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1看拼音写词语。rn fngzhng zhngj mqi yn pi huip jngch dx shui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欢聚(j)喧闹(no)羞愧(ku)B牲畜(x)飘逸(y)点缀(zhu)C藏袍(po)呼啸(xio)沸腾(tn)D纠缠(cn)垮塌(t)屋檐(yn)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锻练圣诞侵蚀天涯海角B酷刑严峻急燥恍然大物C硝毁遗撼教诲肃然起敬D欺负狼藉元宵再接再厉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设问)B太阳脱下了美丽的红衫,换上了金碧辉煌的新装
2、。(拟人)C鸟儿们好像有些倦了。(比喻)D还有什么比得到别人的认同更值得开心的呢?(反问)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B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一样漂亮。C为了这次的拔河比赛,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声音,时时浮现在我眼前。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B“咯咯里咕,”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C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
3、重大影响。D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7下列名言警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毛果在一次乒乓球比赛中赢了自己的教练,教练引用荀子中的名言赞叹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人都爱听夸奖自己的话,但只有那些善意的批评才会让我们更优秀。C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劝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不抓紧,将来要后悔。”D我们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督促自己及时反省,不断完善自己。8把分句依次填入下面的句子里,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静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可
4、以将彼此的心灵沟通可以消融彼此间猜疑的积雪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ABCD9按要求改写句子。(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_(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_(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_(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句子)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_,要_,要_。(5)班上要举行一次禁毒宣传,你是班里禁毒宣传员,请你设计一条禁毒口号向同学们宣传。_10按课文内容填空。(1)“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
5、照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安慰自己。”这句话出自小说_,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_。小说主人公流落荒岛后做的一些事情,请按照顺序用小标题形式写出来:流落荒岛_。(2)诗词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读来或让人感同身受,或引人思绪万千。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_,_”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_,_”是李贺借马抒情,因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的感慨;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_,_”抒发了词人对远方友人回归江南的美好祝愿与叮咛。(3)跟一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对这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等方面都很了解,正如增广贤文所言:“_,_。”(4)通过六年级两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有
6、_的闰土,_的郝副营长,_的李大钊,_的鲁迅我们还感悟到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如学奕告诉我们_。11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吧?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书名:_作者:_印象最深的人物:_该人物给我的人生启示:_文言文阅读。北人不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2坐:因为。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仕于南方仕:_席上啖菱啖:_其人护其短短:_欲以去热也去:_
7、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_14、用横线画出北人闹笑话的地方。1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舌尖上的浪费自2012年末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后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图。“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
8、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 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16、根据图中“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A20岁及以下B21-30岁C31-40岁D41-50岁E51-60岁F60岁以上17、根据图中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_。理由:一是_;二是_。18、这两个材料,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19、联系上下文可知,填入文中横线处合适的名言有(多选) ()A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B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D苟日新,日日新,又
9、日新。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庄重)。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 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
10、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20、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2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打“”。2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守望:_炙热:_23、段和段在刻画母亲形象时,
11、分别是从_、_、_、_四个方面来描写的。2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_2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30字) _25习作舞台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会分掉一半忧愁。”在生活中,你快乐吗?有过忧愁吗?写写你的快乐和忧愁。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1燃放肿胀寂寞蚯蚓徘徊僻静彻底蟋蟀【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燃、寞、静、蟋、蟀”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
12、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B项,“牲畜(x)”应为“牲畜(ch)”。C项,“沸腾(tn)”应为“沸腾(tng)”。D项,“纠缠(cn)”应为“纠缠(chn)”。故选A。3D解析: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A锻练锻炼B急燥急躁恍然大物恍然大悟C硝毁销毁遗撼遗憾4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C项修辞手法判断错误。“鸟儿们好像有些倦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儿用人类特有的行为表现出来。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
13、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5C解析:C【详解】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A缺主语,去掉“使”,知或去掉“在.中”。(1)、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道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内人生的真谛。(2)、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使我明白容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B把梨花改成桃花,因为梨花为纯白色,修饰人的脸不合适,可以形
14、容雪。桃花开粉红色花 ,颜色类似人的红润脸色,比较合适。C正确。D他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声音,时时浮现在眼前和耳边。因为声音是不能浮现在眼前的。6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C项,“大陆漂移学说”是魏格纳提出的理论,应该用双引号,改为“大陆漂移学说”,表示特定称谓。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故选C。7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格言的积累和理解。A选项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B选项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药虽然很苦,但
15、是对病人的病有好处;诚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是有利于听的人改正他们的行为。D选项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礼记大学,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C选项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本句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应该是劝小明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含义不符。可以换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故C项使用不当。8C解析:C【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比喻义。先观察选项与意义的联系,
16、不必依次判断,可先判断意义明确的选项,如“桥梁”与“沟通”意义相关,因此最后一空应选。“阳光”与“消融”意义相关,可确定第三空选择。“润滑剂”和“消除摩擦”意义相关,第一个空选。“镇静剂”与“恪守平静”意义承接,第二个空选。9A解析: 作比较 老虎的体型是很大的,但与大象比较起来,显得太小了。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 一遍一遍地读 边读边思考作者表达的感情 积累优美的语句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句子仿写、句型转换、病句修改以及语言综合实践的知识点掌握。(1)抓住“同相比”可知是作比较。(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17、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语序不当,按照一般逻辑,只有先“发现”,才能“克服”。对“A和并与B”类的语句,要注意其中连接词前后的顺序是否有问题。(4)定向“话题”参照例句仿写。并列关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析题目要求,创设语言情景,用三个“要”造句。这三个“要”字表达的内容是并列关系,可以构成排比句。(5)抓住“禁毒”的关键词。套用常用的比如绿化类的宣传标语。前后对仗,主题突出,意思向上即可。10 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建房定居 畜养培植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何
18、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 机智勇敢 英勇无畏 关心他人 忠于革命 只有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和文学常识。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航海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无人岛上,凭着坚韧的意志与不懈努力在荒岛上生存下来,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小说主人公流落荒岛后做的事情有: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养培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2)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能力。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
19、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故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是:平沙覆盖着大漠宛如白雪茫茫,如弯钩的月亮高挂在燕然山上。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是李贺借马抒情,因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的感慨。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意思是:水像美
20、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故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抒发了词人对远方友人回归江南的美好祝愿与叮咛。(3)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4)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少年闰土作者以插叙手法结合白描手法,依据
21、“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反映了作者与闰土儿时真挚而又短暂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灯光是王愿坚所著文章,该文章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为了给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用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但火光却暴露了自己,最后英勇牺牲了的故事。突出郝副营长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现代作家周晔于194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文结合作者个人的感受,回忆了伯父鲁迅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了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
22、者对鲁迅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主要讲的故事是:让弈秋教导两人下棋,其中一人十分认真、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高。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1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 一个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善于用人。12、 做官 吃 短处 除掉、去掉13、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14、并壳入口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23、”15、不懂装懂是会闹笑话的,我们应该虚心学习我们所不知道的,求知是一种美德。【分析】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12、本题需要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这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和本文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说出整篇
24、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分析单个字的意思。13、本题需要解释整句话的意思,需要着重注意的点是“而非”和“此也”,学生不太清楚什么是判断句,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做笔记。14、本题在原文找到并划线即可。1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学生需要结合文章主要内容来进行分析。这类题型为开放性题型,学生只要围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中心思想言之有理即可。A解析:16、A17、 4150岁 打包比例最高 浪费情况最低18、列数字、引用19、AB【分析】16、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根据图表打包比例的信息”,即只看“打包比例”图表即可。观察根据图表可知,20岁及以下
25、年段打包比例最少,故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20岁及以下。17、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综合分析两个图表,不要只看一个。结合调查图数据理解,从41-50岁打包比例58.7%,浪费比例为10.3%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41-50岁。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比例最低。18、此题考查学生说明方法的辨析,注意结合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结合“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知,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结合“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等
26、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图表,可知,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1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结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可知,应填入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相关的名言。A项,“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意思是:天地孕育万物都有一定的时空限制,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因此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滥用自然界的资源。该项符合文意。B项,“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意思是:取用资源等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那么就时常能充足。该项符合文意。C项,“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为: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
27、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可知,该项不符合文意。D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可知,该项不符合文意。20、阳光下的守望21、庄重 凌乱 漠然22、 意思是看守瞭望。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 (形)像火烤一样的热。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23、解析:20、阳光下的守望21、庄重 凌乱 漠然22、 意思是看守瞭望。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 (形)像火烤一样的热。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23、 神态
28、外貌 动作 语言24、“母亲在烈日下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感动原因:母亲此时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她强忍着干渴,也不离开半步。25、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孩子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守望的是孩子能早日凯旋,守望的是孩子能有一个辉煌、灿烂的前程。【解析】2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主要描写的是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着自己的孩子。所以文段的标题可以是阳光下的守望21、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凝重:(形)庄重;稳重。浓重庄重:(形)严肃端正;不轻浮。符合原文的语境。杂乱:形容繁多而又无序,缺乏条理。凌乱:(形)杂乱又不整
29、齐,没有秩序。符合原文的语境。漠然:(形)毫不在意、毫不关心的样子。符合原文的语境。肃然:严谨恭敬的样子。2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结合词语的特点以及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解释词语时要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本题中“守望”意思是看守瞭望。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炙热”(形)像火烤一样的热。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从“母亲神情漠然的脸上挤出浅
30、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可以得出这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从“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可以得出这是动作描写。24、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文段中最让人感动的描写,写出理由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理由完整充分。2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第六七段的内容: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
31、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可以得出母亲守望的是孩子。守望孩子能有一个好成绩,有一个好的前程。围绕这个方面来回答即可。25范文:分享快乐在成长的岁月长河中,我们曾经洒下多少笑容与泪水,拾起一片,便可看见我成的步伐,追逐未来的脚印。还记得,在一个夏日炎炎的午后,我与好友一起去买书,买完书后,便坐在绿阴如盖的大解析:范文:分享快乐在成长的岁月长河中,我们曾经洒下多少笑容与泪水,拾起一片,便可看见我成的步伐,追逐未来的脚印。还记得,在一个夏日炎炎的午后,我与好友一起去买书,买完书后,便坐在绿阴如盖的大树下休息,这时我发现了一位老爷爷吃力的推着一辆三轮车上坡,见此情景,我情不自禁的抓起好友的手朝老爷爷走
32、去,在后边,帮他推了一把,三轮车成功地上了坡,老爷爷感激的朝我们笑了笑,在他回头的那一刻,我心头一颤,那是一张历经水月沧桑的脸,头上闪动的银丝在诉说着坎坷的过去。在那一刻,我知道了助人是快乐的,因为你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你的灵魂在升华,你的心灵会变得更加纯净,你会更加成长。而好友显然也受到了这一份快乐,她对我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要多助人,这样我们也会更加快乐。”生活不仅仅有喜剧还有悲剧。还记得,那是一次小考失利。当时我的心情很不好,这是我的朋友来了,她们带给我了无限宽慰,她们劝我说:“谁的学习之路总是会一帆风顺呢?在求学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荆棘,但是只要勇敢的面对困难,找到困难的根本,努
33、力解决,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听了她们的话我豁然开朗。这时我想起了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分忧愁。是啊,朋友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好助手。在生活中没有谁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但是只要我们付出努力,用心去做,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给别人快乐的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可能所有人都会以真诚面对我们,但我们能以真诚去面对别人。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注定与成败同行,与得失相伴。我们能做的,只有坦然面对。【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个与别人“分享”的事,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忧愁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在和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和倾诉忧愁时,也要把你心里的感受写清楚。开头:开篇点题,点出想写的内容。中间:分享的具体事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结尾: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