh1103kg/m310N/kg0.04m400Pa答:(1)物块受到的重力为25N;(2)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0N;(3)物块的体积为1103m3;(4)物块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400Pa。28(1)600N;(2)300N;(3)3.25103kg/m3;(4)93%【详解】解:(1)M被浸没在水里,则物体M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2)人的重力人独立站在地面时对地的压力等解析:(1)600N;(2)300N;(3)3.25103kg/m3;(4)93%【详解】解:(1)M被浸没在水里,则物体M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2)人的重力人独立站在地面时对地的压力等
39、于人的重力,用力F1拉动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运动时,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为独立站在地面时对地压强的一半,受力面积不变,由压强公式可知,此时压力是人的重力的一半,则拉力也是人的重力的一半,即(3)已知F1300N,G动60N,使用滑轮组时n2,绳的重力、滑轮与绳的摩擦,由滑轮的特点和力的平衡可得,作用在B端的拉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已知,则作用在A端的拉力由力的平衡可得,物体M的重力物体M的质量物体M的密度(4)物体M完全露出水面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此时则此时作用在B端的拉力B端拉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1)物体M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2)拉力F1的大小;(3)物体M的密度为;(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