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民乐学校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犇填写同音字。牪(1)xio良( )美景九( )云外刀( )般牪(2)po长( )马褂( )哮( )地牪(3)jn严( )( )工( )俏牪(4)b铜墙铁( )完( )归赵( )雨二、选择题2犇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牪A幔子(mn zi)抽噎(y)低吟(yn)情谊(y)牪B击缶(fu)脊梁(j)妒忌(d)羞涩(s)牪C踉跄(qing)召集(zho)丞相(chng)衣襟(jng)牪D酥软(sh)擂鼓(li)收敛(lin)风骚(so)三、选择题3犇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牪A阴谋鬼计不计其数临危不惧牪B五彩缤纷蜿蜒曲
2、折震撼天地牪C面容慈祥清澈见底处景生情牪D长途拔涉实事求是浑水摸鱼四、选择题4犇下列句子不是比喻的一项是()牪A这个人凶神恶煞似的吼叫着,我感到非常害怕。牪B领导干部要廉洁守法,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牪C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牪D小花猫在洁白的稿纸上踩了几朵漂亮的小梅花。五、选择题5犇下列句中有三处语病的一句是()牪A我们必须随时改正并发现工作中的优缺点。牪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配制而成的。牪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牪D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收获了许多知识。六、选择题6犇请分析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含义,把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括
3、号里。()牪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牪A列举的省略B语意的跳跃C说话吞吞吐吐D引文的省略七、选择题7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牪A骑鹅旅行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该作品不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展现了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历史知识等。牪B词和诗都讲究押韵,必须符合一定的音律规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宋朝著名词人王观的作品,“卜算子”是这首词的前半部分题目。牪C游园不值中的“不值”可以理解为不值得,体现诗人失望而归的心情。牪D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以“女儿忆父亲”的视角写了四件事,言语间透露出对革命者的无比敬仰,也饱含女儿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4、八、选择题8犇把下列句子串联成一段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牪这些花草树木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还能减少灰尘污染。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牪ABCD九、选择题9犇班里要开展“我们毕业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牪【活动一:我来当主持】六班请你来主持毕业联欢会,请你设计一个开场白并把下面的活动流程介绍给大家。牪活动流程:(1)毕业演讲(2)节目表演(3)交换毕业赠言牪_牪【活动二:“抖音”为我代言】牪六年的时光转眼已过,原来我们还
5、是个不懂事的小学生,现在即将变成一个懂事明理的初中生。在小学即将进入初中之前,大家纷纷在“抖音”上发表自己的暑假生活计划,右面是近三年随机采访的200名同学的调查情况统计图:牪 (1)牪、仔细阅读、观察统计图,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请简要概括出来。(至少写一个)牪_(2)牪、在节目表演环节,有一场“外出旅行好/学习培训好”的辩论会,请问你支持哪个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写两条理由)牪_牪【活动三:我想对“您”说】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3)牪、_十、选择题10犇运用学过的古诗文、名言警句填空。(1)牪、“咏物诗”往往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李贺的马诗中,诗句“何当_,快
6、走_”饱含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_在石灰吟中,通过诗句“_,_”表达自己为人清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我还读过这样的咏物诗_。(2)牪、“春”一直以来是诗人笔下描绘的对象:唐代的韩愈看到京城的春雨和绿草,写下了“天街小雨润如酥,_”的诗句;对于悄然无声、默默奉献的春雨,杜甫则发出了“_,润物细无声”的赞叹;而王观则在“若到江南_,_”中寄托对好友的美好祝愿。(3)牪、中秋佳节,遥望天上的月亮,唐朝诗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 ”这句诗让我们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还知道类似的诗句:_,_。(4)牪、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有句古话说得好:“
7、常将有日思无日,_。”(5)牪、“青出于蓝”是一个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个成语出自荀子中的“_” 这句话。(6)牪、学弈中描写其中一人“三心二意的学棋态度”的句子是“一人虽听之,_,_ ”。十一、选择题11犇口语交际。牪彬彬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可他的爸爸却反对他看课外书,只是要他读课本,做练习。现在彬彬的爸爸又在说彬彬了:“你就是不好好复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牪请替彬彬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彬彬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以消除父子间的误会。 牪_十二、选择题12犇文言文阅读。牪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
8、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2、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牪(1)子罕弗受( )(2)以示玉人( )牪(3)故敢献之( )(4)皆丧其宝也( )13、翻译下列句子: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不我,皆丧宝也。牪_14、宋人为什么要送玉给子罕?(用原文回答)牪_15、子罕为什么不接受玉?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牪_十三、选择题13犇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牪小公筷,大文明牪公筷,即“公用的筷子”,是出于健康卫生考虑,放在菜盘上让大家用来夹菜,但不能放进口里的筷子。使用公筷就像使用口罩一样,既能防止别人把疾病传染给自己,也能
9、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使用公筷是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真正体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用餐文明的新风尚。牪牪围桌同餐,相互夹菜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其乐融融地共享美食时,我们有可能不小心“共享”了消化道传染病。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如有家人感染,其牙菌斑和唾液中会带菌,共餐时,筷子就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增加其他亲人感染的概率。甲肝和戊肝更是典型的“病从口入”式消化道传染病,传递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如长期和患者共用碗筷,健康人也可能被传染。牪“小公筷”带动“大文明”,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营造“舌尖上的文明”,让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一个
10、人。牪16、文章中的文字与图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牪_牪17、请结合图文内容说明使用公筷的必要性。牪_牪18、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段,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牪A总括全文B抒发感情牪C表达观点D提出倡议牪19、在使用公筷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公筷与个人的筷子混淆的问题,请在上文的图片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作简单说明。牪_十四、选择题14犇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牪能给予就不贫穷牪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们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牪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
11、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么?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啊!牪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正真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他想问问她。牪这是一个很明净
12、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布鞋不一样。于是有了后面的对话:“爸爸在哪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牪他再一次看了看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她笑了。“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13、。牪他带着她来到了教室,问大家为什么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妈妈也会花很多钱买布鞋穿。有的同学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打拳的爷爷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她穷。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牪女孩脸上的笑容很美。牪20、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啊!在这句话中两个引号分别起什么作用?牪_牪20、“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意重啊!”在文中找出和这句话照应的语句。牪_牪22、为什么同学们不再说女
14、孩穷了?牪_牪23、请你说说老师对待女孩的做法好吗?为什么?牪_牪24、“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牪_十五、选择题15犇任选一题完成习作。牪(1)题目:分别时,我想说声_牪提示与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中叙述的对象可以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以是辛勤培育了自己六年的老师;文中叙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获得了真诚帮助后的谢意,也可以是因为某件事的愧疚内容真实,表达流畅,450字左右。牪(2)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好习惯会帮助你走向成功,而不良的习惯会影响你健康成长。请你围绕“习惯”这个话题,选择合适的材料,
15、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 宵 霄 削 袍 咆 刨 峻 竣 俊 壁 璧 避牪【详解】考查同音字。牪(1)良宵美景 ,夜晚宜人,景色美好。牪九霄云外的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牪刀削,用刀削。牪(2)长袍马褂是一种男性服饰,由长袍与马褂两部分组成。牪咆哮,释义为大吼大叫,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形容水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牪刨地:扒土。牪咆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po xio。释义为大吼大叫,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形容水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
16、。牪(3)严峻,意思是严厉、严肃,严重。牪竣工,工程完成。牪俊俏,相貌好看。牪(4)铜墙铁壁,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牪完璧归赵,一般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牪避雨:躲雨。二、选择题2A解析:A牪【详解】A正确。牪B有误,“脊梁”的“脊”读音为j。“击缶”的“缶”读音为fu。牪C有误,“衣襟”的“襟”读音为jn。牪D有误,“酥软”的“酥”读音为s。三、选择题3B解析:B牪【详解】A:阴谋鬼计阴谋诡计牪C:处景生情触景生情牪D:长途拔涉长途跋涉牪故答案为B。四、选择题4B解析:B牪【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重点考查了对比喻的的理解。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
17、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牪A“这个人凶神恶煞似的吼叫着,我感到非常害怕。”把人的神情比作凶神恶煞似的神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牪B“领导干部要廉洁守法,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中“一针一线”是借代,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牪C“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把“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比作“水墨山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牪D“小花猫在洁白的稿纸上踩了几朵漂亮的小梅花。”把小花猫踩的脚印比作小梅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五、选择题5A解析:A牪【详解】A我们应该随时发现并改正,改正的不能是优缺点,改正的只能是缺点或问题。牪B语义重复,“成分是”和“配制而
18、成”矛盾,去掉一个即可。牪C缺少成分: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牪D成分颠倒: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了许多知识。牪故答案为A。六、选择题6B解析:B牪【解析】略七、选择题7B解析:B牪【详解】“卜算子”并不是这首诗的题目,而是词牌名。八、选择题8C解析:C牪【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排列顺序。牪在解这道题时,我们首先要找到总起句,很明显第二句就是总起句,按照逻辑,再讲种植花草树木的作用,因此接下来是第一句和第四句,最后再是带有总结性的句子,是第三句。九、选择题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六年的时间里,充满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就通
19、过这次活动,来表达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激之情。下面请允许我介绍本次活动的流畅,第一项:毕业演讲。第二项,节目表演。第三项,交换毕业赠言。下面,我们将逐项进行。 在毕业假期生活中,选择学习培训和外出旅游的同学占比最大。 我支持外出旅行好。理由第一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见识;第二可以适当放松身心。 老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这么多年来的栽培和陪伴,感谢您,您辛苦了!牪【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以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牪活动一:要求写开场白。首先明确活动对象是老师和同学,开头称呼问好,接着对六年的小学生活时光进行总结,总结完毕之后介绍流程。注意句与句之间要有连贯性。(1)牪、本题考查读图能力。牪图片展示的是
20、2019-2021小学毕业生假期生活情况统计,从图表上课可看出学习培训的人最多,其次是外出旅游,最后是公益活动。结合以上信息组织语言作答。(2)牪、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牪支持“外出旅行好”的观点,可从开阔视野,放松身心的角度阐述理由;支持“学习培训好”可从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更多技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角度阐述理由。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3)牪、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牪选择一个自己最想感谢的人去写。选择老师可从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陪伴、老师对自己的付出去写;选择父母,可从父母对自己的养育、培养等角度写。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十、选择题10 金络脑 踏清秋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1、 竹石 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风潜入夜 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莫把无时当有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牪【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牪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牪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
22、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牪咏物诗还有罗隐的蜂,王冕的墨梅等。(2)牪、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识记默写能力。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牪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3)
23、牪、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识记默写能力。牪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牪思念家乡亲人的诗词还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4)牪、此题考查学生名言名句的识记。牪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5)牪、此题考查学生名言名句的识记默写。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摘自荀子劝学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
24、(它)比水(更)冷。(6)牪、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识记默写能力。牪原段: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十一、选择题11示例:读课外书能使我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读课外书能开阔我的视野,能使我的头脑变得聪慧,使我受益无穷。而且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只会使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您就让我看课外书吧。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组织语言在语境中的运用。牪针对长辈,委婉尊敬的说出看课外书的好处,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用途,对学习有啥作用,如何平衡学习和课外书的时间。牪故答案为:读课外书能使我学到许许多多课本
25、上学不到的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读课外书能开阔我的视野,能使我的头脑变得聪慧,使我受益无穷。而且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只会使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您就让我看课外书吧。十二、选择题1212、 接受 出示 所以 丢失13、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14、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15、因为他把不贪图贿赂当宝贝,表明他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牪【分析】译文: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琢玉的人看,琢玉的人认为是块宝,因此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认为不贪(这种品质)是宝,你认为玉石是宝,假若把玉
26、给我,(咱俩)都失去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12、本题考查的是字义的辨析。牪“子罕弗受”的意思是:子罕不接受。其中“受”的意思是:接受。牪“以示玉人”的意思是:把这块玉给琢玉的人看。其中“示”的意思是:出示。牪“故敢献之”的意思是:因此才敢献给你。其中“故”的意思是:因此,所以。牪“皆丧其宝也”的意思是:都失去了宝。其中“丧”的意思是:丢失,失去。13、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要注意字词“以”的翻译是“认为”,“若”的翻译是“假如”,“皆”的翻译是“都”,翻译后要读读句子是否通顺。14、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牪宋人因为琢玉的人说这块玉石是宝,所以才想把他送给子罕。原文为:以示玉人,
27、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1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牪由“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可以看出子罕他因为把不贪图贿赂当宝贝,所以才不接受别人送的玉。这表明他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十三、选择题13B解析:牪16、倡导使用公筷,共享卫生、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牪17、使用公筷能防止疾病传播,是尊重和关爱他人的体现,是文明的用餐方式。牪18、B牪19、使用比个人筷子更长的筷子,或是不同花纹的筷子作为公筷。公筷摆放在固定位置上,用完后随手放回原位。牪【分析】牪16、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作者在文
28、中倡导人们使用公筷,共享卫生、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的观点。牪17、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使用公筷能防止疾病传播,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文明的用餐方式。这是使用公筷的必要性。牪18、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理解文章每个层次的意思。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作者在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段处,总括了全文,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对人们提出了倡议;但并没有抒发感情。牪1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和图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文中和图片中找到使用比个人筷子更长的筷子,或是不同图案和造型的筷子作为公筷。公筷摆放在固定位置上,用完后随手放回原位。十四、选择题14牪20、“鞋”表示不是真
29、正的鞋子,是画的画。“礼轻情意重”表示引用。牪20、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正真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牪22、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牪23、好,因为能让女孩确认自己不贫穷。牪24、除了物质还有精神只要我付出了时间、真心给予了他,那么他是幸福的, 我就是富有的,因为我拥有别人需要的。牪【解析】牪20、考查了引号的作用,注意结合“鞋”联系,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
30、这么花的鞋么,看出不是真正的鞋子,是画的画。“礼轻情意重”是引用的内容,表示引用。牪20、考查了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可找出: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正真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牪22、考查了句子的理解,可结合句子,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可知答案。牪23、考查了课文的理解,结合句子,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可知女孩
31、听了会认为自己不贫穷。牪24、考查了句子的理解,富有或贫穷拿什么来定义呢?绝不只是金钱。看接受的人拥有什么是幸福的,才知道我们是否能给予,或者我们给予了他会不会幸福。他需要温暖、需要关心,我付出了时间、真心给予了他,那么他是幸福的。十五、选择题15范文:牪习惯牪说到勤俭节约,人人都能说,也都能做到。但是,谁真正做到了勤俭节约?没有多少人!牪说到这个话题,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个晚上,我正在饭店吃饭,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解析:范文:牪习惯牪说到勤俭节约,人人都能说,也都能做到。但是,谁真正做到了勤俭节约?没有多少人!牪说到这个话题,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个晚上,我正在饭店
32、吃饭,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小女孩先去了洗手间,阿姨则在那里点菜,她一下子点了四个菜。小女孩洗完手回来,菜也上来了,那女孩一看满桌子的肉菜,笑嘻嘻的脸上立即挂上了霜,她大吼道:“怎么满桌子的肉啊!我不想变成大肥猪。”阿姨看见自己的心肝宝贝那么生气,只好又叫来了服务员,把菜单递给了女孩。那女孩又点了四大盘菜。女孩这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大约吃了个半饱,女孩又不愿意了:“妈妈,妈妈”她叫着,撒着娇恳求地望着妈妈“我可以再点几个菜吗?”阿姨拗不过女孩,心软了,只好又叫来了服务员,把菜单递给她。女孩又点了两个菜。菜上来了,女孩动了几筷子就不吃了。阿姨也吃饱了,他们付了钱,扬长而去。牪服务员来收
33、拾饭桌时,看见饭桌上的菜大部分就动了几筷子,还剩下好多。服务员很无奈,可这些菜都被客人吃过了,他们自己不打包拿走,别人也不能吃,只好扔进了垃圾箱。牪“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看出,这对母女一点也不懂得这首诗的道理。牪我曾经看过一条关于勤俭节约的公益广告,上面说:“据估计,全世界的人一天的剩饭,可以满足两亿人一顿饭的需要。”可见浪费是多么的可耻,节约是多么的宝贵。那么就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比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洗手的水可以涮拖把、浇花;用完的纸张可以在背面打草稿牪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其实不难,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34、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刻刻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牪【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牪两题中任选一题来作文。牪习作(1)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分别时,我想说声 ”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分别时,我想说声谢谢”,然后扣住题目来写,想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养育我们的父母,传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关心我们的朋友,还是帮助我们的陌生人?选择你最想感谢的去写。写作时,要注意抓住“谢谢”进行构思:你谢谢谁,为什么谢谢他(她), 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表达你的感谢之情。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
35、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牪开头:开篇点题,点明中心。牪中间:用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指导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做到详略得当。牪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突出主题。牪习作(2)为自命题的话题作文,要求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看到“习惯”二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写选择写作内容。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这一主题。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牪开头:开篇点题,点出主题。牪中间:结合实际,通过典型整合来表现,合理安排材料,做到详略得当。牪结尾:突出主题,点明中心。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