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A卷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kgB成年人在水平地面上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1.4103NC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D一名中学生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约是50N2如图所示,重为5N的小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是()A2NB3NC5ND8N3春晚,我们能欣赏到很多传统杂技表演,“顶碗”就是其中之一。如图是一名男演员正举着一名头上顶着碗的女演员,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碗没有惯性B若此时碗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碗会落到地面C男演员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男演员的
2、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铺设瓷质地砖时,常用一个锤子不断敲打地砖,使地砖与砂浆贴合紧密,并尽可能让地砖保持水平。工人师傅使用的这把锤子的锤头是图中的()A 圆台形的铁锤B 圆柱形的橡胶锤C 两头尖的塑料锤D 球形的木锤5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五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已知A重,B受到的浮力为,A、B密度之比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所受的重力之比为BA、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C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D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6“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整
3、个地球”,如图所示,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天平B鱼竿C扫帚D动滑轮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2N,底面积为100cm2,在容器底部放一圆柱形物块的高为8cm,然后缓慢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的重力为2NB物块的底面积是60cm2C物块的密度为0.85103kg/m3D水的深度为12cm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1400Pa8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在相
4、同水平面上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第1、2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速度分别为、;如果运动时间相同,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9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cm,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10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有水的小碗紧紧地固定在小车上,模拟研究乘客乘座公交车时发生前倾后抑的现象,其中_图相当于公交车突然启动时产生的现象,该实验中使用的_相当于公交车中的乘客。乙图所示实验中小车所受阻力_ (选填“”、“=”或“”)绳上的拉力。11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小明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
5、如图所示的实验。比较 _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为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应该选图 _比较。12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这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_ 。13如图所示,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N。14火车站站台上都画有安全线,如图所示,人若越过安全线,当有火车通过站台时,人与火车间的空气流速变_,压强变_,人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有可能被“吸”向火车,发生危险。15小明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如图所示,购物车与货物的总重为100N,
6、B、C点为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当购物车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小明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使车的前后轮分别越过障碍物。(1)越过障碍物的推车,可视为杠杆,图甲中小明在A点施加的力F甲方向为竖直向_;(2)小明对A点第一次的施力大小为F甲,第二次的施力大小为F乙,比较F甲与F乙的大小关系_(选填“”或“=”)。16如图所示。甲图中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9s12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 _J;此段时间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_W。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用100N的拉力拉着重为300N的匀质实心方木匀速前行,请画出木箱
7、受到的拉力示意图。18如图所示是一侧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其一端稍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力的方向和这个力的力臂,并用“O”标明这个“杠杆”的支点。19人站在地上用滑轮组拉动物体A,请在图中画出绕绳方法。20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甲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乙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_比。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
8、,甲弹簧的伸长比乙弹簧_(填“大”或“小”)。(2)如图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测力计;(填“A”或“B”)(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当拉力为8N时,甲弹簧的长度为_cm。21雨天路滑,小华想哪一种鞋穿上摩擦力更大呢?他选用“型号1”和“型号2”两种不同品牌的运动鞋各一双,做如下实验:(1)小华想测量鞋在地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将弹簧测力计在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调零;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2)选好装置后,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品牌中一支运动鞋的重力并记录,然后将运动鞋接到装置
9、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目的是使拉力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录如下:品牌G/NF/Nf/N型号131.11.1型号23.51.11.1(3)做完实验,他想了想,本实验有一定缺陷,没有控制_不变,但本实验却能比较出哪双鞋的摩擦性能更好些?你认为_(选填“型号1”或“型号2”)摩擦性能更好些;(4)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实验,在型号1的鞋中放入钩码,使两种品牌的鞋对橡胶垫压力相等,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橡胶垫_(“不必”或“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动;(5)如图丙,当把任意一只鞋放在胶垫上,橡胶垫与鞋的接触面积大约一
10、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变,能得到的结论是;压力和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与_大小无关;(6)小华在放学路上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二22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的值。(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cm,计算得到大气压强
11、的数值为_Pa;(4)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_;(5)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_(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_。二23小洋用装有沙子的带盖塑料瓶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1)小洋列举了三个常识,分别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符合常识1的是猜想_(填序号)。常识猜想常识1:木头漂在水面,铁钉沉在水底猜想1: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常识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猜想2: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常识3: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
12、体变轻猜想3:与物体的密度有关(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洋依次做了如下实验: 根据A、B、C的结果,可得猜想1是正确的;根据A、C、D的结果,可得猜想1是错误的。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可得:浮力大小与_有关,与浸入液体的深度_;接下来根据A、D和E可得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为验证猜想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瓶子中的沙子倒掉一些以减小物体密度。接着他仿照步骤D进行实验,发现此时测力计示数小于1.8N,认为该猜想是正确的。该实验环节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3)若B、C、D每次浸没深度的增加量相同,C、E塑料瓶刚好浸没,D、E步骤塑料瓶底部受到的压强p水、p盐水的大小关系是,则p水_
13、p盐水。24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如下述实验,请完成下列空白。 (1)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做_运动,根据_原理,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把甲实验中的木板拿走,让木块直接在较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这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2)乙实验中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_间接反映出来的,把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具有不同的_。下面哪一实例是该结论在生活的应用:_(填选项符号); A高速公路上对车进行限速限制 B某些路段上对车进行限重限制(3)请你再写出一个应
14、用转换法的物理实验_。25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0.5N。(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 _ 个钩码。(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 _ 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 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在
15、一些建筑工程中,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任意超载,给路面及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自重为3t的前后共10个轮子的货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砂石30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求:(1)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少?(2)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3)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货车最多装多少吨砂石?(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计算中g取10N/kg)27一边长为0.1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如图所示;(
16、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3)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4)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28佛山某楼盘工地,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3m高的工作面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量G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求:(g取10N/kg)(1)运送的建材重量G物;(2)工人将建材送上工作面所做的有用功W有和总功W总;(3)工人将建材送上工作面需拉动绳子的长度和拉力F的大小;(4)不计摩擦和绳重,则动滑轮和载物台的总重量G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A一个苹果大约100g左
17、右,故A不符合题意;B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他的重力,约为600N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每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故C符合题意;D人的密度粗略估算为水的密度,一名中学生浸没在水中时处于悬浮,受到的浮力大约等于自身重力,即600N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D【详解】此时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F浮G+F拉5N+3N8N故选D。3D解析:D【详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碗具有惯性,故A错误;B原来碗保持静止状态,若此时碗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不会落到地面,
18、故B错误;C男演员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男演员、女演员和碗的重力之和,所以男演员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大小不相等,则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4B解析:B【详解】A铁锤的硬度较大,敲击瓷砖容易使瓷砖破裂,故A不符合题意;B圆柱形的橡胶锤,橡胶的硬度合适,且圆柱形表面,有助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两头尖的塑料锤的两头受力面积太小,这样压强太大,容易击碎瓷砖,故C不符合题意。D球形的木锤与瓷砖接触时只有一个点,受力面积过小,压强太大,也
19、容易损坏瓷砖,且木锤的硬度较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解析:D【详解】AA、B密度之比AB=15AB体积相同,体积之比VAVB=11由G=mg=Vg可得A、B所受的重力之比GAGB=AVAgBVBg=AB=15故A错误;B已知A、B的体积相同,设均为V,A有五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则A排开水的体积V排A=V,B排开水的体积V排B=V,A、B所受的浮力之比F浮AF浮B=水V排Ag水V排Bg=VV=45故B错误;C由题知,B受到的浮力F浮B=10N,A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10N=8NA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F拉=F浮A-GA=8N-4N=4N
20、故C错误;D因为GAGB=15且GA=4N,所以GB=5GA=54N=20N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底对B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B对容器底的压力F压=F支持=GB-(F浮B+F拉)=20N-(10N+4N)=6N故D正确。故选D。6D解析:D【详解】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A天平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鱼竿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扫帚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动滑轮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D【详解】A当h=6cm时,物体的高度为8cm,
21、物体没有浸没,而此时的浮力最大,只能说明物体漂浮,那么此时的浮力等于重力,为3N,故A错误; B当h=6cm时,浮力为3N,则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物块的底面积是故B错误;C物块的质量为物体的体积为物块的密度为故C错误;D水的深度为12cm时,水的体积为则水的重力为则对桌面的总压力为水的深度为12cm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故D正确。故选D。8A解析:A【详解】BC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等于摩擦力,而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拉力的大小不变,故BC错误;A D拉力等于摩擦力,而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拉力的大小不变,从图乙可知,第二次速度大,如果运动时间相同
22、,则第二次路程远,拉力相同,故第二次做功比较大,故A正确;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93.00 2.4 【详解】1图甲中,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分针指示的时间超过1.5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大表盘指针在40s,因此秒表读数为1min40s=100s2由图乙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侧与3.5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50cm-3.50=3.00cm3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其示数为2.4N。10甲 水 【详解】1
23、2公交车突然启动时,由于乘客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乘客会出现向后抑的情况,图甲中的水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洒,相当于公交车中的乘客,与公交车突然启动时情况相同。3从图乙中可以发现,水洒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说明小车做减速运动,合力向左,向左的力大于向右的力,即小车所受阻力大于绳上的拉力。11乙、丙 甲、乙 【详解】1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图乙、丙符合题意。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图甲、乙符合题意。12重力势能【详解】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高空抛物由于高度大,
24、具有的重力势能就比较大,落下时对砸中的人或物体做的功就多,在很短的作用时间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力。135【详解】用20N的水平力把重5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对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的平衡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即为5N,方向是竖直向上。14大 小 【详解】1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列车行驶过程中,列车的速度很大,人靠近列车时,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外侧压强大于内侧压强,人在内外侧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列车,容易发生事故。15下
25、F甲F乙 【详解】(1)1小明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图甲中,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解析:下 F甲F乙 【详解】(1)1小明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图甲中,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力是动力,C点是支点,B点车轮往上移动,C点车轮静止不动,这样推车不能越过障碍物,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立,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不是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力是动力,
26、这时B点车轮静止不动,C点车轮往上移动,B点是支点,这样推车能越过障碍,符合题意,假设成立,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下的力。(2)2由1解析可知,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是F甲,这个力是动力,动力臂是,购物车自身的重力是G,这个重力是阻力,作用在购物车重心O,阻力臂是支点B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大小是,越过障碍物这个过程可近似看作是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可知代入数据可知图乙中是B点车轮越过障碍物,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力是动力,这时B点车轮静止不动,C点车轮往上移动,B点是支点,这样推车不能越过障碍,不符合
27、题意,假设不成立,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力是动力,这时C点车轮静止不动,B点车轮往上移动,C点是支点,这样推车能越过障碍,符合题意,假设成立;综上所述,图乙中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动力臂是动力臂是1.2m;购物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阻力臂是支点C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大小是,越过障碍物这个过程可近似看作是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可知代入数据可得综上所述、那么。166 【详解】1由丙图知,9s12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且由乙图知,9s12s内的推力则9s12s内推力F做功2此段时间推力做功的功率解析:6 【详解】1
28、由丙图知,9s12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且由乙图知,9s12s内的推力则9s12s内推力F做功2此段时间推力做功的功率三、解答题17【详解】拉力的作用点在绳子与实心方木的接触点,方向沿绳子向上,大小为100N,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如下所示:解析:【详解】拉力的作用点在绳子与实心方木的接触点,方向沿绳子向上,大小为100N,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如下所示:18【详解】由题意知,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的重心偏右,施加的动力应该在左侧,所以要使最小的力抬起办公桌一端,动力作用点应在左上角,支点在右下角。连接支点O与办公桌的左上角A点,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然后解析:【详解】由题意知,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的重心偏
29、右,施加的动力应该在左侧,所以要使最小的力抬起办公桌一端,动力作用点应在左上角,支点在右下角。连接支点O与办公桌的左上角A点,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然后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力,即最小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9【详解】站在地上拉动滑轮,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方向应该是向下的,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站在地上拉动滑轮,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方向应该是向下的,如下图所示20正 小 A 18.0 【详解】(1)1分析表格数据知道,无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且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解析:正 小 A 18.0 【详解】(1)1分析表格数据知道,无论是甲
30、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且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甲弹簧的比值为1.5cm/N,乙弹簧的比值为3cm/N),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会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3分析表格数据知道,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即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大于乙弹簧所受拉力,根据题意知道,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大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1、大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A测力计。(3)4由表中的数据知道,甲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5cm,所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当拉力为8N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为8N1.5cm/N=12.0cm故此时甲弹簧的长度为6.0cm+12.0cm=18.0cm21水平 1.8N 匀速 等于 压力 型号1 不必 受力面积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1)1因弹簧自身有重力,测量水平拉力时,弹簧测力计解析:水平 1.8N 匀速 等于 压力 型号1 不必 受力面积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1)1因弹簧自身有重力,测量水平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零。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示数是1.8
32、N。(2)34当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鞋子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3)5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压力相同。6型号1鞋对水平面的压力较小,但摩擦力和型号2鞋相同,说明型号1鞋摩擦性能更好些。(4)7改进了实验后,运动鞋相对桌面静止,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这样改进的好处是不需要再保证匀速直线拉动鞋子,且弹簧测力计处在静止状态方便读数。(5)8橡胶垫与鞋的接触面积大约一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变,说明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压力和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33、(6)9压力不变,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二22活塞 平衡力 6.00 1.1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1)解析:活塞 平衡力 6.00 1.1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1)1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强。(2)2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3)3
34、4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8.00cm2.00cm6.00cm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部分的体积V4.5mL4.5cm3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0.75cm2根据(2)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大气压力为F8.2N,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1.1105Pa(4)5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在面积S不变时,由p可知,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5)6 7 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p=100000Pa时,若面积为S=2cm2=0.0002m2时,由p可得FpS100000Pa0.0002m220N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
35、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二23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液体的密度 错误 【详解】(1)1猜想1中,木头和铁钉的密度不同,所以,三个猜想中符合常识1的是猜想3:与物体的密度有关。(2)2解析: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液体的密度 错误 【详解】(1)1猜想1中,木头和铁钉的密度不同,所以,三个猜想中符合常识1的是猜想3:与物体的密度有关。(2)23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可知,当物体未浸没于液体中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也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当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也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所以,综合分析可得:从根本上来说,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6、有关,也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4 根据A、D和E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也不同,可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5他在改变物体密度的同时,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所以他的操作是错误的。(3)6B图中,塑料瓶受到的浮力为C图中,塑料瓶受到的浮力为BC两次塑料瓶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为B、C、D每次浸没深度的增加量相同,所以D图中塑料瓶底的深度为即E图中,塑料瓶受到的浮力为水和盐水的密度比为D、E步骤塑料瓶底部受到的压强之比为所以p水p盐水24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 接触面越粗糙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速度 A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详解】(1)12甲实验中,应让木块在
37、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解析: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 接触面越粗糙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速度 A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详解】(1)12甲实验中,应让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是摩擦力的大小。3甲实验中,保持木块与接触面的压力不变,让木块与较粗糙的桌面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那么滑动摩擦力也变大,这说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4乙实验中,球由斜面上冲下具有动能而对木块做功,让木块移动,球的动能越大,对木块做的功就越多,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大,所以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出来
38、的。5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不同的高度静止释放是为了让小球撞击木块时具有不同的速度。6乙实验探究的是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且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那么在高速公路上,应对车速进行限制,从而限制其动能的大小。(3)7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时,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的压强,运用了转换法。25右 3 1.5 变大 【详解】(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解析:右 3 1.5 变大 【详解】(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
39、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得4G3L=FB4L解得FB=3G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CLC,得4G3L=FC4L解得FC=3G=30.5N=1.5N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26(1)3.3105N;(2)1.1106Pa;(3)18t【详解】解:(1)砂石质量m石=30t=30000kg汽车自身质量m车=3t=3000kg货车对地面的压力F车=G=(m石解析
40、:(1)3.3105N;(2)1.1106Pa;(3)18t【详解】解:(1)砂石质量m石=30t=30000kg汽车自身质量m车=3t=3000kg货车对地面的压力F车=G=(m石+m车)g=(30000kg+3000kg)10N/kg=3.3105N(2)地面受力面积S=30010-4m210=0.3m2货车对地面的压强p=1.1106Pa(3)按行业标准对地压力F标=p标S=7105Pa0.3m2=2.1105N因为F标=G标=m标g所以,按行业标准该车最大总质量m标=2.1104kg所以可载货物质量m货=m标m车=2.1104kg3000kg=18000kg=18t答:(1)这辆货车对
41、路面的压力是3.3105N;(2)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1.1106Pa;(3)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货车最多装18t吨砂石。27(1)3000Pa;(2)10N;(3)6N;(4)6N【详解】解:(1)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0.3m=3000Pa解析:(1)3000Pa;(2)10N;(3)6N;(4)6N【详解】解:(1)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0.3m=3000Pa(2)正方体木块边长为a=0.1m正方体木块的体积V=a3=(0.1m)3
42、=0.001m3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水gV=1.0103kg/m310N/kg0.001m3=10N(3)正方体木块的体积V=0.001m3密度为0.6103kg/m3,木块的重力G=mg=gV0.6103kg/m310N/kg0.001m3=6N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则F+G=F浮所以F+6N=10N则,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4N(4)由于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剪断细线,木块最终会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得F浮=G=6N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3000Pa;(2)木块所受的浮力是10N;(3)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6N;(4)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6N。28(1)400N;(2)1200J,2000J;(3)6m,333N(4)266N【详解】解:(1)由乙图图象可知,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的建材重量G物400N。(2)工人将建材送解析:(1)400N;(2)1200J,2000J;(3)6m,333N(4)266N【详解】解:(1)由乙图图象可知,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的建材重量G物400N。(2)工人将建材送上工作面所做的有用功由可知,总功(3)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则拉力(4)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动滑轮和载物台的总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