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模拟真题题目优质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C中学生课桌高80cmD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0N2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B图乙中圆筒的重力与桌面对圆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
2、大3如图是学生体育锻炼时投篮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球被抛出前没有惯性,抛出后才有惯性B球被投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若球飞行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将保持静止D球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惯性大小保持不变4“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公交车广告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如图所示,公交车扶手上装有拉环,避免乘客受到伤害。拉环在设计上注重人性化,拉环上有凹凸纹且拉环做得比较厚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稳扶好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B拉环上的凹凸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拉环做得比较厚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D公交车向右急转弯时乘客将会向右倾倒5如图甲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
3、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乙、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A、B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烧杯中,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较大B密度计的刻度自上而下越来越小C自制密度计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铜丝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其重心D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A pB6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GA的物体,B端挂重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GA=GB,杠杆重不计,则()AAOBOBAOBOCAO=BOD无法判定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柱形薄壁容器(图甲)重为G、底面积为S,高为h。
4、先将容器注满密度为的液体,再将重为、边长为a的立方体物块(图乙)从液面处缓慢释放,待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可能的是()ABCD8斌斌同学和爸爸一起去登山,登到山顶时,斌斌用了20min,爸爸用了25min,爸爸的体重是斌斌的1.5倍,斌斌和爸爸做功的功率分别记为P1、P2,则( )AP1:P2=5:6BP1:P2=6:5CP1:P2=15:8DP1:P2=8:15二、填空题9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_,砝码受到的重力是_N.10台球比赛前,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球后,球离开球杆仍能向前运动是由于 _的缘故。11自行车的车座设
5、计得宽大是为了_;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不会随着一起飞出。12小王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甲、乙两图装置相同,分别是同一小球先后从A、B两处由静止滚下,钻入并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1)实验中用_表示小球的动能大小。(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小球的动能与_有关。13用铝箔纸折成一只小船,纸船可漂浮在水面上;若将此铝箔纸揉成一团,纸团会沉入水底,纸船受到的浮力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纸团受到的浮力。若纸船的质量为5g,则它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_N。(g取10N/kg)14如图所示为道路垃圾清扫
6、车,左右扫盘将垃圾扫至车下吸嘴的前方,风机使垃圾箱、吸管和吸嘴组成的风道产生高速气流,垃圾源源不断地被吸到垃圾箱中,实现路面清扫。这是由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若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则垃圾车的机械能_,对地面的压强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5小明同学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决定假期里去外地游学。拉着行李箱走在高铁站时的情景,若行李箱总重为,且重心到轮子的距离是箱子总长的,假设他竖直向上拉箱子,那么拉力大小是_N,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可将拉杆行李箱当成_模型。16为了提高采茶效率,某农民设计师设计了一个滚筒型的采茶机(如图)。它利用滚筒模拟人手夹住茶叶的茶
7、茎,滚筒表层用较柔韧的材料制作,是为了防止_过大而夹伤茶茎。滚筒将茶茎拉断后,再利用毛刷将茶叶扫入风筒,该过程毛刷对茶叶_(选填“做功”或“没有做功”)。最后利用抽气机抽气使筒内气压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将茶叶吸入收集箱。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请画出小球浮出水面前,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18画出如图所示拉力F的力臂。19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2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
8、量100200300400500重力1.03.64.05.1(1)实验前,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应在_(“竖直”或“水平”)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保持_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3)第2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示数为_N;(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从图中可看出所描的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现象称为_;(5)从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1小琳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9、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选填“甲”、“乙”或“丙”实验;(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是否有关;比较_选填“甲”、“乙”、“丙”或“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
10、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6)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_。二22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本实验中U形管能否视为连通器_(填“是”或“否”);(2)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_;(4)最后可得到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11、的因素是_和_。二23小薇同学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探头进行了液体压强和浮力的综合探究。 (1)紧密蒙在探头下端的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它所受的液体压强越_;(2)实验时的情形如图2所示,比较甲图和_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比较图2甲图和丙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_有关;(4)小薇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探头继续探究:向溢水杯中注水,直到溢水口水流出时停止加水,最后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探头刚好漫没,如图2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量筒中,排开水的体积为_mL,此时
12、探头所受的浮力为_N;探头从丁图位置不断缓慢往下放(细线足够长),排开水的质量_(变大/变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选填字母)。A一直变大B先不变后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24如图1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mALOBOAOB故选B。7C解析:C【详解】当物块在液体中漂浮或者悬浮时,物块所受浮力等于物块自身重力,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所以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等于物块的重力,即。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物块和液体的总重力减去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因为,所以此时对桌面的压强
13、当物块在液体中沉底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物块的体积相等,即则此时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此时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此时对桌面的压强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8A解析:A【详解】小明和爸爸登山,是克服重力在做功,所以他们做功的计算式是:WGh,因为小明和爸爸都登到山顶,h相同,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1.5倍,所以由公式WGh可知,爸爸做的功是小明做功的1.5倍,反过来就是,小明用了20min,爸爸用了25min,斌斌和爸爸做功的功率比为 故选A。二、填空题92 2.6 【详解】第一空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分度值是0.2N; 第二空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2N下三小格处,示
14、数为2.6N;说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了2.6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的拉力是由于砝码的重力引起的,所以砝码受到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6N10平衡力 惯性 【详解】1当台球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击球后,球一旦离开球杆就不再受到球杆对它力的作用,由于球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下去。11减小压强 惯性 【详解】1自行车的车座设计得宽大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2该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静止状态,故棋子不会飞出去。12纸盒运动的距离 速度 【详解】(1)1由甲乙两图可知,甲图中
15、小球推动纸盒移动的距离远,说明小对纸盒做功多,动能大。故实验中通过纸盒被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2)2如图甲、乙所示,同一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达到水平面的速度不同,高度越高,达到水平面的速度越大,纸盒被推得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是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13大于 0.05 【详解】1因纸船漂浮,故由受力分析可知,纸船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而纸团沉入水底,同理可知,纸团所受浮力小于其重力,又因纸船与纸团的重力相等,故纸船受到的浮力大于纸团受到的浮力。2由1中可知,纸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14小 变大 变大 【详解】1流体压强与
16、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垃圾被吸到垃圾箱中,车的质量变大,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3车的质量变大,对地面的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则压强变大。15杠杆 【详解】12行李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l1=Fl2解析:杠杆 【详解】12行李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l1=Fl216压强 做功 低于 【详解】1滚筒表层用较柔韧的材料制作,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压强过大而夹伤茶茎。2毛刷将茶叶扫入风筒,茶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解析:压强 做功 低于 【详解】1滚筒表层用较柔韧的
17、材料制作,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压强过大而夹伤茶茎。2毛刷将茶叶扫入风筒,茶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对茶叶做了功。3抽气机工作时,使筒内的气压减小,气压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将茶叶吸入收集箱。三、解答题17【详解】如图:浸没在水中的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上,如果重力小于浮力,小球将会上浮,最终漂浮;小球浮出水面前,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如图解析:【详解】如图:浸没在水中的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上,如果重力小于浮力,小球将会上浮,最终漂浮;小球浮出水面前,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浮力大于重
18、力,如图18【详解】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图所示:解析:【详解】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图所示:19【详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时绳子段数最多,最省力,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上挂钩,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时绳子段数最多,最省力,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上挂钩,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20竖直 静止 2 误差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详解】(1)1实验前,为了提高测量的
19、准确程度,应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2测量物体解析:竖直 静止 2 误差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详解】(1)1实验前,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应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2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3)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2N。(4)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从图中可看出所描的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现象称为误差。(5)5从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21必须 等于 甲 压力大小
20、乙、丙 错误 不一定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2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解析:必须 等于 甲 压力大小 乙、丙 错误 不一定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2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2)(3)345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比甲的压力大,研究的是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得到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乙、丙两图,压力相同,丙比乙接触面粗糙,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1、得到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甲。(4)6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面积不同,由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他的结论是错误的。(5)7由图所示实验可知,拉动木板时物块A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木板运动情况无关,故实验时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6)8由上面分析可知,研究与压力关系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研究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时,压力不变,所以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二22高度差 不漏气 否 相等 高度差变大 液体深度 液体密度 【详解】(1)1当把压强计放入液体
22、中时,金属盒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增大,推动管中的气体向右侧移解析:高度差 不漏气 否 相等 高度差变大 液体深度 液体密度 【详解】(1)1当把压强计放入液体中时,金属盒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增大,推动管中的气体向右侧移动,U型管中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2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橡胶管密封性良好,装置不漏气。3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U形管的上端有一个不是开口的,故不是连通器;(2)4乙图、丙图和丁图橡皮膜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橡皮膜的朝向不同,压强计是
23、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相等,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大。(4)67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密度。二23大 乙 密度 20 0.2 变小 C 【详解】(1)1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明所受压力越大,则对应所处位置液体压强越大;(2)2为比较在同种液解析:大 乙 密度 20 0.2 变小 C 【详解】(1)1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明所受压力越大,则对应所处位置液体压强越大;(2)2为比较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则根据
24、控制变量法可知,应对比在同种液体不同深度时,即图甲和图乙;(3)3比较图2甲图和丙图,液体密度不同,所处深度相同,且盐水中橡皮膜形变量更大,则可得出结论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4)45由丁图可知,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20mL,合210-5m3,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排开水的重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则此时探头所受的浮力为6探头从丁图位置不断缓慢往下放的过程中,橡皮膜形变程度逐渐增大,则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即排开水的质量减小;7在探头触碰到底面之前,由于深度增加,压强增大,橡皮膜形变变大,体积变小。排开液体重力变小,则探头所受浮力变小,探头重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可知弹簧测力计示
25、数逐渐变大,当探头触碰到底面后,弹簧测力计继续下降,弹力减小,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故选C。24甲、乙 速度 使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质量 速度 危害 【详解】(1)123要探究动能解析:甲、乙 速度 使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质量 速度 危害 【详解】(1)123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2)4甲、丙两次实验中,小球的质量一样,而小球从斜面下滑的高度不同,即到达水平面时
26、的速度不同,铁球与木块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不同,小球的动能不同,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就越大。(3)567机动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刹车时制动距离越大,行驶时遇到突发状况的危害就大,所以要限速行驶。25右 水平 3 右 不影响 【详解】(1)12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才能读出力臂。(2解析:右 水平 3 右 不影响 【详解】(1)12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才能读出力臂。(2)3设杠杆每一小格的长度为l,据杠杆
27、的平衡条件有2N3l=F2l所以此时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N(3)4若使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中虚线处,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力的力臂变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钩码的重力不变,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若想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须向右适当移动钩码。(4)5铁架台放在略微倾斜的桌面上,不会影响实验过程。即使铁架台不是水平放置,但依然可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6(1) 0.5103kg/m3;(2) 0.4N【详解】(1)物体的密度=0.5103kg/m3;(2)物体的重力G=mg=0.5kg10N/kg=5N,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解析:(1) 0.5103kg/m3;(2) 0.4N【详解】(1)物体的
28、密度=0.5103kg/m3;(2)物体的重力G=mg=0.5kg10N/kg=5N,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6N,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G-F拉=5N-4.6N=0.4N答:(1)物体的密度是0.5103kg/m3;(2)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0.4N27(1)40N;(2);(3)【详解】解:(1)由于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木块的一块浸在水中,所以木块的体积为所以木块的密度为解析:(1)40N;(2);(3)【详解】解:(1)由于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木
29、块的一块浸在水中,所以木块的体积为所以木块的密度为(3)木块为正方体,则木块的高度为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为答:(1)求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40N; (2)求木块的密度是; (3)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是。28(1)80%;(2)200W;(3)1104Pa【详解】解:(1)2-3s,由v-t可知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物=0.5m/s由F-t图像可知拉力F=200N由图可知n=2不计解析:(1)80%;(2)200W;(3)1104Pa【详解】解:(1)2-3s,由v-t可知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物=0.5m/s由F-t图像可知拉力F=200N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2-3s,绳子自由端的速度拉力F的功率(3)在2-3s时,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则动滑轮重力G轮=2F-G=2200N-320N=80N0-1s,由v-t图像可知,重物移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由F-t图像可知拉力F=100N而重物受到的拉力F拉=2F-G轮=2100N-80N=120N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F拉=320N-120N=200N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答:(1)2-3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2)2-3s,拉力F的功率位200W;(3)0-1s,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4Pa。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