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 “2006网络教育国际论坛”述略2006年10月14日到15日,作为“第七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暨2006中国国际教育展”的一部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中央电大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协办的“网络教育国际论坛2006:质量保证”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到会发表讲话,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常务副校长金威尔科克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分别致辞。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主持了开幕式。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国以及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联盟的专家和国内外远程
2、教育机构的代表共百余人出席会议,围绕网络教育质量标准研究与实践、网络教育质量保证、质量保障案例分析、网络教育新模式与新技术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网络教育国际论坛主办方已达成一致,今后将继续主办该论坛,使之成为远程教育领域有影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明确定位强化共识研讨发言显示出,关于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体系的构建,人们提出、分析问题的视角或有不同,但在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明确远程教育的定位及特点和规律,加紧制定远程教育的质量标准等方面,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而从国际视角观照,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增长趋势,也必然使远程教育全球发展的质量保证课题,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关注。树立系统的、多样化的质量观,构建社
3、会化、立体化的质量保证与监管体系 教育部高教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处长刘英阐述了对建立并完善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的看法。她认为,应当树立系统的质量观,注重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开放式的评价体系,既要注重内部的评价,也要关注外部的评价,这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受教育者、社会各界如用人单位、合作机构、媒体、行业协会、民间团体等;还应当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即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层次,有不同的质量内涵和标准,要形成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刘英强调,必须建立社会化的、立体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而建立这样的体系,要做到有利于多模式的发展,有利于过程质量管理和自我质量完善,不断提高质量
4、和服务水平;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贯彻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及支持服务水平,以及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仅要尊重远程教育规律,还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已成当务之急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认为,远程教育已经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但质量标准缺失引起各方面矛盾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他提出,质量标准的形成,是我国远程教育发展重点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的重要标志,既应该是前阶段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又应
5、该为远程教育今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副主任汪启富指出了当前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质量标准不明确,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需求不完全匹配,教学组织与学习者的行为特征不完全匹配,教学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教学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优质教学资源不足、共享程度低,等等。他强调,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网络教育已经到了革新的时候;这种革新,应当包括网络教育理念上的创新和网络教育体系本身的完善。确立符合远程高等教育定位的质量标准探讨远程教育的质量标准问题,就必须清楚地认识远程高等教育的定位和远程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严冰表示,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首先取决于它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
6、,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是主要面向在职成人的继续教育,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因此,简单地将传统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作为远程教育的参照系是不合适的,片面强调远程教育的特点而忽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共同规律也是不可取的。围绕标准问题,严冰阐述说,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应该符合一般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要求,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应该强调和落实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一般要求,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该有基本指标,但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指标上要具有自己的特点。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包括教学标准和服务标准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标准的确定,要从远程高等教育的定位出发,从其培养对象、目标、规格、层次入手,具体界定教育提供方(
7、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模式、考核模式以及过程管理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服务标准的确定,则要从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出发,本着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具体界定服务提供方在服务流程、规范等方面的原则和标准。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丁新也认为,不能以精英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去“统一”全部高等教育质量。他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必然引起质量标准多元化。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分化为高低不同的层次,要有适合不同层次质量的质量标准。处于不同层次的、适合不同质量观的质量评价标准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教育目标不同,教育要求不同,教育水平、教学
8、质量、教学效果、甚至学生质量等方面都不同。无论处于高等教育的哪一个层次,只要教学活动能体现其教育价值观,实现其教育目标,彰显其优势,就是高水平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学,能够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汪启富提出“新一代网络教育”的概念来表述他对网络教育创新的认识。他认为,“新一代网络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应有型人才导向和专业化教学服务,提供良好的知识体验、服务体验和基础设施。他将“新一代网络教育”的特点归纳为:综合提升学习者的社会竞争力;高度符合学习者的行为特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体验。据此,汪启富提出,网络教育的定位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具有与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精英教育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9、和质量标准;应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确立以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为显著特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这样的质量标准应取得三个认可:一是国家认可,即网络教育应符合一般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二是社会认可,即网络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三是学生认可,即学生自己对网络教育的学习体验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构建全球性、区域性的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英国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所所长斯瓦瓦布亚纳森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高校越来越关注国际市场的拓展,而提供跨国界教育无疑面临很多挑战。他认为应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监管体
10、制,开发全球性的、区域性的质量保证机制,以通过质量保证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对网络教育机构进行更严格的审核,并应当特别关注跨国界的网络教育活动。美国威诺娜州立大学学术副校长萨莉约翰斯通描述了跨国界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全球趋势,她还分析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制定了跨国境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系列指南,制定这些指南的目的就是帮助和鼓励达成国际合作和理解,其所遵循的原则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分享知识信息,进行对话,相互信任和尊重。当然,建立跨国界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如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外联部执行主任南希帕克提及的,各国的质量监督机制不同,必须应对复杂的市场情况,并满足对方国家的要
11、求等。又如巴西远程教育协会主席弗莱德里克立托所论及的文化差异对网络教育质量标准的影响,等等。严冰就有关问题概括地谈了一些看法,他指出,正如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所说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该包括高等教育所有的功能和活动,应建立独立的国家机构和确定国际公认的可比较的教育质量标准,但对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该予以应有的重视,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他认为,对不同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要根据它所处的国情及教育体制的差异,以及这些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进程,采取不同的尺度。他强调,首先要考察的是开放大学在本国教育体制中所处的地位,为解决
12、本国的教育问题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相应的水准。梳理经验寻求启示构建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令人颇感欣喜的是,诸多领域的探索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积累了经验,给人们带来了可贵的启示;正如奥鹏远程教育研究院院长任为民在分会场研讨总结中所说的,很多远程教育机构的实践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把现代教育理念和远程学习教育理论同自己国家、机构的实际紧密结合,所作探索取得了丰富经验;努力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在资源建设、过程落实和质量保证等各个环节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研究项目结合当地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远程教育的规律进行探索,为更
13、深入的研究明确了方向,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机制运作中的经验与感悟中央电大副校长孙绿怡在研讨中表示,中央电大对于质量问题特别是教学过程的质量高度关注。她描述了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框架,即四级电大职责分明,五大要素分类管理,全员参与、全程反馈,自我完善、共创品牌。她着重阐述了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五大基本要素,即资源建设是质量保证的关键,教学过程监控是质量保证的重点,学习支持服务是核心,教学(教务)管理是保证,系统运作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宗连着重围绕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管理工作信息化三个方面介绍了“网上人大”的实践。资源建设方面较为扎实的运作,从制度建设入手,
14、努力为在职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的努力,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几乎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这些都是在试点高校网络学院中颇具特色的方面。北京大学医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于2002年导入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并在医学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该院常务副院长高澍苹的体会是,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检验是一项复杂、长期和动态的系统工程;体系依赖于执行力,它通过对人的监控来达到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推行标准必须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远程教育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剪裁和变通;应当谋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学院院长助理张毅特别强调服务促质量、过程出质量,对施教和受教进行全面质
15、量监控。他表示,所谓服务促质量,就是向学生提供优质的课件资源和教育服务,注重教育产品和助学服务的品质。而对服务质量的监控,体现为对施教各环节和项目的动态跟踪、流程优化和绩效评估。所谓过程出质量,就是在多元施教的基础上,实现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辅导状态的监控,核心是自主学习质量和辅导质量。同时,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动态跟踪管理,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过程质量。墨西哥蒙特雷技术学院虚拟大学校长帕西奥洛佩茨德尔普鲁托强调应将质量控制贯穿于课程设计的每个阶段,他介绍说,课程设计遵循机制的、内部的和外部的三类标准,在机制方面,课程必须根据蒙特雷技术学院特有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经过培训、得到认证并
16、通过学校批准,确保其有能力来执行课程教学,学校也对网上课程制定了主要的评估指标;从内部的标准来说,学校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过程,还发布了关于质量标准的指导原则;作为外部标准,学校有学术项目的认证,也通过了美国的认证,并采取了国际协会的技术标准,从而得到很多国际组织的帮助和认证。英国剑桥大学中英电子教学项目英方主任海伦斯宾塞欧缇在研讨中的发言,实际上阐述了有效的学习者支持及教师培训对保证网上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她认为,一方面,有效的学习者支持对于网络学习非常重要。通常有人会将学习者支持看作是补充性的、辅助性的,但实际上应该注意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新方法,注重个性化设计和互动性,贴近学生需求,并促
17、进其自主性。学习者支持主要包含社区建设、课程设计和培训。另一方面,有影响的好教师对于网络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减少学生流失率。学生坚持学习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对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网络教学方法并不是很熟悉,需要有教师帮助他们克服这一过程中的挫折感,孙绿怡在研讨会上谈到,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是一个艰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事实也的确如此 我们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而对新问题的求解过程,也是对远程教育发展现状深入思考、对远程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的过程远程教育质量的决定要素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奥鹏远程教育研究院院长任为民指出,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了提高网络教育质量和效率,
18、网络教育正在形成各种专业化的分工,构成了网络教育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包括教学与资源提供方、硬件设施及技术开发方、网络信息系统供应方,及依托于公共服务的运营方来为学习者服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的运营方就是今天所说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任为民看来,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要素主要有7个,即网络学习的支撑环境,课程开发,教学过程的跟踪、服务和管理,课程整体结构,对学习者的支持,对教师的支持,学习评价和检查。在这7个要素中,除课程开发、课程结构主要由办学单位、资源提供方来提供外,其他的5个要素都涉及到教学过程的服务问题,都与公共服务体系直接相关。因此,奥鹏中心的工作重点就放在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建立网络教学
19、的系统环境,创造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硬件和软件教与学的环境;二是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服务,搞好教学过程对学生和教师的支持服务;三是实行服务系统检查与评估制度,配合高校对学生学习和服务系统的检查与评价。质量保证视野中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应用网络教育在发展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浙江大学教授、教育部专家陈德人强调网络教育所依存的技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比如,从以天网为主到以地网为主的变化,从以有线网为主到以无线有线结合为主的变化,从以IPV4到IPV6的变化,从以技术型控制到适用性满足的变化,等等。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吴砥也在专题演讲中着重围绕网格、SOA和Web2. 0的实践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学习技
20、术的发展,讨论了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此外,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LON-CAPA项目主任格瑞德克特米尔等介绍了该校“大规模的内容对象创新”,爱尔兰国立大学联盟国立科克大学保罗康威博士则探讨了欧洲网络学习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在科技的迅猛进步中强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无疑是提高、保证远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陈德人提出的观点是:建设新一代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是解决教育的低成本、普及性、公平性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他提出,建立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从框架和过程两方面研究解决终身学习型社会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相关问题;建立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创新机制,从内容和机制两方面研究并解决终身学习体系及学习型社会满足个
21、性化学习需求的相关问题。清华大学程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程建钢则针对更为具体的问题,集中探讨了e-learning支撑环境问题。他归纳了e-learning研究与应用所面临的6大问题,即:资源建设中尽可能多地开发课程,把数量等同于价值,对于是否真正满足教学需求、质量评价、维护和管理关注不够;网络教学平台成为内容的传送系统或课堂搬家的工具,并没有从知识管理和绩效支持高度去研究、认识和应用;过于迷信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和教育信息标准化研究的成果,许多理论是从心理学和脑科学角度出发,其结论有特定的使用条件,教育信息标准化研究中的“学者型标准”和“企业型标准”二者距离很大;e-learning与教育电子政务
22、割裂开来,过于强调教与学,不断形成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教学平台、教务管理等若干“信息孤岛”;对于e-learning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关注不够;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人员与教育信息化企业从业人员的成果、支持服务等远远还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程建钢结合其工作情况,从技术架构的角度介绍了构建一体化 e-learning支撑环境的思路与方案。成本、质量与市场环境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杨青认为,网络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市场,那么,市场经济的规律就一定会作用于网络教育。他指出,网络教育质量要靠必要的投入来保障,在正常情况下,质量受市场需求的制约,但如果市场需求对质量不敏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就会失效。具体来说,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其要求并不在教育服务本身,而在学校签发文凭的“能力”。杨青将这种情况称作学生“对质量不敏感”。 -全文完-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