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6KB ,
资源ID:1881850      下载积分:6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8818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汉语第阶段测试题3b.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古代汉语第阶段测试题3b.doc

1、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 )的代表字。这三十六字母就是: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 )日,见溪群疑,( )。、( )时的诗经的研究者不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不押韵的现象,他们认为,为了押韵和谐,可以临时改变字的读音。这就是所谓的“叶韵”(又叫“叶音”)。“叶”同( ),是( )的意思。宋代的( )在注解诗经( )时,

2、全面采用了叶音说。、明代末年出了一个古音学家( ),他坚决反对朱熹的叶音说。他在( )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破读的音主要是声调,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 )字变读为( )。、赵岐的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章指”是对( )的概述。、诗经毛传、郑笺的“传”和“笺”,当时都各有特定的意义,“传”指( ),“笺”有( )的意思。、“貌”字一般用在( )或( )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往往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这句诗用了( )的修辞手法。、“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用的是( )的修辞

3、方法。二、选择题:、首先使用部首来统帅汉字的是( )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辞源D、汉语大字典、下列意义相同的一组词是( )A、新华字典的“字”和助字辨略的“字”B、词诠的“词”和辞海的“辞”C、词诠的“词”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词”D、助字辨略的“助字”和经传释词的“词”、按照古声母编排的虚词辞书是( )A、助字辨略B、经传释词C、词诠D、古书虚字集释、三十六字母中的牙音是( )A、见溪群疑B、精清从心邪 C、知彻澄娘 D、照穿床审禅 、首创古音谐声表的是( )。A、守温B、陈第C、顾炎武D、段玉裁、提出“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的是( )A、钱大昕B、章太炎C、黄侃D、曾运乾、“平平仄仄平”的

4、拗救句式是( )A、仄平平仄平B、平平平仄平C、仄平仄平平D、平仄平仄平 、如果一首五律首句的平仄格式是“仄仄仄平平”,那么,它第五句的平仄格式应当是( )。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用于声训的术语是( )A、谓之B、犹C、之言D、读如、以注明典故的来源和词语出处为主的注解是( )A、郭象的庄子注B、李善的文选注C、裴松之的三国志注D、朱熹的诗集传、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就包括了( )。A、毛亨的毛诗故训传、郑玄作的笺和孔颖达作的正义B、郑玄作的传、朱熹作的笺和孔颖达作的正义。C、朱熹作的传、郑玄作的笺和孔颖达作的正义D、毛亨作的传、朱熹作的笺和孔颖达作的正义。、

5、“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代称 B、夸饰C、譬喻D、委婉 、有活用现象的诗句是( )。A、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B、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C、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4、“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尚谁立哉?”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代称B、夸饰C、譬喻D、委婉三、是非题:、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所释的多半是当时的口语词。( )、修订后的辞源是综合性的辞书,对阅读古书非常有用。(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是汉语拼音产生之前最简单、最科学的一种方法。( )、反切注音法是使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注音之前最科学的

6、注音方法。( )、联绵词是两个音节合成的单纯词,单个的字只起标音的作用,两个不同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一般来说,联绵词不存在哪种写法是本字本义,哪种写法是通假字通假义的问题。( )、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两汉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每个字母代表一个声母。( )、近体诗对仗要求词性相同的互相为对;句式结构完全相同;平仄相对。( )、词的格律比近体诗更加严格,比如,在词中,相邻的两句如果字数相同,就有必须对仗。( )、明代末年出了一个古音学家顾炎武,他坚决反对朱熹的叶音说。他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十三经注疏是唐朝人在总结前人注解工作的基础上,将十三部儒家

7、经典作品重新做了注解后,再加上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合刊而成的。( )、“读曰”和“读如”都可以用来注音。“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而“读如”虽然也可以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但其主要的作用还是注音。( )、古人的句读,就是我们现在的标点。两者是一回事。(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晋国,天下莫强焉。”这句话使用了代称的修辞方法。( )、“乘坚驱良逐狡兔。”这句话用的是代称的修辞方法。( )四、名词解释:、五音、平水韵、对、粘、圈发之法、正义、博喻、并提五、简答题:、所谓说文四大家是哪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什么叫“古无轻唇音”?举例说明

8、。、什么叫“古无舌上音”?举例说明。、“平”、“上”、“去”、“入”四个字,它们是中古四个声调的代表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平”读阳平,“上”、“去”、“入”三个字都读去声,四个字只读两个声调。为什么?、简要说明“谓”和“谓之”这两个术语的不同用法。、简要说明“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这两组术语的不同用法。、根据下列例句说明什么叫“代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什么叫“互文见义”?举例说明。参考答案一、 填空1、王引之,刘淇 2、声母,照、穿、床、审,晓、匣、影、喻 3、南北朝,协,协和。朱熹,诗集传 4、陈第,毛诗古音考 5、非去声,去声

9、6、全章大意 7、阐明经义、补充与修订毛传 8、动词、形容词,动词 9、并提 10、黄河容不下小船,夸饰 11、互文二、 选择题1、D 2、D 3、B 4、A 5、D 6、B 7、A 8、A 9、C 10、B 11、A 12、D 13、D 14、D三、 是非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四、 名词解释1、 音律学中间的,指汉语的声母发音,按36字母的发音部位不同分为声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2、 为了便于人们写诗押韵,南宋江北平水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广韵同用的韵合并起来,归并为107韵,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作新刊

10、韵略又归并为106韵,这106韵就是通常所说的平水韵。3、 对就是指近体诗,八句四联,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出句和对句平仄应相反。粘,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4、 宋元以后的人往往尊崇古书中所注的破读音去读书,并在需要破读的字的右角上,用红笔画一个小圈,这个叫读破法或圈发之法。5、 是术语,唐朝时注解古诗的新法,特点是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做注解。6、 一口气用很多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7、 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句中来叙述。五、 简答题1、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其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

11、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2、这是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轻唇音”,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就是只有双唇音声母“帮 ”、“滂p”、“并”、“明m”,没有唇齿音声母“非pf”、“敷pf”、“奉v”、“微w”。唇齿音声母是从双唇音声母演变出来的。例如 “辈” 读 双唇音,说明 的 上面 的 声旁 “非” 在 古代 读 双唇音。汉语方言中还保留这些痕迹。例如,湖南衡山,“浮(起)”、“孵(鸡崽叽)”、“(黄)蜂” 的 声母 分别 读 “袍”、“抱”、“烹”。湖南 东安 的

12、“冯,逢,缝” 等 读 “彭”。3、这是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上只有“端t”、“透t”、“定d”、“泥n”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舌上音声母是后来从舌头音“端t”、“透t”、“定d”、“泥n”这组声母中分化出来的。 直到现在,有些方音中仍然只有舌头音,例如 湖南衡山方言,“里(头)”读“底”,“(费)力”读“里”,还有闽南方言中“猪”的声母为d,“陈”的声母为t。4、语音发生变化。平、上、去、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也是四声,阴平上去,平分阴阳,声调的变化是以声母为条件,浊声母的平声字

13、变成阴平,清声母的平声字变成阳平;上声有一部分变成去声,全浊声母的上声变成去声;去声没有变;入声字变化最多,入声字有部分没有规律,入声字的浊声母的有规律的次浊声母变成去声,全浊声母字变成阳平。5、位置不同,作用不同,被解释的词和解释的词在它们前面或者后面; 谓之不仅是用来解释词意的而且还是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的差别的。谓用来解释的词往往是用来说明前面的词所指的范围或者隐射的事物。6、读若,读如光是注音的;读为,读曰除了注音还说明本字和通假字的。7、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换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和这个事物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代称的几种形式:用事物的性质状态的特征的词带指代这个事物。不毛:荒凉的地方。用泛称代特称的。病指一切病,这边特指一种寄生虫病。用特称代泛称的。许史是汉代的贵戚,这里指当时的一般的贵戚,泛指的贵戚。8、 两种情况,又叫互文或互见。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用同义字,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