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应用题专项含答案 1.一台拖拉机耕一块地,上午耕公顷,比下午多耕地公顷。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 2.一节体育课有小时,做准备活动用了小时,老师的示范讲解用了小时,其余时间学生自由活动。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了一条路,甲队修了全长的,乙队比甲队少修了全长的,他们一共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儿? 4.学校购进一批书,其中是文艺书,是科技书,其余为故事书。 (1)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几分之几? (2)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 5.果园里的桃树比苹果树多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4倍。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
2、少棵?(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 等量关系式: 6.超市的奶糖比水果糖多320千克,奶糖是水果糖的4.2倍,奶糖和水果糖各有多少千克?(用方程解) 7.新风小学举行数学竞赛,其中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多12人获奖,已知五年级同学获奖人数是四年级的1.3倍,四、五年级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用方程方法解) 8.李奶奶在一块面积是80平方米的菜园里种豆角和黄瓜两种蔬菜,种黄瓜的面积是豆角的1.5倍。种黄瓜和豆角各多少平方米? 9.王老师把24支圆珠笔和36本笔记本分别平均奖给若干名线上学习中的“进步之星”。 (1)“进步之星”最多有多少人? (2)每人分得多少支圆珠笔和多少本笔记本
3、 10.两幢教学楼之间有一个长方形空地,中间是一条宽1米的鹅卵石小路,其余部分都种植了花草。种植花草的面积有多大? 11.水果店有一些苹果,如果每6千克装一袋,多4千克:如果每10千克装一袋,也多4千克,这些苹果最少有多少千克? 12.一张长方形纸,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要把它剪成边长都是整厘米的大小相同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剪成的小正方形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能剪多少个? 13.某地区今年的出口贸易总额为305.5亿元,比去年出口贸易总额的1.5倍还多2.5亿元。该地区去年的出口贸易总额是多少亿元?(列方程解) 14.校园里的杨树和松树一共有60棵,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
4、5倍。杨树和松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15.黄花的朵数是红花3倍,黄花比红花多18朵。黄花和红花各有多少朵?(列方程解答) 16.四年级植树360棵,比三年级的2倍还多30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17.甲乙两城相距936.2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2.8千米,客车开出30分钟后,一辆货车从乙城出发开往甲城,每小时行50.3千米,货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18.两地相距63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1倍,3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19.甲、乙两地相距1800米,番薯和玉米两人同时从甲、
5、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20分钟相遇,若番薯的速度比玉米每分钟慢18米,求番薯和玉米的速度? 20.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相对开出,速度保持不变,行驶3时后两车相距320km。如果再行驶2时,则两车相遇。甲、乙两城相距多少km? 21.一位杂技演员在悬空的钢丝上骑独轮车.独轮车车轮的直径是45厘米,从钢丝的一端到另一端,车轮正好滚动60圈.这根悬空的钢丝长多少米? 22.一根长25.12分米的彩带,正好在一根圆柱形柱子上绕了10圈。这根柱子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3.桥边公园里准备修一个圆形花坛,周长50.24米,花坛周围有一个2米宽的环形草地。草地的面积多少平方米? 24
6、.张大伯用31.4米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下面是某服装超市2021年上半年毛衣和衬衫的销售情况统计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毛衣/件 190 170 60 60 40 20 衬衫/件 80 100 140 170 180 200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某服装超市2021年上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2)( )月份毛衣销售的最多,( )月份衬衫销售的最多。 (3)衬衫销售情况呈什么变化趋势? 26.王林和李丽准备参加学校一分钟跳绳比赛
7、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次) 姓名 天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王林 152 155 158 160 157 159 162 165 165 167 李丽 153 154 159 155 160 164 158 162 160 165 (1)请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2)王林和李丽第一天的成绩相差( )次,第十天的成绩相差( )次。 (3)王林和李丽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更大? (4)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27.下面是王
8、强统计的2020年“十一”期间龙门石窟和白马寺的游览人数的统计表。 ①完成式统计图。 ②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十一”期间龙门石窟和白马寺游览人数统计图 28.下面是某啤酒厂2016年至2020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年实际产量和计划产量相差最多,差( )万吨。 (2)该啤酒厂实际平均每年生产啤酒( )万吨。 (3)2016年计划产量是2019年计划产量的几分之几?(列式计算) 1.公顷 【分析】 先求出下午耕了多少公顷,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上午和下午耕地的面积合并起来即可。 【详解】 +(-
9、 =+(-) =+ = =(公顷)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掌 解析:公顷 【分析】 先求出下午耕了多少公顷,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上午和下午耕地的面积合并起来即可。 【详解】 +(-) =+(-) =+ = =(公顷)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2.小时 【分析】 用体育课的时间减去准备活动用的时间,再减去示范讲解用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 (小时) 答: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是小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连减的简单应用 解析:小时 【分析】
10、 用体育课的时间减去准备活动用的时间,再减去示范讲解用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 (小时) 答: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是小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连减的简单应用。 3.【分析】 用-求出乙队修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再与甲队修的相加即可。 【详解】 -+ =+ =; 答:他们一共修了全长的。 【点睛】 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 【分析】 用-求出乙队修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再与甲队修的相加即可。 【详解】 -+ =+ =; 答:他们一共修了全长的。 【点睛】 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11、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1);(2) 【分析】 (1)把这批书看作单位“1”,1-文艺书的分率-科技书的分率即为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几分之几; (2)科技书的分率-文艺书的分率即为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几分 解析:(1);(2) 【分析】 (1)把这批书看作单位“1”,1-文艺书的分率-科技书的分率即为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几分之几; (2)科技书的分率-文艺书的分率即为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 【详解】 (1)1-- =- = 答: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 (2)-= 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 【点睛】 异分
12、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5.苹果树的棵数×4-苹果树的棵数=48棵 苹果树有16棵,桃树有64棵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苹果树的棵数×4-苹果树的棵数=48棵”,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苹果树的棵数×4-苹果树的棵 解析:苹果树的棵数×4-苹果树的棵数=48棵 苹果树有16棵,桃树有64棵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苹果树的棵数×4-苹果树的棵数=48棵”,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苹果树的棵数×4-苹果树的棵数=48棵; 解:设苹果树的棵数有x棵,则桃树的棵数有4x棵; 4x-x=48 3x=48 x=16; 16×4=64(
13、棵); 答:苹果树有16棵,桃树有64棵。 【点睛】 明确苹果树和桃树棵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奶糖有420kg,水果糖有100kg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奶糖的质量=水果糖的质量×4.2”,“奶糖的质量-水果糖的质量=320”,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水果糖有xkg,则奶糖 解析:奶糖有420kg,水果糖有100kg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奶糖的质量=水果糖的质量×4.2”,“奶糖的质量-水果糖的质量=320”,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水果糖有xkg,则奶糖有4.2xkg; 4.2x-x=320 3.2 x=320
14、 x=100; 100+320=420(kg); 答:奶糖有420kg,水果糖有100kg。 【点睛】 根据两种糖之间的倍数关系设出未知量,根据它们的差列方程。 7.四年级40人,五年级52人 【分析】 将四年级获奖人数设为未知数x人,那么五年级有1.3x人获奖。从而根据“五年级获奖人数-四年级获奖人数=12人”这一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设四 解析:四年级40人,五年级52人 【分析】 将四年级获奖人数设为未知数x人,那么五年级有1.3x人获奖。从而根据“五年级获奖人数-四年级获奖人数=12人”这一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设四
15、年级有x人获奖。 1.3x-x=12 0.3x=12 x=12÷0.3 x=40 40×1.3=52(人) 答:四年级有40人获奖,五年级有52人获奖。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易方程的应用,能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种黄瓜:48平方米;种豆角:32平方米 【分析】 可以设种豆角的面积是x平方米,则种黄瓜的面积就是1.5x平方米,由于种黄瓜的面积+种豆角的面积=80,由此即可列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析:种黄瓜:48平方米;种豆角:32平方米 【分析】 可以设种豆角的面积是x平方米,则种黄瓜的面积就是1.5x平方米,由于种黄瓜的面
16、积+种豆角的面积=80,由此即可列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设种豆角的面积是x平方米,则种黄瓜的面积就是1.5x平方米 x+1.5x=80 2.5x=80 x=80÷2.5 x=32 32×1.5=48(平方米) 答:种黄瓜48平方米,种豆角是32平方米。 【点睛】 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然后列方程解答。 9.(1)12人 (2)2支;3本 【分析】 (1)根据题意,求出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进步之星”的人数。 (2)用
17、24除以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人得到的圆珠笔的支数,再用36除以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人 解析:(1)12人 (2)2支;3本 【分析】 (1)根据题意,求出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进步之星”的人数。 (2)用24除以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人得到的圆珠笔的支数,再用36除以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人得到的笔记本的本数。 【详解】 (1)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24和36的最多有12 “进步之星”最多有12人 答:“进步之星”最多有12人。 (2)每人分得圆珠笔:24÷12=2(支) 每人分得笔记本:36
18、÷12=3(本) 答:每人分得2支圆珠笔,每人分得3本笔记本。 【点睛】 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0.288平方米 【分析】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可将中间的小路去除,将右侧图形向左侧平移,即可与左侧图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新长方形的长减少1米,即可按照长方形面积=长×宽解答。 【详解】 12×(25- 解析:288平方米 【分析】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可将中间的小路去除,将右侧图形向左侧平移,即可与左侧图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新长方形的长减少1米,即可按照长方形面积=长×宽解答。 【详解】 12×(25-1) =12×24 =288(平方米) 答:种植花草的面
19、积有288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解题的平移思想,根据平移即可将不规则图形变为规则图形,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11.34千克 【分析】 苹果每袋装6千克或者10千克,都会多4千克,需要求苹果最少的重量,即求出6和10 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多出的4千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则6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为; ; 解析:34千克 【分析】 苹果每袋装6千克或者10千克,都会多4千克,需要求苹果最少的重量,即求出6和10 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多出的4千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则6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为; ; 再加上多出的4千克,即(千克)。 答:这些苹果
20、最少有34千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求苹果最少即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多出来的苹果数。 12.3厘米;20个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宽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求出长、宽中包含几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相乘即可。 【详解】 15=3×5;12=2×2×3 15和12的最大公因数 解析:3厘米;20个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宽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求出长、宽中包含几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相乘即可。 【详解】 15=3×5;12=2×2×3 15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3 (15÷3)×(1
21、2÷3) =5×4 =20(个) 答:剪成的小正方形边长最长是3厘米,能剪20个。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的相关应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相乘即可。 13.202亿元 【分析】 设:去年的出口贸易总额是x元,今年比去年的出口贸易总额的1.5倍还多2.5亿,今年贸易额=1.5x+2.5,列方程:1.5x+2.5=305.5,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析:202亿元 【分析】 设:去年的出口贸易总额是x元,今年比去年的出口贸易总额的1.5倍还多2.5亿,今年贸易额=1.5x+2.5,列方程:1.5x+2.5=305.5,解方程,即可解答。
22、 【详解】 解:设该地区去年的出口贸易总额是x亿元 1.5x+2.5=305.5 1.5x=305.5-2.5 1.5x=303 x=303÷1.5 x=202 答:该地区去年出口贸易额是202亿元。 【点睛】 本题考查等量关系,根据题意,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14.杨树有36棵;松树有24棵 【分析】 根据题意,设松树有x棵,则杨树有1.5x棵,杨树与松树一共有60棵,列方程:x+1.5x=6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松树有x棵,则杨树有1.5x 解析:杨树有36棵;松树有24棵 【分析】 根据题意,设松树有x棵,则杨树有1.5x棵
23、杨树与松树一共有60棵,列方程:x+1.5x=6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松树有x棵,则杨树有1.5x棵 x+1.5x=60 2.5x=60 x=60÷2.5 x=24 杨树有:2.4×15=36(棵) 答:杨树有36棵,松树有24棵。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15.黄花有27朵;红花有9朵 【分析】 由题意可知,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设红花有x朵,黄花有3x朵,黄花的朵数-红花的朵数=18;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 解:设红花有x朵; 3x-x=18 2x 解析:黄花有27朵;红花有9
24、朵 【分析】 由题意可知,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设红花有x朵,黄花有3x朵,黄花的朵数-红花的朵数=18;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 解:设红花有x朵; 3x-x=18 2x=18 x=9 9×3=27 答:黄花有27朵,红花有9朵。 【点睛】 用方程解答的关键是认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16.165棵 【分析】 设三年级植树x棵,根据等量关系“三年级植树棵数×2+30=360”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三年级植树x棵, 2x+30=360 2x=330 x=165 答:三年级植树 解析:165棵 【分析】 设三年级植树x棵,根
25、据等量关系“三年级植树棵数×2+30=360”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三年级植树x棵, 2x+30=360 2x=330 x=165 答:三年级植树165棵。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三年级植树棵数×2+30=360”列方程。 17.8小时 【分析】 首先用两地之间的距离减去客车30分钟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共同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然后用它除以两车的速度之和,求出货车开出几时后两车相遇即可。 【详解】 30分钟=0.5小时 (936 解析:8小时 【分析】 首先用两地之间的距离减去客车30分钟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共同行驶的
26、路程是多少;然后用它除以两车的速度之和,求出货车开出几时后两车相遇即可。 【详解】 30分钟=0.5小时 (936.2-62.8×0.5)÷(62.8+50.3) =904.8÷113.1 =8(小时) 答:货车开出8小时后两车相遇。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车共同行驶的路程以及两车的速度之和是多少。 18.100千米 【分析】 相遇问题中,距离=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1倍,可设乙车的速度为x,则甲车速度为1.1x,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
27、据此可列出方程得出答案。 【详解】 解: 解析:100千米 【分析】 相遇问题中,距离=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1倍,可设乙车的速度为x,则甲车速度为1.1x,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可列出方程得出答案。 【详解】 解:设乙车的速度为x,则甲车速度为1.1x;则可列方程: 答:乙车每小时行100千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遇问题及列方程求解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现设乙车速度未知数,再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19.36米/分;54米/分 【分析】 此题是相遇问题。路程÷时间=速度和再根据和差问题来解决即可。 【详解
28、 1800÷20=90(米/分) (90-18)÷2 =72÷2 =36(米/分) 90-36 解析:36米/分;54米/分 【分析】 此题是相遇问题。路程÷时间=速度和再根据和差问题来解决即可。 【详解】 1800÷20=90(米/分) (90-18)÷2 =72÷2 =36(米/分) 90-36=54(米/分) 答:番薯和玉米的速度分别是36米/分、54米/分。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20.800km 【分析】 根据速度和=路程÷时间,两车相距320km,如果再行驶2小时,则两车相遇,路程是3
29、20km,时间是2小时,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时间是(3+2)小时,求出 解析:800km 【分析】 根据速度和=路程÷时间,两车相距320km,如果再行驶2小时,则两车相遇,路程是320km,时间是2小时,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时间是(3+2)小时,求出两城间的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 (320÷2)×(3+2) =160×5 =800(km) 答:甲乙两城相距800km。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求出两城间的距离。 21.78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知,钢丝长就是车轮滚动
30、60圈的长度,也就是车轮的周长的60倍,车轮的直径已知,代入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3.14×45×60 =141.3×60 解析:78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知,钢丝长就是车轮滚动60圈的长度,也就是车轮的周长的60倍,车轮的直径已知,代入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3.14×45×60 =141.3×60 =8478(厘米) 8478厘米=84.78米 答:这根悬空的钢丝长84.78米. 22.24平方厘米 【分析】 首先用彩带的长度除以10求出圆柱形柱子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求出柱子横截面的直径,再根据圆的面积
31、公式:s=50.24平方厘米r2,把数据代入解答。 【详解】 2 解析:24平方厘米 【分析】 首先用彩带的长度除以10求出圆柱形柱子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求出柱子横截面的直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50.24平方厘米r2,把数据代入解答。 【详解】 25.12÷10=2.512(分米) 2.512分米=25.12厘米 25.12÷3.14=8(厘米) 3.14×(8÷2)2 =3.14×16 =50.24(平方厘米) 答:这根柱子横截面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牢记公式即可。本题
32、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23.04平方米 【分析】 圆环的面积S=π(R2-r2),其中r=C÷π÷2,R=r+2,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50.24÷3.14÷2 =16÷2 =8(米) 8+2=10(米) 3.14 解析:04平方米 【分析】 圆环的面积S=π(R2-r2),其中r=C÷π÷2,R=r+2,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50.24÷3.14÷2 =16÷2 =8(米) 8+2=10(米) 3.14×(102-82) =3.14×36 =113.04(平方米) 答:草地的面积是113.04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
33、圆环的面积计算,牢记公式,找出内圆和外圆的半径是解题关键。 24.157平方米 【分析】 由题意知道,31.4米是圆周长的一半,即πd=31.4,由此可求出半圆的直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2求出半圆的面积,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 半圆的直径:31.4× 解析:157平方米 【分析】 由题意知道,31.4米是圆周长的一半,即πd=31.4,由此可求出半圆的直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2求出半圆的面积,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 半圆的直径:31.4×2÷3.14=20(米) 养鸡场的面积: 3.14×(20÷2)2÷2 =3.14×100÷2 =15
34、7(平方米) 答: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157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理解篱笆的长度是圆周长的一半。 25.(1)见详解 (2)1;6 (3)上升趋势 【分析】 (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纸的大小,确定纵轴和横轴每一个单位的长度;根据纵轴、横轴的单位长度,画出纵轴和横轴,并画出方格图;根据各数量的 解析:(1)见详解 (2)1;6 (3)上升趋势 【分析】 (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纸的大小,确定纵轴和横轴每一个单位的长度;根据纵轴、横轴的单位长度,画出纵轴和横轴,并画出方格图;根据各数量的多少,在方格图的纵线或横线(或纵
35、横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写出标题,注明单位,可以写明调查日期或制图日期。复式折线统计图还要画出图例。 (2)观察统计图,数据位置越高销量越多。 (3)观察统计图,折线往上表示上升趋势,折线往下表示下降趋势。 【详解】 (1)某服装超市2021年上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2)1月份毛衣销售的最多,6月份衬衫销售的最多。 (3)衬衫销售呈现上升趋势。 【点睛】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6.(1)见详解 (2)1;2 (3
36、见详解 (4)见详解 【分析】 (1)根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描点,然后连线即可,要注意王林和李丽一个用实线一个用虚线表示; (2)用李丽第一天跳的次数减去李丽 解析:(1)见详解 (2)1;2 (3)见详解 (4)见详解 【分析】 (1)根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描点,然后连线即可,要注意王林和李丽一个用实线一个用虚线表示; (2)用李丽第一天跳的次数减去李丽第一天跳的次数,再用第10天王林跳的次数减去李丽跳的次数即可; (3)根据统计图中表示王林和李丽成绩的折线变化情况即可看出。 (4) 根据统计图中表示王林和李丽成绩的折线变化情况即可预测两人的比赛成绩。
37、 【详解】 (1) (2)153-152=1(次);167-165=2(次) (3)通过统计图观察,王林和李丽的跳绳成绩都呈现上升趋势,王林的进步更大。 (4)预测王林的成绩要比李丽的好。王林的成绩在第4天、第5天下降外,一直呈上升趋势,李丽的成绩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波动性大,即不稳定。(说法合理即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复式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解决有关问题。 27.见详解 【分析】 ①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描点,连线; ②观察统计图,龙门石窟的游览人数在7日最少,只有2万人,所以选择在7日去游览龙
38、门石窟比较好。 【详解】 ①“十一”期间龙门石窟和白马寺游览 解析:见详解 【分析】 ①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描点,连线; ②观察统计图,龙门石窟的游览人数在7日最少,只有2万人,所以选择在7日去游览龙门石窟比较好。 【详解】 ①“十一”期间龙门石窟和白马寺游览人数统计图 ②假如明年“十一”要游览龙门石窟,我认为( )日比较好。 答:假如明年“十一”要游览龙门石窟,我认为7日比较好。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运用。 28.(1)2018;3 (2)15 (3) 【分析】 (1)两条折线的距离越远表示差距越大。(如果图中不明显则需要一一
39、计算。) (2)先用加法求出5年的实际总产量,用总产量除以5就是平均每年实际产量。 解析:(1)2018;3 (2)15 (3) 【分析】 (1)两条折线的距离越远表示差距越大。(如果图中不明显则需要一一计算。) (2)先用加法求出5年的实际总产量,用总产量除以5就是平均每年实际产量。 (3)用2016年计划产量÷2019年计划产量即可; 【详解】 (1)16-13=3(万吨) 2018年实际产量和计划产量相差最多,差3万吨。 (2)(10+12+16+17+20)÷5 =75÷5 =15(万吨) 该啤酒厂实际平均每年生产啤酒15万吨。 (3)8÷16= 答:2016年计划产量是2019年计划产量的。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要利用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