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中医适宜技术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科:中医科:中医科:中医科:2018 2018 2018 2018年年年年8 8 8 8月月月月 第四医共体培训课第四医共体培训课第四医共体培训课第四医共体培训课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中医药适宜技术宜技术”。现代医学称为。现代医学称为“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
2、丰,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概 念念 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简、简、便、效、廉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在。特点特点分类分类(一一)、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等;疗法等
3、;(二二)、灸法类:、灸法类:“灸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灸法;(三三)、按摩疗法也属于、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手法类”,其中包括头,其中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四四)、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盐熨疗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
4、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冬病夏治等;冬病夏治等;(五五)、中医内服法: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中医内服法: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应用)、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传统背脊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膏方疗疗法、传统背脊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膏方疗法等。法
5、等。(六六)、中药炮制适宜技术:、中药炮制适宜技术:“依法炮制,复方配伍依法炮制,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等。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等。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序序 号号病病 种种技技 术术 名名 称称1 1肩痛肩痛1.1.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2.2.皮神经卡压性颈肩部疼痛的铍针治疗技术皮神经卡压性颈肩部疼痛的铍针治疗技术2 2女性尿道综合征女性尿道综合征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技术电针
6、加手法针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技术 3 3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4 4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发育迟滞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5 5哮喘哮喘1.1.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 2.2.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技术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技术 3.3.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防治技术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防治技术 4.4.邵氏邵氏“五针法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 (缓解期)技术(缓解期)技术6 6高血压病高血压病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7 7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
7、周围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8 8偏头痛偏头痛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 9 9颈椎病颈椎病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1010脑血栓脑血栓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111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1.1.特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技术特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技术 2.2.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技术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技术1212腰椎间盘突出
8、症腰椎间盘突出症1.1.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 2.“2.“益气通经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 3.3.董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董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 4.4.牵弹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牵弹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 5.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电针治疗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电针治疗技术1313四肢手术后疼痛四肢手术后疼痛电针刺激内麻点治疗四肢手术后疼痛技术电针刺激内麻点治疗四肢手术后疼痛技术1414 中风中风1.1.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
9、 2.2.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技术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技术 3.3.急性中风病意识障碍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应急救治技术急性中风病意识障碍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应急救治技术 4.4.经穴电体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技术经穴电体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技术 5.5.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 6.6.电针健脑安神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技术电针健脑安神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技术1515银屑病银屑病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技术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技术 1616小儿腹泻小儿腹泻1.1.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2.2.伤食性
10、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 3.3.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技术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技术1717不寐不寐1.1.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 2.2.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技术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技术 3.3.滚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病睡眠障碍症技术滚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病睡眠障碍症技术1818婴幼儿湿疹婴幼儿湿疹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1919带状疱疹带状疱疹1.1.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 2.2.火针加拔罐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加拔罐法治疗急性带
11、状疱疹技术2020肛门病术后肛门病术后肛门病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技术肛门病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技术 2121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电针电针“二孔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 2222肾阳虚月经不调肾阳虚月经不调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疗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疗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 2323骨折骨折1.1.塑性弹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技术塑性弹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技术 2.2.杉树皮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技术杉树皮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技术 3.3.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技术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
12、儿股骨干骨折技术 4.4.经跟距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技术经跟距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技术2424抑郁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技术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技术2525变态反应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1.1.赵氏雷火灸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技术赵氏雷火灸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技术 2.2.推拿按揉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技术推拿按揉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技术2626吊阴痛吊阴痛毫针深刺治疗吊阴痛技术毫针深刺治疗吊阴痛技术2727假性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1.1.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 2.“2.“通关利窍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针刺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13、技术2828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技术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技术2929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管灸疗法为主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技术管灸疗法为主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技术 3030宫颈糜烂宫颈糜烂烙铁烙法治疗宫颈糜烂技术烙铁烙法治疗宫颈糜烂技术3131肛裂肛裂肛裂的扩肛治疗技术肛裂的扩肛治疗技术3232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捏积治疗技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捏积治疗技术3333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万应点灸笔万应点灸笔”点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型)技术点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型)技术3434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
14、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中的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中的“应力滑移率应力滑移率”诊断技术诊断技术3535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技术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技术3636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开缝开缝”手法治疗技术手法治疗技术3737痤疮痤疮1.1.寻常痤疮的围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技术寻常痤疮的围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技术 2.2.火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技术火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技术 3.3.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技术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技术3838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成人完全性直肠
15、脱垂的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技术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技术3939婴幼儿便秘婴幼儿便秘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4040痛经痛经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4141喉炎喉炎1.1.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技术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技术 2.2.针刺为主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技术针刺为主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技术4242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啄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啄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4343婴儿吐乳症婴儿吐乳症董氏指压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技术董氏指压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技术4444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揉散法治疗急性乳腺炎
16、初期技术揉散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技术4545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导引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技术导引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技术4646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筋刺法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技术常见技术操作要领常见技术操作要领一、针灸技术一、针灸技术(一)毫针刺法(一)毫针刺法 1.毫针的结构毫针的结构毫针的结构分为毫针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个部分: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2.针刺前准备针刺前准备(1)选择针具)选择针具 1)选择硬度、弹性和韧度较好的不锈钢针具)选择硬度、弹性和韧度较好
17、的不锈钢针具 2)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和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毫针。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毫针。(2)选择体位)选择体位体位选择以患者舒适并能持久,便于医者取穴和操作为原则;有条件情况下尽量采取卧位。体位选择以患者舒适并能持久,便于医者取穴和操作为原则;有条件情况下尽量采取卧位。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18、侧伏坐位。(3)消毒)消毒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等。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等。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但目前针灸针多数为一次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但目前针灸针多数为一次性使用,不再进行繁琐的重复灭菌法,而且可能因为灭菌失效而导致感染风险。性使用,不再进行繁琐的重复灭菌法,而且可能因为灭菌失效而导致感染风险。医者手指消毒医者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
19、用75%75%乙醇棉球擦拭乙醇棉球擦拭后,方可持针操作。后,方可持针操作。针刺部位消毒针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腧穴皮肤上用在患者需要针刺的腧穴皮肤上用75%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2%碘酊涂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擦,稍干后,再用75%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腧穴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向外绕圈消毒。当腧穴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污染。(2)常用双手进针法:包括4种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
20、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套管针进针法套管针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4.针刺角度和深度针刺角度和深度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直刺直刺斜刺斜刺平刺平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在临证操作时除了遵循每个腧穴的常规针刺深度外,还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病情、部
21、位等方面决定。3.3.进针手法进针手法持针操作的手-刺手;辅助进针的手-押手进针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1)常用单手进针法:一般用右手持针,以拇、食、中指夹持针柄,状如持毛笔。手法种类手法种类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刺激量大小刺激量大小提插法 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构成了提插法。指力一定要均匀,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捻转法 针刺
22、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后捻转动作,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在180度左右,不能单向捻针。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就小。(二)行针与得气(二)行针与得气1.行针:行针,又称行针:行针,又称“运针运针”,是指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行施的各种针刺手法。,是指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行施的各种针刺手法。(1)手法:行针的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手法:行针的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基本手法基本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是提
23、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即可单独应用,又可配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是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即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合应用。辅助手法辅助手法辅助手法辅助手法: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六种:分类分类操作操作作用作用循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的方法。循法可催气。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弹法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加强针感,助气运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刮
24、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向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以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与扩散。摇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分直立针身而摇和卧倒针身而摇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感应;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震颤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加针刺感应。2.得气得气
25、,又称“气至”,“针感”,得气,是指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针刺感应。黄帝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的表现: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反应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针刺入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还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医者的刺手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三)留针和出针(三)留针和出针 1.留针:指进针或得气后,将针留置穴位内一定的时间。在留针过程中,还可间歇行针,以促使得气或加强针感及保持针刺的持续作用。
26、留针与否及留针时间的长短应视病情而定。2.出针:又称起针、退针,是指将毫针拔出所刺腧穴的操作方法。出针的方法,是以干棉球轻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的捻转并顺势将针缓慢提至皮下,静留片刻,然后拔离。(四)针刺注意事(四)针刺注意事项项1.患者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针刺;2.妇女怀孕不易针刺腹部、腰骶部腧穴;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肩井等穴不宜针刺;3.有自发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针刺;4.胸、胁、背部腧穴;眼睛周围腧穴及项部腧穴针刺应注意角度、方向及深度等。(五)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五)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晕针晕针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
27、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症状针刺过程中突发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处理立即起针。患者平卧,头低足略高,轻者仰卧片刻,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预防初次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
28、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少许时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滞针滞针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腧穴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或留针时间过长。症状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预防
29、消除患者精神紧张,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弯针弯针原因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的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症状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处理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折断,留在体内。预防进针手法要熟练,
30、指力要均匀,避免进针过速、过猛。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硬碰和压迫。断针断针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症状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处理医者要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层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
31、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预防认真仔细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避免过猛、过强地行针;行针或留针时,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针刺时不宜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折断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及时正确地处理,不可强行硬拔。血肿血肿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症状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
32、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二、二、灸灸 法法 灸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灸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具有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具有温温经散寒经散寒、扶阳固脱扶阳固脱、消瘀散结消瘀散结、防病保健防病保健的作用,常的作用,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
33、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一)基本方法(一)基本方法 常用的有常用的有隔物灸隔物灸、悬灸、温针灸、艾灸盒灸等悬灸、温针灸、艾灸盒灸等。1、隔物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隔物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一般锥体高一般锥体高1厘厘米左右,锥体直径米左右,锥体直径0.8厘米左右厘米左右)与施灸穴位的皮肤隔开进行与施灸穴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目前常用的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施灸的方法。目前常用的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等。(1)隔姜灸:用鲜姜切成)隔姜灸: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直
34、径大约3厘米厘米-4厘米,厚厘米,厚约约0.3厘米厘米-0.4厘米的薄片,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2)隔盐灸:用纯净食盐填敷)隔盐灸:用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
35、将姜片稍提起,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直至灸完应灸壮数。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直至灸完应灸壮数。(3)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3-0.5厘米的薄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炷放置于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再将艾炷放置于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直至灸可将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直至灸完应灸壮数。完应灸壮数。2、悬灸: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悬灸:用点燃的艾
36、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5厘米处熏烤,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厘米处熏烤,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一般灸至皮肤潮红为度。常用的悬灸方法有温和灸、一般灸至皮肤潮红为度。常用的悬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雀啄灸、回旋灸等。(1)温和灸:灸至皮肤潮红)温和灸: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施灸时间为度,一般施灸时间10分钟分钟15分钟分钟(2)雀啄灸:)雀啄灸:5-10分钟分钟(3)回旋灸:)回旋灸:10分钟分钟15分钟分钟(4)温盒灸:)温盒灸:20-30分钟分钟3、温针灸:、温针灸:15-30分钟分钟4、火灸:、火灸:(二)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二)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1、泄泻病泄
37、泻病治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治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取穴:天枢、足三里。)取穴:天枢、足三里。(2)配穴: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配穴: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湿盛者加上巨虚、湿盛者加上巨虚、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命火虚弱者加命命火虚弱者加命门、肾俞、关元、神阙门、肾俞、关元、神阙;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3)悬灸法:每次选取)悬灸法:每次选取2-4穴,每穴艾灸穴,每穴艾灸15-20分钟。每日分钟。每日1次,次,10次为次为1疗程。疗程。(4)隔盐灸法:取神阙穴
38、,每次艾灸)隔盐灸法:取神阙穴,每次艾灸7-10壮。每日壮。每日1次,次,5-7次为次为1疗程。疗程。特别提示:隔盐灸前应清洁神阙穴局部,艾灸时询问患者特别提示:隔盐灸前应清洁神阙穴局部,艾灸时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避免烫伤。的局部感觉,避免烫伤。2、痛经痛经治则:温养冲任,通经止痛。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治则:温养冲任,通经止痛。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取穴:中极、气海、三阴交。)取穴:中极、气海、三阴交。(2)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寒寒凝加归来、地机曰气滞加肝俞、太冲。凝加归来、地机曰气滞加肝
39、俞、太冲。(3)悬灸法:方法同上。月经前)悬灸法:方法同上。月经前3-4天开始治疗,天开始治疗,5次为次为1疗程,疗程,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4)隔姜灸法:方法同上。每个月经周期的月经前)隔姜灸法:方法同上。每个月经周期的月经前3-4天开始治天开始治疗,疗,5次为次为1疗程,共治疗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个月经周期。特别提示:灸法具有温肾暖宫、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疗原发性特别提示:灸法具有温肾暖宫、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月经前后和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忌痛经疗效较好。月经前后和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忌劳累。劳累。(三)忌症证三)忌症证1、中暑高
40、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中暑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忌用艾灸等忌用艾灸 疗法。疗法。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1、如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如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2-5日即可日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等,保持疮面洁净。,再适当外涂烫伤油等,保持疮面洁净。2、注意晕灸的发生。如发生晕灸现象,按晕针处理
41、。、注意晕灸的发生。如发生晕灸现象,按晕针处理。3、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艾灸。艾灸。4、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被。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三、拔罐疗法三、拔罐
42、疗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 病、项痹病、胃病、项痹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
43、部皮肤充血、瘀血,以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 病、项痹病、胃病、项痹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 病、项痹病、胃病、项痹
44、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 病、项痹病、胃病、项痹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基本技术)基本技术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罐
45、、玻璃罐和抽气罐等。拔罐方法有火罐法、煮罐法、抽气罐法等,其中火罐法最罐等。拔罐方法有火罐法、煮罐法、抽气罐法等,其中火罐法最为常用。操作时用镊子夹住为常用。操作时用镊子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 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比较安全,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比较安全,但须注意的是点燃的但须注意的是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以免烫伤皮肤。1、留罐:拔罐后将罐、留罐: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在施术部子吸拔留置在施术部位位5-10分钟,然后将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罐起下。2、走
46、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腰背部、大腿部等。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部位皮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部位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3、闪罐: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闪罐: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47、。红为度。4、刺络拔罐: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络拔罐: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在点刺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在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针后拔罐留置5-10分钟。分钟。(二)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二)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1、感冒感冒治法治法: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走罐及留罐法。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走罐及留罐法。操作步骤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和膀胱经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和膀胱经上均匀涂润滑剂,用闪火法拔罐,将火罐
48、扣在督脉上上均匀涂润滑剂,用闪火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然后医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往返推罐往返推罐 3-5次,待皮肤潮红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分别移至两侧再将火罐分别移至两侧的膀胱经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在两侧膀胱经上各走罐用同样的方法在两侧膀胱经上各走罐3-5次,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 门、肺俞等穴,留罐门、肺俞等穴,留罐10分钟分钟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特别提示特别提示:此法选用的火罐不要过大,操作时应注意轻此法选用的火罐不要过大,操作时应注意轻吸,勿刺激过强,
49、皮肤潮红即可。操作完毕后,嘱患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可。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注意覆盖背部,者注意覆盖背部,勿使背部受寒。勿使背部受寒。2、腰痛病腰痛病治法:取腰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走罐及留罐法。治法:取腰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走罐及留罐法。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皮肤充分暴露。先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皮肤充分暴露。先在背腰部正中均匀涂抹润滑剂,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在背腰部正中均匀涂抹润滑剂,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罐扣在督脉上,医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住火罐扣在督脉上,医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住火罐,缓慢沿督脉罐,缓慢沿督脉 推进或拉回,如此往返推拉推进或拉回,如此往返推拉1
50、0-15次,次,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深红或紫色为度。然后于腰部脊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深红或紫色为度。然后于腰部脊柱两侧同法操作。起罐后,擦净润滑剂。柱两侧同法操作。起罐后,擦净润滑剂。1周周1-次,次,5次为一疗程。次为一疗程。(三)禁忌症(三)禁忌症1、严重的心脏病患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2、患有出血性疾病者。、患有出血性疾病者。3、肿瘤患者。、肿瘤患者。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5、孕妇。、孕妇。6、高热抽搐者。、高热抽搐者。(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火罐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