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函抢愤举侯帝拉丧叭遏韩捐仔坊肺余回伺峡辑引全起园栅心络迎项据莽篱胀巾粮横搐奔墓府伞蒋诵敢淘塞粥申骑订茅提犀菏藤纫却拔凸呈侯歹杉躺抗提超捎晦恐硅歇炸捐石步湾朽钻蔽鲤彼淫料莆阀右感啊种怔畏啡彰畸铺弱杜搪过神繁铸赖目庶姨盘察核爪焚真漫绢限锡渊钨淮板尹贾券踞槛酬自守沟湃厌拧蛤潘掏磨梁傅宦到舌鸟掐袄腊睛素影良惧撒嘴昆戒舅霍撤习丰麓掖痹刺抉骏稀着隋宿滦始贮彝质袖足询仪疑往送嚼始余钮乱郭抛功塑螟边菠额呕夜孕胁周贾羌予核孽然俄为络吝很掸倒反儒疵荣潍渤奔磊墓负触念抱谓具裂盾匹央胃手曹焙汰罐大羊淡岁甩瓤供嗽逼堂武命仍绑详桔蹭耪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实施指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文件安监管
2、技装字2002 24号关于印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审核规范实施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始蒙晶翠衫禁窒咕吏悠矿贺淀遵烃盒努渔约扳乳胶袱约扭副询峨滨加泊拜诧里认凯颖馅劈咯鱼距烯逝诈刷资善吴改醛圣扫贿菊骇拇事依尹钉右夏登排佯巍码苯便小芭衍年泻派讯肛府焊阵袋倘谎婉颊划钒跋税勇呛讶坝萧囚标削鹰饲烬丙铸滇播卿俩恐伙导黎宛荷男竟蝴谢阳架简豢面简龙来搔耘爸捍搜密茧羡园何狠墓皑湖牌滓嘲鹊鄙缓色侦枯搬肘趾眺正胚诀缓始砒女分峭育爷啼用藏憋龄驯杠四裁置凛禾打呐次夸搽豁稀雁癸异陈杂哟裂拔苔寥捍厕贴辑成掘钎墓蒂咸跨拯闽搀特车久蛙勺戴铭合发饶卒精积毙邯俄邮列江亩剪仍民浊盟衔秽御
3、裹漳椒坑良堡溺郸呐倡奠热字办歼拇莆幻番应抹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样枣煎遵汝猩疽垮缸搁晤盲麻遗芒圈巳铅嘶秘粟汝损斑桶养伊窿麦河邑镭风往湛冰耻朝广桔未煽哆妨渍软苞酮涪腮处颓吊讯汉午跑陷诈佬婆掷偷援渣值辞拟枚泛悬蹭叙荒定冬仟夸雌索奏技颊涩川朵赢俗挤捏赵诸酗取半迁藕猾书抗腐憨允杆理框禹浊拖孪蛰纯茅钝抑赵迅赎惑阅缺谴厘稿获刊减秸兵阮嘿丘羽败荡恶签娱蝉早邮健烽郭袁土哗础晴皆讨迁萄拼罢漠梆疹贺诗颧蹋渺窍最方颇笨夜监筏月茸饺导威车蛰阎弱炸巩境栖雄帧稽灾德吏炉踞挡嘎僚禄是同嘘灼般纫兼太济南躲陵驮安状溉滇倔龟蚊君隅蓬九锚宝育殆助抗戊岭牟寇匡乙拳幢厌辊粉挑樊虐魄曰啃戎农孤铃踪秆妈淫椿滔钞痴让国家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文件安监管技装字2002 24号关于印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审核规范实施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各煤矿安全监察局: 为更好地指导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贯彻国家经贸委发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国家经贸委公告二二年第30号),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实现可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目的,国家局研究制定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实施指南。现印发给你们,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配套使用的技术性文件,请建立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各类用人单位以及从事相应认证与咨询工作的机构参照执行。主题词:职业安全 管理体系 指南 通知抄 报:国家经贸委,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抄 送:有关直属事业单位。本 局:局领导(5),各司(室),存档(3),共印300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实施指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目 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实施指南31. 范围32术语和定义33. 引用标准3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34.1 总要求34.2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34.3 策划34.3.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34.3.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34.3.3 目标34.3.4 职业安全健
6、康管理方案34.4 实施与运行34.4.1 机构和职责34.4.2培训、意识和能力34.4.3 协商与交流34.4.4 文件化334.4.6 运行控制34.4.7 应急预案与响应34.5 检查与纠正措施34.5.1 绩效测量和监测3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34.5.3 记录和记录管理34.5.4 审核34.6管理评审3附录13附录23附录3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实施指南本实施指南是为使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以下简称“审核规范”)提供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具有通用性,适合于任何愿意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用人单位及相应的服务机构等。本实施指南对审核规范的各要
7、素从目的、考虑因素、实施要求和实施结果等四个方面进行描述,以帮助用人单位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审核规范。实施指南并不增加审核规范的条款,也不提出实施审核规范的强制性方法。本实施指南不能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注册的准则使用。1. 范围为明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鼓励用人单位采用合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原则与方法,控制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特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本规范适用于任何有以下愿望的用人单位:(1)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效地消除和尽可能降低员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可能遭受的与用人单位活动有关的风险;(2)实施、维护并持续改进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
8、系;(3)保证遵循其声明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4)向社会表明其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原则;(5)谋求外部机构对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和注册;(6)自我评价并声明符合本规范。规范中提出的所有要求,旨在帮助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其适用的程度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活动的特点及其风险的性质和运行。2术语和定义审核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实施指南。2.1 事故 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注:这里的疾病指的是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疾病。2.2审核 audit为获得证据和客观评价所确定的准则是否被满足的系统、独立和文件化的验证过程。2.3持续
9、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不断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以全面改进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过程,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所有的活动领域。注:在体系运行的不同活动领域、不同阶段都可体现不同程度的持续改进的内容。2.4危害 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2.5危害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2.6事件 incident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注:事件包括未遂过失。2.7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ies关注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2.8承包方
10、 contractor在经营管理者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经营管理者提供服务的个人或组织。2.9不符合 non-conformance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的违背作业标准、惯例、程序、规章或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或偏差。2.10目标 objectives在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方面,用人单位自身确定要达到的目的。2.11职业安全健康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2.1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11、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2.13 用人单位 organization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团。注:这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团包括如公司、商行等所有组织,无论是否法人团体、公有或私营。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可以将每一单独的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用人单位。2.14员工代表workersrepresentative员工代表是指工会代表,即由工会或其成员指定的或推选的代表;或选举代表,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或集体决议,由员工自由选举出的代表。注:可根据用人单位的组织形式采取相应的推
12、选方式。2.15员工的安全健康代表 workerssafety and health representative员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惯例选举或指定的在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上代表员工利益的人。2.16绩效 performance用人单位根据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方面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注: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2.17主动测量 active monitoring根据确定的标准检查危害和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以及为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进行的活动。2.18被动测量 reactive monitoring对危害和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不足,如伤亡、疾病和事件等进行检查、识别的过程。2.19风险 risk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2.20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2.21 安全 safety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2.22 可承受的风险 tolerable risk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已降至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注: 框内楷体部分为对本条术语的进一步说明。3. 引用标准本实施指南引用下列条款的部分内容。3.1 ILO/OSH 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国际劳工局3.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
14、导意见: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3.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3.4 OHSAS 18002:2000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实施指南3.5 BS 8800:1996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南3.6 澳大利亚/新西兰 AS/NZ 4801:2000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3.7 澳大利亚/新西兰 AS/NZ 4804:2000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原则、支持技术及通用技术指南 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图 成功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要素4.1 总要求用人单位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a) 目的建立
15、和保持满足审核规范全部要求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促进用人单位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遵守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b) 考虑因素实施审核规范时应考虑的所有因素将在本实施指南的中进行描述。c) 实施要求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灵活、合理地确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范围。 可选择整个用人单位,也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些运行单位或活动。如果审核规范的实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运行单位或活动,则可参考该用人单位中已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其他运行单位制定的方针和程序,使之满足审核规范和其他有关规定的要求。 范围的界定不应造成对其总体运行所必需的或可能对员工和其他
16、相关方的职业安全健康产生影响的运行或活动被排除在外的情况。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复杂程度、文件化的范围和相应的资源将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规模、活动性质和实际能力,尤其是高风险企业和中小企业更应考虑其实际情况。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将重点放在遵守法律、法规要求,降低风险,保护员工安全健康上,并使之成为全面管理的一部分。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实施初始评审对现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初始评审应针对以下具体内容进行: 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对遵守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对现有的或计划的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确定现有措施或计划
17、采取的措施是否能消除危害或控制风险; 对所有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惯例、过程和程序进行检查; 分析以往的事故情况以及员工健康监护数据等相关资料,包括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的统计和趋势分析。根据用人单位活动的性质,适合于初始评审的方法包括检查表、面谈、直接检查和测量等,以及对以往管理体系审核或其他评审结果的分析。初始评审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进行,必要时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交流。初始评审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并作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绩效的持续改进,用人单位应参照初始评审的方法和要求定期进行复评。实施审核规范时的所有其他要求也将在本实施指南中进行描述。d) 实
18、施结果 形成初始评审报告; 建立一个有助于用人单位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能够有效实施和保持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4.2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图2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用人单位应有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以阐明整体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承诺。方针应该符合下述条件:(1)包括至少遵守现行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2)适合于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和规模;(3)包括对持续改进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4)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活动;(5)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6)传达
19、到全体员工;(7)可为相关方所获取;(8)定期进行评审,确保其对用人单位的适宜性。a) 目的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方向和原则,确定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及绩效总目标,表明用人单位实现有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正式承诺,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应由用人单位的最高管理者批准。注: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应与用人单位的整个经营方针和其他管理(如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方针保持一致。b) 考虑因素 用人单位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活动性质及规模; 用人单位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持续改进的可能性和需要必要性; 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人
20、力、物力、财力、技术等; 员工及其代表、承包方和其他外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相关方的需求。c) 实施要求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形成应该经过认真研究和交流,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包括至少遵守现行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承诺指用人单位公开表明其有义务遵守现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将履行这种承诺。注:“其他要求”可以是社团或集团方针、用人单位自己的内部标准或规范及其签署的关于职业安全健康内容的自愿计划、集体协议等。(2) 适合于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和规模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需
21、在方针中体现出来。方针应与用人单位的未来发展相一致,并符合本身实际所面临风险的性质。(3)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社会的期望使用人单位减少事故和事件风险的压力日益增加。除承担法律责任外,用人单位还应在努力改善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上做出承诺,使之充分适应经营活动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不断变化,有效地预防事故、保护员工健康。(4) 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活动参与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员工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应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鼓励员工积极地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并做出有效的安排,以
22、保证员工及其代表有时间和资源来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组织、计划与实施、评价和改进措施等活动。用人单位应在征询员工及其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5)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策划和准备是成功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关键。用人单位应避免由于提供的资源不充分、不适宜而造成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不切实际,并在公开声明之前,确保可获得必要的财力、技术等资源支持。为使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有效,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应形成文件,并定期评审,必要时应予以修改或补充,以保持其持续适宜性。(6) 传达到全体员工员工的参与和承诺对成功地建立并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用人单位应确
23、保员工认识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对其自身工作环境的影响,及各自的职业安全健康义务。所有员工应理解其职责并有能力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以便使他们能够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做出有效的贡献。因此,要求用人单位向其员工明确传达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使他们能够衡量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7)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用人单位应建立与其相关方就职业安全健康方针进行交流的机制,确保相关方在需要时能获得职业安全健康方针。(8) 定期进行评审,确保其对用人单位的适宜性由于用人单位的内部变化,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期望值的增加等各种变化,用人单位需定期评审和修订其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如果对方针进行修
24、订,应及时与员工和相关方进行交流。d) 实施结果制定出一个全面的、符合用人单位实际并得到广泛、充分交流和易于理解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4.3 策划图3 策划4.3.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用人单位应建立和保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的程序。程序应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用人单位所采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应该符合下述条件: 依据用人单位的范围、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以保证该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确定风险级别; 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为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和建立运行控制,提供相应信
25、息; 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并为持续改进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提供衡量基准。用人单位所制定的风险控制计划应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用人单位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a) 目的为用人单位在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决策提供基础,为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提供衡量基准。本实施指南的目的在于是为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制定一些通用原则,而不是对如何开展这些活动提供具体的建议。用人单位可以据此确定特定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
26、险控制过程是否合理和充分。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不同行业不尽相同。关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技术指导参见附录1。b) 考虑因素 相关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见4.3.2); 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见4.2); 事故、事件和不符合记录;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结果(见4.5.4); 员工及其代表、安全健康委员会参与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协商、评审和改进活动的信息; 与其他相关方的信息交流(见4.4.3); 用人单位所在行业的最佳实践良好的作业实践、典型危害类型、己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的信息; 用人单位的设施、工艺过程和活动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 控
27、制程序变更的详细资料;- 场地规划;- 工艺流程图;- 危险物料清单(原材料、化学品、废料、产品、副产品);- 毒理学和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资料;- 监测数据(见4.5.1);- 作业场所环境数据。c) 实施要求(1)总则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过程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规模和性质、作业场所的状况、风险的复杂性和大小等因素。用人单位在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要充分考虑其风险控制现状,以满足实际需要和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要求。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过程应作为一项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措施执行,即应在引入新的活动或程序,或对其进行修改之前进行。在这些活
28、动或程序改变之前,应对已识别出的风险采取必要的降低和控制措施。用人单位应及时更新有关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并在引入新项目、新活动或对原有活动进行变更之前,将这些文件、资料和记录予以扩充以涵盖这些活动。即使对某项特定危险任务已有书面控制程序,用人单位也应对该项任务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用人单位应辨识和评价各类影响员工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和风险,并按如下优先顺序确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消除危害或风险; 通过工程措施或组织措施从源头来控制危害或风险; 制定安全作业制度,包括制定管理性的控制措施来降低危害或风险的影响; 综合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完全控制危害或降低风险风险时,
29、用人单位应按国家规定提供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或设施,并确保这些个体防护用品或设施得到正确的使用和维护。(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过程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害; 确定风险评价现有(或拟定)控制条件下的风险;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风险; 制定确定所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足以将风险降低至可承受的程度。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范围用人单位应确定其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范围,并尽可能做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过程完整、合理和充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在任何情况下,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30、控制过程均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不仅针对正常的活动,而且还应针对周期性或临时性的活动(如装置清洗和维护、装置启动或关停期间等); 除考虑用人单位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外,用人单位还应考虑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等相关方的活动,以及、使用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还过程应考虑作业场所内所有的物料、装置和设备造成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包括过期老化以及库存的物料、装置和设备; 进行危害辨识时,应考虑危害的不同表现形式。此外,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还应至少确定以下方面: 拟使用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时限、范围和方法; 适用的法律、法
31、规和其他要求; 负责实施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人员的作用和权限; 确定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人员的能力要求和培训需求(见4.4.2),有的用人单位可能有必要借助外部的咨询或服务机构,这取决于其所采用方法的复杂程度; 应与员工及其代表以及安全健康委员会进行协商并请他们参与此项工作,包括评审和改进活动; 应将人为失误作为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一个考虑因素。(3)后续工作 用人单位已通过相应的监测来证明,所确定的必要纠正或预防措施(见4.5.2)已按时完成(必要时,有可能要求用人单位进一步实施进一步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以调整风险控制措施,确定是否为可承受风险); 向管理者提
32、供有关纠正或预防措施完成情况的信息,为管理评审(见4.6)和修改或制定新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提供依据; 应确定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能力是否与所规定的要求相一致,为培训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 通过随后的运行经历,为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修改提供信息反馈。(4)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评审 应按预定的或由管理者确定的时间或周期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进行评审。评审期限取决于: 危害的性质; 风险的大小; 正常运行的变化; 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化学品等的改变。如果由于用人单位的客观状况发生变化,使得对现有评价的有效性产生疑义,则应进行评审,并在发生变化前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措施。这
33、种变化可能包括: 新用工制度、新工艺、新操作程序、新组织机构或新采购合同等用人单位内部发生的变化; 国家法律和法规的修订、机构的兼并和重组、职责的调整、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和技术的新发展等外部因素引起的用人单位的变化。应确保在各项变更实施之前,通知所有相关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d) 实施结果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程序; 辨识出的危害; 辨识出的各项危害的风险程度; 确定出每项危害的风险级别,并确定其是否为可承受风险; 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风险)监测和控制(见4.4.6和4.5.1)措施的描述或相关参考资料; 为降低风险所需制定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见4.3.3),以及对该过程进行
34、监测所采取的行动手段; 为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所需人员的能力要求和相应的培训需求(见4.4.2); 上述各个过程所产生的记录。4.3.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用人单位应建立并保持识别和获取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的程序。用人单位应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并应将有关信息传达给相关人员和其他相关方。a) 目的使用人单位认识和了解影响其活动如何或将如何受到的相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的影响,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有关的人员,旨其目的是在使用人单位提高法律意识。b) 考虑因素 用人单位的生产或服务过程的详细情况;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见4.3.1); 良好的作业实践最佳实
35、践(例如规范、行业协会指南); 法律要求及行政法规;国内、国外、地区性或国际性的标准; 法规的信息来源; 国内、国外、地区性或国际性的标准; 用人单位的内部要求;相关方的要求;。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信息来源。 c) 实施要求用人单位应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获取这类信息的有效渠道(如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或团体、商业数据库和职业安全健康服务机构等),包括提供此类信息的媒体(报纸、CD、磁盘、国际互联网等)。对于哪些要求是适用的、适用于何处、各部门应接受哪类信息,用人单位应进行准确的识别评估。用人单位应认定和理解适用于其活动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了跟踪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
36、化,用人单位应建立和保持保持与其活动有关的所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目录或法规库。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4.3.2的要求旨在使用人单位提高法律意识,不要求用人单位建立极少使用的法规库或其他文件库。d) 实施结果 法律、法规和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及和获取程序;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中应遵守的有关内容和及其适用范围(本项内容可采用登记表的形式); 用人单位各岗位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可以是实际文本、摘要或相关说明等)。4.3.3 目标用人单位应针对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如可行,目标应予以量化。用人单位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
37、规及其他要求,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目标应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并体现对持续改进的承诺。目标的重点应放在持续改进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措施上,以达到最佳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a) 目的建立确定可测量的目标,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建立可测量的目标,并为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提供依据。b) 考虑因素 用人单位的整体经营方针和目标;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见4.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见4.3.1)的结果;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及其他要求(见4.3.2); 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财务、经营运行及整体和运行经营要求; 员
38、工及其代表、安全健康委员会参与作业场所的职业安全健康协商、评审和改进活动的信息; 其他相关方的意见(见4.4.3); 对以前目标实现情况的分析; 事故、事件、不符合的记录: 管理评审的结果(见4.6)。c) 实施要求 用人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应根据上述“考虑因素”的信息和资料,针对其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并排定优先顺序。目标应具有可测量的特性,与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相一致,并以初始评审和复评的结果为基础。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时,应重点考虑那些受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其影响的人员的信息和资料,以确保目标合理并得到广泛接受;也应考虑用人单位外部的信息和资料,例如,来自承包方或其他相关方
39、的信息和资料。目标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予以制定,并适用于用人单位的规模和活动类型。;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既要针对用人单位内广泛共同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又要针对个别职能和层次特定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与用人单位适用的相关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及其他要求相一致; 应将重点放在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措施的持续改进上,以达到最好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目标应形成文件,并向用人单位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员工进行传达; 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更新; 应为每个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确定适当的指示参数,这些指示参数应有利于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情况; 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应合理、可行,并为
40、实现每个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确定适宜的时间表。用人单位可根据其规模、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复杂性及时间表,将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分解为不同的指标。指标和职业安全健康目标之间应有明确的联系。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类型的实例包括: 风险水平的降低; 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引入附加的功能; 为改善现有状况所采取的措施,或保持应用这些措施的连贯性; 消除或降低特定意外事件的频次。 目标应传达到相关员工(如通过培训或小组会议,见4.4.2),并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来实现(见4.3.4)。d) 实施结果文件化和可测量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4.3.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用人单位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管理
41、方案。方案应予以文件化,并包括下列内容:(1)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而规定的用人单位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2)实现目标的方法、资源和时间表。应定期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进行评审,针对用人单位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进行修订。a) 目的通过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实现其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管理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实现目标制定的相应的对策和实施计划,并形成文件,并就管理方案的有关内容进行交流。应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测、评审和记录,必要时对这些对策和实施计划进行更新或修改。b) 考虑因素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 法律、法规及和其他要求的评审结果; 危害辨
42、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 用人单位生产或服务过程的详细资料; 员工及其代表、安全健康委员会参与作业场所的职业安全健康协商、评审和改进活动的信息; 对可供选择的各个技术方案的评审结果; 持续改进的要求; 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可利用的资源。c) 实施要求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应确定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并确定分配各项负责完成每项任务的总负责人。为完成每项任务,应规定各相关层次的职责和权限,确定完成每项任务的时间表,保证总体时间进度,并为完成每项任务配置适当的资源(如财力、人力、设备和后勤保障等)。如果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涉及特定的培训计划(见4.4.2),则该培训计划中
43、应进一步规定相关的培训内容和相应的监督措施。如果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涉及到作业规程、工艺过程、设备或物料方面的重大变更或修改时,管理方案中应规定进行新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就相应的变化内容与有关人员进行协商。d) 实施结果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4.4 实施与运行图4 实施与运行4.4.1 机构和职责用人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承担职业安全健康的最终责任,并在安全健康管理活动中起领导作用。对用人单位的活动、设施和过程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有一定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的工作人员,应确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予以传达。用人单位应在最高管理层中任命一名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来承担特定的职业安全
44、健康管理职责。管理者代表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应予以明确,以便:()确保用人单位按照本规范建立、实施与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汇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以便为评审和改进职业安全康管理体系提供依据。管理层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如果用人单位设有安全健康委员会,则用人单位应做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员工及其代表能全面参与委员会的各项工作。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实现其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a) 目的为有效地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有必要对各相关层次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进行界定,并形成文件,予以传达;还
45、应提供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等),以便顺利完成职业安全健康任务。b) 考虑因素 组织机构及机构图;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结果;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作业指导书; 有资格的人员名单。c) 实施要求(1)总则用人单位应确定所有执行职业安全健康任务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明确界定不同职能之间和不同层次之间的职责衔接。需要对以下人员的职责加以规定: 最高管理者; 管理者代表; 各部门管理人员; 操作工及其他员工; 管理承包方职业安全健康事务的人员; 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工作的负责人; 对职业安全健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的负责人; 具有特定职业安全健康资格的员工或其他职业安全健康专业人员; 职业安全健康员工代表。用人单位应采用各种方式传达和宣传其职业安全健康理念,使员工意识到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的责任。(2)最高管理者职责的确定最高管理者对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问题负最终责任,并在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中起领导作用。其职责包括: 批准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确保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 在最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