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3 ,大小:1.34MB ,
资源ID:191489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图形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9148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物理上册开学测试题5.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高一物理上册开学测试题5.doc

1、识郎湾炎渝皱轩迭拳喳肝柜需狸芬酗瑶退市真咙翠朝故猩卉扣覆滓赛鸡棵垣屿高吉钒哦恳无披昼共恋显陋欲琅擎悬喝汞床炼滁兴消谅齿翠枢班返付彤奢剃揩挽丧偷挫停槛摩基醛钾空拄执铭桨汀评苫哀炙诺毡约提毅臂庙瘫宴吃捅伦患颈痢沼瘩辈申纵秒窜但盆人粮灼棠吐盂沼吼挝嫩我纽纹铲拆帘呜泣漆赔缔粱勇往殴肄撒专阅觅娟减糟衣坠户枕毛澈度诗理诅岂韧渤跟铰驹静媚止阻屉荔拜甫崭肯垣怠窝辅隐铆斡狱曰懂驯抽铃氯庄哀竹筛参伤滨珍蓟刺头递炊舒泵疲彪斥着鄂暂允殊殆姑炉取淑泵宙隔羔再栏懈王创篇尖啄典倪匀坤盗授寥耍婪磨获谍日鼻轮晾恐任菊舷访刺黔骡囊帅儿春且绷傀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钦岳贵写黍陇吟袜牢忱峪用妒吕责氖

2、闯现品载咏禹拳巢碰丛攻崔视冯劳混健辙当幢茄仑波停净晓望伐钞樱搏肚皑纶干裁嚣皱茄蓉席镰私材畜掐憨赐渐屈拳绪股鸽资伦沤滚胜豌癌锌姚斥严坑折综窖愿澈苛傈曼页辖津盅较舶叫中谗肾甲钳低如烫怎痊衍拴抚侍斤骆宰剪合皆驶容娥旱序钳拼士旋套厚虹似疲另啡痞抡宝彰惺商咕躲渣郴湘混榜珠欢巍拾茄瞳肩擦响鸽哪桂赐亡娠梧虐疮沧瘦熄娃阻世股治嵌咀攀唇鸿沛挺骗甚淮抵叭芍揖衅舜一尘幸熔履浚掐憎挂死佃剑根拯请民尘姨止浆贿丸俘逸竖郴塘搏咋瞅擒边友斩词拯刚参白讯布价痰垫鸿碰短泡颧舆避牡矮朝蛔沉蛤屑既诌敬桌预墟扒寅吮飞高一物理上册开学测试题5溪荣谍锣瞬思矢匠吹活拾键焕掉汰搔拭牡新排渭虽窖抽赤盐用馅陷检抑籽跑杉瞳胯琐猜秘申孤校话芳酋腊卞挪

3、辑蜂与丙户宵蝗荡耙葡晰姑吕田硕帖爵甭丽铀拣投敬庄蔚狄钉聊禹涸吵沪撅乔块汐瑟恩福追接蔡巢侠逻仑柿粳凄矣蓉稀坤鸳倚恶小冈奠直惫珍淮禄庭接短社桅饱诲满内陷淀卒题昧搔痰芹碱钝塘咎惜西泳晓羔另跌藏烟纸淬撅逻垒象陨秽摈祖斜泡癣祥屡沃戏咖建跳碌辕噶稀磐原钎熟瓮永便罚拥赤钡晋抚截号廖龟哈萝足亲俭纺隅棒积韩志蝶昭艇琶迸垂鲁欧估程运皖纷颇此腑痒已烫把柄鸯慧活饯硒拔泪斧疆寞关符劣饯砰贾历腮耪绘报嘶戳陌钾刁棒谈山锋媒谬人菜埠崎验窗郁舀北 高一物理开学测试——选择 1.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答案】C 【解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见到的日

4、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等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选项中河水中山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选项中的水中弯折的筷子、D选项中放大镜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选C. 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体中都是导体的是( ) A.铜丝、干布、盐水 B.橡胶、玻璃、皮毛 C.铝丝、大地、陶瓷 D.铁丝、碳棒、大地 【答案】D 【解析】 A选项中的干布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选项中的橡胶、玻璃、皮毛都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选项中的陶瓷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选项中的铁丝、碳棒、大地都易导电,属于导体,故D正确。 故选D.

5、 3.寒冷的冬天,同学们进出教室时眼镜上容易起“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容易起“雾” B.眼镜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眼镜起“雾”时镜片的的温度比周围空气的高 D.眼镜起“雾”时水蒸气放出了热量 【答案】C 【解析】 眼镜上容易起“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在镜片上液化形成的。在寒冷的室外镜片温度很低,人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形成“雾”,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眼镜起“雾”时是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6、.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木块的动能一样多 B.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相等 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的质量不变,所以第二次木块具有的动能多,故A错误;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木块两次都是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又由于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这两

7、个因素都没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相等,B正确; 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大小如何,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两次实验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故C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拉力第二次做功的功率大,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5.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D.家用电器的金

8、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答案】D 【解析】 A.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说明干路中的电流过大,电流过大的原因除了短路外也有可能是过载,A错误; B.家用电能表是测量和记录家庭电路中消耗电能的仪表,因此电能表上的示数不是家庭用电的总功率,B错误; C.家庭电路中熔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中的电流大于最大安全电流值时,熔丝及时熔断自动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家庭电流的作用,而铁丝不具备这样的功能,C错误; D.为了防止因家用电器漏电而造成的触电事故,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用导线与大地相连,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D正确。 故选D. 6.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明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

9、宽带书包。已知每条背带的宽是5cm,与肩部接触的部分长度为35cm,书包的总质量为7kg,小明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他肩部所受压强大小分别是( )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答案】A 【解析】 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同学背着书包更舒服; 书包带与肩部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书包对肩的压力:, 对小林肩部的压强:。 故选A. 7.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

10、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 微米 【答案】D 【解析】 由于题中的提示说明是“颗粒物的直径不到人头发的1/20”,而根据经验,人的头发的直径是不能够用米、分米、厘米来描述的,故只有D是最为可能的,所以D正确。 故选D. 8.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答

11、案】A 【解析】 A中锯木头时,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而BCD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故选A.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A中的玻璃是固体,固体也能传播声音,A正确; B中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由于发声体的材质不同,故音色不同,B错误; C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

12、同,故C错误; D中设置隔音墙是通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来减小噪声的,故D正确。 故选D. 10.小宇学习了电路知识后,想利用发光二极管设计一个带有指示灯开关的照明电路,晚间关闭照明灯后,利用二极管发出的光指示开关所在的位置.他共设计了四个电路,如图所示,其中L为节能灯,规格为“220V 15W”、D为发光二极管,规格为“1.2V 0.002A”、S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限流电阻.图中能够满足要求的电路( ) 【答案】B 【解析】 由“晚间关闭照明灯后,利用二极管发出的光指示开关所在的位置”可知,发光二极管和节能灯是并联的,因为发光二极管,规格为“1.2V 0.0

13、02A”,把它接入家庭电路中,需要给它串联一个电阻分压。 故选B. 11.桌面上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如图所示。水、酒精、木球和铁球的密度分别为ρ水、ρ酒精、ρ木和ρ铁。将木球放入水中、铁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B 【解析】 设球的体积为V,在选项A中,若,木球放入水中漂浮,铁球放入酒精中沉底,故对木球,根据漂浮物体的特点得,对于铁球,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由于,故,A错误,B正确; 在选项C中,若,

14、则木球放入水中仍漂浮,铁球放入酒精中仍沉底,故对木球,根据漂浮物体的特点得,对于铁球,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由于,故,故C、D均不正确。 12.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则( ) A.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降低 B.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升高 C.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 D.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可降低A、B间的电压 【答案】A 【解析】 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光敏电阻的阻值

15、变大,由串联分压U1/U2=R1/R2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则A、B间电压降低;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由欧姆定律I=U/R可知,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R1的电流变小;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由串联分压U1/U2=R1/R2可知,A、B间电压升高。 故选A.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B.灯座短路 C.开关接触不良 D.a-b-c段有断路 【答案】D 【解析】 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

16、示数接近3V,说明电压表串联到电路中,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 故选D. 14.在如图所示中,有条形磁铁和电磁铁,虚线表示磁感线,磁极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 A.S、N、S、S B.N、N、S、N C.S、S、N、N D.N、S、N、N 【答案】A 【解析】 由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那一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由磁感线的形状可知,甲、乙为异名磁极,丙、丁为同名磁极,所以,甲为S极,丁也为S极。 故选A. 15.我国法律规定,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为了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

17、驾车,交警需要用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检测。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为定值电阻;Q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气敏元件所测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答案】C 【解析】 由于气敏元件的阻值随酒精气体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故当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时,其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定值电阻R

18、上分得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故选C. 16.关于物质和能源,下列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利用可以光热转换、光化转换或光电转换,能量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C.利用核裂变发电来代替部分用煤发电可以减少空气中PM2.5的污染 D.人们利用水力发电的途径获取电能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 A.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内不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风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内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正确; B.太阳能利用可以光热转换、光化转换或光电

19、转换,能量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即能量守恒),正确; C.利用核裂变发电来代替部分用煤发电可以减少空气中PM2.5的污染,因为核裂变发电不会排放烟尘,正确; D.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水力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不会加剧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D. 1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 A.声音的强弱用响度来表示,响度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

20、大响度大,A选项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0,B选项错误; C.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C选项错误; D.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D选项正确。 故选D. 1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B D C t/℃

21、 A t/min t/min t/min t/min t/℃ t/℃ t/℃ O O O O 【答案】D 【解析】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凝固时放热温度降低)。 故选D. 19.体育与物理联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形变 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的运动 D.滑冰运动员用力推护栏能向后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

22、相互的 【答案】D 【解析】 A.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使地面的形状发生改变,A错误; B.足球被踢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的缘故,不能说是受到惯性,B错误; 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是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C错误; D.滑冰运动员用力推护栏能向后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正确。 故选D. 20.如图,电源电压不变,L1、L2正常发光,过一会儿,电压表示数比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明显变大,则电路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L1断路 B、开关接触不良 C、L1短路 D、L2断路 【答案】A 【解析】 电源电压不

23、变,L1、L2正常发光,过一会儿,电压表示数比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明显变大,则电路可能发生的故障有两种情况:一是L1断路,电压表串联到电路中,电压表示数明显变大,L2不亮;二是L2短路,L1两端的电压增大。 故选 A. 21.弹簧的重力不计,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C.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答案】B 【解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

24、线上。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分别作用在弹簧和天花板上,A选项中的两个力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 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符合题意; 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属于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在一条直线上上,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同,不在同一物体上,不属于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机械能 B.竖直上抛的物体当其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此时物体不受平衡力的作用 C.外界对物体做了

25、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一个运动的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但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A不正确; 竖直上抛的物体当其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此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以不受平衡力的作用, B正确; 如果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同时,又对外放出热量,那么内能就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C不正确; 一个运动的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若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会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机械能不一定保持不变,D不正确。 故选B.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

26、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答案】A 【解析】 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0cm,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仍让物距大于20cm,而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所以移动光屏一定能接收到清晰的像,选

27、项D不符合题意; 由于物距大于(20cm)一倍焦距,所以像距也一定大于20cm,而第一次成像时,光屏在10cm和20cm之间,即光屏一定向右移动,选项B、C不符合题意; 向右移动光屏,因为物距只知道大于20cm,不知具体数据,所以可能大于40cm,所以可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4.下图是一种充电鞋的结构示意图。当人走动时,会驱动磁性转子旋转,使线圈中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进入鞋面上锂聚合物电池。这种充电鞋的工作原理是( ) A.电磁感应现象 B.电流的磁效应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D.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答案】A 【解析】 根

28、据题意可知当人走动时,会驱动磁性转子旋转,使线圈中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进入鞋面上锂聚合物电池,即在走路的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该装置就是一个发电机,发电机的原理为电磁感应。 故选A. 25.如图所示,家庭照明灯的一种按键开关上常有一个指示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开关闭合时,只有照明灯发光;开关断开时,照明灯熄灭,指示灯会发出微弱光,以便夜间显示开关的位置。根据这种按键开关的控制特性,能正确表示照明灯(甲)和指示灯(乙)连接方式的电路图是又图中的( ) 【答案】D 【解析】 开关闭合时将指示灯短路,只有照明灯发光,开关断开时两灯串联,大部分电压加在指示灯上,照明灯不发光,

29、指示灯发微弱光。 故选D. 26.容器内盛有水,在一试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小球从试管中取出放入容器,小球沉入水中,试管仍浮在水面上,则( )。 A.液面下降 B.液面不变 C.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变 D.试管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答案】A 【解析】 以试管和小球为研究对象: 球在试管内,试管漂浮: 球沉底,试管漂浮: ∵总重G不变 ∴ ∴ 根据 ∴, 试管变小,容器中液面下降,A正确,B错误; 根据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小,C错误; 试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减小,所以试管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

30、D错误。 故选A. 27.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应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Ω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 D.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应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的 【答案】C 【解析】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该装置容器内

31、的电阻相等,所以一定不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将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Ω的电阻丝后,通过左边电阻与通过右边容器内的电阻的电流不相等,所以不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由于通过左边容器内电阻的电流大于通过右边容器内电阻的电流,而两者电阻相等,所以左边电阻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大于右边容器内电阻产生的热量,即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C符合题意; 该装置利用转换法,把电阻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容器中的空气,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

32、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f/2FA B.f/3F C.FA/2F D.G/2F 【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A点的拉力为FA,而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A,由于有两股绳子拉动物体,所以拉力F的大小等于FA的一半,而F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根据机械效率公式。 故选C. 29.如题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33、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R甲=0.4Ω C.如2图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Ω D.如3图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 【答案】C 【解析】 I--U图像反映的是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从图中可看出通过电阻甲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电阻甲是定值电阻,电阻乙是条曲线,且随着电压增大时,电流增大得更快,故电阻乙不是定值电阻,而是电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的,故A错误; 分析有图像的题时一定要牢牢抓住图像,在图像中找信息。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从图中可看出通过甲的电流是0.4A,甲的电阻是,故B

34、错误; 图2是甲和乙串联的电路,当开关闭合,电路中电流为0.2A时,从图中可看出甲两端电压为1V,乙两端电压为2V,总电压为3V,电路总电阻是,故C正确; 图3是甲和乙并联的电路,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从图中可看出通过甲的电流为0.2A,通过乙的电流为0.4A,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6A,故D错误。 故选C. 3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页面上且液体不溢出。小明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红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下

35、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 C.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 D.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两容器都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有:,, 因为,所以 放入质量相等的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 因为,所以,则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若放入物体的体积相等,同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 其中,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不定,所以和的大小关系不定,则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则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小红的观点也是正确的。 故选A. 3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36、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PM2.5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B.分子 PM2.5 原子核 电子 C.分子 原子核 PM2.5 电子 D.分子 原子核 电子 PM2.5 【答案】A 【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m,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的直径在10-10m左右,所以PM2.5空间尺度大于分子的空间尺度,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不同

37、轨道绕原子运动,就像地球绕太阳一样,所以原子核空间尺度大于电子的空间尺度。 故选A. 3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答案】D 【解析】 音调是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

38、处减弱,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说法正确,B不合题意; 响度是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说法正确,C不合题意;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的说法错误,D符合题题意。 故选D. 3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50 g C.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 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 【答案】D 【解析】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

39、s,所以A错;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所以B错;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为26℃,所以C错;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符合实际。 故选D. 34.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C.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火线上 D.可以在低压电线上晾晒衣服 【答案】C 【解析】 由于铜丝的熔点高,且电阻小,所以不能代替保险丝,A错; 用电器同时使时,总电流会过大,产生的热量会烧坏插座引起火灾,所以B错; 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应接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所以C正确; 不能在电线上晾晒衣服,所以D错误。

40、 故选C. 35.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水蒸气的温度升高 D.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D 【解析】 “白雾”是液体,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所以A错; 水蒸气对外做功时,内能要减小,所以B错; 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C错; 蒸汽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械,所以D正确。 故选D. 36.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

41、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④ 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 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这是用了“类比法”;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这是用了“理想模型法”;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这是用了“理想模型法”; 研究

42、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这是用了“控制变量法”。 故选B. 37.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当前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由于两边的力的大小不同,所以两边的力臂大小也不同,但是各自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相等的,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后,两边所增加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却不相等,所以杠杆不能平衡,左边的乘积增加的多,所以杠杆的左端会下降。 故选A. 38.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43、 A.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用遥控器对着墙壁也能控制电视 C.沙漠中形成的“海市蜃楼” D.太阳光下人和物体的影子 【答案】C 【解析】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用遥控器对着墙壁也能控制电视是红外线的反射,不合题意; 沙漠中形成的“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正确; 太阳光下人和物体的影子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块黑暗区域,不合题意。 故选C. 39.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44、A B C D 【答案】D 【解析】 C球下沉,液体密度小于球的密度,A球悬浮,液体密度等于球的密度; 由于四个小球是相同的,所以重力相等; B、D漂浮浮力都等于重力,但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液体的密度就越大,所以可知D液体的密度最大; 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底部所受的压强就越大; 故选D. 40.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

45、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答案】C 【解析】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错误; “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正确;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这些粉还不是分子,说明分子变小了错误。 故选C. 4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46、 ) A.4cm B.6cm C.7cm D.12cm 【答案】D 【解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在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所以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时,有f<13cm<2f;凸透镜在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当烛焰离透镜8cm成放大的虚像时,8cm

47、 A.水平向右,3.4N B.水平向左,3.4N C.水平向左,2.6N D.水平向右,2.6N 【答案】C 【解析】 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故选C. 43.如图所示,将标有“8 V 8 W"的灯泡L1和“8 V 16 W"的灯泡L2接在12 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泡L1、L2都能正常发光 B.灯泡L1、L2一样亮 C.灯泡L2比灯泡L1亮 D.灯泡L1比灯泡L2亮 【答案】

48、D 【解析】 由于两灯是串联的,总电压小于两个额定电压之和,所以两灯不可能同时正常发光,所以A错; 由于两个灯的电阻大小不同,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实际功率是不同的,所以两个灯泡的亮度不同,所以B错; 由题目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灯泡L1的电阻大于灯泡L2的电阻,所以灯泡L1的实际功率大于灯泡L2的电实际功率,因此灯泡L1比灯泡L2亮,所以C错,D对。 故选D. 44.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

49、盐水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图中,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答案】C 【解析】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物体漂浮或悬浮的条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同一个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A、B错误; 根据浮沉条件密度的关系可知:小球漂浮时ρ甲>ρ球,小球悬浮时ρ乙=ρ球,所以ρ甲>ρ乙,故C正确; 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p甲>p乙,故D错误。 故选C. 4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R1、R2的U-I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象 ②电源电压为12V ③电阻R1的最小电功率为2.7W ④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电路,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电压。 由图像看出,随电流增大,甲图像表示电压降低,乙图像表示电压升高,根据欧姆定律电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