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专题资料试题精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C.中学生课桌高80cm D.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0N 2.关于“立定跳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立定跳远前,静止站在地面上的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立定跳远时,向后蹬地瞬间,人受到向前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立定跳远中,人离地后继续向前运动,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从起跳,腾空到落地的过程中,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
2、槽上运动,当小球从A运动到时,小球所受的全部外力突然消失,那么小球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运动越来越慢 D.落下来 4.日常生活很多实例需要改变压强,下图所示的实例中,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斧刃磨得很锋利 B.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在铁轨下铺枕木 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5.1738年伯努利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以下选项利用伯努利这一发现的是( ) A.机翼受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 B.孔明灯升空 C.轮船经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 D.人可以很轻松的在死海海面上仰卧不下沉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
3、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小 B.一直不变 C.一直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7.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烧杯内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A、B是两烧杯中距离杯底相同高度的两点,且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此时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为、;若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球M、N分别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中,发现M漂浮在甲液面上,N悬浮在乙液体中,两烧杯中液体均未溢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大于 B.M球的密度大于N球的密度 C.放入小球后,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加量小于 D.放入小
4、球后,烧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 8.斌斌同学和爸爸一起去登山,登到山顶时,斌斌用了20min,爸爸用了25min,爸爸的体重是斌斌的1.5倍,斌斌和爸爸做功的功率分别记为P1、P2,则( ) A.P1:P2=5:6 B.P1:P2=6:5 C.P1:P2=15:8 D.P1:P2=8:15 二、填空题 9.网球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球拍的网面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网球在离开网面时,球网的 ______转化为网球的动能。 10.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______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______的方法来
5、增大摩擦力。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不计摩擦力,自行车的动能逐渐______。 11.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___________ ,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_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这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_ 。 13.一个工人用200牛的水平推力,在25秒钟内推动重1200牛的箱子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了50米,则工人做的功是___________焦,
6、功率是________瓦,重力对箱子做功是________焦, 当改用30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14.如图所示为“无叶电风扇”它的底座有一台电动机,通过进风口吸入空气,空气经过加压后被送入环形的出风口,从宽度只有3mm的细缝中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射空气因流速大,压强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使周围空气 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这部分喷射空气,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使风量可以增加到原来的15倍。 15.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AO
7、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GA______GB(选填“>”、“=”或“<”)。请你在图中画出重力GB的力臂______。 1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______J;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如图丁,在测立定跳远项目中,身高1.8m,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m,跳远成绩为2m,用时0.5s,轨迹如图。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率为_______W。 三、解答题 17.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
8、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 18.请在图中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时,作用在A端的最小的动力F1,动力臂L1。 19.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 20.实验小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质量m/g 50 100 150 250 重力G/N 0.5 1.0 1.5 2.0 2.5 实验次数 1 2 3 4 5 质量m/g 50 100 150 250 重力G/N 0
9、5 1.0 1.5 2.0 2.5 (1)实验表格中第4次所用物体质量应为______g; (2)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太空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行上述实验; (4)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小明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形状有关。他的探究方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 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了一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重
10、力为G、各个表面粗糙程度一样)、质量相等的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一只。请补全下列步骤中的相应内容: (1)小明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 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木块运动情况 越来越快 匀速 越来越慢 弹簧测力计示数/N 4.5 3.0 2.1 (2)接着,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3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木块放置情况 立放 平放 侧放 弹簧测力计示数/N 3.0 3.0 3.0 (3)如表是
11、一次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木块与木板 4 0.8 2 6 1.2 3 8 1.6 4 10 2.0 二 22.(1)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小车的运动速度改变的影响情况,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 ②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填“快”或 “慢”)。 ③通过实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
12、不受阻力,小车将保持_________运动状态。 (2)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②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_所示实验。 二 2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
13、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图 A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7 2.2 2.0 1.7 1.7 1.9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__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_有关; (2)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_____有关,F中液体密度_______(选填“>”、“=”或“<”)水的密度; (3)由实验数据可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大小为______m3,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 m3; (4)实验时,若先将金
14、属块放入水中测拉力再直接测金属块的重力,则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24.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
15、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反映出来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___________方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 ②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___________; ③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物体的___________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___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 25.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
16、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第3次实验时的拉力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的 重力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2 4 10 1.5 30 ② 3 6 10 ① 30 ③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表格中编号①的数据应为 ______;编号②的数据应为 ______,编号③的数据应为 ______。(后两空结果均保留到0.1%) (3)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
17、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______。 (4)若忽略绳重和摩擦,由第1次实验数据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______N。 26.把一个质量为200g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0.2N,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求: (1)苹果受到的重力; (2)苹果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 27.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重,底面积,容器内水深。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体积为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且不接触容器。取。求: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2)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金属块浸没水中后,
18、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8.体重为600N的小亮,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400N的木箱从水平地面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这个过程中: (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2)动滑轮的重力;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00N,在环境可变的情况下,可改变绕线方式,求小亮利用这个滑轮组工作时能提起的最大物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则质量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故C符合题意; D.一
19、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C 【详解】 A.立定跳远前,静止站在地面上的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属于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受到向前的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立定跳远中,人离地后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从起跳,腾空到落地的过程中,人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解析:
20、A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个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槽上运动,当小球从A运动到时,小球具有一定的速度,若小球所受的全部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解析:A 【详解】 A.斧刃磨得很锋利,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铁轨下面铺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书包背带做的
21、较宽,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A 【详解】 A.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快,受到的气压小,下表面空气流速慢,受到的气压大,所以在机翼上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使飞机飞上蓝天,故A符合题意; B.孔明灯升空是利用了空气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轮船经过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在死海海面不下沉,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C 【详解】 将弹簣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力F的力臂越来越小,而挂
22、A点的重物重力不变,对应的力臂大小也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一直变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解析:C 【详解】 A.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关系为hA>hB,因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所以,由 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因圆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相等,由 可知,A点和B点液面以上两液体的重力相等,又因A、B两点距离杯底同一高度,所以A点和B点液面以下两液体的体积相等,由 G=mg= 可知,A点液面以下液体的重力小于B点液面以下液体的重力,综上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因水平
23、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p甲
24、以,由可知,M受到的浮力小于N受到的浮力,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实心物体的重力关系为,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 可知,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力为 ,故D错误。 故选C。 8.A 解析:A 【详解】 小明和爸爸登山,是克服重力在做功,所以他们做功的计算式是:W=Gh,因为小明和爸爸都登到山顶,h相同,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1.5倍,所以由公式W=Gh可知,爸爸做的功是小明做功的1.5倍,,反过来就是,小明用了20min,爸爸用了25min,斌斌和爸爸做功的功率比为 = 故选A。 二、填空题 9.形状 弹性势能 【详解
25、 [1]球拍受到了力的作用,使得球拍的网面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网球在离开网面时,球网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网球的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弹性势能转化为网球的动能。 10.惯性 压力 变大 【详解】 [1]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2]自行车刹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从而使车能停的快一些。 [3]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汽车的质量不变,动能不断变大。 11.A 解析:不变 变小 【详解】 [
26、1]由题意可知,在此过程中,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仍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压力不变,又因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故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2]因此过程中A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大,而A与桌面之间的压力不变,故A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12.重力势能 【详解】 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高空抛物由于高度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比较大,落下时对砸中的人或物体做的功就多,在很短的作用时间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13.F 解析:1×104 400 0 200 【详解】 [1]该工人做的功 W=Fs=200N×50m=1×104J
27、 [2]功率 P===400W [3]因在水平面匀速前进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为0m,则重力做功为0J。 [4]工人用20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能使其匀速运动,箱子受的摩擦力与推力是平衡力 f=F=200N 改用30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200N。 14.小 靠近 【详解】 [1][2]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空气从宽度只有3mm的缝隙中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射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周围空气靠近这部分喷射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15.< 【详解
28、 [1][2]如图,做出GB的力臂O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GB×OC=GA×OA 因为在直角△OCB中,OC<OB,OB=OA,则OC<OA,所以GA<GB。 解析:< 【详解】 [1][2]如图,做出GB的力臂O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GB×OC=GA×OA 因为在直角△OCB中,OC<OB,OB=OA,则OC<OA,所以GA<GB。 16.6 300 【详解】 [1]由图乙和图丙可知,0~3s内推力为3N,但物体速度为0,即没有移动距离,故不符合做功条件,故推力对物体做功为0。 [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9~12s内推力为 解析
29、6 300 【详解】 [1]由图乙和图丙可知,0~3s内推力为3N,但物体速度为0,即没有移动距离,故不符合做功条件,故推力对物体做功为0。 [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9~12s内推力为6N,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当t=5s时,从图丙可知,物体加速运动,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未变,故摩擦力也不会变,与9~12s内摩擦力相同,同样为6N。 [3]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 W=Gh=500N×0.3m=150J 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率 P===300W 三、解答题 17.【详解】 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冲上粗
30、糙斜面时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同时还会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过物体的中心,分别沿各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 解析: 【详解】 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冲上粗糙斜面时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同时还会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过物体的中心,分别沿各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f和F表示,如图 18.【详解】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根据
31、杠杆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 19.【详解】 要使该滑轮组最省力,绳子应从动滑轮开始绕,此时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最多,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要使该滑轮组最省力,绳子应从动滑轮开始绕,此时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最多,如图所示 20.正比 不能 不可行 没有控制变量 【详解】 (1)[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每次实验增加的质量为50g,故表格中的数据应为200g。 (2)[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着物 解析:正
32、比 不能 不可行 没有控制变量 【详解】 (1)[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每次实验增加的质量为50g,故表格中的数据应为200g。 (2)[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着物体的质量增大物体的重力也增大,物体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就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3)[3]在太空中的物体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处于失重状态,故不能进行上述实验。 (4)[4][5]把一块橡皮泥用小刀削成不同形状,在改变形状的同时,橡皮泥的质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这种探究方法不行。 21.3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在接
33、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越大 【详解】 (1)[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 解析:3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越大 【详解】 (1)[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故摩擦力为3N。 (2)[2]由表格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个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压力相同,放置情况不同,接触面积不同,拉力相同,摩擦力相同,故结论为:滑动摩
34、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3]由表格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个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结论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越大。 二 22.速度(初速度) 慢 匀速直线 泡沫的凹陷程度 压力 甲、丙 【详解】 (1)①[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②[ 解析:速度(初速度) 慢 匀速直线 泡沫的凹陷程度 压力 甲、丙 【详解】 (1)①[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35、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②[2]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③[3]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①[4]根据转换法,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泡沫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②[5]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受力面积一定,乙中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故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6]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
36、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应通过比较图甲丙所示实验。 二 23.D、E 排开液体的体积 排开液体的密度 < 10-4 2.7×103 偏大 【详解】 (1)[1]步骤A中测力计示数即为金属块的重力大小,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解析:D、E 排开液体的体积 排开液体的密度 < 10-4 2.7×103 偏大 【详解】 (1)[1]步骤A中测力计示数即为金属块的重力大小,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可得出金属块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我们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研究物
37、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要控制金属块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相同,故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D、E,因步骤D、E中测力计示数相同(实验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相同),故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步骤B、 C、D中,金属块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根据称重法测浮力,步骤B、 C、D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分析比较A、B、 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3][4]E、F实验中,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排
38、开液体的密度不同,由称重法测浮力,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控制变量法,故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F中测力计示数较E中测力计示数大,故F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中液体密度<水的密度。 (3)[5][6]由A、D可知金属块浸没在中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金属块的体积大小为 物体的密度为 (4)[7]实验时,若先将金属块放入水中测拉力再直接测金属块的重力,则因金属块上沾有水而使测出的重力偏大,由称重法测浮力,则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大。 24.木块被撞出的距离 转换 甲、乙 越大 速度 重
39、力势 【详解】 (3)①[1][2]如果小球动能越大,撞击木块后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木块被撞出的距 解析:木块被撞出的距离 转换 甲、乙 越大 速度 重力势 【详解】 (3)①[1][2]如果小球动能越大,撞击木块后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木块被撞出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②[3]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该保证质量相同,并改变速度,即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运动,故应该选择甲和乙。 [4]由图可知,当质量一定时,小球由静止下滑的高度越高,小球到达水面的速度越大,
40、木块被撞出的距离越远,说明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③[5]分析乙、丙两图,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质量大的小球撞击木块时木块被撞出的距离长,说明小球的动能大,由此可以得出,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6]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所以该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5.匀速 2.2 高 0.4 【详解】 (1)[1] 实验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大小才等于拉力大小。 (2) 解析
41、匀速 2.2 高 0.4 【详解】 (1)[1] 实验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大小才等于拉力大小。 (2)[2] [3][4]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拉力为;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3)[5]实验选用的同一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不变,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6]根据表中数据,在第一次实验做的总功 做的有用功 做的额外功 因忽略绳重和摩擦,故所做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
42、功,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26.(1)1.96N;(2)2.16N,1.76N 【分析】 根据问题中对于重力和合力的提问可知,本题考查重力和合力的计算,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进行求解。 【详解】 (1)由得:苹 解析:(1)1.96N;(2)2.16N,1.76N 【分析】 根据问题中对于重力和合力的提问可知,本题考查重力和合力的计算,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进行求解。 【详解】 (1)由得:苹果受到的重力为: (2)苹果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与阻力方向相同,所以合力的大小为: 苹果在下降过程中所受重力方向与阻力方向相反,所以
43、合力大小为: 27.(1)1600Pa;(2)6N;(3) 【详解】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3)水的体积 由可知,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容器的重力、水的重力与物体 解析:(1)1600Pa;(2)6N;(3) 【详解】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3)水的体积 由可知,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容器的重力、水的重力与物体对水的压力之和,由于物体对水的压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所以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 答:(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
44、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 (2)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3)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28.(1)800J;(2)100N;(3)2000N 【详解】 (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2m=800J (2)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绳端的拉力 F=(G+G动) 则动滑轮 解析:(1)800J;(2)100N;(3)2000N 【详解】 (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2m=800J (2)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绳端的拉力 F=(G+G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2×250N﹣400N=100N (3)在环境可变的情况下,可改变绕线方式,当n=3 时,可提升的物重最大,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00N,当人站在高处向上拉绳子时,人的拉力最大为F最大=700N;不计绳重和摩擦,由 F=(G+G动) 可得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G最大=3F最大﹣G动=3×700N﹣100N=2000N 答:(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800J; (2)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00N,在可改变绕线方式下,小亮利用这个滑轮组工作时能提起的最大物重为2000N。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