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一)一、选择题1在音乐课上,同学们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抒发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2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丙图,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推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3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
2、,头发会被梳子粘起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感舒适温度在35B一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约40cm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1min5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将它放入一标准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是-2;放入一标准气压下沸水中的示数是98;若将此温度计放入室内空气中,示数为26,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A24B26C28D306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B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食、日食是因为光的折射C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3、反射的缘故D在河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鱼”和“云”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7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如图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其左边出现的情形是()A 发散光束B 平行光束C 会聚光束D 灯泡实像8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9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小红背着的书包B迎面走来的行人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D路旁的树木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分析正确
4、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B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C当蜡烛向右移动时,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像D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像二、填空题11悠扬的笛声是_振动产生的,人们在开会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处减弱噪声。1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斜射入_中时发生了_现象13电影放映机在放映电影的过程中,白色银幕是用凹凸不平的材料制成的,是因为在银幕上发生了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才确保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图像,其中,白色银幕是为了_所有颜色
5、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14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直接变成紫色的碘气,这种现象叫_;生活在中卫的人常常能欣赏到雾漫九曲黄河湾的美景。雾的形成是_现象。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_的性质制成的,它的测量范围是_。(选填“010”、“3542”或“35100”)15如图是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射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根据该光路图可以判断,这个人可戴_镜来加以矫正,该人眼睛为_眼(填“近视”或“远视”)。16如图所示,用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尺精密些,选用正确尺子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17悠扬的笛声是_
6、振动产生的; 蝙蝠的“回声” 定位是利用了超声波反射回来的_(选填“信息” 或“能量”) 定位的; 平静的水中可以欣赏到“鱼在游玩”, 看到的这些鱼是_(选填“实像” 或“虚像”)。18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_;BC段是物态变化中的_过程,需要_热量,第8min时物质处于_状态。19如图所示,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清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眼睛的距离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甲同学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乙同学的像。20如图是甲乙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
7、图像,由图可知,甲乙物体做的都是 _ 运动,甲的速度大小是 _ m/s,乙的速度大小 _ m/s。三、作图题21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在图甲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_)(2)如图乙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_)(3)在图丙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_)四、实验题22小明做钟罩实验,如图所示(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 _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 _ ;(3)推理
8、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_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_ ;(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或“推理法”)(5)若在月球上敲击右边的乙音叉,则左边靠在甲音叉的乒乓球 _ (选填“能”或“不能”)跳起。23小明想知道沸腾过程的特点,他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1)请完成以下问题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_,认清它的分度值;装置图中的两个错误是_和_。(2)
9、纠正错误后,小明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4min的水温如图(b)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9999999由表格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_(选填“上升”或“不变”或“下降”)。小明想证明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他应该如何做?_。24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1)该实验选用纸板的目的是_。(2)如图乙,若将硬纸板绕ON折转,将F板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后,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图甲中,如果将光线逆着AO反
10、射光线方向射向平面镜O点时,此时光线会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_。(4)实验中还能从甲平面镜中看到入射光线AO所成的像CO(图中未画出),当入射角i等于43o时,AOC=_o,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_是对称的。25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两个常见的光学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取_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好实验器材后,应使凸透镜、光屏与发光体的中心大致在_;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50厘米刻度处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60厘米刻度处,凸透镜的
11、焦距为_厘米;当蜡烛置于图中_点处能成放大的像(选填字母)。26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为方便时间测量,应使斜面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2)图中 AB 段的路程SAB=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AB =_m/s;(3)测量小车从A点出发到达B点的时间,如果过了A点才计时,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AB偏 _(选填“大”或“小”);(4)由实验知小车从A 点运动到C点做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AB _BC(选填“”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特性。【
12、详解】“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A解析A【详解】A手指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会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A符合题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通过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随着空气越来越少,手机铃声越来越小,可知,若空气全部被抽走,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故D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A。3B解析B【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是摩擦起电现象。A寒冷的冬天
13、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是由于手上的水碰到铁棒后凝固的缘故,故A不符合题意;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是摩擦起电现象,故B符合题意;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分子作用力作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用的棋子是一个小磁体,而棋盘是用磁性材料做的,所以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解析C【详解】A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普通圆珠笔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
14、0g左右,故C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0次脉搏的时间约10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5C解析C【详解】不准确温度计上的1代表的温度为由此可见,不准确温度的1和标准温度计表示的1大小相等,所以室内的实际气温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B【详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C正确,C不
15、符合题意;D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B【详解】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所以从焦点处小灯泡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变为平行光线,B选项正确。故选B。8C解析C【详解】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A【详解】A小红相对于自己背着的书包位置没有
16、变化,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小红相对于迎面走来的行人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小红相对于从身边驶过的汽车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小红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B【详解】AB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所以物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可得解得故A错误,B正确;C当蜡烛向右移动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像,故C错误;D当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像,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1空气 声源 【详解】1笛声是笛子内空气柱振动产生
17、的。2人们在开会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A解析水 空气 折射 【详解】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13漫反射 反射 【详解】1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银幕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都能看到银幕的画面,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2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见多彩的画面。14升华 液化 热胀冷缩
18、 3542 【详解】1固态的碘吸热,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为气态的碘蒸气,这是升华现象。2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3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把人的温度变化转换成为了水银柱的长度变化。4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体温计的量程是根据人的体温变化范围而设定的,所以它的测量范围是3542。15凹透 近视 【详解】12图中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眼睛成像,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解析凹透 近视 【详解】12图中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眼睛成像
19、,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16A 2.20cm 【详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由刻度尺A解析A 2.20cm 【详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由刻度尺A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2.20cm。17空气柱 信息 虚像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悠扬的
20、笛声是气流引起内部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2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也可以传递能量。蝙蝠靠“回声” 定位来判解析空气柱 信息 虚像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悠扬的笛声是气流引起内部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2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也可以传递能量。蝙蝠靠“回声” 定位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3看到水中的鱼是光从水中传入空气发生折射造成的,看到的是鱼的虚像。18熔化 吸收 固液共存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该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其熔点是48。23BC段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是熔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解析熔化 吸收 固液共存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该晶体熔化
21、时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其熔点是48。23BC段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是熔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4第8min时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19小于 不能 【详解】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眼睛的距离小于10cm。2乙同学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m,大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解析小于 不能 【详解】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眼睛的距离小于10cm。2乙同学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m,大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位置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甲的眼睛在一倍焦距之内,不能看到乙同学的像。20匀
22、速直线 15 6 【详解】1由图可知,甲、乙物体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23甲、乙的速度大小分别为解析匀速直线 15 6 【详解】1由图可知,甲、乙物体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23甲、乙的速度大小分别为三、作图题21【详解】(1)由反射角为30,可得入射角也为30,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先过入射点作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解析 【详解】(1)由反射角为30,可得入射角也为30,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先过入射点作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3、 (3)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四、实验题22变小 变大 小 推理法 不能 【分析】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用理想实验法或推理法得出结论。【详解】(1)1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则正在响铃的闹钟的声音逐渐解析变小 变大 小 推理法 不能 【分析】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用理想实验法或推理法得出结论。【详解】(1)1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则正在响铃的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2)2打开阀门,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的响铃又逐渐变大。(3)3由以上两次实验可得,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制成真空,就听不到响
24、铃了。(4)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推理法,因为在地球上没真空环境,而玻璃罩内的空气又很难真正抽空,所以只能通过罩内空气变化而引起响铃变化,来推出在没有空气时,声音将无法传播。(5)5在月球上敲击右边的乙音叉,左边靠在甲音叉的乒乓球不能跳起,因为月球没有空气,不能将乙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传播出去,于是没法引起甲音叉振动,所以乒乓球不会被弹开。23水银 量程 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壁 97 不变 撤掉酒精灯,观察液体是否仍然会沸腾 【详解】(1)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解析水银 量程 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壁 97 不变 撤掉酒精灯,观察液体是否仍然会沸腾
25、 【详解】(1)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应该用水银温度计。2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34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而图中石棉网没有接触到酒精灯的外焰;同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这样测量的温度不准确。(2)5如图(b)所示,温度计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为97。6由表格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7要证明沸腾过程不断吸热,可以撤掉酒精灯,观察液体是否仍然会沸腾。24显示光路 在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94 镜面 【详解】(1)1该实验选用纸板是为了探究反
26、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同时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解析显示光路 在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94 镜面 【详解】(1)1该实验选用纸板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同时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2将硬纸板绕ON折转,将F板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后,在纸板上找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3当光逆着原来AO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OA反射出去,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45当入射角i等于43o时,则AO与镜面的夹角为47,那么CO与镜面的夹角也为47,故AOC=47+47=94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
27、于镜面是对称的。25玻璃板 确定像的位置 同一高度 10 C、D 【详解】12玻璃板不仅能够成像,而且透明,所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解析玻璃板 确定像的位置 同一高度 10 C、D 【详解】12玻璃板不仅能够成像,而且透明,所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3实验中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他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4由题意知,焦点在60cm处,所以焦距f=60cm-50cm=10cm5C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f,成正立放大
28、的虚像;A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等于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当蜡烛置于图中C、D点处能成放大的像。26小 40.00 0.25 大 【详解】(1)1坡度越陡,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越短,越不易测量时间,故需要保持较小的坡度。(2)23AB段的路程SA解析小 40.00 0.25 大 【详解】(1)1坡度越陡,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越短,越不易测量时间,故需要保持较小的坡度。(2)23AB段的路程SAB=80.00cm-40.00cm=40.00cm故AB段的路程SAB为40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则AB段的平均速度。(3)4如果过了A点才计时,时间偏小,则速度偏大。(4)5小车从A 点运动到C点做加速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故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