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分配:课时分配:总学时54学时,理论27学时,实验27学时;理论课教师:理论课教师:卢致民实验课地点:实验课地点:108号楼4楼病原生物实验室实验课时间:实验课时间:课表规定的时间,课表规定的时间,提前10分钟到达实验室,白大衣,绘图铅笔,作业本,教科书等。使用教材: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考试成绩组成:考试成绩组成:理论考试60分 实验作业5分 实验考试20分 期中考试15分办公室:218手机:189313161292 总 论 一、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的定义二、寄生、寄生虫和宿主三、寄生虫的生活史四、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五、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六、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七、寄生虫病的流
2、行与防治3一、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的定义是研究病原寄生虫及其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科学。是研究病原寄生虫及其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科学。其根据病原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规律、致病其根据病原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规律、致病特点、流行规律,利用各种检测技术(特点、流行规律,利用各种检测技术(病原学技术病原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等)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或辅助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原或辅助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保护人类的健康。保护人类的健康。4二、寄生、寄生虫与宿主1.共生(symbiosis):凡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统称共生。
3、(1)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互相依存,彼此受益。(2)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对另一方无益无害,称为共栖。(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前者对后者造成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5 2.寄生虫(parasites)(1)概念:属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而其中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叫寄生虫。或寄生虫是一类动物性寄生物的总称,包括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它们长期或短暂地寄生于人的体内
4、或体表,并对人长期或短暂地寄生于人的体内或体表,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体造成一定的损害。6(2)寄生虫的分类按按动动物物分分类类系系统统分分类类,人人体体寄寄生生虫虫隶隶属属于于动动物物界界的的七七个个门门:原生动物亚界无脊椎动物7(3)命名:双名制 学名=属名+种名 命名者姓,命名年份 溶组织内阿米巴(Etermoeba histolytic schaudinn,1903)8(4)寄生虫的类别 按寄生部位分:u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如蛔虫、钩虫等。u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如虱子、跳蚤等 按寄生虫寄生性质分:u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
5、)如血吸虫。u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如粪类圆线虫u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如弓形虫、隐孢子虫。93 3宿主宿主(host)(host)(1)概念:属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或宿主是指被寄生虫寄生的人或动物)。(2)宿主的类别:根据宿主在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宿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终宿主(definitive host):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储蓄宿主(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or transport hos
6、t)10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成虫成虫(肺)(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水)(川卷螺中间宿主)(溪蟹、蝲蛄中间宿主)(人、猫、犬、野生肉食动物终宿主终宿主)(经口)(痰)(水)童虫童虫(肌肉)(肌肉)(猪、野猪 转续宿主)尾 蚴11卫氏肺吸虫的生活史终宿主人及猫、虎等肉食哺乳动物人及猫、虎等肉食哺乳动物保虫宿主猫、虎等肉食哺乳动物猫、虎等肉食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蝲蛄淡水蟹、蝲蛄转续宿主猪、野猪猪、野猪12三、寄生虫的生活史(life cycle of parasites)1概念: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感染阶段侵入宿主的途
7、径、在宿主体内的移行和在正常寄生部位的定居、离开宿主机体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宿主种类和环境条件。13(1)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指寄生虫发育过程中,能侵入人体并在人体体内继续生长、发育、繁殖的阶段。(2)感染途径:指寄生虫侵入人体的途径。常见的感染途径有以下几种:1.经口感染 2.经皮肤感染 3.经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4.自体感染 5.接触感染 6.经胎盘感染 7.输血感染14 根据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分为:根据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分为:直接型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就能完成生活史(蛔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就能完成生活史(蛔虫、钩虫、鞭虫等)钩虫、鞭虫等)间接型间接型:必需
8、有中间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弓形必需有中间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弓形虫、丝虫等)虫、丝虫等)2寄生虫生活史的类型15 3 3生殖方式生殖方式(1 1).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二分裂:细胞核先分裂一分为二,然后胞质也一分为二,一个母体分裂成细胞核先分裂一分为二,然后胞质也一分为二,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个体。如阴道毛滴虫。两个个体。如阴道毛滴虫。多分裂:多分裂:细胞核分裂为多个,之后细胞质分裂成多团并包绕每一块分裂的细胞核分裂为多个,之后细胞质分裂成多团并包绕每一块分裂的细胞核,一个母体分裂为多个个体。如疟原虫。细胞核,一个母体分裂为多个个体。如疟原虫。出芽生殖:出芽生殖:母体先进行不均等的分裂,产生
9、一个或多个芽体,再发育成母体先进行不均等的分裂,产生一个或多个芽体,再发育成新的个体。如弓形虫。新的个体。如弓形虫。(2 2).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结合生殖:结合生殖:两个虫体发育成熟后,相互靠拢,在胞口处相互连接,连接两个虫体发育成熟后,相互靠拢,在胞口处相互连接,连接处胞膜消失,各自体内的细胞核分裂后相互交换,两者分离,继续进行二分处胞膜消失,各自体内的细胞核分裂后相互交换,两者分离,继续进行二分裂形成新的个体。如结肠小袋纤毛虫。裂形成新的个体。如结肠小袋纤毛虫。配子生殖:配子生殖:母体的生殖细胞分化为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母体的生殖细胞分化为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
10、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3 3)世代交替)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有的寄生虫生活有的寄生虫生活史中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性生殖,两者交替进行,这种现象称为世代交替。史中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性生殖,两者交替进行,这种现象称为世代交替。16四、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1.1.掠夺营养掠夺营养 2.2.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入侵(入侵移行移行定居定居繁殖)繁殖)3.3.化学性损伤化学性损伤(毒性作用)(毒性作用)4.4.
11、免疫损伤免疫损伤(免疫病理参与致病)(免疫病理参与致病)(二)宿主对寄生虫的防御机能(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二)宿主对寄生虫的防御机能(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作用)l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其中获得性免疫发挥主要的作用。l获得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与细菌、病毒感染所诱导的免疫应答一样,包括抗原的处理与呈递、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l这一免疫应答的过程在免疫学相关章节详细介绍,在这里不重复,只介绍寄生虫感染获得性免疫的特点、类型等。171、寄生虫感染获得性免疫的特点u诱导的免疫不如病毒、细菌的强。u抗原复杂,因共同抗原的存在,种间常有交叉免疫性。u
12、很少出现完全保护性免疫 182、寄生虫感染获得性免疫的类型l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l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蠕虫伴随的,抵幼不管成 在某些蠕虫(血吸虫)感染中所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对已寄生的在某些蠕虫(血吸虫)感染中所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对已寄生的成虫无影响,但可抵抗再感染侵入的幼虫,这种免疫状态称伴随成虫无影响,但可抵抗再感染侵入的幼虫,这种免疫状态称伴随免疫。免疫。带虫免疫(premunition)带虫有免疫,无虫无免疫控成又抵幼,原虫低密度 某些原虫(疟原虫)感染人体后
13、,可引起获得性免疫,使原虫在某些原虫(疟原虫)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获得性免疫,使原虫在宿主体内保持低密度,并对同种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宿主体内保持低密度,并对同种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一旦用药物完全清除原虫,宿主所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这一旦用药物完全清除原虫,宿主所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19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1 1)概念:)概念: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后,有些能够逃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后,有些能够逃避宿主免疫攻击而继续生存,这种现象称免疫逃避避宿主免疫攻击而继续生存,这种现象称免疫逃避(immune(immu
14、ne evasion)evasion)。(2 2)机制)机制 组织学的隔离:组织学的隔离:肠道、囊膜包裹、肠道、囊膜包裹、细胞内。细胞内。抗原变异:抗原变异:改变自身的抗原成分(布氏锥虫)。改变自身的抗原成分(布氏锥虫)。抗原伪装:抗原伪装:体表结合有宿主的成分(曼氏血吸虫肺期童虫体表体表结合有宿主的成分(曼氏血吸虫肺期童虫体表结合有宿主的血型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结合有宿主的血型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子模拟分子模拟:寄生虫体表能表达与宿主组织相似的成分。寄生虫体表能表达与宿主组织相似的成分。免疫抑制:免疫抑制:特异性特异性B B细胞克隆的耗竭、调节性细胞克隆的耗竭、调节性T T
15、细胞的激活、细胞的激活、释放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封闭抗体的产生。释放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封闭抗体的产生。204、寄生虫感染的变态反应型(细胞毒型):型(细胞毒型):IgG/IgM类抗体同靶细胞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经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最后形成膜攻击单位,引起膜损伤,从而靶细胞溶解破坏。如疟疾致溶血性贫血。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型):多见于蠕虫感染,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型):多见于蠕虫感染,IgE介导,如蛔虫幼虫致哮喘;包虫囊液致严重全身过敏反应。Ag再进入IgE、IgG+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组胺、组胺、5-羟色胺等羟色胺等血管扩张、通透性血管扩张、通透性、平、平
16、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哮喘、休克等哮喘、休克等Ag进入分为四型:21型(免疫复合物型)型(免疫复合物型)游离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若IC不能被及时清除,可在局部沉积,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参与下,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致组织损伤。疟疾、血吸虫患者可出现肾小球肾炎。型(迟发型):型(迟发型):由特异性由特异性T T细胞细胞介导。此型局部炎症变化出介导。此型局部炎症变化出现缓慢,接触抗原现缓慢,接触抗原242448h48h后才出现高峰反应,故称后才出现高峰反应,故称迟发型变迟发型变态反应态反应。Ag
17、Ag致敏T C-分化、增值、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吸引、聚集,形成以单核C为主的炎症反应,甚至引起坏死T淋巴细胞血吸虫虫卵肉芽肿22五、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l无临床症状的带虫者较多(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这种感染者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这种感染者称带虫者)带虫者)l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隐性感染: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象)。l多寄生现象(混合感染)l幼虫移行症与异位寄生l嗜酸
18、性粒细胞增多与IgE水平升高带虫无表现,感染隐慢性,一主多寄生,幼虫有移行异位酸粒多,免疫EG高23六、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1 1、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从体液(血液、组织液、尿从体液(血液、组织液、尿液)、排泄物(粪便、痰)、分泌物(阴道分液)、排泄物(粪便、痰)、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及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的某一发育期。泌物)及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的某一发育期。2 2、免疫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3 3、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DNADNA探针、探针、PCRPCR及生物及生物芯片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寄生虫病芯片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
19、寄生虫病的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4七、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1、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者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经水、食物、土壤、空气、昆虫、接触人经口,皮肤,输血,胎盘,人体接触(感染方式)25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经济状况、科学水平、文化教育、经济状况、科学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习惯等。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263 3、寄
20、生虫病的防治、寄生虫病的防治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普查普治带虫者和患者,控制或捕杀保虫宿主。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等。保护易感者:保护易感者:加强个人保护,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改进生产方式等。27思考题1.寄生虫的基本概念?2.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的概念。3.什么是寄生虫的生活史?什么是世代交替?4.简述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5.简述寄生虫免疫逃避的机制。6.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有哪些?7.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学检验1 绪论7小结28推荐参考资料推荐参考资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
21、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930 白蚁 超鞭毛虫31鮣 鱼32鮣 鱼33蛔蛔虫虫大大量量感感染染引引起起营营养养不不良良34蚊子叮咬时疟原虫经刺破的皮肤侵入人体蚊子叮咬时疟原虫经刺破的皮肤侵入人体 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35钩虫在肠壁的寄生造成肠壁损伤钩虫在肠壁的寄生造成肠壁损伤36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37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引起巨噬细胞破裂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引起巨噬细胞破裂38溃疡呈烧瓶状,溃疡区可见坏死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及大量滋养体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病理切片阿米巴痢疾
22、患者肠壁病理切片3940血吸虫病人血吸虫病人血吸虫虫卵肉芽肿血吸虫虫卵肉芽肿41棘球蚴棘球蚴猪囊尾蚴猪囊尾蚴42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称幼虫移行但能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称幼虫移行症。分症。分皮肤幼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43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的现象称异位寄生内寄生的现象称异位寄生 蛔虫钻入胆道与肝脏442024/5/8 周三4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