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安师考试-案例分析答题模板一、XXXXXX隐患治理方案隐患治理方案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3、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4、治理的时限和要求;5、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二、XX管理缺陷或不足 1、XX组织机构不健全;2、XX责任制未落实;3、XX安全投入不足;4、XX管理不完善;5、其他管理因素缺陷;6、XX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操作规程不规范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培训制度不完善 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三、XXXX检查表包括的内容 可以参照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 1、检查项目、2、检查内容、3、检查标
2、准、4、检查结果 5、评价。四、故隐患报告内容 重大和一般隐患的报告均可采用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五、各类事故、检查的整改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事故隐患占31”说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企业在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方面有 欠缺;整改措施是企业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国家相 关规定定期组织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2、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整改措施是事故隐患整改要落实单位,相关部门要按规定 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切实消除隐患。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 查制度;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
3、查专项资金使用制 度;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6、相关方进行安全管理时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六、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适用于各类措施计划的编制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目的和内容;4、经费预算及来源;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七、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要求 适用于各类措施计划的执行 1、措施计划项目经审批后应正式下达;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落实到各执行部门后,安全管理部门 应定期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对已经完成的项目,应由验收部门负责组织验收;4、安全技术措施验收后,应
4、及时补充、修订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相关的档案和记录。八、XX企业应具有的安全生产条件适用于各类运行的普遍性保障措施(非针对性),实际是安全生产许可证 条例规定,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 格证书;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厂房、
5、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劳动保护用品;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有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 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九、用人单位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同样适用于类似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
6、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中毒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0、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7、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十一、XX泄漏时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分析:此类处置措施不外乎报警、停止(切断)、疏散人员、堵漏(抢险)时防护齐全、处理泄漏物等:1、向消防部门119环保部门公安部报警;2、该厂立即停工,切断隔离脱硫硝工艺;3、疏散场所人员,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入接触;4、处置人员,佩戴好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用防爆工具进行堵漏处理;5、用喷雾水进行稀释,可用砂土及吸附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十二、XX事故的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2、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3、加强风险管理,并制定相应作业方案和事故预案;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适
8、用于各类事故的普遍预防措施。十三、XX岗位安全培训的内容1、本岗位工作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2、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3、用电安全知识;4、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5、典型事故案例。适用于各类作业、岗位的培训。十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
9、育和培训计划。十五、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3、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5、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十六、XXX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1、特种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
10、全技术措施;3、施工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十七、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4、电气安全对策;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7、个人防护用品。十八、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
11、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十九、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5、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二十、事故直接原因 一一、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二、二、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
12、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二十一、事故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教育培训不够;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其它。二十二、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4
13、、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5、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二十三、确保设备或设施运行应采取的措施适用于大型设备、某生产系统等确保可靠运行应采取的措施分析:应从管道维护、定期检测、安全评价、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作答更准确:1、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3、依法定期进行安全评价;4、制定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并严格落实。5、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6、按照相应规定,定期进行管道维护;7、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8、定期进行隐患排查;9、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