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成语“曲高和寡”,“高”主要体现了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父母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B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3今年入夏以来,我市持续严重干旱,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降雨,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其中冰粒变成
2、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A熔化B凝固C汽化D升华4下列对时间、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3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晶体B甲的熔点是50CC26min时,甲温度不变,所以没有吸收热量D8min时, 甲和乙的熔点相等6对图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检查视力时,为了节省空间,利用观察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
3、”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7如图是小涵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看到放大的虚像B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C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准他看到的鱼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C眼睛的成像原理与此图一致D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9在水库的平静水面上
4、,某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湖岸B游艇C湖水D岸边的树1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时间的推 移,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11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小红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_产生的;
5、如果小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小明听到声音的_发生变化,声音在_中传播速度最快,在_中传播速度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12春日,花红柳绿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像(选填“实”或“虚”)13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_”。若用红光照到白纸上,看到的白纸将为_色。14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直接变成紫色的碘气,这种现象叫
6、_;生活在中卫的人常常能欣赏到雾漫九曲黄河湾的美景。雾的形成是_现象。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_的性质制成的,它的测量范围是_。(选填“010”、“3542”或“35100”)15人眼相当于一架智能的“照相机”,它的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的_;如果不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就会形成近视眼,近视眼需要佩戴_进行矫正。16读出下列测量工具的示数(1)_cm;(2)_s;(3)_。17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入水中,既会发生折射也会发生反射,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_;水中有一条鱼,若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会叉不到,这是由于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_(选填“高”或“低”)一些。18如图所示
7、是某同学实验后绘制的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属于晶体的是_物质;从图中可以知道4min时物质甲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19照相机用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哪一条规律_? 用照相机拍照时, 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 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的距离应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些, 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些。20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a)所示,乙的v-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甲_v乙(选填“”)其中v甲=_m/s。三、作图题21(1)如图1所示,一
8、直角玻璃砖顶角为30,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画出这束光从AB边进入玻璃砖到AC边离开玻璃砖的径迹。(2)在图2中的凸透镜上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四、实验题2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轻敲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用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1)由对比可以说明物体的 _ 产生声音;(2)由对比可以说明声音的 _ 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3)在本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_ 。(填序号)A仅起转换作用 B仅起放大作用 C同时起转换和放大作用23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9、当温度达到90C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经过了5 min,得到的温度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9092949698999999959999(1)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_分钟的数据记录的是错误的,依据是_你觉得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2)从沸腾的图象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3)请在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大致变化图象。(_)(4)我们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小明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可能的原因是_(写一个原因)。24某同学计划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和一把刻度尺“探
10、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的关系”,平面镜与水平纸面垂直,A和B是两个形状完全相同但高度可以调节的伸缩杆,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伸缩杆A调到适当高度,用刻度尺测量其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将伸缩杆A放在平面镜前5cm处,将伸缩杆B放到平面镜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测量此时B的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将伸缩杆A放在平面镜前10cm处,将伸缩杆B放到平面镜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测量此时B的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多次改变伸缩杆A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该同学计划探究的
11、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2)他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3)改正问题后该同学重新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记录表格。(_)25(1)小周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选填“上”或“下”)调整,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接着把蜡烛再向左移动5cm,此时如果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如图中_图所示烛焰的像。A B C D (2)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所示是他最初组
12、装好的实验器材,请你指出图中的错误温度计之处_;他改正错误后,进行了实验,并将部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选填“小于”或“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t/min012345678910111213T/5057647178859194969798989898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第13min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水的温度会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6如图甲所示,AC、AB的距离分别是s1s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
13、(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请用给出的符号表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_。(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3)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图乙测量小车的运动路程,并正确测量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他能正确测量_(选填字母序号)。AAB段的平均速度BAC段的平均速度CBC段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解析A【详解】“曲高和寡”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乐曲的音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高”主要体现了声音的音调。故选A。2A解析A【详解】A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辨别不同的发声体,A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清
14、洗牙齿,是用超声波粉碎牙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不符合题意;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能美化城市,也能在传播过程中吸收、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D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气体中最小,士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D不符合题意3A解析A【分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根据题目所给具体实例,对物态变化进行分析。【详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非常容易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产生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从空气中吸热,熔化变成液态的水
15、,形成雨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D【详解】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3min30s左右,即3.5min,故A不符合题意;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比成年人身高略大,约2m,故B不符合题意;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与双人课桌长度相当,约为1.2m,故C不符合题意;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不到1min,约为50s,故D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B【详解】A由图可知甲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乙在8min后还在持续吸热,温度继续升高,无法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固定熔化时的温度是50C,所以甲的熔点是50C,故B正确;C26mi
16、n时,甲处于熔化阶段,该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故C错误;D甲是晶体,有熔点为50C且固定不变;乙无法判断是否是晶体,故无法确定有无熔点,故D错误。故选B。6C解析C【详解】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物体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加物到镜面的距离,所以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尾灯里是由很多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可以将射向尾灯的光按原路反射回去,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和玻璃中发生折射,而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看起来有两条鱼,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小
17、聪看到小猫是光从小猫射向镜面,经镜面反射后进入小聪的眼睛;小猫看到小聪是光从小聪射向镜面,经镜面反射后进入小猫的眼睛,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B【详解】A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故A错误;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故B正确;C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故C错误;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D错误。故选B。8B解析B【详解】A图中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
18、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B把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则像距将变小,同时像将变小。所以,此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故B符合题意;C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图中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此时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解析B【详解】小红坐在航行的游艇内,所以小红相对地面是运动的,若说她是静止的,那么一定是选择相对地面运动且速度等于游艇的物体为参照物,可根据四个选项进行选择A湖岸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游艇是相对地面
19、运动的,故B符合题意;C湖水的速度不等于游艇,故C不符合题意;D岸边的树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解析C【详解】A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则u=26cm2f解得f13cm故A错误;B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则成的像向上移动,故B错误;C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像距大于物距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1振动
20、 响度 固体 气体 【详解】1小红敲击衣架,衣架振动,引起细绳振动,小明听到声音。2如果小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衣架的振幅不同,声音响度不同。34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所以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12反射 虚 【详解】桃花是不透明的物体,看桃花时,桃花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看到桃花呈红色鱼在水中,人在岸上,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折射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所以看到的是鱼的虚像13色散 三原色 红 【详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
21、、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3若用红光照到白纸上,白纸会反射所有色光,故白纸为红色。14升华 液化 热胀冷缩 3542 【详解】1固态的碘吸热,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为气态的碘蒸气,这是升华现象。2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3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把人的温度变化转换成为了水银柱的长度变化。4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体温计的量程是根据人的体温变化范围而设定的,所以它的测量范围是3542。15凸透镜 凹透镜 【详解】1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
22、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2近视眼患者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解析凸透镜 凹透镜 【详解】1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2近视眼患者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1643cm或2.44 275.5 37.1 【详解】(1)1读取测量工具时要认清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其示数为2.4cm。(2)2如解析43cm或2.44 275.5 37.1 【详解】(1)1读取测量工具时要认清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要估读到分
23、度值的下一位,故其示数为2.4cm。(2)2如图所示的秒表,大圈的指针是秒针,其分度值为0.1s,小圈的指针是分针,指针过半,度第二圈,此时的示数为4min35.5s275.5s。(3)3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7.1。1760 高 【详解】1 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为入射角,故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为60。2如图所示解析60 高 【详解】1 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为入射角,故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为60。2如图所示,小鱼发出光线,经折射后进入空
24、气,人眼逆着光线看到鱼,故鱼的像在鱼的上方,即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18甲 固液共存 【详解】1由图可知,甲物质在2min6min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乙物质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持续上升,解析甲 固液共存 【详解】1由图可知,甲物质在2min6min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乙物质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持续上升,故乙物质为非晶体。2从图中可以知道4min时物质甲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19u2f,成倒立、缩小实像 减小 增大 【详解】1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大
25、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3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变大,解析u2f,成倒立、缩小实像 减小 增大 【详解】1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3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变大,则像距应变大,物距应变小;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靠近一些(即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的距离应减小),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拉长些。20= 4 【详解】12由图中可知,甲的速度为因v乙=4m/s,故v甲=v乙。解析= 4 【详解】12由图中可知,甲的速度为因v乙=4m/s,故v甲=v乙。三、作图题21(1);(2
26、)【详解】(1)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到玻璃表面时,不发生折射,继续沿原来方向进入玻璃;从AC边离开玻璃砖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作图如下(2)解析(1);(2)【详解】(1)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到玻璃表面时,不发生折射,继续沿原来方向进入玻璃;从AC边离开玻璃砖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作图如下(2)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过凸透镜后方向不变;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故作图如下四、实验题22振动 响度 C 【详解】(1)1 不敲击音叉,音叉不发声,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不会被弹开;轻敲音叉,音
27、叉发声,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由解析振动 响度 C 【详解】(1)1 不敲击音叉,音叉不发声,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不会被弹开;轻敲音叉,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由对比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2轻敲音叉,音叉发声响度小,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当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又时,音叉振动剧烈,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同时可看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大的幅度,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3)3 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故选C。2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读数错误
28、(记录出错) 99 当地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 【详解】(1)123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析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读数错误(记录出错) 99 当地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 【详解】(1)123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在5min已经达到沸点,则510min,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所以第8分钟数据错误,可能是读数错误。(2)4水加热至99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为99。(3)5根据数据描点连线,剔除错误点。(4)6水的沸点受气压的影响,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24物体的高度 没有改变物体的高度多次
29、实验 次数物体到平面镜距离s/cm物体高度h/cm像的高度H/cm123 【解析】【详解】(1)1解析物体的高度 没有改变物体的高度多次实验 次数物体到平面镜距离s/cm物体高度h/cm像的高度H/cm123 【解析】【详解】(1)1该同学想要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的关系,所以自变量是物体的高度。(2)2该同学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的关系,但只改变了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物体的高度,这样只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3)3实验中要记录物体的位置以及物体的高度、像的高度,如下表所示次数物体到平面镜距离s/cm物体高度h/cm像的高度H/cm12325上 10 左
30、A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 98 小于 不变 【详解】(1)1由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知道,光屏的中心低解析上 10 左 A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 98 小于 不变 【详解】(1)1由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知道,光屏的中心低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上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即光屏向上移动。2根据题意知道,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20cm=u=2f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f=10cm34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后,此时u=25.0cm,即u2f,成倒立、缩小的
31、实像,此时像距2fvf,所以,需要将光屏左移,故A图正确。(2)5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是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器壁和底部,故图中的操作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6由表格中数据知道,水在98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7水在标准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水的沸点低于100,说明此时的气压小于1标准气压。8由于从第10min开始,水已经沸腾,在13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26小 C 【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由题干可知小车通过BC段的路程为sBCs1s2时间为tBCt2t1则平均速解析 小 C 【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由题干可知小车通过BC段的路程为sBCs1s2时间为tBCt2t1则平均速度vBC(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4按照图乙测量小车的运动路程可知,到达B点的时间t1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应该等于s2L车到达C点的时间t1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应该等于s1L车BC段运动的路程为s2L车(s2L车)s1s2所用时间t2t1是正确的,可见只有BC段的路程、时间是正确的;所以只能求BC段的平均速度,故选C。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